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各民族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形成与发展研究
1
作者 徐家贵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32,共11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增强“五个认同”,科学把握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形成与发展过程,有助于正确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民族实体,历时态上各民族的文化、经济、政治交往交流交融使共同性不断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增强“五个认同”,科学把握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形成与发展过程,有助于正确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民族实体,历时态上各民族的文化、经济、政治交往交流交融使共同性不断超越差异性,推动了“自在”的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并最终走向完全“自觉”。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文化兼收并蓄、经济共生互补、政治“大一统”,日益深化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共同性不断增加,中华民族认同持续增强。从个案视角实证研究广西各民族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形成与发展,将为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提供一种“侧面的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认同 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性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茶为媒:宗藩关系下中越和平交往研究(1644-1885)
2
作者 徐家贵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2,共9页
清朝建立后,以朝贡为载体的中越宗藩关系历时200余年。期间,越南遣使如清,附贡方物,与之相应的是清朝予以封赏,赏赐茶叶等礼品,并不定期遣使越南。朝贡过程中越南与清朝之间贡品与赏赐品的交换,不仅涉及茶叶等礼品的赐予、接受,而且还... 清朝建立后,以朝贡为载体的中越宗藩关系历时200余年。期间,越南遣使如清,附贡方物,与之相应的是清朝予以封赏,赏赐茶叶等礼品,并不定期遣使越南。朝贡过程中越南与清朝之间贡品与赏赐品的交换,不仅涉及茶叶等礼品的赐予、接受,而且还涉及礼物流动过程中的回报,包括介入其中互相承担的接待、筵宴、政治承认等义务。这样,双方在政治上的宗藩关系得到确认,产生了政治溢出效应,扩展到经济领域,为中越经济贸易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在清代中越宗藩关系中,茶叶已从单纯的物品中超脱出来,由茶之“物”转化为茶之“礼”,成为国家间往来的礼品,具有消解对抗和冲突的聚合作用,使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得以通过和平的手段获取,促进了清代中越之间的和平交往,茶叶因之成为探究宗藩关系下中越和平交往的一个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越南 宗藩关系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法新约》签订前巴德诺的伎俩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振南 《学术论坛》 2002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巴德诺是《中法新约》的法方签字人 ,在签署该条约的谈判之前 ,巴德诺为法国的侵略利益摇唇鼓舌 ,费尽心机 ,进行了一系列拙劣表演。透过巴德诺的丑恶嘴脸 ,可以认定他是法国殖民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中国人民憎恨的敌人。
关键词 中法战争 中法谈判 中法新约 巴德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法战争前夕滇边通商之争
4
作者 黄振南 《学术论坛》 CSSCI 1989年第2期76-81,共6页
中法战争爆发前,西方列强曾把注意力投向中国西南部,企图在云南开通商埠,以便倾销商品,加紧对华的经济侵略。面对列强的要求、威胁,清朝内部意见极不一致,一部分人主张开放云南,另一部分人则主张继续关锁滇边,他们各抒己见,论争热烈。
关键词 中法战争 云南 曾纪泽 李鸿章 反对派 西方列强 法国外交 战争爆发 通商口岸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法国大米禁运政策的出笼
5
作者 黄振南 《学术论坛》 1987年第6期59-63,共5页
通过阻止中国漕运胁迫清政府,是法国在中法战争后期使用的手段之一。长达数月的大米禁运,曾配合法国的军事、外交斗争,发挥了一些作用。对此,史学界还没有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
关键词 法国外交 禁运政策 巴德诺 中法战争 清政府 外交斗争 禁运品 李鸿章 北京政府 法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为祖国统一所进行的伟大斗争
6
作者 黄宗炎 《学术论坛》 1986年第6期53-57,共5页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革命家。在国体问题上,他一贯主张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1903年9月21日,他在《支那保全分割合论》一文中指出:“支那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①辛亥...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革命家。在国体问题上,他一贯主张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1903年9月21日,他在《支那保全分割合论》一文中指出:“支那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①辛亥革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爱国主义者 祖国 中国人民 三十年 中国共产党 领导 民主主义革命 将领 辛亥革命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都天京是太平天国失误中之首误 被引量:1
7
作者 饶任坤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以雷霆万钧之力一举攻克南京,并定为都城,天王洪秀全在京城度过了十一个春秋的帝王生活,它就犹如沙滩上筑起的王宫,人们还来不及看清,就崩塌下来,消失在人世间。太平天国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来去匆匆,人们不能不围...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以雷霆万钧之力一举攻克南京,并定为都城,天王洪秀全在京城度过了十一个春秋的帝王生活,它就犹如沙滩上筑起的王宫,人们还来不及看清,就崩塌下来,消失在人世间。太平天国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来去匆匆,人们不能不围绕着建都南京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太平天国应不应该在南京定都?在清政府仍据北京,控制全国百分之八九十区域的政治军事形势下,就急忙建都合不合适?一百多年来,包括太平天国领导人和后来的历史学家们都展开过不同见解的论争。太平天国领导人的争论,主要表现在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战略主张的分歧。洪秀全在攻长沙时就有“欲取河南为家”的设想。太平军攻克武昌后,洪秀全接受了著名女将卞三娘的建议,提出“遣兵道襄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革命 太平军 洪秀全 天京 杨秀清 清政府 南京城 领导人 中国历史 北伐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法战争的正义性不容歪曲——驳越南某些史学家有关中法战争的谬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胤 《学术论坛》 1985年第10期31-35,共5页
越南历史研究所于今年二月底至三月初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河内综合大学、河内第一师范大学、考古、民族、文学各研究所,高级军事学院等专家、教授,研究干部参加了讨论。会上宣读的二十多篇论文中,几乎从历史科学的各个领域对中国,特... 越南历史研究所于今年二月底至三月初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河内综合大学、河内第一师范大学、考古、民族、文学各研究所,高级军事学院等专家、教授,研究干部参加了讨论。会上宣读的二十多篇论文中,几乎从历史科学的各个领域对中国,特别是对中国史学界进行了全面恶毒的攻击。因为我们正在纪念镇南关大捷一百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战争 越南人 清政府 刘永福 黑旗军 抗法战争 学术讨论会 历史研究 宗藩关系 阮氏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甲午之战中李鸿章的“以夷制夷”政策
9
作者 饶任坤 《学术论坛》 1985年第7期46-48,共3页
(一) 1894年1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徒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日本乘机借朝鲜发生变乱,捍然不顾朝中两国政府的反对,调兵遣将,大举入侵朝鲜。李鸿章面临日本气势汹汹的军事进攻,吓破了胆,感到无力对付,便提出“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指望英... (一) 1894年1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徒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日本乘机借朝鲜发生变乱,捍然不顾朝中两国政府的反对,调兵遣将,大举入侵朝鲜。李鸿章面临日本气势汹汹的军事进攻,吓破了胆,感到无力对付,便提出“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指望英、俄、法、德、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发善心帮助中国,用武力压迫日本退兵朝鲜。这无异与虎谋皮、痴心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以夷制夷 帝国主义国家 日本侵略者 农民起义 中日两国 英国 外国侵略者 清政府 俄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