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杜邦模型构建医院财务评价体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3,共3页
医院财务分析是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工作的关键内容,更是医院管理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杜邦分析模型,全面动态地解剖信息指标,以构建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从而揭示医院的运营、偿债、盈利、发展等能力。文章探索新的医院财务分析模式... 医院财务分析是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工作的关键内容,更是医院管理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杜邦分析模型,全面动态地解剖信息指标,以构建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从而揭示医院的运营、偿债、盈利、发展等能力。文章探索新的医院财务分析模式,建立适宜的报告模型,以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财务 杜邦分析法 财务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莪术优良种质单株产量和挥发油含量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妮 谢巍 王建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8期108-112,184,共6页
对不同种质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的单株产量、挥发油含量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进行广西莪术产量测定,根据挥发油测定法提取挥发油,筛选得到产量和挥发油含量均高的广西莪术种质材料进行GC-M... 对不同种质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的单株产量、挥发油含量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进行广西莪术产量测定,根据挥发油测定法提取挥发油,筛选得到产量和挥发油含量均高的广西莪术种质材料进行GC-MS成分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进行聚类,结合产量及挥发油含量等数据分析筛选优良种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50份不同种质的广西莪术产量、化学成分均存在着明显差异,初步筛选出优良种质资源18个,以挥发油产量及颜色为变量,18个种质聚类为3类,GC-MS分析可得到36种成分,聚类为2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优良种质 挥发油含量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菊止痒洗液HPLC特征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
3
作者 谢巍 杨妮 +2 位作者 肖萍 卢森华 莫礼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5期204-208,共5页
建立了银菊止痒洗液HPLC特征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以CAPCELL PAK C_(18) MG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在波长330 nm处检测,柱温25℃,进样量5μL,采集... 建立了银菊止痒洗液HPLC特征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以CAPCELL PAK C_(18) MG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在波长330 nm处检测,柱温25℃,进样量5μL,采集不同批次银菊止痒洗液的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对照指纹图谱以及相似度评价,并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银菊止痒洗液的共有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5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4个成分;不同批次银菊止痒洗液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表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聚类分析可分成3大类,主成分分析提示绿原酸、蒙花苷可作为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为银菊止痒洗液质量标准的控制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菊止痒洗液 特征指纹图谱 系统聚类分析 质量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叶中黄酮类成分分离鉴定及其含量测定
4
作者 谢巍 杨妮 蒋受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9期119-123,127,共6页
分离鉴定不同产地白背叶(Ricinus apelta Lour.)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聚酰胺柱,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背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红外、紫外、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其化学成分结构进行鉴定,同... 分离鉴定不同产地白背叶(Ricinus apelta Lour.)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聚酰胺柱,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背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红外、紫外、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其化学成分结构进行鉴定,同时测定4种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从白背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种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葫芦芭苷Ⅱ、异夏佛托苷、夏佛托苷、大波斯菊苷;含量测定4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分别在0.0103~0.8240 mg/mL、0.0142~1.1392 mg/mL、0.0133~1.0640 mg/mL、0.0155~1.3240 mg/mL水平上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1%、100.03%、99.25%、98.78%,RSD分别为1.84%、0.90%、1.80%、1.25%;异夏佛托苷和夏佛托苷为首次从白背叶中分离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7个不同产地白背叶中,崇左市和贺州市4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总和较高。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快捷、稳定性好,可以作为白背叶质量评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叶(Ricinus apelta Lour.) 黄酮类化合物 分离鉴定 波普解析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