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起220 kV SF_6断路器事故原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谢海 尹志民 +2 位作者 陈承林 谭晓刚 陈国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0-171,173,共3页
为提高线路和变电站防雷水平,查清苍梧变电站220 kV断路器爆炸事故原因,分析了雷电绕击进线段导线引起断路器爆炸的过程并对进线段落雷入侵变电站引起站内设备损坏提出了具体对策:雷击频繁地区减小进线段避雷线保护角是防范措施之一,而... 为提高线路和变电站防雷水平,查清苍梧变电站220 kV断路器爆炸事故原因,分析了雷电绕击进线段导线引起断路器爆炸的过程并对进线段落雷入侵变电站引起站内设备损坏提出了具体对策:雷击频繁地区减小进线段避雷线保护角是防范措施之一,而变电站内所有进线加装线路避雷器或保护间隙则更有效、可靠。还就目前防雷规程中有关进线段保护的规定提出了修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 断路器 爆炸 原因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中安全距离测量方法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栋 林靖宇 +1 位作者 高鹏宇 卢子广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8-505,共8页
针对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中无人机与输电线路之间安全距离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成像模型的单目视觉测量方法。采用图像处理技术,从无人机拍摄的图像中识别出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中输电线杆塔,以此建立了输电线路的成像模型,并在已知输... 针对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中无人机与输电线路之间安全距离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成像模型的单目视觉测量方法。采用图像处理技术,从无人机拍摄的图像中识别出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中输电线杆塔,以此建立了输电线路的成像模型,并在已知输电线杆塔实际高度的前提下,由模型中的成像几何关系推导出了无人机距离输电线路竖直平面的安全距离。与传统的基于GPS坐标或基于激光测距的方法相比,降低了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和系统的硬件需求,提高了在复杂地理环境下系统的稳定性和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测量安全距离且平均检测误差仅为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无人机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级差配合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毅 周雒维 陈国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49,54,共6页
针对直流系统中复杂的级差配合问题,对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的模型与级差配合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状态检测与维护决策系统。根据保护电器的安秒特性,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与改进。根据某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接... 针对直流系统中复杂的级差配合问题,对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的模型与级差配合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状态检测与维护决策系统。根据保护电器的安秒特性,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与改进。根据某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接线方式、实测负荷电流情况、馈线的参数与保护电器的安秒特性,模拟了各种短路故障时的级差配合状况,找出了可能引起越级现象的原因,分析了保护电器选型的合理性。应用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状态检测与维护决策系统对保护电器提出了合理的维护决策。提出的级差配合分析方法具通用性与良好的可操作性,对直流系统的设计与技改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保护电器 安秒特性 级差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模糊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杰康 陈明华 陈国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7,共5页
针对短期负荷预测的特点,提出基于粒子群(PSO)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将PSO与模糊优选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融合,在对模糊优选神经网络训练中采取PSO算法和梯度下降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PSO全局寻优的能力和梯度下降局... 针对短期负荷预测的特点,提出基于粒子群(PSO)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将PSO与模糊优选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融合,在对模糊优选神经网络训练中采取PSO算法和梯度下降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PSO全局寻优的能力和梯度下降局部细致搜索优势。对广西某地区进行短期负荷预测,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模型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测能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粒子群优化 模糊优选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故损失最小化的黑启动电源选择 被引量:8
5
作者 吴杰康 宁远鸿 +1 位作者 陈国通 张宏亮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5,共7页
为了制定合理的黑启动方案,加快系统大事故后的恢复,减少事故损失,根据黑启动技术性能指标及各发电机组的启动特性和运行特性确定待选黑启动电源,并建立数学模型,对各黑启动电源方案进行运行模拟,得出计算大事故停电损失值所需的停电持... 为了制定合理的黑启动方案,加快系统大事故后的恢复,减少事故损失,根据黑启动技术性能指标及各发电机组的启动特性和运行特性确定待选黑启动电源,并建立数学模型,对各黑启动电源方案进行运行模拟,得出计算大事故停电损失值所需的停电持续时间等数据,将大事故停电损失值和方案的成本作综合比较,判断各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性。仿真结果表明,优化的黑启动电源方案减少事故损失达30%以上,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黑启动 启动电源 全黑事故 事故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电力系统最优备用容量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杰康 史美娟 +1 位作者 陈国通 张宏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0,共7页
建立实现备用容量最小的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最优备用容量数学模型,推算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联络线功率增量方程,以及区域互联电力系统频率偏差与区域备用容量的关系表达式。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运用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 建立实现备用容量最小的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最优备用容量数学模型,推算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联络线功率增量方程,以及区域互联电力系统频率偏差与区域备用容量的关系表达式。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运用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充分考虑频率偏差、负荷的随机波动以及区域互联系统运行的各种可靠安全约束,分别对独立的电力系统以及通过交直流联络线互联组成的区域电力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可得到一天中24个时段的弹性备用容量。独立电力系统的算例表明: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以及装机容量的逐步增大,最优备用容量占最大负荷的比例会逐步减小,可以减小0.395%~9.366%。对区域互联系统的算例表明:当区域系统互联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区域系统的备用容量,互联区域系统比各个独立系统的备用容量要减少1.036%~1.858%,节约了互联区域电力系统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区域互联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实例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电力系统 最优备用容量 免疫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的输电可靠性裕度计算 被引量:9
7
作者 吴杰康 吴强 +2 位作者 陈国通 梁缨 周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28,共6页
提出了基于模糊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的输电可靠性裕度的数学模型和混合智能算法。将影响输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表述为随机变量或服从正态分布的事件,例如将发电机和线路运行状态视为服从二次型分布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将用户需求看成服从正态... 提出了基于模糊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的输电可靠性裕度的数学模型和混合智能算法。将影响输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表述为随机变量或服从正态分布的事件,例如将发电机和线路运行状态视为服从二次型分布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将用户需求看成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事件。在不确定因素随机化的基础上,将输电可靠性裕度问题转化为等价的模糊随机优化问题,输电线路开断、发电机开断和负荷模型的等约束条件退化为随机函数、模糊函数。文中提出的求解该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的混合智能算法,在IEEE30节点系统上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随机机会约束规划 输电可靠性裕度 传输容量 混合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干扰稳定约束可用传输容量的计算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杰康 周举 +2 位作者 吴强 梁缨 陈国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2,共6页
小的干扰能够引发电力系统发生低频机电振荡,因此小干扰稳定是限制电力传输容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干扰稳定约束改进二阶连续潮流可用传输容量的计算方法,通过特征值的灵敏度指标重新调度发电出力,以改善电力系统的... 小的干扰能够引发电力系统发生低频机电振荡,因此小干扰稳定是限制电力传输容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干扰稳定约束改进二阶连续潮流可用传输容量的计算方法,通过特征值的灵敏度指标重新调度发电出力,以改善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针对发电机或传输线达到极限是一个非线性的现象,提出改进的二阶连续潮流可传输容量的算法,利用一阶指标中的附加信息来克服其线性不好的弱点,并通过控制变量的灵敏度计算减少了二阶连续潮流的搜索范围。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了用该方法计算ATC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传输容量 小干扰稳定 特征值灵敏度 改进二阶连续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特征值法确定交直流系统电压失稳区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杰康 张飚 陈国通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7-31,共5页
直流输电可以对其功率快速地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与直流系统相连接的交流系统的稳定性,所以交直流系统在国内外应用得越来越多,而研究如何定量地分析交直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成为了当前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结合交直流系统的特点,... 直流输电可以对其功率快速地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与直流系统相连接的交流系统的稳定性,所以交直流系统在国内外应用得越来越多,而研究如何定量地分析交直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成为了当前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结合交直流系统的特点,采用改进的牛顿法求解交直流系统的潮流,在得到收敛潮流的最小特征值及其左右特征向量后,计算出各节点的参与因子,并以参与因子为依据,采用特征值法对在一定直流控制方式下的交直流系统进行电压稳定性分析,找出交直流系统的电压易失稳区,从而为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整个交直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最后通过对一个9节点的交直流系统采用本文方法进行仿真计算,证明了本文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系统 电压稳定 特征值 电压失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IGA算法的区域电力系统最优备用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杰康 史美娟 +2 位作者 陈国通 梁缨 吴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6,共6页
在满足系统运行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区域电力系统的最优备用容量数学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最小发电成本函数和最小网损函数组成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大作为目标函数。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运用多种群自适应免疫遗传(Multi-AIGA)算法求解最优... 在满足系统运行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区域电力系统的最优备用容量数学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最小发电成本函数和最小网损函数组成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大作为目标函数。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运用多种群自适应免疫遗传(Multi-AIGA)算法求解最优备用容量,并给出利用该算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步骤,利用图论中的最大支撑树的概念,采用自动产生可行解的编码策略对染色体进行编码,以及交叉、变异概率的自适应选取,在IEEE-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测试系统上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电力系统 最优备用容量 多种群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转移因子及其在网损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杰康 李月华 +1 位作者 张宏亮 陈国通 《现代电力》 2008年第3期8-12,共5页
针对目前对负荷变化与支路潮流变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反映由负荷有功功率变化引起支路有功潮流变化量的系数,即负荷转移因子(Load Shift Factor,LSF)。根据功率传输分配的特点,从电流传输分配系数(CTDF)的推导入手,通过直流潮流法,... 针对目前对负荷变化与支路潮流变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反映由负荷有功功率变化引起支路有功潮流变化量的系数,即负荷转移因子(Load Shift Factor,LSF)。根据功率传输分配的特点,从电流传输分配系数(CTDF)的推导入手,通过直流潮流法,将对电流的研究转化为对功率的研究,并得出了LSF值。为提高计算精度,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流潮流算法,改善了LSF的计算结果。另外,在LSF的拓展应用中,根据叠加原理,实现了对支路有功潮流、支路有功功率损耗以及节点最大负荷量的算法推导,并对以上结果进行了实例应用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负荷转移因子 潮流 线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发电机定子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蒋远东 陈庆国 +1 位作者 王发兴 谢东 《中国测试技术》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局部放电测量是诊断定子绕组绝缘最为有效的方法的之一。结合以往的科研实践,且基于磁耦合原理及小波去噪技术,研制出了一套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工作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等特点。采用高压电... 局部放电测量是诊断定子绕组绝缘最为有效的方法的之一。结合以往的科研实践,且基于磁耦合原理及小波去噪技术,研制出了一套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工作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等特点。采用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对该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提取出局部放电脉冲的特征量,满足定子绝缘状况诊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局部放电 电流传感器 大型发电机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110kV电流互感器烧毁事故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志民 陈国通 谢海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66,共4页
运用高电压技术理论,分析了雷电波入侵变电站使站内绝缘薄弱的电流互感器瓷绝缘外套闪络的原因;论证了对变电站内设备开展定期探伤工作的必要性;对如何使变电站内设备不受雷电波入侵损坏提出了具体可行的防范措施;同时也论证了具有正常... 运用高电压技术理论,分析了雷电波入侵变电站使站内绝缘薄弱的电流互感器瓷绝缘外套闪络的原因;论证了对变电站内设备开展定期探伤工作的必要性;对如何使变电站内设备不受雷电波入侵损坏提出了具体可行的防范措施;同时也论证了具有正常防雷设计的变电站并不需要另外加装过压保护器;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 电流互感器 烧毁 事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匹配机制的网格任务调度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杰康 蔺美美 +1 位作者 陈国通 张宏亮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4878-4880,4888,共4页
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是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匹配机制的网格任务调度算法(SMM:StableMatchingMechanism),以及根据各条件因素值及其所占比率进行量化匹配的思想。用户和资源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动态地设置各条件因素的基... 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是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匹配机制的网格任务调度算法(SMM:StableMatchingMechanism),以及根据各条件因素值及其所占比率进行量化匹配的思想。用户和资源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动态地设置各条件因素的基准值,通过与实际提供的条件因素值进行比较,得到匹配度,按照匹配度的高低顺序循环匹配最终达到稳定。算法综合考虑用户和资源双方的需求而得出相应的稳定匹配调度策略。给出了算法的数学模型和描述,在Matlab语言环境下仿真表明,SMM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网格任务调度,满足任务和资源双方的需求,得到稳定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匹配算法 网格 任务调度 匹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安全成本的随机模型
15
作者 吴杰康 徐波 +1 位作者 陈国通 李金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2,共5页
提出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安全成本随机模型。分析了发电机组可调度性、负荷可中断性,将机组再调度、负荷再调整、电气元件故障等描述为一个随机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安全成本的随机模型,其目标函数是在不同置信水平下对机组再调度... 提出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安全成本随机模型。分析了发电机组可调度性、负荷可中断性,将机组再调度、负荷再调整、电气元件故障等描述为一个随机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安全成本的随机模型,其目标函数是在不同置信水平下对机组再调度和负荷再调整所形成的成本期望值,与电网、机组、备用等相关的约束条件均以概率表示。提出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和遗传算法的安全成本的求解方法。以IEEE-30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获得较满意的效果,证实所提出的安全成本模型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约束规划 安全成本 遗传算法 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形度指标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
16
作者 周勇 伍小兵 +1 位作者 熊龙珠 李树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8-38,共11页
就电能质量问题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以方便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在叙述了实际电量与理想电量贴近度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引入了傅立叶级数法对贴近度进行数学描述,解释了αβ两相合成曲线的实际意义。提出了用圆形度量化... 就电能质量问题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以方便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在叙述了实际电量与理想电量贴近度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引入了傅立叶级数法对贴近度进行数学描述,解释了αβ两相合成曲线的实际意义。提出了用圆形度量化稳态电能质量指标的方法,通过绘出单独的电能质量问题对应的αβ两相合成曲线,计算其圆形度可验证该理论的合理性。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圆形度、谐波总畸变率,绘出αβ两相合成曲线,进行傅里叶分析,通过一致性分析判断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综合评估 贴近度 圆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结构法的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强 吴杰康 +2 位作者 梁缨 陈国通 张飚 《现代电力》 2007年第2期1-7,共7页
提出了基于特征结构的交直流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将特征结构分析法应用于交直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分析,以特征值分解技术为基础,对传统的雅可比矩阵进行降阶处理,利用该矩阵中的元素和直流系统各种参数的关系,求取出交直流系统... 提出了基于特征结构的交直流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将特征结构分析法应用于交直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分析,以特征值分解技术为基础,对传统的雅可比矩阵进行降阶处理,利用该矩阵中的元素和直流系统各种参数的关系,求取出交直流系统雅可比矩阵的最小模特征值及其对应的左、右特征向量。通过比较不同负荷水平下的最小模特征值,得到整个交直流系统的电压稳定边界值。通过求出各母线的参与因子来判别系统中最易导致电压失稳的区域。对IEEE-14节点系统运用此方法进行了电压稳定性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对于评估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力系统 电压稳定性 最小模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交流进线备自投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09-111,共3页
为提高某重要10kV配电室供电可靠性,针对其双回10kV电源进线,结合进线柜内原有控制回路,利用交流继电器,以10kV母线三相失压为备自投启动元件,设计一种交流进线备自投装置,以确保10kV配电室安全可靠地供电。
关键词 10kV配电室 供电可靠性 交流继电器 10kV母线三相失压 交流进线备自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