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居民电力消费空间分布估算及时空分析
1
作者 黄维 崔志美 +1 位作者 黄志都 邬蓉蓉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8,共9页
居民电力消费的空间分布对于了解人均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电力消费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低,构建的回归模型缺少时空非平稳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夜间灯光与人口数据对居民电力消费空间分布估算与时空分析的研究框架。对比... 居民电力消费的空间分布对于了解人均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电力消费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低,构建的回归模型缺少时空非平稳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夜间灯光与人口数据对居民电力消费空间分布估算与时空分析的研究框架。对比普通最小二乘法、地理加权回归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方法,以广西为例进行了2003—2019年居民电力消费的空间化。结果表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R^(2)和RMSE均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法,R^(2)为0.870。此外,利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居民电力消费的时序变化,并利用标准差椭圆在县区级尺度分析其时空动态演变。结果表明,广西居民电力消费显著增长区域面积占比8.49%,主要集中在南宁、玉林等市的中心区,2015年后增速加快。另外,电力消费的空间分布以南宁和来宾市的交界处为重心,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重心向南偏移。该研究为了解广西多年能源消耗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费 夜间灯光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趋势分析 标准差椭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变压器温度分布特性研究
2
作者 谢植飚 王琛 +3 位作者 陈梁远 黄培 何世坚 周松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7,共7页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为了掌握变压器运行时的损耗和温升情况,文中建立三维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对变压器各部件损耗及温升的分布情况进行仿真。首先,根据变压器铁心各项损耗原理,修正了Bertotti传统损耗分离模型,计算变...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为了掌握变压器运行时的损耗和温升情况,文中建立三维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对变压器各部件损耗及温升的分布情况进行仿真。首先,根据变压器铁心各项损耗原理,修正了Bertotti传统损耗分离模型,计算变压器铁心的总损耗,并由此推导出油箱和结构件损耗的计算式。随后,基于绕组几何特征分析绕组损耗各成分计算方法,利用场路耦合法对变压器各部件的损耗分布情况进行仿真计算。最后,运用传热学知识分析油浸式变压器自然换热的具体过程,进行传热和层流两大物理场设计,通过非等温流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计算变压器内部各部件的温度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三柱变压器 损耗计算 温度变化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网拓扑优化的MISOCP模型及邻域搜索加速求解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佩杰 玉君连 孙志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7,共8页
电力系统中引发潮流过载等安全问题的场景日益增多,拓扑优化可通过网络拓扑转换来消除潮流过载问题,但其复杂的模型转换逻辑与大规模整数变量的引入,显著增加了建模的复杂度和求解的难度。为此,文中提出一种考虑主接线拓扑转换的输电网... 电力系统中引发潮流过载等安全问题的场景日益增多,拓扑优化可通过网络拓扑转换来消除潮流过载问题,但其复杂的模型转换逻辑与大规模整数变量的引入,显著增加了建模的复杂度和求解的难度。为此,文中提出一种考虑主接线拓扑转换的输电网拓扑优化方法。首先,在通用变电站主接线拓扑转换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SOCP)的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考虑拓扑变换对有功潮流的影响,还可计及无功平衡和电压的约束,解决了以往基于直流潮流的拓扑优化模型消除有功过载时调控方式可能偏乐观甚至恶化电压指标的问题。此外,为高效求解所提模型,提出一种邻域搜索加速求解方法。最后,采用IEEE 14、IEEE 118和波兰238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模型能够经济、有效地解决线路过载问题,所提求解方法能够提高所提模型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转换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 邻域搜索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STL-LSTM的区域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晨 李又轩 +1 位作者 吴其琦 邬蓉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18,共4页
针对区域电力负荷的时间序列数据随机性强、预测精度低及单一模型的数据特征提取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向量机(SVM)、STL时序分解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组合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SVM对时间序列的电力负荷数据进... 针对区域电力负荷的时间序列数据随机性强、预测精度低及单一模型的数据特征提取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向量机(SVM)、STL时序分解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组合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SVM对时间序列的电力负荷数据进行初始预测,并通过STL时序分解法对残差序列进行时序分解,从而提高残差序列的稳定性,减小其随机性,最后用LSTM对SVM的预测误差进行修正。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利用误差修正可有效处理随机性强的数据,有利于预测结果的稳定性,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模型 支持向量机 STL时序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短期预测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型PMU数据挖掘的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欣桐 俞小勇 +2 位作者 阳国燕 秦丽文 欧世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0,共7页
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是配电系统可靠、经济和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其数据的规模和类型正在快速增长,呈现出典型的电力大数据特征。针对智能配电网微型PMU系统采集和处理的数据呈海量增长的趋势,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型PMU数据挖掘的智能... 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是配电系统可靠、经济和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其数据的规模和类型正在快速增长,呈现出典型的电力大数据特征。针对智能配电网微型PMU系统采集和处理的数据呈海量增长的趋势,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型PMU数据挖掘的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方法,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系统安全状态。该方法首先通过移动和动态时间窗口对采集数据进一步挖掘各类事件的典型特征量,然后根据区域选择和事件类型进行分层标记,降低机器学习算法的运算维度,提高计算效率。随后文章设计了三类型分类器并通过与其他两类分类器进行比较。通过算例测试数据得出所提分类器各项性能指标优异,可见该分类器对于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体系建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PMU 机器学习 智能配电网 态势感知 电力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需求操控攻击策略及防护分析
6
作者 严康 陆艺丹 +1 位作者 白晓清 李滨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188,共11页
随着大规模配电网用户侧电力异构物联设备(简称配电网用户侧物联设备)接入电力系统,互联网中用户负荷控制业务的主导地位愈加明显。由此,电力系统存在一条跨越信息物理空间的攻击路径——需求操控攻击,致使电力系统面临一种新型的网络... 随着大规模配电网用户侧电力异构物联设备(简称配电网用户侧物联设备)接入电力系统,互联网中用户负荷控制业务的主导地位愈加明显。由此,电力系统存在一条跨越信息物理空间的攻击路径——需求操控攻击,致使电力系统面临一种新型的网络安全威胁。在此背景下,研究需求操控攻击策略对于电力系统抵御该类网络攻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文中阐述了黑客如何利用配电网用户侧物联设备实施需求操控攻击以及其特点,并基于负荷特征和电力设备运行特征制定电力系统中异常负荷规模约束。然后,以低攻击代价诱导传输线路故障为目的探讨需求操控攻击策略,分析了在该类需求操控攻击情景下传输线路的脆弱性。最后,通过多场景下的多个IEEE标准系统仿真验证了需求操控攻击可以低代价地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信息物理系统 网络攻击 需求操控攻击 异构设备 可控负荷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侧电压投影的构网型变流器预同步过程相位跃变抑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杨艺云 孙志媛 +3 位作者 蒙宣任 孙鹏飞 田震 查晓明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8-488,共11页
构网型变流器的传统预同步方法需引入额外锁相环对电网电压锁相并与自身相位做差,可能产生相位偏差跃变问题导致预同步失败。通过提出一种基于网侧电压投影的预同步方法,将网侧电压在构网型逆变器自身坐标系下做Park变换得到网侧电压的... 构网型变流器的传统预同步方法需引入额外锁相环对电网电压锁相并与自身相位做差,可能产生相位偏差跃变问题导致预同步失败。通过提出一种基于网侧电压投影的预同步方法,将网侧电压在构网型逆变器自身坐标系下做Park变换得到网侧电压的投影,利用该网侧电压投影反映相位差信息进行预同步控制。所提方法相较于传统预同步方法不需要相位做差运算,因此可有效避免相位跃变问题,且无需额外锁相环。建立了基于所提网侧电压投影的预同步控制的小信号模型,并结合阻尼比与超调约束给出了参数选取方法。最后基于10 kW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预同步 相位跃变 网侧电压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锡基合金类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钊 梁沁沁 +6 位作者 李玉婷 谢飞 唐彬 李建新 陆雅翔 陈爱兵 胡勇胜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3-897,共15页
负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接收并储存钠离子的重任从而影响电池的储能密度、功率密度、循环稳定性等。以锡为代表的合金类负极材料具有合适的电位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是钠离子电池体系极具竞争力的负极材料。然而锡基... 负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接收并储存钠离子的重任从而影响电池的储能密度、功率密度、循环稳定性等。以锡为代表的合金类负极材料具有合适的电位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是钠离子电池体系极具竞争力的负极材料。然而锡基负极,像合金类负极一样,具有钠化体积膨胀严重致颗粒粉化并失去电接触、固态电解质中间相不稳定、循环稳定性不佳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分析,评述了钠离子电池领域锡基负极的研究现状,包括纯锡、锡碳复合、氧化锡、硫化锡、硒化锡、磷化锡等材料,并揭示了锡基合金类负极容量衰减的共性以及应对的改性策略。综合分析表明,针对锡基负极材料特点的活性物质的纳米化、相变过程调控和结构设计;对导电碳和黏结剂等非活性物质的改性与复合结构设计;电解质设计以及超高载量的锡箔形式负极等策略确实可以提升比容量、载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等指标。众多策略对将在未来应用于钠离子电池体系,实现稳定、高倍率性能和高能量密度的锡基负极材料提出了合理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 合金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作业无人机的位姿估计与目标感知方法
9
作者 卓浩泽 张驰 +4 位作者 李泰霖 杨忠 蒋圣超 朱泽堃 王斌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49,共10页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力传输的载体,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尽早发现输电线路异常表象(如异物、断股等)并及时实施维保作业显得格外重要。在此背景下,智能电力作业机器人的大力推广将有助于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高效且...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力传输的载体,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尽早发现输电线路异常表象(如异物、断股等)并及时实施维保作业显得格外重要。在此背景下,智能电力作业机器人的大力推广将有助于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高效且经济地运行。针对现有电力作业无人机模式识别与自动跟踪能力弱、视觉里程计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线特征融合的无人机位姿估计方法,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无人机目标检测与追踪系统。相比于现有的无人机环境感知方案,所提出的目标追踪算法能够高效地提取出红外图像中的点特征和线特征,以较低的功耗实现小型多旋翼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场景下的目标检测与自动追踪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安全运维 输电线路巡检 电力作业无人机 智能机器人 同步定位与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MOPSO算法的构网型储能接入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默斯 孙志媛 +2 位作者 李今昭 郑琨 陈立春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构网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比如参与电力系统调频和惯量控制等。然而,构网型储能的调节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其容量和位置是否正确配置。为解决构网型储能接入电网的优化配置问题,本工作研究了构网型储能参与高比例... 构网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比如参与电力系统调频和惯量控制等。然而,构网型储能的调节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其容量和位置是否正确配置。为解决构网型储能接入电网的优化配置问题,本工作研究了构网型储能参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调频的定容选址优化配置方法。首先,研究了高比例新能源下构网型储能参与调频的控制策略,包括构网型储能有功-频率下垂控制策略和构网型储能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提出将两种控制策略进行协同使用的综合调频方法。然后,以调频效果指标、电网脆弱性指标和储能经济性为多目标进行优化,采用交叉变异多目标粒子群算法(CMMOPSO),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从解集中根据信息熵法权重,最终得到构网型储能电站选址定容的优化方案。最后,在某区域电网实际算例中进行验证和优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定容选址 高比例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TMR阵列电流传感器的偏心、倾斜模型与校准方法研究
11
作者 周柯 金庆忍 +2 位作者 奉斌 莫枝阅 卢柏桦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3-840,共8页
针对基于环形单轴隧道磁阻(Tunnel Magnetoresistance,TMR)阵列的电流传感测量技术容易产生载流长直导线偏心、倾斜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轴TMR传感信号深度学习的电流计算方法。首先研究了环形单轴TMR阵列的测量原理,并... 针对基于环形单轴隧道磁阻(Tunnel Magnetoresistance,TMR)阵列的电流传感测量技术容易产生载流长直导线偏心、倾斜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轴TMR传感信号深度学习的电流计算方法。首先研究了环形单轴TMR阵列的测量原理,并建立了载流长直导线偏心和倾斜时磁场模型,获取了任意偏心、倾斜情况下的磁场样本数据,并以此样本数据训练构建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模型,最后利用预测数据计算载流长直导线的电流计算值,实现传感器偏心及倾斜误差自动校正。通过验证发现,该计算方法的电流测量误差基本稳定在0.5%以内,明显优于传统的安培环路定律方法,在高精度电流测量方向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检测 隧道磁阻 环形阵列 深度学习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O/Fe_(2)O_(3)材料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乙烯传感器研究
12
作者 周柯 罗宗昌 +4 位作者 孙建海 周天烨 牛致远 韩方源 张龙飞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4,共4页
文中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rGO/Fe_(2)O_(3)复合材料,经实验测试表明在500℃的工作温度下,材料对乙烯有良好的选择性、快速的响应时间(7 s)和线性度,在多次测试过程中传感器响应可以恢复到初始值,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该传感器可以应用于... 文中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rGO/Fe_(2)O_(3)复合材料,经实验测试表明在500℃的工作温度下,材料对乙烯有良好的选择性、快速的响应时间(7 s)和线性度,在多次测试过程中传感器响应可以恢复到初始值,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该传感器可以应用于变压器运行状态检测等需要检测乙烯气体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MEMS传感器 乙烯气体检测 变压器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条件下的典型海洋承灾体识别算法研究
13
作者 文莉莉 张炜 +1 位作者 邬满 赵绪成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6-354,共9页
海洋承灾体的单体识别和精细化管理,对海洋灾害的精准预警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海洋承灾体获取大量样本数据困难且成本高,难以满足传统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要求,因此本研究针对房屋、码头吊机、养殖网箱、养殖蚝排、危化品储存罐5种... 海洋承灾体的单体识别和精细化管理,对海洋灾害的精准预警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海洋承灾体获取大量样本数据困难且成本高,难以满足传统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要求,因此本研究针对房屋、码头吊机、养殖网箱、养殖蚝排、危化品储存罐5种典型海洋承灾体,提出一种小样本条件下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孪生残差网络的海洋承灾体识别方法。为增强小样本条件下模型的关键特征提取能力和泛化能力,本研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①引入注意力机制SKNet对残差网络进行改进,设计了具有多尺度自适应能力的SKNet-ResNet-101网络,提高了模型的关键特征提取能力;②利用孪生网络度量学习的原理,以SKNet-ResNet-101网络为主干网络,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路孪生残差网络,以减少网络训练对大量样本的依赖,同时增强网络在小样本条件下的泛化能力。经过与FSOD、Meta R-CNN等算法在海洋承灾体、VOC、COCO数据集上的对比测试,改进后的双路孪生残差网络在识别准确率上均有所提高,其中,在海洋承灾体数据集上提高了0.89%,在VOC数据集上平均提高了0.97%,在COCO数据集上平均提高了0.33%。该模型增强了小样本条件下网络针对复杂场景图像特征的提取能力,为构建精细化的海洋承灾体脆弱性评价和灾变预警模型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学习 SKNet ResNet-101 孪生神经网络 海洋承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绕组振动及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74
14
作者 张凡 汲胜昌 +3 位作者 师愉航 陆伟锋 黎大健 陈梁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90-2798,共9页
为进一步研究变压器绕组径向振动机理、绕组振动在油中的传播特性及规律,该文建立了基于欧拉梁的绕组径向振动及油中振动的传播模型,利用激光测振仪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试验研究了绕组径向振动、压板轴向振动特性,定义了功率传播比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变压器绕组径向振动机理、绕组振动在油中的传播特性及规律,该文建立了基于欧拉梁的绕组径向振动及油中振动的传播模型,利用激光测振仪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试验研究了绕组径向振动、压板轴向振动特性,定义了功率传播比研究了不同电流下绕组振动的传递规律。对单相10kV电力变压器的研究结果表明,绕组的径向振动与压板轴向振动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两者对于振动的传播均有重要的作用;振动在油中传播过程中会因传播距离以及与油箱壁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弱对于油箱表面振动的影响,因此油箱表面振动主要受其相邻区域的绕组振动影响;轻载条件下,油箱表面的绕组振动主要来自于固体传播,而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大,由变压器油传播而来的绕组振动功率增加;选择油箱表面靠近绕组振动强烈的区域进行振动监测可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研究结论可为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绕组机械状态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绕组径向振动 传播特性 振动功率传播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灾后恢复全过程储能应急响应能力的配电网韧性规划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碧云 金洋 +5 位作者 徐旗 王一雯 张勇军 赵卓立 梁志坚 郭小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55-1862,I0011,共9页
储能因响应快、灵活性高的特点,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不仅具有削峰填谷、改善电能质量的作用,在灾后恢复过程中的应急响应能力同样不可忽视。提出了一种计及灾后恢复全过程储能应急响应能力的配电网韧性规划方法,构... 储能因响应快、灵活性高的特点,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不仅具有削峰填谷、改善电能质量的作用,在灾后恢复过程中的应急响应能力同样不可忽视。提出了一种计及灾后恢复全过程储能应急响应能力的配电网韧性规划方法,构建了同时考虑网架增强和储能配置策略的配电网韧性增强双层规划模型,系统地刻画了极端灾害发生后配电网网架重构、设备抢修及复电等灾后恢复全过程的源-网-荷-储互动模式场景。最后,通过IEEE33节点系统的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更充分地挖掘储能的应急响应潜力,有效提高增强性规划决策的精准度,获得更佳的投资回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韧性规划 储能 应急响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微电网荷储协调智能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牛焕娜 窦伟 +3 位作者 李春毅 钱立 井天军 陈卫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19-3028,I0010,I0011,共12页
针对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和模型论控制方法难以应对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微电网面临的运行场景复杂多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微电网荷储协调智能控制方法。首先确定了微电网模糊控... 针对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和模型论控制方法难以应对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微电网面临的运行场景复杂多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微电网荷储协调智能控制方法。首先确定了微电网模糊控制输入及输出变量,以平抑净负荷波动及减少储能充放电频次为目的,将微电网控制经验总结成模糊规则表,采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修正模糊控制模型的隶属度函数中心、宽度和输出权重来提高模型的自适应能力,从而制定了可调控负荷和储能的功率控制系数;进而针对模糊神经网络控制输出的负荷调控需求量在各可调控负荷间分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灵活性供给指标排序的负荷调控优先级选择方法,最终完成了微电网系统储能单元和可调控负荷控制策略的制定。某典型微电网系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制定的各可调控负荷与储能控制策略能在避免储能频繁和过度充放电的同时,在并网状态下有效减弱并网功率对上级电网造成的随机扰动,在孤岛状态下能够有效平抑系统功率波动,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 微电网 智能控制 净负荷波动 荷储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役龄回退分析的电力设备检修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炜 王佳琳 +1 位作者 张镱议 张玉波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4期201-206,共6页
针对电力设备检修决策中难以兼顾成本和长期效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设备役龄回退分析的预测性检修决策方法。首先,基于设备现况计算检修前的故障率。其次,基于设备役龄回退分析方法预测检修后的故障率。然后,依据设备检修前后的故障率... 针对电力设备检修决策中难以兼顾成本和长期效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设备役龄回退分析的预测性检修决策方法。首先,基于设备现况计算检修前的故障率。其次,基于设备役龄回退分析方法预测检修后的故障率。然后,依据设备检修前后的故障率,分别计算检修前后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变化量和检修方式的费效比。最后,分别按可靠性优先、经济性优先和费效比优先的原则遴选最佳检修策略。实例效果表明,文中建立的基于役龄回退分析的弹性周期和状态的检修决策优化算法,考虑了执行不同检修策略后的修复效能和设备状态等不确定因素,实现了符合长期效益的检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检修 役龄回退 全生命周期成本 故障率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天气下考虑分布式电源可用程度的配电网多源协同恢复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维 杜兆斌 +5 位作者 范国晨 李峰 龚贤夫 孙志媛 韦化 李耀东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7,共10页
为了提升配电网对极端天气的抵御及恢复能力,需要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移动电源等海量配电网弹性资源的应用潜力,通过资源调度为配电网供电恢复提供支撑,最大限度保证配电网在极端天气下的功能完整性。为此,针对台风过境后的... 为了提升配电网对极端天气的抵御及恢复能力,需要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移动电源等海量配电网弹性资源的应用潜力,通过资源调度为配电网供电恢复提供支撑,最大限度保证配电网在极端天气下的功能完整性。为此,针对台风过境后的配电网和交通网故障状态,提出一种考虑台风影响下分布式电源可用程度的配电网多源协同恢复策略,建立计及分布式电源、自备储能和移动应急电源等多种灵活资源的配电网多时段故障恢复模型,实现台风过境后配电网故障负荷的快速恢复。首先,分析台风过境后的分布式电源可用程度;其次,针对交通网的故障状态,分析移动资源的最短行驶时间与路径;最后,采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与33节点交通网对所提策略进行验证,利用MATLAB+YALMIP+CPLEX工具箱创建优化模型并求解。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地利用多种灵活资源之间的时序配合,对负荷恢复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恢复 多源协同 极端天气 分布式电源 移动应急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互联网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全 周柯 +1 位作者 金庆忍 帅智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61,共20页
卫星互联网是通过卫星规模化组网,以航天、通信、网络、数据等技术为支撑的全球全域全时新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卫星网络相比,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优势。通过剖析新型电力系统在广域覆盖、抗毁顽存、垂直应用等... 卫星互联网是通过卫星规模化组网,以航天、通信、网络、数据等技术为支撑的全球全域全时新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卫星网络相比,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优势。通过剖析新型电力系统在广域覆盖、抗毁顽存、垂直应用等信息化能力建设方面的挑战,凝练高中低轨协同的卫星互联网内涵定义与能力特征,提出卫星互联网在电力规划、态势感知、巡视检修、防灾应急等业务领域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践路径。提出基于零信任的星地融合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为建设、运行及发展空天地全面一体、通导遥深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基础参考,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互联网 新型电力系统 空天地一体 通导遥融合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DH算法的配电网线损数据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何艺 陈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2-46,共5页
针对当前配电网线损计算的特点及数据存在缺失、异常等情况,基于数据分组处理算法(GMDH)建立了配电网线损缺失数据的预处理模型,实现对线损缺失数据的预处理。模型基于最邻近算法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缺失值的上下限,并进行随机插补,建立... 针对当前配电网线损计算的特点及数据存在缺失、异常等情况,基于数据分组处理算法(GMDH)建立了配电网线损缺失数据的预处理模型,实现对线损缺失数据的预处理。模型基于最邻近算法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缺失值的上下限,并进行随机插补,建立所有变量的数据分组处理模型,寻找最优复杂度模型,计算缺失值并进行迭代循环。算例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误差小、运算速度快,对缺失的线损数据能进行有效的动态更新,提升了数据质量,优化线损计算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线损 数据预处理 数据分组处理算法 最邻近算法 最优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