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共熔策略合成碳纳米聚合物用于多种生物小分子的同时电化学检测
1
作者 韦朝鲜 李南盛 +3 位作者 庞元昊 张云 金文英 袁亚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6,共10页
将基于低共熔策略合成的导电聚合材料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与金纳米颗粒(AuNPs)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平台,用于生物小分子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和尿酸(UA)的同时测定.对PEDOT和AuNPs复合修饰的玻碳电极(PEDOT-Au/G... 将基于低共熔策略合成的导电聚合材料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与金纳米颗粒(AuNPs)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平台,用于生物小分子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和尿酸(UA)的同时测定.对PEDOT和AuNPs复合修饰的玻碳电极(PEDOT-Au/GCE)进行了形貌、性能和有效面积表征.结果表明,该电极可实现对AA,DA和UA高灵敏、高稳定性的同时检测,证明PEDOT-AuNPs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混合溶液中AA,DA和UA的浓度分别在100~1000,50~500和22.5~225μ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21,0.38和0.016μmol/L.在血清中存在其它活性小分子时,该电化学传感平台对AA,DA和U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对血清样本中AA,DA和UA的加标回收测定具有较好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策略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PEDOT) 电化学传感器 生物小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纳米棒结构CoMn_(2)O_(4)/CC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家宏 卢世晨 +3 位作者 王立奎 刘燕红 温玉清 尚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8,共10页
金属氧化物因其高容量、低成本、适于商业化、环保等特点而常被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以Mn-MOF为前驱体,将其置于乙醇中与Co(NO_(3))_(2)进行离子交换和刻蚀反应,然后在空气中热处理,最后在碳布(carbon cloth,CC)基体上得到高度结... 金属氧化物因其高容量、低成本、适于商业化、环保等特点而常被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以Mn-MOF为前驱体,将其置于乙醇中与Co(NO_(3))_(2)进行离子交换和刻蚀反应,然后在空气中热处理,最后在碳布(carbon cloth,CC)基体上得到高度结晶的CoMn_(2)O_(4)二维纳米棒结构。对不同Co(NO_(3))_(2)添加量下制备的CoMn_(2)O_(4)/CC和直接热处理得到的Mn_(2)O_(3)/CC进行SEM和XRD分析,并且通过循环伏安测试、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等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0.3 g Co(NO_(3))_(2)刻蚀后CoMn_(2)O_(4)/CC的母体结构相对保留良好,形成中空的纳米空心结构,热处理后在碳布上原位生长的垂直纳米棒结构均一密集地包裹碳纤维,由于无任何黏合剂的添加,确保较高的力学稳定性和导电性。在1.2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极材料具有809.8 mF·cm^(-2)的面积比电容;在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0周次后电容保持率为79.1%,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一种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锰基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物 电极材料 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对La-Mg-Ni基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新颖 黄红霞 +2 位作者 谢文强 于文婉 孔翔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0-855,共6页
为提高La-Mg-Ni基储氢合金La_(0.73)Ce_(0.18)Mg_(0.09)Ni_(3.20)Al_(0.21)Mn_(0.10)Co_(0.60)的电化学性能,将制备的石墨烯添加到储氢合金中。经XRD分析可知,处理前后合金的相结构没有变化。添加质量分数为1%、2%、5%石墨烯的合金电极... 为提高La-Mg-Ni基储氢合金La_(0.73)Ce_(0.18)Mg_(0.09)Ni_(3.20)Al_(0.21)Mn_(0.10)Co_(0.60)的电化学性能,将制备的石墨烯添加到储氢合金中。经XRD分析可知,处理前后合金的相结构没有变化。添加质量分数为1%、2%、5%石墨烯的合金电极与未添加石墨烯电极相比,最大放电容量略有下降,但50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保持率从63%分别提高到75%、78%和73%。添加2%石墨烯电极和未添加石墨烯电极相比,900 m A/g放电电流密度下的高倍率放电容量保持率从79.8%增加到83.9%,交换电流密度I0从54 m A/g提高到281 m A/g,极限电流密度IL从512 m A/g提高到1 537 m A/g。加入石墨烯后,电极的抗腐蚀性能也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储氢合金 电化学性能 表面改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制备V2O5薄膜电极的表面结构及储钠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延伟 李世玉 +3 位作者 谢志平 姚金环 姜吉琼 张灵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771-4778,共8页
以含有CTAB的V_2O_5溶胶为电解液,采用电沉积法在不锈钢基体上沉积V_2O_5薄膜前体,经300℃烧结处理后制备了无黏结剂和导电剂的V_2O_5纳米薄膜电极。XRD测试表明该方法制备的V_2O_5薄膜是含水相的V_2O_5·n H2O,与未添加CTAB制备的... 以含有CTAB的V_2O_5溶胶为电解液,采用电沉积法在不锈钢基体上沉积V_2O_5薄膜前体,经300℃烧结处理后制备了无黏结剂和导电剂的V_2O_5纳米薄膜电极。XRD测试表明该方法制备的V_2O_5薄膜是含水相的V_2O_5·n H2O,与未添加CTAB制备的薄膜相比,其层间距明显变大。FESEM和AFM测试发现CTAB辅助电沉积制备的V_2O_5薄膜具有粗糙多孔的表面形貌;XPS测试表明CTAB辅助电沉积制备的V_2O_5薄膜中含有更多的低价钒离子(V4+)。电化学测试发现该方法制备的V_2O_5薄膜具有优异的嵌/脱Na+循环稳定性;与未添加CTAB制备的薄膜相比,CTAB辅助电沉积制备的V_2O_5薄膜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更强Na+扩散性能和更高的储钠比容量,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制备 电化学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基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对碱性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海莹 刘峥 +2 位作者 王浩 谢思维 张淑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8-215,共8页
目的选择席夫碱基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电解液添加剂,改善碱性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提高其耐蚀性能。方法通过电化学分析法,如失重法、塔菲尔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等分析研究三种席夫碱基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1、D2、D3)对... 目的选择席夫碱基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电解液添加剂,改善碱性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提高其耐蚀性能。方法通过电化学分析法,如失重法、塔菲尔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等分析研究三种席夫碱基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1、D2、D3)对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在6 mol/L KOH电解液(饱和ZnO)浸泡48 h后,锌片表面的成分和形貌。结果室温下,缓蚀率随席夫碱基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浓度升高而增加,当浓度进一步增大,缓蚀率变化不大。三种席夫碱基表面活性剂中,D3缓蚀能力最强,缓蚀率最高达95.67%,抑制腐蚀的效果顺序为:D3>D2>D1,属于抑制阳极型缓蚀剂。结论 D1、D2、D3作为碱性锌电极的电解液添加剂,可以有效减缓锌电极的腐蚀、变形、钝化及枝晶形成的能力,改善了碱性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D1、D2、D3适合作为碱性锌电池的缓蚀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锌电极 缓蚀率 电解液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海莹 刘峥 李庆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2,共3页
近年来,能源问题愈演愈烈,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在电化学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综述了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可充电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化学传感器等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供了未来在电化学... 近年来,能源问题愈演愈烈,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在电化学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综述了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可充电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化学传感器等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供了未来在电化学领域研究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电化学 应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对La_(0.94)Mg_(0.06)Ni_(3.49)Co_(0.73)Mn_(0.12)Al_(0.20)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国辉 黄红霞 +1 位作者 王新颖 谢文强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48,59,共6页
通过添加聚苯胺和化学沉积聚苯胺对La_(0.94)Mg_(0.06)Ni_(3.49)Co_(0.73)Mn_(0.12)Al_(0.20)储氢合金进行表面改性。XRD和SEM分析表明,无论是添加聚苯胺还是化学沉积聚苯胺,合金的相结构均未发生改变;添加聚苯胺改性合金的表面包覆上... 通过添加聚苯胺和化学沉积聚苯胺对La_(0.94)Mg_(0.06)Ni_(3.49)Co_(0.73)Mn_(0.12)Al_(0.20)储氢合金进行表面改性。XRD和SEM分析表明,无论是添加聚苯胺还是化学沉积聚苯胺,合金的相结构均未发生改变;添加聚苯胺改性合金的表面包覆上了珊瑚状的聚苯胺,化学沉积聚苯胺改性合金的表面较粗糙。添加聚苯胺改性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比容量由未改性合金的346.4mA·h/g提高到354.8mA·h/g,50个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由69.5%提高到73.0%;化学沉积聚苯胺改性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比容量降低至307.8mA·h/g,容量保持率提高到82.6%。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添加聚苯胺改性合金的动力学性能得到提高,而化学沉积聚苯胺改性的合金动力学性能有所降低,但其抗腐蚀能力较强。因此,选择合适的聚苯胺改性方法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3型储氢合金 La0.94Mg0.06Ni3.49Co0.73Mn0.12Al0.20 表面改性 添加聚苯胺 化学沉积聚苯胺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球@纳米片状钴镍金属氧化物核壳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冯艳艳 李彦杰 +1 位作者 杨文 牛潇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734-2741,共8页
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水热炭化法制备碳球,然后以氯化钴和氯化镍为钴源和镍源,六次甲基四胺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和高温处理合成一种核壳结构的碳球@钴镍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储能性能。借助X射线衍... 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水热炭化法制备碳球,然后以氯化钴和氯化镍为钴源和镍源,六次甲基四胺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和高温处理合成一种核壳结构的碳球@钴镍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储能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低温氮气吸附/脱附等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等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球的加入能有效改善钴镍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同时降低材料的电子转移阻力,进而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A/g时,所得碳球@钴镍金属氧化物核壳型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为984.8F/g;当电流密度增大10倍(10A/g)时,仍保留86.3%的初始比电容值。当电流密度为15A/g时,经过2000次恒电流充放电后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保持率为94.6%,体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镍氧化物 碳球 超级电容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负极材料手性多孔磷酸锌钠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建文 游海平 +3 位作者 邓型深 潘筱瑾 杨贵钧 张灵志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78,共4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手性磷酸锌钠,通过XRD和TEM对所制样品做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属六方晶系P6_122空间群,且具有多孔结构。电化学方法测试表明,手性多孔磷酸锌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多次循环后氧化还原峰基本重合,其放电中值电压随... 采用固相法制备手性磷酸锌钠,通过XRD和TEM对所制样品做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属六方晶系P6_122空间群,且具有多孔结构。电化学方法测试表明,手性多孔磷酸锌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多次循环后氧化还原峰基本重合,其放电中值电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经过100次充放电循环其比容量稳定在170 m A·h/g左右。其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主要得益于磷酸锌钠的多孔结构,提高了电极反应的有效面积,降低了电极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磷酸锌钠 多孔结构 电化学性能 锌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锡硫光电转换材料性能及溶液化学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建文 潘筱瑾 +3 位作者 杨贵钧 游海平 陆振欢 张灵志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2,共4页
铜锌锡硫(CZTS)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理论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是理想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材料。介绍了CZTS晶体结构和光电转换性能。综述了溶胶-凝胶前驱体法、溶剂(水)热法、热注入法、电沉积法、溶液法等溶液化学方法在CZTS... 铜锌锡硫(CZTS)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理论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是理想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材料。介绍了CZTS晶体结构和光电转换性能。综述了溶胶-凝胶前驱体法、溶剂(水)热法、热注入法、电沉积法、溶液法等溶液化学方法在CZTS材料制备及其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锡硫 溶液化学方法 制备 薄膜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对La-Mg-Ni基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新颖 黄红霞 +2 位作者 谢文强 孔翔飞 于文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3-819,共7页
为提高La-Mg-Ni基储氢合金La_(0.73)Ce_(0.18(Mg_(0.09(Ni_(3.20)Al_(0.21)Mn_(0.10)Co_(0.60)的电化学性能,由5-溴水杨酸和苯胺合成了一种席夫碱作为表面改性剂,对储氢合金进行表面处理。从紫外与红外图谱可知,合成了目标席夫碱。添加1... 为提高La-Mg-Ni基储氢合金La_(0.73)Ce_(0.18(Mg_(0.09(Ni_(3.20)Al_(0.21)Mn_(0.10)Co_(0.60)的电化学性能,由5-溴水杨酸和苯胺合成了一种席夫碱作为表面改性剂,对储氢合金进行表面处理。从紫外与红外图谱可知,合成了目标席夫碱。添加1%席夫碱后,合金的相结构没有改变。与未添加席夫碱的合金电极相比,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略有下降,但50次充放电循环后合金电极的容量保持率有较大幅度提高,添加5%席夫碱的电极容量保持率从63%提高到75%,高倍率放电性能也有增加。经表面处理后,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I0与极限电流密度I L均有大幅度提高,动电位极化曲线也表明合金电极的抗腐蚀能力变强。以上结果均表明,添加少量席夫碱有助于改善储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储氢合金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热法制备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艳艳 黄宏斌 +2 位作者 杨文 夏义郎 黄文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143,共4页
以六水合氯化钴、六水合氯化镍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通过引入乙醇溶剂,利用醇-水热法合成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所制材料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从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出,利用醇-水热法合... 以六水合氯化钴、六水合氯化镍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通过引入乙醇溶剂,利用醇-水热法合成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所制材料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从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出,利用醇-水热法合成的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较薄的片状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较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g时,其比电容达到586.7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水热法 双金属氢氧化物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X(X=S,Se)/P3HT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热电应用
13
作者 张继云 吴庆港 +3 位作者 查柯宇 李继青 海杰峰 陆振欢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将SnS纳米带或SnSe纳米片与聚(3-己基噻吩-2,5-二基)(P3HT)复合制备了两类无机/有机复合薄膜SnS/P3HT和SnSe/P3HT。采用XRD、SEM、EDS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nS或SnSe含量(以P3HT质量为基准,下同)对SnS/P3HT或SnSe/P3HT电导... 将SnS纳米带或SnSe纳米片与聚(3-己基噻吩-2,5-二基)(P3HT)复合制备了两类无机/有机复合薄膜SnS/P3HT和SnSe/P3HT。采用XRD、SEM、EDS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nS或SnSe含量(以P3HT质量为基准,下同)对SnS/P3HT或SnSe/P3HT电导率、塞贝克系数和功率因子的影响,评价了SnS/P3HT复合薄膜在柔性热电器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SnS纳米带或SnSe纳米片与P3HT的复合均为物理混合。SnS(4%)/P3HT(SnS含量为4%)的功率因子最大,为3.33μW/(m·K^(2)),比P3HT薄膜〔2.80μW/(m·K^(2))〕提高了18.9%;SnSe纳米片在SnSe/P3HT中的分散性差,其团聚程度随SnSe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导致其电导率大幅度降低,未能提高功率因子。SnS(4%)/P3HT的柔性热电器件在外负载电阻为1.5 kΩ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6.7 nW;当弯曲半径为4 mm时,SnS(4%)/P3HT复合薄膜经过1000次的弯曲循环后,其电阻相对偏差值为2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SNS SnSe 聚(3-己基噻吩-2 5-二基) 复合薄膜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钟立 魏小平 +1 位作者 冯莎莎 李建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6-506,共11页
光电化学传感器以光作为激发源,以光电流或光电压作为检测信号,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设备简单等特点,目前已在环境、食品、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分析测试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阐述了光电转换材料与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光电... 光电化学传感器以光作为激发源,以光电流或光电压作为检测信号,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设备简单等特点,目前已在环境、食品、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分析测试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阐述了光电转换材料与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光电化学传感器包含光寻址电位型传感器和电流型光电化学传感器,其中,电流型光电化学传感器由于优良的光电性能、检出限低、所需材料低廉且易加工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文中着重介绍了电流型光电化学传感器在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核酸、蛋白质、细胞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 传感器 光电材料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铅碳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云亮 刘峥 +2 位作者 赵永 杨宏斌 谢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49-8156,共8页
采用剑麻纤维、导电剂、粘结剂、膨胀剂、析氢抑制剂等为原料,利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铅碳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谱(XRD)、比表面吸附法(BET)、拉曼光谱(RM)等对其形貌、相结构、孔径、石墨化程度进... 采用剑麻纤维、导电剂、粘结剂、膨胀剂、析氢抑制剂等为原料,利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铅碳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谱(XRD)、比表面吸附法(BET)、拉曼光谱(RM)等对其形貌、相结构、孔径、石墨化程度进行表征和分析。同时把负极复合材料与电池添加剂混合成涂膏,组装成Pb-C模拟电池,利用电化学测量技术,对Pb-C模拟电池进行循环伏安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以评价原位合成负极复合材料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及其潜在价值,结果表明,以原位合成剑麻纤维为碳源的负极复合材料制成的负极板,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具有更小的电阻,其循环伏安测试的比电容为0.523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碳电池 负极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法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剂对纳米氢氧化钴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彦杰 梁健志 +2 位作者 翟泰霖 杨文 钟开应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4-948,共5页
以硝酸钴为原料,采用水热法考察不同沉淀剂对所合成氢氧化钴的形貌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尿素或氨水为沉淀剂时得到的样品CoU和CoA堆积、团聚现象... 以硝酸钴为原料,采用水热法考察不同沉淀剂对所合成氢氧化钴的形貌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尿素或氨水为沉淀剂时得到的样品CoU和CoA堆积、团聚现象较为严重,而以六次甲基四胺为沉淀剂合成的样品CoH呈片状结构、分散性良好。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等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表明:样品的放电时间、比电容、比电容剩余率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CoH>CoA>CoU,即以六次甲基四胺为沉淀剂得到的氢氧化钴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这种结构可以显著地提高离子的扩散速率、电子的运输效率以及材料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氢氧化钴 六次甲基四胺 片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乙炔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艳艳 黄宏斌 +2 位作者 杨文 赖国勇 赵文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378-4383,共6页
以氯化钴和氯化镍作为钴源和镍源,六次甲基四胺作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合成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乙炔黑复合材料,并研究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储能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手段研究乙炔黑的加入对所得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 以氯化钴和氯化镍作为钴源和镍源,六次甲基四胺作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合成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乙炔黑复合材料,并研究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储能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手段研究乙炔黑的加入对所得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及循环稳定性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对该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乙炔黑的加入能有效改善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分散性,同时降低电极材料的电子转移阻力,进而提高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储能性能。当电流密度为7A/g时,经过500次恒电流充放电后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保持率为97%,体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双金属氢氧化物 乙炔黑 复合材料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长法制备花瓣状氢氧化钴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艳艳 李彦杰 +1 位作者 杨文 钟开应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126,共6页
以硝酸钴为钴源,六次甲基四胺为沉淀剂,通过水热法在棉花基碳纤维基底上原位生长氢氧化钴。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等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X射... 以硝酸钴为钴源,六次甲基四胺为沉淀剂,通过水热法在棉花基碳纤维基底上原位生长氢氧化钴。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等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在碳纤维基底上原位生长的氢氧化钴呈花瓣状、α型。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所得花瓣状氢氧化钴的比电容为650 F/g;当电流密度增大至10 A/g时,仍保留67%的初始比电容值。以上结果表明,在碳纤维基底上原位生长形成的花瓣状氢氧化钴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原因在于碳纤维基底原位生长有助于提高氢氧化钴的分散性,形成纳米片状花瓣结构,进而显著改善其储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花瓣状氢氧化钴 碳纤维 六次甲基四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系光电材料及其在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燕燕 刘瑞麟 +1 位作者 李建平 魏小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9-1108,共10页
铋系光电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近年来在化学传感器中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综述了铋的氧化物、铋的硫化物、含铋二元金属氧化物、铋的卤氧化物、铋的多元复合物等铋系光电材料的制备和掺杂改性的方法... 铋系光电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近年来在化学传感器中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综述了铋的氧化物、铋的硫化物、含铋二元金属氧化物、铋的卤氧化物、铋的多元复合物等铋系光电材料的制备和掺杂改性的方法、光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基于铋系复合材料构建的化学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生物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对铋系光电材料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7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材料 铋系 化学传感器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翟冬梅 郭鹏卓 +2 位作者 黄宏斌 丁倩瑶 杨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为应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气候变化,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使用新工艺、新设备来改善传统能源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作为介于传统电容器和化学电源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 为应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气候变化,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使用新工艺、新设备来改善传统能源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作为介于传统电容器和化学电源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温度范围宽和绿色安全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到电子设备、智慧电网和储能等领域,有效地起到了碳减排作用。电极材料和电解液是构成超级电容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综述了超级电容器在电极材料及电解液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对它们的优缺点,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电解液 电化学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