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电网中性点电压主动调控的接地故障零序电流多判据选线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白浩 黄升平 +2 位作者 潘姝慧 李珊 袁智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13,共9页
为解决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准确率低的问题,从主动调控中性点电压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流变化量的多判据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在特制接地变压器系统侧均匀设置多个接地挡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柔性调节接地档位大... 为解决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准确率低的问题,从主动调控中性点电压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流变化量的多判据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在特制接地变压器系统侧均匀设置多个接地挡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柔性调节接地档位大小,将故障相电压抑制到故障电弧重燃电压以下。若故障电弧无法熄灭,判断线路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通过降低变压器接地档位,放大故障馈线零序电流、减小非故障馈线零序电流,利用降档前、后各馈线零序电流增减差异进行选线。在过渡电阻较大的情况下,非故障馈线零序电流呈线性变化趋势,故障馈线零序电流呈非线性变化趋势,利用各馈线零序电流非线性畸变程度辅助选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瞬时性接地故障能够实现故障电弧快速熄灭,针对永久性接地故障可准确识别十数千欧接地故障馈线,有效提高小电流接地系统高阻故障选线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中性点电压 档位调节 故障选线 零序电流变化量 故障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铝合金3D打印产品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升平 钟飞 +4 位作者 张晓春 边庆华 李顺华 黄炎 王伟 《广东电力》 2018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为研究金属材料3D打印技术在电网金属部件修复与制备领域的应用前景,使用硬度测试、拉伸强度测试、冲击试验、弯曲强度测试、腐蚀试验、导电试验等测试方法,进行了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工艺制造的电网设备部件样... 为研究金属材料3D打印技术在电网金属部件修复与制备领域的应用前景,使用硬度测试、拉伸强度测试、冲击试验、弯曲强度测试、腐蚀试验、导电试验等测试方法,进行了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工艺制造的电网设备部件样品与传统铸造工艺制造的电网设备部件性能比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D打印产品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但其塑性韧性较低。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SLM工艺使用激光熔化产生的局部金属熔池与传统铸造大熔池冶金过程不同,以及熔池成型冷却速度不同,导致形成不同的金相组织从而表现出性能上的差异。因此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的电网设备部件应使用在强度和环境适应性要求较高而韧性要求较低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性能 铝合金 电力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和误差反馈的数据清洗方法 被引量:32
3
作者 韩帅 孙乐平 +3 位作者 杨艺云 吴宛潞 郭小璇 戴承承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7期9-15,共7页
综合能源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是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和前提,由于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系统故障、线路检修等随机因素的制约,其数据常存在异常和缺失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K-Means聚类和误差反馈的数据清洗方法,对异常数据... 综合能源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是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和前提,由于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系统故障、线路检修等随机因素的制约,其数据常存在异常和缺失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K-Means聚类和误差反馈的数据清洗方法,对异常数据进行识别和插补。将异常数据分为不符合用能业务特性的坏数据和缺失数据两类。针对坏数据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的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其中采用Davies-Bouldin(DB)指标解决聚类数K的选取问题;针对缺失数据问题,提出了基于误差反馈的异常数据组合式插补方法。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从某园区5个用户4个月的用电数据中选取40组数据,前20组作为样本集以确定插补权重,后20组作为验证集进行验证与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异常数据识别 数据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吸收光谱检测开关柜局部放电的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炜 吕泽承 +2 位作者 樊宇璐 陈庆发 田树军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61,共5页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技术检测开关柜内部的臭氧气体含量,并以此判断其内部空间中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现象。首先,利用放电所产生的臭氧气体对紫外光束C波段在253.7 nm波长处具有良好吸收效果的特性,以汞灯发射特定波长光信号分别测量其穿透载...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技术检测开关柜内部的臭氧气体含量,并以此判断其内部空间中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现象。首先,利用放电所产生的臭氧气体对紫外光束C波段在253.7 nm波长处具有良好吸收效果的特性,以汞灯发射特定波长光信号分别测量其穿透载气、臭氧气体后的光强值;其次,依据郎伯-比尔定律计算紫外光束在吸收池的光强值、衰减值及吸收系数,进而求解臭氧气体浓度;最后,通过分析臭氧气体的浓度而判断是否存在放电现象。模拟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检测到开关柜内部的臭氧气体含量,并避免环境噪声及电磁信号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直观地反映开关柜内局部放电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柜 紫外 吸收光谱 朗伯-比尔定律 臭氧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配电放开背景下基于合作博弈的多主体投资比例优化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孙乐平 郭小璇 +2 位作者 韩帅 吴宛潞 戴承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916-3926,共11页
随着增量配电业务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涉足增量配电项目。电网企业、发电企业、政府和社会资本等主体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成立增量配电公司,在成立公司过程中投资比例或股权比例大多为人为商定,主观因素较强。针对此问题,首... 随着增量配电业务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涉足增量配电项目。电网企业、发电企业、政府和社会资本等主体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成立增量配电公司,在成立公司过程中投资比例或股权比例大多为人为商定,主观因素较强。针对此问题,首先分析了潜在的投资主体以及可能的投资方式,同时给出了投资成本的计算方法。然后在分析影响投资比例再分配因素的基础上,以最大化最终的投资比例系数与最不理想投资比例系数之间的差距为目标,提出不对称Nash协商谈判模型对初始投资比例进行优化。以某工业园区的增量配电项目为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影响投资比例再分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不对称Nash协商谈判模型对初始投资比例进行优化,能充分考虑各主体的贡献度,提高投资主体的满意度,维持联盟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配电 投资比例 合作博弈 不对称Nash协商谈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