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 |
曾德盛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功能 |
曾德盛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3
|
论辩证科学思维对保持战略定力的作用 |
曾家华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4
|
论技术美学的社会效益 |
杨昌雄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性之现实维度 |
曾德盛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6
|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纪念《实践论》发表50周年 |
曾德盛
|
《学术论坛》
|
1987 |
0 |
|
7
|
意识形态动员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 |
曾家华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8
|
模式转型的追探:从诚信计生到社会管理创新——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的人口计生及社会管理转型实践 |
曹玉娟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9
|
关于广西干部道德建设的思考 |
张成兴
|
《学术论坛》
|
2003 |
0 |
|
10
|
话语建构及风险防范:迈向数字时代的中华文明国际传播 |
谢平安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洪秀全拜上帝教哲学新论 |
岑贤安
|
《学术论坛》
CSSCI
|
1989 |
|
|
12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现四化的伟大工具 |
|
《学术论坛》
|
1979 |
0 |
|
13
|
生产力作为历史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曾德盛
|
《学术论坛》
CSSCI
|
1989 |
1
|
|
14
|
关于感性认识的辩证特性 |
张成兴
|
《学术论坛》
|
1985 |
1
|
|
15
|
论邓小平的创造性思维 |
曾德盛
|
《学术论坛》
CSSCI
|
1994 |
0 |
|
16
|
内在魅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
曾家华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7
|
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的历程和基本经验 |
张成兴
|
《学术论坛》
|
2001 |
0 |
|
18
|
关于我国乡村益农信息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李侑峰
|
《现代化农业》
|
2023 |
0 |
|
19
|
德治的制度基础 |
凌云志
|
《学术论坛》
|
2002 |
6
|
|
20
|
边疆民族地区居民语言能力的劳动者收入效应研究——语言与国家治理系列研究之五 |
刘金林
马静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