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韦双妮 王英辉 +5 位作者 赖俊翔 韦朝帅 黄爱国 姚胜勋 翟晓凡 孙丛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7-2747,2757,共12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自修复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长期可行的修复方法,在混凝土裂缝修复领域已引起重点关注。本文在近年研究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不同种类微生物诱导矿化碳酸钙的沉积机理,并对比分析了当前所使用的微生物载体材料差...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自修复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长期可行的修复方法,在混凝土裂缝修复领域已引起重点关注。本文在近年研究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不同种类微生物诱导矿化碳酸钙的沉积机理,并对比分析了当前所使用的微生物载体材料差异,建议选择微生物载体材料时综合考虑生物相容性、固载能力及修复效果等多因素的影响。其次,总结了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表征方法,从抗压强度恢复率、裂缝表面愈合率、混凝土耐久性及微观分析等多方面综合评定裂缝修复效果。最后,结合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研究进展,给出了未来研究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混凝土 微生物 裂缝 矿化机理 自修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河河岸带撑篙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姚胜勋 梁爱湖 +3 位作者 陆素芬 盘子涵 李启虔 潘远梅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467,共13页
为探究龙江河河岸带撑篙竹(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特征,揭示土壤细菌群落的相互作用与功能特征,以及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环境因素,本研究开展该区域土壤理化环境因子调查,并进行土壤细菌群落高通... 为探究龙江河河岸带撑篙竹(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特征,揭示土壤细菌群落的相互作用与功能特征,以及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环境因素,本研究开展该区域土壤理化环境因子调查,并进行土壤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撑篙竹根际土壤pH值、氨氮(NH4+-N)、硝氮(NO-3-N)和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 AP)均低于非根际土壤,水分含量(Moisture Content, MC)和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SOM)含量则高于非根际土壤,部分理化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α多样性分析表明,撑篙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较非根际土壤高,而多样性较非根际土壤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 26.93%)、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17.63%)、Patescibacteria(4.28%)、黏球菌门(Myxococcota, 3.25%)和蓝藻门(Cyanobacteriota, 2.65%)等5个门,以及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 9.56%)、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 8.06%)、酸微菌纲(Acidimicrobiia, 3.64%)、KD4-96 (2.97%)、Polyangia (2.64%)、Saccharimonadia (2.65%)和蓝藻纲(Cyanobacteria, 2.58%)等7个纲在根际土壤中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集现象。单因素网络分析表明,相比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细菌类群之间相互作用更复杂、联系更紧密。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功能注释表明,细菌群落功能通路主要为新陈代谢和环境信息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相对丰度主要与土壤pH值和MC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上述结果,龙江河河岸带撑篙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主要受到土壤pH值和MC影响,与碳、氮、磷、硫、铁等元素循环有关,可能在促进植物生长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撑篙竹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组成特征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