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抗炎和促红细胞生成作用的九味补血口服液改善血虚证小鼠造血功能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韦洁
蓝晓东
+4 位作者
朱涪翠
蒙珍
何飞
彭富全
黄若干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9,共13页
为探讨九味补血口服液改善血虚证小鼠造血功能的作用及机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鉴定九味补血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利用蛋白互作和网络分析手段筛选九味补血口服液治疗贫血的关键网络靶点,...
为探讨九味补血口服液改善血虚证小鼠造血功能的作用及机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鉴定九味补血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利用蛋白互作和网络分析手段筛选九味补血口服液治疗贫血的关键网络靶点,并对关键网络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潜在活性成分与关键网络靶点对接,评估活性分子与靶点的结合能力。在动物实验中,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血虚模型,设立对照组和模型组,复方阿胶浆口服液组(30 mL/kg)及九味补血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L/kg),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32 d。检测全血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并利用q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对关键靶点及通路在血虚证小鼠肾脏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91种鉴定的九味补血口服液化学成分中,满足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药物相似性(DL)≥0.18的条件,且具有相应靶点的潜在活性成分共计15个。分析九味补血口服液成分-血虚疾病靶点网络,获得九味补血口服液治疗贫血的关键靶点15个,主要富集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NF-κB signaling pathway)、代谢通路(Metabolic pathway)、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Toll样受体信号(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甘草苷、橙皮素与Toll样受体4(TLR4)具有强烈的结合能力。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虚证小鼠RBC、HGB和HCT水平明显降低,TLR4/NF-κB p65介导的炎性信号增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介导的促红细胞生成信号受抑制(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九味补血口服液各剂量组可显著升高血虚证小鼠RBC、HGB和HCT水平,不同程度地逆转TLR4、NF-κB p65变化,并上调HIF-1α、EPO mRNA或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因此,九味补血口服液可以改善血虚证小鼠的贫血状态,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肾脏中HIF-1α/EPO介导的促红细胞生成作用、减少TLR4/NF-κB p65介导的肾脏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味补血口服液
血虚证
网络药理学
炎症
促红细胞生成
缺氧诱导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百合固金片中9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海燕
刘华东
+1 位作者
李冰
覃佩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0-375,共6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百合固金片中哈巴苷、哈巴俄苷、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9种成分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A)-0.2%...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百合固金片中哈巴苷、哈巴俄苷、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9种成分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A)-0.2%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10 nm(哈巴苷、哈巴俄苷、梓醇),330 nm(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和230 nm(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流量0.9 mL·min^-1;柱温25℃;以芍药苷为参照,建立哈巴苷、哈巴俄苷、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与芍药苷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他8种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测多评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百合固金片的质量控制可行,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固金片
一测多评法
校正因子
相对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产地两面针药材质量评价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禄祥
黄若干
+5 位作者
蓝晓东
马恩耀
陈俊禧
杨诗慧
刘奇越
周首婷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0期23-26,共4页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的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内容为依据,对两面针样品进行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检测10个产地两面针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两面针的显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的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内容为依据,对两面针样品进行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检测10个产地两面针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两面针的显微、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及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水分为4.27%-5.86%,总灰分为3.44%-4.77%,浸出物为7.10%-13.86%,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为0.14%-0.19%。说明不同产地两面针在质量品质方面均有差异,其中产自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的两面针品质综合表现最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钦州、崇左等产地治疗综合表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
产地
药材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
氯化两面针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抗炎和促红细胞生成作用的九味补血口服液改善血虚证小鼠造血功能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韦洁
蓝晓东
朱涪翠
蒙珍
何飞
彭富全
黄若干
机构
广西
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
广西白云山盈康药业有限公司
广西
医科大学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9,共13页
基金
“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SQ2020YFF0415765)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ZY21195045)
+1 种基金
南宁市科技局重大科技专项(20203053)
广西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GZXK-Z-20-75)资助。
文摘
为探讨九味补血口服液改善血虚证小鼠造血功能的作用及机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鉴定九味补血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利用蛋白互作和网络分析手段筛选九味补血口服液治疗贫血的关键网络靶点,并对关键网络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潜在活性成分与关键网络靶点对接,评估活性分子与靶点的结合能力。在动物实验中,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血虚模型,设立对照组和模型组,复方阿胶浆口服液组(30 mL/kg)及九味补血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L/kg),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32 d。检测全血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并利用q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对关键靶点及通路在血虚证小鼠肾脏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91种鉴定的九味补血口服液化学成分中,满足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药物相似性(DL)≥0.18的条件,且具有相应靶点的潜在活性成分共计15个。分析九味补血口服液成分-血虚疾病靶点网络,获得九味补血口服液治疗贫血的关键靶点15个,主要富集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NF-κB signaling pathway)、代谢通路(Metabolic pathway)、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Toll样受体信号(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甘草苷、橙皮素与Toll样受体4(TLR4)具有强烈的结合能力。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虚证小鼠RBC、HGB和HCT水平明显降低,TLR4/NF-κB p65介导的炎性信号增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介导的促红细胞生成信号受抑制(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九味补血口服液各剂量组可显著升高血虚证小鼠RBC、HGB和HCT水平,不同程度地逆转TLR4、NF-κB p65变化,并上调HIF-1α、EPO mRNA或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因此,九味补血口服液可以改善血虚证小鼠的贫血状态,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肾脏中HIF-1α/EPO介导的促红细胞生成作用、减少TLR4/NF-κB p65介导的肾脏炎症反应相关。
关键词
九味补血口服液
血虚证
网络药理学
炎症
促红细胞生成
缺氧诱导因子-1
Keywords
Jiuwei Buxue Oral Liquid
syndrome of blood deficiency
network pharmacology
inflammation
erythropoiesis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百合固金片中9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海燕
刘华东
李冰
覃佩莉
机构
广西
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白云山盈康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0-375,共6页
文摘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百合固金片中哈巴苷、哈巴俄苷、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9种成分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A)-0.2%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10 nm(哈巴苷、哈巴俄苷、梓醇),330 nm(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和230 nm(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流量0.9 mL·min^-1;柱温25℃;以芍药苷为参照,建立哈巴苷、哈巴俄苷、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与芍药苷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他8种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测多评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百合固金片的质量控制可行,结果准确。
关键词
百合固金片
一测多评法
校正因子
相对
色谱法
高效液相
Keywords
Baihe Gujin tablet
Quantitative analysi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
Correlation factor,relative
Chromatography,high performance liquid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927.2 [医药卫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产地两面针药材质量评价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禄祥
黄若干
蓝晓东
马恩耀
陈俊禧
杨诗慧
刘奇越
周首婷
机构
广西白云山盈康药业有限公司
广州采芝林
药业
有限公司
广东汉潮中药科技
有限公司
梅州广药采芝林
药业
有限公司
出处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0期23-26,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2022YFD1600300)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桂科ZY21195045)
+1 种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岭南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2020B1111120002)
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L2022B03J01258)。
文摘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的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内容为依据,对两面针样品进行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检测10个产地两面针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两面针的显微、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及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水分为4.27%-5.86%,总灰分为3.44%-4.77%,浸出物为7.10%-13.86%,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为0.14%-0.19%。说明不同产地两面针在质量品质方面均有差异,其中产自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的两面针品质综合表现最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钦州、崇左等产地治疗综合表现较优。
关键词
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
产地
药材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
氯化两面针碱
分类号
R28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抗炎和促红细胞生成作用的九味补血口服液改善血虚证小鼠造血功能的机制研究
韦洁
蓝晓东
朱涪翠
蒙珍
何飞
彭富全
黄若干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百合固金片中9种成分含量
陈海燕
刘华东
李冰
覃佩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产地两面针药材质量评价
吴禄祥
黄若干
蓝晓东
马恩耀
陈俊禧
杨诗慧
刘奇越
周首婷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