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就业观及其转变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芸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89-91,共3页
本文对大学生的就业观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大学生就业观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观 精英就业观 大众就业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平芳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2-63,共2页
生态文明是新的文明形式,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高校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学生情感社会化现象的理论解析--基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海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84,共3页
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社会化的缺失、政治情感社会化的不足、犯罪情感社会化的失范等三方面的现象进行解析,旨在引导大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对积极情感的培养和消极情感的控制。
关键词 道德情感社会化 政治情感社会化 犯罪情感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话语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新模式探研 被引量:27
4
作者 陆建兰 李宪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1,共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带来震荡和冲击的新环境下,要高度重视因网络话语传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带来的正负效应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带来震荡和冲击的新环境下,要高度重视因网络话语传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带来的正负效应及其挑战。文章在剖析网络话语对大学生心理、思想、言行带来正负能量冲击和对教育带来积极与消极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开设网络课程教学,对推行微博遍及个体、实现课堂内外接轨、推进教学实践结合等新模式进行了论证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话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 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与社会功能考量——思想政治教育“30年”管窥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宪伦 李智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2-34,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反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客观上设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角色的工具属性功能,把思维观念的理性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社会功能、整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比... 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反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客观上设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角色的工具属性功能,把思维观念的理性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社会功能、整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比照分析,将获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考量结果和消长成因。据此,本文在论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社会功能和工具理性基础上,从工具性功能和工具理性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作用及消长成因进行了相应考量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工具性社会功能 工具理性 考量 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话语功能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超 李宪伦 张卫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25,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功能及其发展,是一个时代性、历史性的命题,揭示着马克思主义的当下性和在场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建设进程的社会发展性,这一思想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功能及其发展,是一个时代性、历史性的命题,揭示着马克思主义的当下性和在场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建设进程的社会发展性,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建设进程的社会发展性,亦即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话语功能发展的社会价值性,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命题和话语功能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话语功能发展,反过来说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建设进程,是当下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哲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功能 话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道德脱离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范翠英 潘清泉 +1 位作者 游志麒 刘华山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167-171,共5页
问卷调查了775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儿童的移情和道德认同对于道德脱离的影响及道德脱离对其社会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儿童的移情和道德认同均对儿童的道德脱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儿童的道德脱离对于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亲... 问卷调查了775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儿童的移情和道德认同对于道德脱离的影响及道德脱离对其社会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儿童的移情和道德认同均对儿童的道德脱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儿童的道德脱离对于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亲社会行为则是显著的负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脱离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 移情 道德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韦廷柒 黄诗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779-4780,4806,共3页
指出各级政府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从维护和发展好农民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尽快建立起覆盖面广、保障水平高、功能齐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 衣村 社会保障 城乡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台的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赵芸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0,共3页
随着微信使用的普及,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发生一定程度地改变,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微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了优劣势分析,并提出了微... 随着微信使用的普及,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发生一定程度地改变,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微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了优劣势分析,并提出了微信平台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平台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探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桂署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86,共3页
传统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需要。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 传统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需要。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必须注重"四化":即当代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必须课程化、示范化、活动化和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统礼仪 大学生 礼仪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理性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宪伦 王劲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7-38,共2页
本文对科学发展思维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化观念进行了论述,就理性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理性化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培养策略探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韦慧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72-73,共2页
心理韧性是大学生面对挫折与失败情境的缓冲剂,是个人在生活压力与挫折经历中的一种反弹能力。高心理韧性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克服逆境与挫折,追求积极的自我实现。作为一种动态的发展能力,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培养加以提升... 心理韧性是大学生面对挫折与失败情境的缓冲剂,是个人在生活压力与挫折经历中的一种反弹能力。高心理韧性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克服逆境与挫折,追求积极的自我实现。作为一种动态的发展能力,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培养加以提升,具体包括个体内在积极心理素质的提高、良好家庭环境的创设、积极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完善的立体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韧性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韦慧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61-62,共2页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它和个体的心理发展、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都有密切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提高大学生心理的愉悦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困难,构建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从培养大学...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它和个体的心理发展、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都有密切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提高大学生心理的愉悦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困难,构建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让他们体验更多的成功、运用恰当的移情和角色扮演法四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情绪 移情 心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途径的探索 被引量:17
14
作者 周丹红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S2期104-106,共3页
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困境,结合具体实践,探讨地方高校如何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多层次的专业实习基地的途径。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社会工作 实习基地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老年个案中的运用及反思 被引量:3
15
作者 牟羡 张策 《社会工作》 2008年第24期27-28,共2页
本个案通过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技巧,帮助案主面对现实,消除情绪困扰,适应养老机构环境,康复身体等,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兹为对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个案工作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社工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特点及培养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少洪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4-55,共2页
大学生是一个主要的社会群体,是民族的希望,其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更会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法制建设水平。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措施,即:加强当代大学... 大学生是一个主要的社会群体,是民族的希望,其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更会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法制建设水平。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措施,即: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法制教育的自觉性和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法律意识 法律基础课 法制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力的培育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芸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121-122,共2页
目前,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要想顺利就业,大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优势,即核心竞争力,高校要全力打造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等于拥有了很好的就业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包括良好... 目前,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要想顺利就业,大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优势,即核心竞争力,高校要全力打造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等于拥有了很好的就业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包括良好的实践能力、扎实的专业能力、独特的异质性、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 就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村官不同心理期的心理特点、问题与调适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明怀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2Z期33-35,共3页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但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村官从不适应到适应农村一般要经历调整...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但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村官从不适应到适应农村一般要经历调整适应期、稳定成长期和成熟发展期三个阶段,在适应的过程中,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发展变化有其特殊的规律,加强对其心理特点的研究和心理问题的调适,有利于大学生村官的成长,也有利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官计划 任职工作 工作环境 村委会成员 建立村 留村 人民群众 个人前途 发展期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民生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蓓 覃雪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7-48,共2页
目前,学术界对民生问题的研究较为宽泛,少有从群体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在分析大学生群体的民生问题基础上,剖析了大学生民生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 大学生民生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教师师德对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桂署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11期24-25,共2页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对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学要高度重视教师师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教师管理运行机制,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师德典型的示范引导...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对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学要高度重视教师师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教师管理运行机制,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师德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切实抓好校园舆论宣传载体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师德 素养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