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氮掺杂改性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特性研究
1
作者
郭俊灵
谢泽昕
+3 位作者
陈涛
唐碧超
林泽帅
胡湛波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7-4155,共9页
为了高效吸附去除水中的四环素(TC),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三聚氰胺为氮源,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了一系列氮掺杂生物炭,并探究氮掺杂改性对生物炭吸附T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的生物炭,氮掺杂改性生物炭对TC的吸附性能提...
为了高效吸附去除水中的四环素(TC),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三聚氰胺为氮源,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了一系列氮掺杂生物炭,并探究氮掺杂改性对生物炭吸附T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的生物炭,氮掺杂改性生物炭对TC的吸附性能提升2.18~2.78倍。其中,900NBC的吸附性能最好,在25℃时最大吸附量为194.4 mg/g,并且900NBC在pH为3.0~11.0时,对TC去除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在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此外,900NBC对TC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占主导地位;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可较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和吸热过程。另外,900NBC在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仍保持较高的TC去除率。最后,吸附机制分析表明900NBC对TC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孔隙填充、氢键作用、π-π相互作用和静电作用。研究结果可为TC废水处理提供一种高效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改性
生物炭
抗生素
四环素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牡蛎壳粉对市政污泥好氧发酵过程重金属钝化的影响
2
作者
黄伟彬
胡湛波
+3 位作者
梁永睿
郑榆凯
张许波
陈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8,共10页
为增强市政污泥好氧发酵过程重金属的钝化效果,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10%、15%、20%的牡蛎壳粉(OS)(标记为OS10、OS15、OS20)与市政污泥进行好氧发酵,探究其对重金属钝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添加OS优化了堆体理化环...
为增强市政污泥好氧发酵过程重金属的钝化效果,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10%、15%、20%的牡蛎壳粉(OS)(标记为OS10、OS15、OS20)与市政污泥进行好氧发酵,探究其对重金属钝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添加OS优化了堆体理化环境,显著促进了Zn、Cu和Cr向稳定态转化,其中OS15效果最优,钝化率分别为55.81%、59.58%和47.28%;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OS15样品中存在较强的碳酸盐C—O振动峰,且在发酵后形成了新的重金属碳酸盐矿物;此外,添加OS显著增强了有机质降解相关菌群的丰度,冗余分析(RDA)表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与重金属的钝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在市政污泥好氧发酵中添加OS可以增强重金属的钝化效果,以15%添加比例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好氧发酵
牡蛎壳粉
重金属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喀斯特地区土壤微生物特征及生物固氮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唐丹
严理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39-42,48,共5页
以生物固氮为切入点,采用文献挖掘的方式,阐述固氮微生物在喀斯特生态系统中的特点和功能,重点探讨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固氮作用与植被和土壤的相互关系。对石漠化治理中土壤微生物的调控进行阐释。结果表明,喀斯...
以生物固氮为切入点,采用文献挖掘的方式,阐述固氮微生物在喀斯特生态系统中的特点和功能,重点探讨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固氮作用与植被和土壤的相互关系。对石漠化治理中土壤微生物的调控进行阐释。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特征,其与土壤理化、植被类型的关系处于动态变化,土壤微生物在调控土壤"氮、磷"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土壤微生物
生物固氮
根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林林下植被演替及其人为影响因子
被引量:
6
4
作者
胡冬冬
唐丹
+1 位作者
王文欢
严理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471-475,共5页
我国的森林发展现状将越来越多的经济与生态职能赋予人工林,其中,林下植被多样性又显著影响着人工林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如何在保证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从而达到生态可持续,成为了人工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
我国的森林发展现状将越来越多的经济与生态职能赋予人工林,其中,林下植被多样性又显著影响着人工林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如何在保证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从而达到生态可持续,成为了人工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林下植被正是寻求人工林生态平衡的关键点。从人为因素中极为重要的采伐和施肥作为切入点,讨论林下植被的变化与演替。结果表明,适度的间伐能增加林下植被多样性,且利于目标树种的大径材培育及减少分枝,对林下植被的早期演替产生较大影响;而施肥更多地通过加速林分组成稳定来对林下植被的演替后期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植被
人工林
多样性
间伐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M系统对总氮去除规律分析及经验模型建立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昊航
胡湛波
+3 位作者
孙全民
柴欣生
涂晓杰
杨小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10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曝气体积流量、水力停留时间(HRT)及曝气时间下LM(LivingMachine)系统的TN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HRT为9h、曝气时间为20min时,TN去除率随曝气量(0~0.18m^(3)/h)的增加逐渐升高并趋于平缓;当曝气时间为20min、曝气体积...
研究了不同曝气体积流量、水力停留时间(HRT)及曝气时间下LM(LivingMachine)系统的TN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HRT为9h、曝气时间为20min时,TN去除率随曝气量(0~0.18m^(3)/h)的增加逐渐升高并趋于平缓;当曝气时间为20min、曝气体积流量为0.18m^(3)/h时,TN去除率随HRT(1~12h)的增大逐渐升高并趋于平缓;当HRT为9h、曝气体积流量为0.18m^(3)/h的时,TN的去除率随曝气时间(0~25min)增加缓慢增大。同时建立了以曝气量、HRT和曝气时间为变量预测TN去除率的经验模型,预测量与实测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6。LM系统的间歇曝气比连续曝气节省电耗32%。实验结果可为提高LM系统脱氮效果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系统
TN去除率
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宁市5种雨水滞留渗滤系统绿化植物的抗旱特性及其评价
6
作者
李红珍
吴慧玲
+2 位作者
秦雅琪
INTHAVONGXAI Phoungern
胡湛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47-2054,共8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南宁市雨水滞留渗滤系统的抗旱性植物,选取南宁市常用的5种绿化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 arboricola,紫竹梅Setcreasea purpurea Boom,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
为了筛选出适合南宁市雨水滞留渗滤系统的抗旱性植物,选取南宁市常用的5种绿化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 arboricola,紫竹梅Setcreasea purpurea Boom,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进行干旱胁迫试验,研究干旱胁迫15 d对植物的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植物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强,5种植物的丙二醛含量和细胞伤害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叶片含水率和土壤含水率则逐渐下降;随着干旱胁迫加强,5种植物的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呈下降的趋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逐渐升高。5种植物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鹅掌柴、紫竹梅、水鬼蕉、麦冬和肾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滞留渗滤系统
干旱胁迫
生理特征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掺杂改性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特性研究
1
作者
郭俊灵
谢泽昕
陈涛
唐碧超
林泽帅
胡湛波
机构
广西
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广西
高校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广西益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7-4155,共9页
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23075113)
南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邕江计划”资助项目(2022015)
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开放课题(NFSS2023026)。
文摘
为了高效吸附去除水中的四环素(TC),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三聚氰胺为氮源,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了一系列氮掺杂生物炭,并探究氮掺杂改性对生物炭吸附T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的生物炭,氮掺杂改性生物炭对TC的吸附性能提升2.18~2.78倍。其中,900NBC的吸附性能最好,在25℃时最大吸附量为194.4 mg/g,并且900NBC在pH为3.0~11.0时,对TC去除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在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此外,900NBC对TC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占主导地位;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可较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和吸热过程。另外,900NBC在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仍保持较高的TC去除率。最后,吸附机制分析表明900NBC对TC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孔隙填充、氢键作用、π-π相互作用和静电作用。研究结果可为TC废水处理提供一种高效的吸附剂。
关键词
氮掺杂改性
生物炭
抗生素
四环素
吸附剂
Keywords
nitrogen doped modification
biochar
antibiotics
tetracycline
adsorbent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牡蛎壳粉对市政污泥好氧发酵过程重金属钝化的影响
2
作者
黄伟彬
胡湛波
梁永睿
郑榆凯
张许波
陈涛
机构
广西
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广西
高校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广西益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8,共10页
基金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No.20183045-2)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桂科AB19110001)
南宁市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项目(No.RC20200108)。
文摘
为增强市政污泥好氧发酵过程重金属的钝化效果,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10%、15%、20%的牡蛎壳粉(OS)(标记为OS10、OS15、OS20)与市政污泥进行好氧发酵,探究其对重金属钝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添加OS优化了堆体理化环境,显著促进了Zn、Cu和Cr向稳定态转化,其中OS15效果最优,钝化率分别为55.81%、59.58%和47.28%;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OS15样品中存在较强的碳酸盐C—O振动峰,且在发酵后形成了新的重金属碳酸盐矿物;此外,添加OS显著增强了有机质降解相关菌群的丰度,冗余分析(RDA)表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与重金属的钝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在市政污泥好氧发酵中添加OS可以增强重金属的钝化效果,以15%添加比例效果最优。
关键词
市政污泥
好氧发酵
牡蛎壳粉
重金属
微生物
Keywords
municipal sludge
aerobic fermentation
oyster shell powder
heavy metal
microorganisms
分类号
TQ920.6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地区土壤微生物特征及生物固氮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唐丹
严理
机构
广西益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大学林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39-42,48,共5页
基金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BZ2015016)
文摘
以生物固氮为切入点,采用文献挖掘的方式,阐述固氮微生物在喀斯特生态系统中的特点和功能,重点探讨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固氮作用与植被和土壤的相互关系。对石漠化治理中土壤微生物的调控进行阐释。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特征,其与土壤理化、植被类型的关系处于动态变化,土壤微生物在调控土壤"氮、磷"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土壤微生物
生物固氮
根瘤菌
Keywords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soil microorganism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rhizobium
分类号
S154.3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林林下植被演替及其人为影响因子
被引量:
6
4
作者
胡冬冬
唐丹
王文欢
严理
机构
广西
华森设计咨询
有限公司
广西益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大学海洋学院
广西
大学林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471-475,共5页
基金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BZ2015016)
文摘
我国的森林发展现状将越来越多的经济与生态职能赋予人工林,其中,林下植被多样性又显著影响着人工林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如何在保证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从而达到生态可持续,成为了人工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林下植被正是寻求人工林生态平衡的关键点。从人为因素中极为重要的采伐和施肥作为切入点,讨论林下植被的变化与演替。结果表明,适度的间伐能增加林下植被多样性,且利于目标树种的大径材培育及减少分枝,对林下植被的早期演替产生较大影响;而施肥更多地通过加速林分组成稳定来对林下植被的演替后期造成影响。
关键词
林下植被
人工林
多样性
间伐
施肥
Keywords
undergrowth vegetation
plantation forest
diversity
intermediate cutting
fertilization
分类号
S718.54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M系统对总氮去除规律分析及经验模型建立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昊航
胡湛波
孙全民
柴欣生
涂晓杰
杨小玲
机构
广西
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广西益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南方流域生态治理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西
大学林学院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108,共4页
基金
2016年南宁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项目(南人才办发[2017]4号)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51259)。
文摘
研究了不同曝气体积流量、水力停留时间(HRT)及曝气时间下LM(LivingMachine)系统的TN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HRT为9h、曝气时间为20min时,TN去除率随曝气量(0~0.18m^(3)/h)的增加逐渐升高并趋于平缓;当曝气时间为20min、曝气体积流量为0.18m^(3)/h时,TN去除率随HRT(1~12h)的增大逐渐升高并趋于平缓;当HRT为9h、曝气体积流量为0.18m^(3)/h的时,TN的去除率随曝气时间(0~25min)增加缓慢增大。同时建立了以曝气量、HRT和曝气时间为变量预测TN去除率的经验模型,预测量与实测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6。LM系统的间歇曝气比连续曝气节省电耗32%。实验结果可为提高LM系统脱氮效果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LM系统
TN去除率
经验模型
Keywords
LM system
TN removal rate
empirical model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宁市5种雨水滞留渗滤系统绿化植物的抗旱特性及其评价
6
作者
李红珍
吴慧玲
秦雅琪
INTHAVONGXAI Phoungern
胡湛波
机构
广西
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广西益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南方流域生态治理研究院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47-2054,共8页
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能1598026-1)
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课题([2015]NCCJ430)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20151259).
文摘
为了筛选出适合南宁市雨水滞留渗滤系统的抗旱性植物,选取南宁市常用的5种绿化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 arboricola,紫竹梅Setcreasea purpurea Boom,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进行干旱胁迫试验,研究干旱胁迫15 d对植物的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植物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强,5种植物的丙二醛含量和细胞伤害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叶片含水率和土壤含水率则逐渐下降;随着干旱胁迫加强,5种植物的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呈下降的趋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逐渐升高。5种植物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鹅掌柴、紫竹梅、水鬼蕉、麦冬和肾蕨。
关键词
雨水滞留渗滤系统
干旱胁迫
生理特征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rainwater retention and infiltration system
drought stres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氮掺杂改性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特性研究
郭俊灵
谢泽昕
陈涛
唐碧超
林泽帅
胡湛波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牡蛎壳粉对市政污泥好氧发酵过程重金属钝化的影响
黄伟彬
胡湛波
梁永睿
郑榆凯
张许波
陈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喀斯特地区土壤微生物特征及生物固氮的调控作用
唐丹
严理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工林林下植被演替及其人为影响因子
胡冬冬
唐丹
王文欢
严理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LM系统对总氮去除规律分析及经验模型建立
李昊航
胡湛波
孙全民
柴欣生
涂晓杰
杨小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南宁市5种雨水滞留渗滤系统绿化植物的抗旱特性及其评价
李红珍
吴慧玲
秦雅琪
INTHAVONGXAI Phoungern
胡湛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