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药用植物在水产养殖动物病原防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鹏飞
刘明珠
+2 位作者
肖贺贺
余庆
许尤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15-2024,共10页
药用植物富含多糖、生物碱、类黄酮、挥发油、有机酸和单宁等活性成分,以及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相对于传统的抗生素,具有天然、高效、价廉、无毒或毒性较低、易获得及对养殖动物和环境副作用小等优点,且药用...
药用植物富含多糖、生物碱、类黄酮、挥发油、有机酸和单宁等活性成分,以及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相对于传统的抗生素,具有天然、高效、价廉、无毒或毒性较低、易获得及对养殖动物和环境副作用小等优点,且药用植物及其提取物成分制成的药物一般很少产生耐药性,被认为是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鉴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在水产养殖及其疫病防控领域的应用价值,文章重点综述药用植物抗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原、病毒性病原和寄生虫病原,以及作为免疫增强剂调节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当前我国渔用药用植物功能产品多而不强,在水产养殖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①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受生长阶段和生长地点的影响,其准确用药剂量难以确定;②针对药用植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很少,传统复方制剂成分复杂,不同药用植物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机制尚未明确;③相同品种不同产地的中药材质量不一致,实际用药过程中的药效差异明显。因此,今后应针对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使用方式、组合配比和复方剂型,以及中药材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充分发挥药用植物在水产养殖及其疫病防控中的作用和价值,利用药用植物研制开发出一批高效的绿色抗病渔药产品,大幅度提高化学药物替代率,有效降低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损失,以保障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水产动物
病原防控
高质化养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桑叶水提物及异槲皮苷成分抗石斑鱼虹彩病毒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鹏飞
肖贺贺
+3 位作者
刘明珠
李梦梦
黄亚明
余庆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9-1439,共11页
【目的】探究桑叶提取物成分对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抗病毒机制进行研究,为利用桑叶提取物成分研发抗SGIV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开发高效安全的新型抗病毒渔用药物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石斑鱼脾脏组织细胞系(GS),...
【目的】探究桑叶提取物成分对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抗病毒机制进行研究,为利用桑叶提取物成分研发抗SGIV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开发高效安全的新型抗病毒渔用药物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石斑鱼脾脏组织细胞系(GS),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及CCK-8检测分析桑叶水提物(Morus alba L.water extracts,MAE)及其活性成分异槲皮苷(Isoquercetin,IQ)的安全工作浓度,然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核酸适配体荧光分子探针技术(Q2-AFMP)分析MAE和IQ对SGIV的抗病毒效果;通过分析SGIV感染GS细胞中MCP基因和VP19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IQ对SGIV的粒子结构及其与宿主细胞表面结合、侵入宿主细胞和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影响,探究IQ体外抗SGIV的作用机制。【结果】桑叶源化合物成分(MAE和IQ)对GS细胞的最高安全工作浓度为:MAE≤10.0 mg/mL,IQ≤1000.0μg/mL。与接入SGIV的GS细胞相比,在以安全工作浓度的MAE(10.0 mg/mL)和IQ(1000.0μg/mL)分别接入SGIV孵育感染的GS细胞后细胞病变(CPEs)明显减少,MCP基因和VP19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下同),GS细胞荧光值也极显著降低,表明桑叶源化合物成分能有效抑制SGIV感染。以IQ处理SGIV孵育感染的GS细胞,其细胞内MCP基因和VP19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提示IQ能破坏SGIV的粒子结构,并干扰SGIV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侵入和复制。【结论】MAE和IQ对SGIV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其中IQ能在病毒吸附、侵入和复制阶段发挥抗病毒作用,即桑叶源化合物成分在防治SGIV感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作为研发抗SGIV感染的有效药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
桑叶水提物(MAE)
异槲皮苷(IQ)
抗病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药用植物在水产养殖动物病原防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鹏飞
刘明珠
肖贺贺
余庆
许尤厚
机构
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渔业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健康养殖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广西
海洋
天然产物与组合生物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
北部湾
大学
海洋
学院
/广西
北部湾
海洋
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15-202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600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BA297161,2018GXNSFBA281011)
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9YJJ1005)。
文摘
药用植物富含多糖、生物碱、类黄酮、挥发油、有机酸和单宁等活性成分,以及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相对于传统的抗生素,具有天然、高效、价廉、无毒或毒性较低、易获得及对养殖动物和环境副作用小等优点,且药用植物及其提取物成分制成的药物一般很少产生耐药性,被认为是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鉴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在水产养殖及其疫病防控领域的应用价值,文章重点综述药用植物抗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原、病毒性病原和寄生虫病原,以及作为免疫增强剂调节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当前我国渔用药用植物功能产品多而不强,在水产养殖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①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受生长阶段和生长地点的影响,其准确用药剂量难以确定;②针对药用植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很少,传统复方制剂成分复杂,不同药用植物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机制尚未明确;③相同品种不同产地的中药材质量不一致,实际用药过程中的药效差异明显。因此,今后应针对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使用方式、组合配比和复方剂型,以及中药材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充分发挥药用植物在水产养殖及其疫病防控中的作用和价值,利用药用植物研制开发出一批高效的绿色抗病渔药产品,大幅度提高化学药物替代率,有效降低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损失,以保障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水产动物
病原防控
高质化养殖
作用机制
Keywords
medicinal plants
aquatic livestock
pathog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igh-quality aquaculture
a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S94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桑叶水提物及异槲皮苷成分抗石斑鱼虹彩病毒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鹏飞
肖贺贺
刘明珠
李梦梦
黄亚明
余庆
机构
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渔业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健康养殖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广西
海洋
天然产物与组合生物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
北部湾
大学
海洋
学院
/广西
北部湾
海洋
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广西
民族大学
海洋
与生物
技术
学院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9-143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6004,U20A20102)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8221111)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GXNSFAA245054)。
文摘
【目的】探究桑叶提取物成分对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抗病毒机制进行研究,为利用桑叶提取物成分研发抗SGIV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开发高效安全的新型抗病毒渔用药物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石斑鱼脾脏组织细胞系(GS),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及CCK-8检测分析桑叶水提物(Morus alba L.water extracts,MAE)及其活性成分异槲皮苷(Isoquercetin,IQ)的安全工作浓度,然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核酸适配体荧光分子探针技术(Q2-AFMP)分析MAE和IQ对SGIV的抗病毒效果;通过分析SGIV感染GS细胞中MCP基因和VP19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IQ对SGIV的粒子结构及其与宿主细胞表面结合、侵入宿主细胞和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影响,探究IQ体外抗SGIV的作用机制。【结果】桑叶源化合物成分(MAE和IQ)对GS细胞的最高安全工作浓度为:MAE≤10.0 mg/mL,IQ≤1000.0μg/mL。与接入SGIV的GS细胞相比,在以安全工作浓度的MAE(10.0 mg/mL)和IQ(1000.0μg/mL)分别接入SGIV孵育感染的GS细胞后细胞病变(CPEs)明显减少,MCP基因和VP19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下同),GS细胞荧光值也极显著降低,表明桑叶源化合物成分能有效抑制SGIV感染。以IQ处理SGIV孵育感染的GS细胞,其细胞内MCP基因和VP19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提示IQ能破坏SGIV的粒子结构,并干扰SGIV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侵入和复制。【结论】MAE和IQ对SGIV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其中IQ能在病毒吸附、侵入和复制阶段发挥抗病毒作用,即桑叶源化合物成分在防治SGIV感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作为研发抗SGIV感染的有效药用成分。
关键词
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
桑叶水提物(MAE)
异槲皮苷(IQ)
抗病毒机制
Keywords
grouper iridovirus(SGIV)
Morus alba L.water extracts(MAE)
isoquercetin(IQ)
antiviral mechanism
分类号
S941.4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药用植物在水产养殖动物病原防控中的应用进展
李鹏飞
刘明珠
肖贺贺
余庆
许尤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桑叶水提物及异槲皮苷成分抗石斑鱼虹彩病毒作用机制研究
李鹏飞
肖贺贺
刘明珠
李梦梦
黄亚明
余庆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