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柯丽菲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8-52,86,共6页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下,以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样本,采用截面数据,构建数量经济模型,从国际化的视角对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形成集聚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知识密集度...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下,以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样本,采用截面数据,构建数量经济模型,从国际化的视角对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形成集聚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知识密集度、信息化水平、国家规模、外商直接投资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存在正相关;政府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存在负相关;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制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推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可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重视发挥产业关联效应、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大人力资源培养力度、扩大开放吸引外资等方面采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影响因素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山区环境恢复与减贫模式探索——中澳技术合作广西喀斯特环境恢复项目案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承伟 陈洁莲 +1 位作者 李芳真 谢少珍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4-88,共5页
文章在全面总结和分析中澳技术合作喀斯特环境恢复项目的设计方案、项目实施管理系统、项目效果及影响的基础上,从项目综合治理与发展思路、社区主导型的发展措施体系、环境治理与扶贫干预对策、能力建设策略、项目创新领域等五个方面... 文章在全面总结和分析中澳技术合作喀斯特环境恢复项目的设计方案、项目实施管理系统、项目效果及影响的基础上,从项目综合治理与发展思路、社区主导型的发展措施体系、环境治理与扶贫干预对策、能力建设策略、项目创新领域等五个方面对项目模式的可重复性进行了系统评估。项目效果与分析表明,该项目形成的思路、做法及其模式对于同类地区的发展具有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环境恢复 减贫 项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推动广西制造业升级的传导效率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柯丽菲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100,共8页
文章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推动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非参数指数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及分解,从技术进步的视角探寻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深层动力源。运用传递效率方程对... 文章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推动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非参数指数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及分解,从技术进步的视角探寻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深层动力源。运用传递效率方程对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的传导效率进行测算,探讨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者之间的传导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从紧抓"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建设的新机遇,加大制造业创新力度,推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大资金、人才投入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传导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人才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洁莲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人才资本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评价模型,分析广西人力资本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评价广西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表明,广西人才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效率明显高于用... 人才资本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评价模型,分析广西人力资本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评价广西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表明,广西人才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效率明显高于用于物质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体现为人才资本的作用。因此,广西应当尽快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增长的基础转移到主要依赖人力资本特别是人才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上来,最终取得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资本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解决广西经济中突出问题的思路
5
作者 宋佰谦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69,134,共5页
文章针对2005年一季度广西经济增长的高位回落,对宏观调控、投资、消费、价格、居民收入和工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问题的若干思路,包括建议政府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辩证... 文章针对2005年一季度广西经济增长的高位回落,对宏观调控、投资、消费、价格、居民收入和工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问题的若干思路,包括建议政府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辩证分析利弊因素、建立经济运行预警制度、抓紧宏观调控时机,搞好工业结构调整和创造条件迎接东部地区投资的区域转移。文章对广西的一个痼疾提出了批评,尖锐指出:凡积极政策出台广西大凡总会走在别人后头,而每项积极政策(如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时反而走到了别人前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 价格 收入 宏观调控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后广西主要工业发展预测研究
6
作者 宋佰谦 《学术论坛》 2001年第6期72-76,共5页
文章通过一个含有 6个模块、98个方程组、1 0 0 0多个方程的数理模型 ,对广西汽车、食品、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加入 WTO后的产品市场分配、供需情况和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科学预测。在模型设计上 ,将属于结构性的静态投入产出技术与... 文章通过一个含有 6个模块、98个方程组、1 0 0 0多个方程的数理模型 ,对广西汽车、食品、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加入 WTO后的产品市场分配、供需情况和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科学预测。在模型设计上 ,将属于结构性的静态投入产出技术与属于时间序列形式的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动态接口 ,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建模遵循了两个原则 ,一是从世界贸易发展趋势方面获得必要的解释变量 ,以建立区域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有机联系 ;二是“入世”后对于地方来说 ,对外贸易和对内贸易在刺激经济发展和就业方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因为将来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西部省区特别要用好东部省区市场 ,因势利导地用足加入 WTO后的机遇 ,进而转“入世”的挑战为“入世”的竞争优势。文章结合预测结果和 WTO有关法律文献 ,就广西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如何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模拟预测模型 支柱产业 国内外贸易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2006年上半年经济高增长及问题的比照分析
7
作者 宋德生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1-65,共5页
文章把广西经济放在全国和西部地区背景上进行比照分析,既肯定成绩,又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工业、投资、财政、消费、物价及居民收入。文中提出广西经济运行存在着五个突出问题,涉及投资效益、销售率季节性波... 文章把广西经济放在全国和西部地区背景上进行比照分析,既肯定成绩,又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工业、投资、财政、消费、物价及居民收入。文中提出广西经济运行存在着五个突出问题,涉及投资效益、销售率季节性波动、轻重工业比例季节性变化和重工业经济效益。最后,文章提出并分析了广西工业“北重南轻”格局与“南向发展”战略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2006年上半年 经济形势 比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徐远征 陈洁莲 +1 位作者 姚华 毛艳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84,共4页
国际产业转移和东南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科技在引领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对策主要有:依托重点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设有广西特色的技... 国际产业转移和东南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科技在引领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对策主要有:依托重点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设有广西特色的技术承接机制,提高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承接和配套能力,做好科技招商和引资、引技、引智工作,推动承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为产业转移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科技引领 科技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传统都老制的村民民主自治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洁莲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58,共4页
历史上的壮族农村地区曾普遍存在着一种社区自治制度——都老制。都老制以民主选举、民主立"法"、民主议事以及民主监督等为自治的核心内容,充分地体现其民主本质,是一种具有民主特征的乡村社区自治制度。民主不是舶来品,在... 历史上的壮族农村地区曾普遍存在着一种社区自治制度——都老制。都老制以民主选举、民主立"法"、民主议事以及民主监督等为自治的核心内容,充分地体现其民主本质,是一种具有民主特征的乡村社区自治制度。民主不是舶来品,在壮族传统都老制的村民自治,"原生态"的民主,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壮族乡村的土壤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传统 都老制 村民自治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内贸逆差形成的原因及缩小西部地区内贸逆差的对策
10
作者 宋佰谦 《学术论坛》 2004年第5期78-81,共4页
文章分析了地区间贸易逆差形成的机制和原因,依据地区内供需关系和对外贸易情况,将内贸逆差分为"内致内贸逆差"和"外致内贸逆差"。作者认为,西部地区要转内贸逆差为顺差,地方政府必须将内、外贸易放在一个统一的竞... 文章分析了地区间贸易逆差形成的机制和原因,依据地区内供需关系和对外贸易情况,将内贸逆差分为"内致内贸逆差"和"外致内贸逆差"。作者认为,西部地区要转内贸逆差为顺差,地方政府必须将内、外贸易放在一个统一的竞争框架上,积极、主动与东部地区产业进行对接。并提出了"梯度贸易"链概念,预言"梯度贸易"链形成之时,就是西部出现内贸顺差而东部呈现内贸逆差之日。届时,东部能以其更大的对外贸易优势拉动全国,且能以内贸逆差为代价获取经常项目更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贸逆差 梯度贸易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开发与“入世”目标的一致性选择
11
作者 宋佰谦 《学术论坛》 2000年第5期12-16,共5页
作者就西部大开发和加入 WTO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 ,认为这两个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 ,都将导致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转型 ,但政府的西部开发政策和“入世”的压力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发生作用的。前者产生“推力”,而... 作者就西部大开发和加入 WTO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 ,认为这两个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 ,都将导致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转型 ,但政府的西部开发政策和“入世”的压力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发生作用的。前者产生“推力”,而后者产生“拉力”;前者谋求西部经济整体长期、稳定的转变 ,而后者首先通过对微观经济实体的影响而后才波及整个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区域经济全球定位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部大开发 “入世” 结构调整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实现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切入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川 《学术论坛》 2000年第4期34-37,共4页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活力 ,同时也产生巨大冲击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传统产业仍是支撑国民经济的最重要部分 ,找准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切入点 ,把握机遇 ,创造条件 ,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本...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活力 ,同时也产生巨大冲击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传统产业仍是支撑国民经济的最重要部分 ,找准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切入点 ,把握机遇 ,创造条件 ,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新旧产业相互依存与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 ,探讨高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切入途径 ,以及各方面应如何应对 ,才能把握住传统产业改造的机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科技产业 传统产业 政府扶持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的统计监测体系
13
作者 黄小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S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统计监测体系 城市化水平 地市 监测指标体系 经济水平 物质文明 人均GDP 城市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