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烷在钠基蒙脱土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志杰 李博 +4 位作者 宋昌辉 刘美玲 何秋芝 刘翔 莫曼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4,共7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为了弥补国内少油缺气短板,页岩气的开发成为近期新能源的热点,探索页岩气储存规律是页岩气能源开发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甲烷(CH_(4))在钠基蒙脱土表面和层间的吸附...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为了弥补国内少油缺气短板,页岩气的开发成为近期新能源的热点,探索页岩气储存规律是页岩气能源开发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甲烷(CH_(4))在钠基蒙脱土表面和层间的吸附能,对比吸附前后的态密度和物理结构以及差分电荷密度.结果表明:钠基蒙脱土表面吸附中,甲烷最佳选择是桥位,吸附能为-0.08eV,被吸附后甲烷的键长和键角变化率均小于0.96%.层间吸附中,伴随着甲烷吸附量增加,纳基蒙脱土体积向c轴方向线性增加,a、b轴方向则变化不大.总态密度随着吸附量的增加,总能级数量也增加,甲烷分子的分波态密度峰向低能级移动.本文的研究成果,从原子角度分析了甲烷在蒙脱石表面以及层间的吸附能力,为解释页岩气在页岩储存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基蒙脱土 第一性原理 甲烷 吸附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宇良 王双翼 +2 位作者 刘杰 姜锐 叶培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9-219,共11页
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5的1榀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对照组)和2榀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骨架曲... 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5的1榀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对照组)和2榀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和层间位移角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与现浇普通混凝土框架破坏形态相似,均表现为梁端和柱底塑性铰区破坏;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刚度退化相较于现浇普通混凝土框架更为明显,最大降低幅度约为62.54%;带填充墙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耗能能力最优,比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提高了约22.22%;现浇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强度退化系数在0.89~0.91,带填充墙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强度退化系数在0.77~0.82;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位移延性系数约为2.14~4.63,与现浇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最大提高幅度约为118.40%;现浇型钢普通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极限层间位移角介于1/39~1/28。应变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承载力主要由截面上的正应力控制,塑性铰开始形成于梁端,最后在柱底形成塑性铰,其破坏属于梁铰机制,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型钢-全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 填充墙 低周反复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D耗能结构系列风振响应的简明封闭解
3
作者 李创第 余洋城 +1 位作者 杨雪峰 葛新广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针对使用调谐液体阻尼器(TLD)的耗能建筑结构在Davenport风速谱下的系列响应计算复杂不利于实际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特征值函数二次正交化的简明解法。基于TLD的集中质量法获得耗能结构在风振作用下的运动方程;通过复模... 针对使用调谐液体阻尼器(TLD)的耗能建筑结构在Davenport风速谱下的系列响应计算复杂不利于实际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特征值函数二次正交化的简明解法。基于TLD的集中质量法获得耗能结构在风振作用下的运动方程;通过复模态法和一阶微分方程的虚拟激励法得到耗能结构的系列风振响应的频域解;基于频率响应特征值函数的二次正交化获得TLD耗能结构在Davenport风速谱下结构功率谱函数的简明解;利用谱矩的定义得到TLD耗能结构风振响应的0~2阶谱矩及结构加速度方差的简明封闭解。通过算例将本文方法同虚拟激励法比较验证了其正确性,并且计算结果不受积分步长影响,相较于虚拟激励法在计算效率上更高,更有助于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D耗能结构 Davenport风速谱 频率响应特征值函数 二次正交化 风振响应简明封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可变容差法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4
作者 夏雨 汤峰 +1 位作者 余颖烨 经承贵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HL-RF(Hasofer-Lind and Rackwitz-Fiessler)法在处理高非线性结构功能函数时会出现振荡、不收敛的问题。可变容差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该方法的反射点选取缺乏方向引导性。针对此,该论文提出基于权重分析改进反射基点的可变容差... HL-RF(Hasofer-Lind and Rackwitz-Fiessler)法在处理高非线性结构功能函数时会出现振荡、不收敛的问题。可变容差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该方法的反射点选取缺乏方向引导性。针对此,该论文提出基于权重分析改进反射基点的可变容差法。该方法先计算非最差点到标准正态空间原点的距离,并增大距离原点更近的点的权重,由此增强反射基点的方向引导性,促使迭代点能更快靠近失效点。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反射点缺乏方向引导性问题,并且在求解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度 可变容差法 权重分析 距离 方向引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固废-水泥改良红黏土路用特性及微观机理
5
作者 黄世斌 陈田鑫 +1 位作者 王家全 王晓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130-9139,共10页
为解决红黏土水稳性差、易崩解的缺陷,采用工业固废[粉煤灰(fly ash,FA)、磷石膏]协同水泥(cement,C)对红黏土进行改良处理。通过室内试验探究了工业固废-水泥改良红黏土的力学特性、水稳性能和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磷石膏替代粉煤... 为解决红黏土水稳性差、易崩解的缺陷,采用工业固废[粉煤灰(fly ash,FA)、磷石膏]协同水泥(cement,C)对红黏土进行改良处理。通过室内试验探究了工业固废-水泥改良红黏土的力学特性、水稳性能和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磷石膏替代粉煤灰比率(R)的增加,改良土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水泥掺量为7%,R=7%时,改良土最大干密度提高2.6%,7 d无侧限抗压强度(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UCS)提高11%,28 d UCS提高57%,满足路用底基层承载标准;7 d养护试样饱水后无明显变化,抗崩解能力增强,28 d试样水稳系数达到92.9%,水稳系数提高1.61倍。微观结果分析表明,磷石膏适量替代粉煤灰促进了新水化产物钙矾石和水化硅酸钙(calcium-silicate-hydrate,C-S-H)的生成,土体由碎散的颗粒状转变为更致密的胶凝网络结构,增强了红黏土颗粒间的黏结,同时填充了孔隙。研究结果验证了工业固废-水泥改良红黏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依据,同时拓宽了工业固废的再利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工业固废 力学特性 水稳定性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谐液体阻尼器-高层结构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
6
作者 邹万杰 梁敏容 +2 位作者 李创第 葛新广 经承贵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2-294,共13页
针对设置调谐液体阻尼器(TLD)的高层结构在随机地震动激励下的响应求解方法复杂的问题,基于有限元动力分析技术和功率谱的二次式分解法,研究了顶层设置TLD的高层建筑结构在胡聿贤地震激励谱下动力响应谱矩的简明封闭解法。首先,根据TLD... 针对设置调谐液体阻尼器(TLD)的高层结构在随机地震动激励下的响应求解方法复杂的问题,基于有限元动力分析技术和功率谱的二次式分解法,研究了顶层设置TLD的高层建筑结构在胡聿贤地震激励谱下动力响应谱矩的简明封闭解法。首先,根据TLD线性力学模型,建立TLD-高层建筑结构耦合地震动方程,再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获得高层建筑结构动力特性,重构以实模态表示的TLD-高层建筑结构等效动力学方程,解决了复杂受控结构动力特性不易获取的问题。其次,基于复模态法和二次式分解法推导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结构绝对位移、层间位移、方差和0~2阶谱矩的简明封闭解。最后,以一实际结构作为算例分析,通过本文方法所得楼层和节点谱矩与虚拟激励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得响应谱矩的正确性;并探讨了结构振型数和TLD参数对减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前三阶振型能保证响应结果的精度,且适当增大TLD长度、高度和选取合适阻尼比可有效提高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液体阻尼器(TLD) 胡聿贤随机激励谱 二次式分解法 实用分析法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与砾性土界面特性的拉拔试验研究
7
作者 王家全 林鸿 +1 位作者 韦林邑 唐毅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11-1720,共10页
路基工程中,长期受到上部荷载作用的加筋砾性土填料易发生细粒侵入现象,造成筋土界面力学特性劣化。基于拉拔速率、相对密实度、法向应力等因素,对土工格栅与不同细粒含量的含高塑性细粒砾性土进行拉拔试验,探讨了多因素耦合对筋土界面... 路基工程中,长期受到上部荷载作用的加筋砾性土填料易发生细粒侵入现象,造成筋土界面力学特性劣化。基于拉拔速率、相对密实度、法向应力等因素,对土工格栅与不同细粒含量的含高塑性细粒砾性土进行拉拔试验,探讨了多因素耦合对筋土界面强度特性与体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拉拔速率下,细粒含量增加会导致拉拔阻力曲线由硬化变为软化,界面剪缩性逐渐增强。中密实度时,细粒含量0%的拉拔阻力曲线由于颗粒分布不均匀出现阶梯式下降。剪缩性在低密实度、高细粒含量时显著。法向应力相同时,细粒含量提高会导致峰值拉拔阻力和位移减少,制约剪胀性。综合摩擦因数比K与法向应力σv、细粒含量Fc呈幂函数关系。细粒含量10%为砾性土界限细粒含量,该细粒含量下的土工格栅与砾性土的拉拔界面强度与变形特性发生过渡变化,体变从剪胀向剪缩转化,界面强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细粒含量 拉拔试验 界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联Ⅱ型惯容耗能减震结构响应及减震性能研究
8
作者 李创第 柴一格 +2 位作者 樊新宇 王瑞勃 葛新广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22,共15页
针对多自由度混联Ⅱ型惯容对结构减震效果和可靠度的影响较为复杂的问题,运用功率谱二次分解法对该耗能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复模态法将重构后的运动方程进行解耦,获得了结构位移及速度、结构层间位移及速度、层间剪力、层间... 针对多自由度混联Ⅱ型惯容对结构减震效果和可靠度的影响较为复杂的问题,运用功率谱二次分解法对该耗能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复模态法将重构后的运动方程进行解耦,获得了结构位移及速度、结构层间位移及速度、层间剪力、层间位移角和惯容力等响应的频域统一解表达式.运用功率谱二次分解法,获得了上述响应量的功率谱及谱矩的解析解.以一栋16层的实际结构为例,验证了功率谱及谱矩的正确性.最后,基于位移标准差和谱矩解析解探究了惯容系统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并对动力可靠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布置混联Ⅱ型惯容耗能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及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Ⅱ型惯容系统 随机地震响应 复模态法 0~2阶谱矩 Clough-Penzien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受扭影响的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研究
9
作者 陈宇良 张绍松 +2 位作者 王双翼 叶培欢 吉云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8-229,共12页
为探究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stu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SRC)柱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及抗扭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型钢配钢率、纵筋配筋率、体积配箍率、栓钉间距和栓钉位置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完成了12根SSRC柱和1根对比... 为探究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stu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SRC)柱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及抗扭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型钢配钢率、纵筋配筋率、体积配箍率、栓钉间距和栓钉位置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完成了12根SSRC柱和1根对比柱的拟静力加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形态,获取了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能量耗散、变形性能等抗震性能指标,分析了不同变化参数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该类构件的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各变化参数对试件的破坏形态影响较小,所有试件呈现为明显的弯扭型破坏;试件的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存在明显的捏缩现象,表现为反“S”形,但弯矩-位移滞回曲线较为饱满,表现为梭形;型钢配钢率和体积配箍率对SSRC柱的抗扭及抗弯承载力影响较小;纵筋配筋率和栓钉间距对SSRC柱的抗扭承载力影响较大,最大提高幅度分别为12.29%、18.92%,但对SSRC柱的抗弯承载力影响较小;焊接栓钉能够显著增强型钢混凝土柱的延性及能量耗散能力;综合承载力、能量耗散、延性等抗震指标,建议栓钉采用X型焊接;最后,提出了SSRC柱抗扭承载力实用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SSRC)柱 压-弯-剪-扭 焊接栓钉 抗震性能 抗扭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钢渣微粉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10
作者 黄榜彪 张宇 +3 位作者 黄秉章 杨子建 李广峰 潘丽华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7-1155,共9页
研究了改性钢渣微粉混凝土的碳化性能,通过快速碳化法测试了不同掺量沸石粉和钢渣微粉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碳化深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掺入钢渣和沸石粉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佳,但过量掺入会导致强度下降。碳化... 研究了改性钢渣微粉混凝土的碳化性能,通过快速碳化法测试了不同掺量沸石粉和钢渣微粉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碳化深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掺入钢渣和沸石粉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佳,但过量掺入会导致强度下降。碳化试验显示,不同碳化龄期后劈裂抗拉强度变化与碳化前基本一致,碳化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微小。随着时间增加,劈裂抗拉强度逐渐提高,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随时间增加,掺入沸石粉降低抗碳化性能,但对钢渣微粉活性影响小。适量沸石粉可改善结构、抗碳化性,过量会加速碳化。通过Matlab建立的二次多项式非线性回归模型成功描述了混凝土试件的碳化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为混凝土结构碳化深度预测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试验 钢渣微粉 沸石粉 混凝土 非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rtRock传感技术的含砂道砟直剪试验研究
11
作者 王家全 吴新彪 +1 位作者 董程锋 张涛艺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0-1070,共11页
针对路基填料受细粒污染后研究的不足,对路基填料交界层遭受细粒污染后的含砂道砟(sand-contaminated ballast,SCB)开展了大型直剪试验(direct shear tests,DST)。通过布设无线姿态传感器SmartRock对SCB剪切过程中内部颗粒运动进行监测... 针对路基填料受细粒污染后研究的不足,对路基填料交界层遭受细粒污染后的含砂道砟(sand-contaminated ballast,SCB)开展了大型直剪试验(direct shear tests,DST)。通过布设无线姿态传感器SmartRock对SCB剪切过程中内部颗粒运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随着空隙脏污指数(void contamination index,VCI)增大,SCB抗剪强度呈下降趋势,脏污会改变道砟抗剪强度的剪应力-剪应变发展模式,通过幂函数回归方程得到了不同脏污程度下混合料抗剪强度包络图;(2)体应变呈现剪缩-剪胀的变化规律,基于幂函数构建的预测模型可准确描述SCB试件剪缩-剪胀过程中的临界剪应变与峰值体应变;(3)嵌入式无限Smrt Rock传感器可以捕捉剪切面单个颗粒的运动规律。通过直剪试验反映了真实散体道床受列车荷载作用时,砟层内部颗粒的运动模式是多维的,与列车行车方向正交面的散粒体道床内部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可由单向剪切作用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剪试验 砂污染道砟 SmartRock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标距FBG的智能CFRP筋等幅疲劳试验研究
12
作者 邓朗妮 王修养 +3 位作者 李华 邹易清 石伟 钟卿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0-1709,共10页
桥梁拉索作为缆索承重桥梁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服役过程中经常受到车辆荷载和外部环境等疲劳荷载的影响,对其进行索力监测至关重要。然而,传统CFRP拉索索力监测存在难以满足服役期内全时且高量程监测的问题。因此,基于长标距FBG传... 桥梁拉索作为缆索承重桥梁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服役过程中经常受到车辆荷载和外部环境等疲劳荷载的影响,对其进行索力监测至关重要。然而,传统CFRP拉索索力监测存在难以满足服役期内全时且高量程监测的问题。因此,基于长标距FBG传感技术,将FBG传感器螺旋封装于CFRP筋中,研制出一种监测传感元件(智能CFRP筋)。通过等幅疲劳试验,探究FBG中心波长变化和疲劳次数的关系、不同循环次数下FBG中心波长变化与荷载的关系以及无负载中心波长值与疲劳循环次数的关系,提出了疲劳退化后智能CFRP筋拉力计算的近似修正公式。结果表明:在疲劳荷载下,FBG中心波长在荷载初始阶段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进入稳定阶段后,其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趋于平稳,相同应力幅下,较大的螺旋倾角可以降低长标距FBG的应变灵敏度;不同疲劳循环次数后进行静力拉伸,FBG中心波长变化与荷载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荷载传感系数与疲劳试验前相比,其最大变化率为2.05%,说明智能CFRP筋在疲劳荷载下传感性能良好;在疲劳试验过程中,智能CFRP筋的无负载波长值随循环次数的变化呈现出由快到慢,最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过程,在疲劳试验稳定阶段,其无负载波长值变化量与初始拉伸阶段相比变化率在2.47%以内,说明智能CFRP筋在循环卸载后依然有良好的传感性能;将试验数据代入提出的疲劳退化后智能CFRP筋拉力计算的近似修正公式进行验证,得到螺旋角度为15°的误差值在3.6%~6.0%、螺旋角度为30°的误差值在3.3%~7.5%。试验结果可为CFRP拉索智能监测的后续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G CFRP 疲劳试验 应变传感 应变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TMD风振控制分析的复模态法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创第 李暾 +2 位作者 黄天立 邹万杰 林志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7,共5页
本文对带TMD的高层建筑风振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运动方程 ,然后用第一振型将主体结构展开 ,针对所得方程为非经典阻尼和非对称结构以及脉动风谱为非有理分式风谱的情况 ,用线性滤波过程生成脉动风谱 ,用复模态理论和扩... 本文对带TMD的高层建筑风振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运动方程 ,然后用第一振型将主体结构展开 ,针对所得方程为非经典阻尼和非对称结构以及脉动风谱为非有理分式风谱的情况 ,用线性滤波过程生成脉动风谱 ,用复模态理论和扩阶法进行解耦 ,获得了等效风谱对应的以第一振型表示的结构风振响应的解析解。本文方法可用于带TMD结构的风振与抗风可靠度分析以及基于可靠度约束的抗风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TMD 风振控制 复模态法 随机风振 抗风优化设计 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含量对砾性土路基劣化及静力剪切特性影响
14
作者 张涛艺 王家全 +1 位作者 林志南 唐毅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1152,共12页
针对细粒影响砾性土路基静力特性研究的不足,利用GDS三轴测试系统,开展了不同细粒含量和不同有效围压条件下的饱和砾性土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探究了细粒含量对砾性土静力剪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应力-应变曲... 针对细粒影响砾性土路基静力特性研究的不足,利用GDS三轴测试系统,开展了不同细粒含量和不同有效围压条件下的饱和砾性土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探究了细粒含量对砾性土静力剪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的发展模式由应变软化转为应变硬化,存在细粒含量Fc=15%的临界阈值;(2)细粒的加入导致砾性土的主应力比、脆性指标、峰值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下降,而劣化指标上升,其中峰值强度和黏聚力劣化指标与细粒含量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描述,内摩擦角劣化指标则可通过三次函数描述;(3)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临界状态参数下降,有效应力路径呈现折返性,应力路径变短并向左偏移;(4)细粒的加入导致割线模量下降,体积应变-轴向应变曲线由剪缩-剪胀模式变为剪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含量 砾性土 三轴试验 力学特性 劣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装配式构件深化设计流程 被引量:13
15
作者 邓朗妮 周峥 +2 位作者 叶轩 廖羚 雷丽贞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7-803,共7页
根据知识图谱模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流程中的构件精度不足、可视化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装配式构件深化设计流程。该流程借助Revit软件开... 根据知识图谱模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流程中的构件精度不足、可视化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装配式构件深化设计流程。该流程借助Revit软件开发的深化设计平台,实现从深化设计平台完成建库、验算、生产计划等工作;同时以SQL数据库为数据存储平台,建立相应的信息模型,将建筑模型与参数信息匹配,分层推进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构件信息管理和后期施工阶段信息可视化管理。以杭州某新建小学风雨操场建筑项目为例,验证该流程的实用性,结果表明:该流程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构件设计精度与构件可视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知识图谱 装配式构件 深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可视化的中外“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研究现状对比 被引量:20
16
作者 邓朗妮 赖世锦 +2 位作者 廖羚 钟锰军 黄婷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99-1907,共9页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与大数据集成应用为项目智慧化管理提供新方法,该领域近年来深受中外学者关注。为了更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研究类文献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来...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与大数据集成应用为项目智慧化管理提供新方法,该领域近年来深受中外学者关注。为了更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研究类文献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方法,以Citespace、Ucinet软件为分析工具,梳理2014—2019年期间发表的文献,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从研究热点、研究演进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外“BIM+大数据”集成研究各有所侧重点,以智能管理和智慧决策为目标,深度集成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建造的发展是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 大数据 文献计量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地铁火灾监测信息集成与管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朗妮 雷丽贞 +2 位作者 黄静怡 廖羚 周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74-1579,共6页
针对传统地铁火灾监测信息管理模式存在的存储方式相对分散、可视化水平低等问题,融合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与数据库技术,探讨了地铁火灾监测信息的集成与管理方法。以数据库作为存储后台,为结构混杂的... 针对传统地铁火灾监测信息管理模式存在的存储方式相对分散、可视化水平低等问题,融合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与数据库技术,探讨了地铁火灾监测信息的集成与管理方法。以数据库作为存储后台,为结构混杂的监测数据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安全存储坏境;同时借助Revit二次开发技术将数据库管理功能嵌入Revit平台界面,将BIM模型与监测数据关联,实现从Revit平台开展监测信息的存储、查看、分析等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监测信息的集成与可视化管理水平。以广西南宁创业路地铁车站的火灾监测信息管理试验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应用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提高火灾监测信息的集成与可视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面模型 地铁火灾 监测信息 集成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黏土层静压开口管桩的残余应力试验研究
18
作者 刘宝臣 刘斌 +1 位作者 王家全 张昊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针对开口管桩在红黏土地层静压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的问题,分别对3种不同桩径的开口管桩进行室内沉桩模型试验,研究单桩在试验过程中桩身、桩侧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和时间效应、残余应力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静压管桩过程中桩身... 针对开口管桩在红黏土地层静压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的问题,分别对3种不同桩径的开口管桩进行室内沉桩模型试验,研究单桩在试验过程中桩身、桩侧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和时间效应、残余应力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静压管桩过程中桩身残余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呈折线分布;桩端位于硬塑、可塑层时,桩端残余应力较小,位于基岩层最大,且桩端残余应力大小与终止压桩力成正比;3种桩径的中性点深度与桩体贯入深度比值均位于0.6~0.7之间,桩侧残余摩阻力的中性点和桩身残余应力中性点一致。在残余应力随着时间消散方面,桩身残余应力值在卸荷后24 h消散过程基本结束,消散后残余应力分布趋势不变;卸荷后残余应力消散呈指数型衰减,并以此得出了桩身最大残余应力、桩端残余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及拟合曲线,拟合效果较好。静载试验中如若忽视残余应力会低估中性点处45.88%的桩身应力,并高估试桩中性点以上侧摩阻力约3.60%,低估中性点以下的侧摩阻力5.91%以及约12.00%的桩端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地层 静压管桩 残余应力 中性点 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族木结构建筑室内火灾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黎进 叶雁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0-644,共5页
结合侗族木结构建筑火灾的危害及实地火灾调研,以现场测绘木结构建筑原型为研究对象,应用FDS软件进行木结构建筑室内火灾数值模拟研究。设置东宅大厅发生火灾,在不同位置距离楼面高1.5 m设置测量点,通过对火灾模拟中的燃烧特征、温度、... 结合侗族木结构建筑火灾的危害及实地火灾调研,以现场测绘木结构建筑原型为研究对象,应用FDS软件进行木结构建筑室内火灾数值模拟研究。设置东宅大厅发生火灾,在不同位置距离楼面高1.5 m设置测量点,通过对火灾模拟中的燃烧特征、温度、烟气及含氧量等相关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论证,得出多方位的侗族木结构建筑火灾危险性特征,指导侗族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及防火策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 FDS 室内火灾 火灾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风压和风振计算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创第 李桂青 黄任常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70-373,共4页
该文根据风载及玻璃幕墙的变形特点,探讨了简便实用的玻璃幕墙风载计算公式;用板的随机振动理论,建立了幕墙风振响应、风振力、风振系数的严密计算公式;针对国际流行的Davenport风谱,给出了简便实用的风振系数表达式。结... 该文根据风载及玻璃幕墙的变形特点,探讨了简便实用的玻璃幕墙风载计算公式;用板的随机振动理论,建立了幕墙风振响应、风振力、风振系数的严密计算公式;针对国际流行的Davenport风谱,给出了简便实用的风振系数表达式。结果也适用于其它材料的幕墙,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抗风结构 幕墙 高层建筑 风压 风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