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鲤病毒性疾病发生与防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蒋昕彧 王啸宇 +3 位作者 裴超 周勇 李鹏飞 孔祥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9-517,共9页
鲤(Cyprinus carpio L.)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但随着养殖密度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养殖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各类疾病频繁暴发,其中又以病毒性疾病的影响范围最广、死亡率最高,已成为制约鲤养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 鲤(Cyprinus carpio L.)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但随着养殖密度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养殖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各类疾病频繁暴发,其中又以病毒性疾病的影响范围最广、死亡率最高,已成为制约鲤养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文章通过综述鲤春病毒血症(Spring viraemia of carp,SVC)、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virus disease,KHVD)、鲤病毒性浮肿病(Viral edema of carp disease,VEC)和鲤痘疮病毒病(Carp pox disease,CPD)等病毒性疾病的病原生物学、发生机理、流行特点及其防控策略,发现鲤病毒性疾病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包括KHV可感染多种鲤科近缘鱼类,但为何只发展成为病毒携带者而不发病;养殖水温是否是决定病毒感染的关键因素;病毒可通过哪些途径逃避免疫监视而进入鱼体;在不同感染阶段病毒的传播方式是否存在差异等。此外,由于目前尚缺乏高效的防控方法,加强检疫和免疫防控仍是防控鲤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今后要继续加强对病毒致病机理和传染途径的研究,研发新型口服疫苗载体及传送系统,并基于RNAi技术研制能有效防治病毒性疾病的药物,以确保我国鲤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疾病 流行特点 防控策略 SVC KHVD VEC C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识别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细胞的ssDNA核酸适配体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余庆 刘明珠 +5 位作者 李梦梦 肖贺贺 韦信贤 童桂香 吴思婷 李鹏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57-3065,共9页
【目的】筛选出能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识别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感染细胞的核酸适配体,为研发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GCRV检测技术打下基础,同时为提高水产疫病检测及防控效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草鱼呼肠孤病毒I型(G... 【目的】筛选出能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识别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感染细胞的核酸适配体,为研发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GCRV检测技术打下基础,同时为提高水产疫病检测及防控效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草鱼呼肠孤病毒I型(GCRVI)感染的宿主细胞为靶标,采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进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筛选,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对筛选获得的核酸适配体性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筛选获得的核酸适配体GVIK1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在GCRVI感染的草鱼肾脏组织细胞系(CIK)表面,但不识别正常的CIK细胞及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广西株(GNNV)感染的石斑鱼脾细胞(GS);其二级结构具有独特复杂的茎环结构,吉布斯自由能(△G)为-32.93 kJ/mol,无细胞毒性。核酸适配体GVIK1结合靶标细胞的亲和常数(Kd)为148.22 nmol/L,即核酸适配体GVIK1与靶标细胞间的亲和力极强,达纳摩尔级别。核酸适配体GVIK1在靶标细胞表面的结合位点是细胞膜蛋白或膜蛋白相关结构,其在靶标细胞表面的结合位点出现在病毒感染后的第5 h。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核酸适配体GVIK1可作为高特异性分子探针用于诊断GCRV感染所致的草鱼出血病。【结论】基于SELEX技术筛选获得能特异性识别GCRVI感染宿主细胞的核酸适配体GVIK1,可作为核酸分子探针用于研发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GCRV快速检测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和有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 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 核酸适配体 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