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0 kV配电网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工频续流遮断与雷电冲击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毛成程
王巨丰
+2 位作者
周勇军
孟伟航
韩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44,共7页
针对配电网络通常不架设避雷线,雷击时极易引起闪络跳闸的情况,研究了一种应用于10 kV线路的具备灭弧能力的防雷装置。压缩灭弧装置本质上是一种带有灭弧能力的并联间隙,为验证其有效性,对其分别进行了遮断灭弧实验以及雷电冲击放电实验...
针对配电网络通常不架设避雷线,雷击时极易引起闪络跳闸的情况,研究了一种应用于10 kV线路的具备灭弧能力的防雷装置。压缩灭弧装置本质上是一种带有灭弧能力的并联间隙,为验证其有效性,对其分别进行了遮断灭弧实验以及雷电冲击放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在4 ms内熄灭电弧且有抑制重燃的效果;通过雷电冲击实验得到了该装置在干弧长度为22.5 cm的支柱绝缘子下的间隙长度为5 cm、7 cm、9 cm的伏秒特性曲线,分析其伏秒特性曲线,最终得出适合此类绝缘子的间隙长度是不超过7.4 cm,为日后的工程安装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线路
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工频续流
绝缘配合
伏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架空线路用气体灭弧防雷发展综述
被引量:
14
2
作者
王巨丰
黄上师
+3 位作者
王嬿蕾
孔佳琦
孟伟航
卢幸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89-3199,共11页
雷击跳闸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且现有"阻塞型"和"疏导型"措施防护效果受多方因素的制约,为此研究了国内外架空线路用气体灭弧防雷措施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气体灭弧防雷措施基于"阻塞...
雷击跳闸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且现有"阻塞型"和"疏导型"措施防护效果受多方因素的制约,为此研究了国内外架空线路用气体灭弧防雷措施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气体灭弧防雷措施基于"阻塞型"和"疏导型"传统防雷方法,增加气体喷射灭弧模块,形成了"冲击疏导–气体喷射–工频阻塞"的新防雷模式。对雷电破坏能量进行疏导泄放,利用气体对工频续流电弧实行阻塞熄灭,以实现"大幅度降低雷击跳闸"。虽然该措施存在理论研究不深入、防护标准未涉及和运行经验不充足等问题,但其独特的气体灭弧优势能够提高线路防雷有效、安全和经济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气体灭弧
防雷措施
工频续流
雷击跳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5 kV线路用自灭弧防雷间隙及工频续流遮断试验
被引量:
10
3
作者
王巨丰
黄上师
+2 位作者
韩力
闫仁宝
徐宇恒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08-1213,共6页
为了验证35 kV线路用自灭弧防雷间隙在继电保护动作前的灭弧有效性,因此对其工频续流遮断能力进行研究。对自灭弧防雷间隙进行灭弧机理分析,明确其多断口灭弧结构的性能。依照国家标准中雷电冲击放电试验和空气间隙距离的规定进行试验,...
为了验证35 kV线路用自灭弧防雷间隙在继电保护动作前的灭弧有效性,因此对其工频续流遮断能力进行研究。对自灭弧防雷间隙进行灭弧机理分析,明确其多断口灭弧结构的性能。依照国家标准中雷电冲击放电试验和空气间隙距离的规定进行试验,确定其击穿放电电压应大于325.1 kV,空气间隙距离约376mm,额定电压为40.5kV。根据IEC标准搭建了工频续流遮断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能够产生1.2/50μs的标准雷电冲击电压和10个完整周期且频率为50 Hz左右的工频电压,并具有选相触发能力。工频续流遮断试验结果表明:35 kV自灭弧防雷间隙在1.5 ms附近产生的气流作用于电弧最为强烈,在3 ms内熄灭峰值为1.289 kA的工频续流,且不会发生电弧重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灭弧
防雷间隙
多断口
冲击放电
工频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线性电导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镱议
马海帮
+2 位作者
王倩
刘捷丰
查俊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1-471,共11页
空间复杂辐射环境料可以保证正常情况(弱带电时)下的高绝缘性能,又能在高场强下以暂态高电导释放介质内部危险电下,高能带电粒子引起的航天器介质深层充放电效应是导致航天器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具有非线性I-U特性的复合材料...
空间复杂辐射环境料可以保证正常情况(弱带电时)下的高绝缘性能,又能在高场强下以暂态高电导释放介质内部危险电下,高能带电粒子引起的航天器介质深层充放电效应是导致航天器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具有非线性I-U特性的复合材料可有效抑制航天器介质深层充放电。为此分析了非线性电导复合材料用于抑制航天器介质深层充放电的可行性,并从导电机理、改性方法、应用现状等方面阐述研究进展,并对非线性电导航天器介质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非线性电导受多种电荷输运机制影响,非线性电导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逐渐完善,并实现了从简单材料制备向仿真计算、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试验的突破。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在于空间环境下的导电机理,材料制备和仿真计算、试验的协同性,仿真模型和多源模拟试验条件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材料
非线性电导
导电机制
空间电荷
材料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酰亚胺复合电介质材料绝缘击穿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镱议
李杭东
+4 位作者
郑明胜
查俊伟
陈松
祝晚华
青双桂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64-4274,共11页
聚酰亚胺及其复合电介质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随着杜邦公司首次合成了商业化的聚酰亚胺薄膜以及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发展,聚酰亚胺及其复合电介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领域,对电气设备乃至...
聚酰亚胺及其复合电介质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随着杜邦公司首次合成了商业化的聚酰亚胺薄膜以及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发展,聚酰亚胺及其复合电介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领域,对电气设备乃至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偏低的绝缘强度已经不能满足高压电气设备薄型化、大功率的发展需求。为此首先从载流子陷阱、自由体积以及阻挡效应这3个方面梳理了聚合物微观特性与绝缘强度的关系,随后从有机/无机复合与全有机复合两方面展开介绍了以聚酰亚胺为基体的复合电介质材料绝缘击穿特性的研究进展,最后,结合高压电气设备未来发展需求,总结并展望了强绝缘聚酰亚胺复合电介质材料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绝缘
击穿强度
微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镱议
赵梓炜
+1 位作者
刘捷丰
查俊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0-1205,共16页
聚酰亚胺因其耐电晕性能不足严重缩短了复杂工况下的使用寿命,纳米改性技术的应用为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该文首先从耐电晕机理出发,综述了电晕下聚酰亚胺的老化进程;然后从材料的介电特性、电导特性、陷阱特...
聚酰亚胺因其耐电晕性能不足严重缩短了复杂工况下的使用寿命,纳米改性技术的应用为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该文首先从耐电晕机理出发,综述了电晕下聚酰亚胺的老化进程;然后从材料的介电特性、电导特性、陷阱特性、界面效应及热导率等性能参数分析了提升复合聚酰亚胺耐电晕性能的策略;最后针对当前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以期实现具有优异耐电晕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纳米改性
电晕老化
耐电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能式多断口灭弧装置熄灭直流电弧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王巨丰
卢幸
+1 位作者
韩力
毛成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56,共5页
直流配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但是直流配网防雷形势依旧严峻,不容乐观。文章研究了一种自能式多断口灭弧装置,简述了装置的灭弧原理,分析了自能式多断口灭弧装置熄灭直流电弧机理,论证了“冲击疏导-快速灭弧-阻断重燃”的自能式熄弧...
直流配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但是直流配网防雷形势依旧严峻,不容乐观。文章研究了一种自能式多断口灭弧装置,简述了装置的灭弧原理,分析了自能式多断口灭弧装置熄灭直流电弧机理,论证了“冲击疏导-快速灭弧-阻断重燃”的自能式熄弧方法可快速熄灭闪络后的直流电弧。在直流电弧灭弧试验中,灭弧装置可在3 ms时间内全概率熄灭幅值为0.8 kA直流电弧,并阻断电弧重燃,达到良好的灭弧效果。研究验证了自能式多断口灭弧装置熄灭直流电弧的可行性,为未来装置实际挂网运行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网
自能式
灭弧
雷击跳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0 kV配电网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工频续流遮断与雷电冲击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毛成程
王巨丰
周勇军
孟伟航
韩力
机构
广西
大学电气
工程
学院
广西电力输配网防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4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67002)。
文摘
针对配电网络通常不架设避雷线,雷击时极易引起闪络跳闸的情况,研究了一种应用于10 kV线路的具备灭弧能力的防雷装置。压缩灭弧装置本质上是一种带有灭弧能力的并联间隙,为验证其有效性,对其分别进行了遮断灭弧实验以及雷电冲击放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在4 ms内熄灭电弧且有抑制重燃的效果;通过雷电冲击实验得到了该装置在干弧长度为22.5 cm的支柱绝缘子下的间隙长度为5 cm、7 cm、9 cm的伏秒特性曲线,分析其伏秒特性曲线,最终得出适合此类绝缘子的间隙长度是不超过7.4 cm,为日后的工程安装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配网线路
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工频续流
绝缘配合
伏秒特性
Keywords
distribution line
compression arc extinguishing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power frequency follow current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volt-second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M862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架空线路用气体灭弧防雷发展综述
被引量:
14
2
作者
王巨丰
黄上师
王嬿蕾
孔佳琦
孟伟航
卢幸
机构
广西
大学电气
工程
学院
广西电力输配网防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89-3199,共11页
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AB18126095)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AA18242050)。
文摘
雷击跳闸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且现有"阻塞型"和"疏导型"措施防护效果受多方因素的制约,为此研究了国内外架空线路用气体灭弧防雷措施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气体灭弧防雷措施基于"阻塞型"和"疏导型"传统防雷方法,增加气体喷射灭弧模块,形成了"冲击疏导–气体喷射–工频阻塞"的新防雷模式。对雷电破坏能量进行疏导泄放,利用气体对工频续流电弧实行阻塞熄灭,以实现"大幅度降低雷击跳闸"。虽然该措施存在理论研究不深入、防护标准未涉及和运行经验不充足等问题,但其独特的气体灭弧优势能够提高线路防雷有效、安全和经济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架空线路
气体灭弧
防雷措施
工频续流
雷击跳闸
Keywords
overhead lines
gas arc-extinguish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power frequency follow current
lightning tripping
分类号
TM863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5 kV线路用自灭弧防雷间隙及工频续流遮断试验
被引量:
10
3
作者
王巨丰
黄上师
韩力
闫仁宝
徐宇恒
机构
广西
大学电气
工程
学院
广西电力输配网防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
网
浙江省
电力
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08-1213,共6页
文摘
为了验证35 kV线路用自灭弧防雷间隙在继电保护动作前的灭弧有效性,因此对其工频续流遮断能力进行研究。对自灭弧防雷间隙进行灭弧机理分析,明确其多断口灭弧结构的性能。依照国家标准中雷电冲击放电试验和空气间隙距离的规定进行试验,确定其击穿放电电压应大于325.1 kV,空气间隙距离约376mm,额定电压为40.5kV。根据IEC标准搭建了工频续流遮断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能够产生1.2/50μs的标准雷电冲击电压和10个完整周期且频率为50 Hz左右的工频电压,并具有选相触发能力。工频续流遮断试验结果表明:35 kV自灭弧防雷间隙在1.5 ms附近产生的气流作用于电弧最为强烈,在3 ms内熄灭峰值为1.289 kA的工频续流,且不会发生电弧重燃现象。
关键词
自灭弧
防雷间隙
多断口
冲击放电
工频续流
Keywords
self arc-extinguish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gap
multi-fracture
impulse discharge
power frequency follow current
分类号
TM7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线性电导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镱议
马海帮
王倩
刘捷丰
查俊伟
机构
广西
大学
广西电力输配网防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安理工大学电气
工程
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
工程
学院北京材料基因
工程
高精尖创新
中心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1-47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7022
51867003)
八桂青年学者专项(20200659)。
文摘
空间复杂辐射环境料可以保证正常情况(弱带电时)下的高绝缘性能,又能在高场强下以暂态高电导释放介质内部危险电下,高能带电粒子引起的航天器介质深层充放电效应是导致航天器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具有非线性I-U特性的复合材料可有效抑制航天器介质深层充放电。为此分析了非线性电导复合材料用于抑制航天器介质深层充放电的可行性,并从导电机理、改性方法、应用现状等方面阐述研究进展,并对非线性电导航天器介质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非线性电导受多种电荷输运机制影响,非线性电导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逐渐完善,并实现了从简单材料制备向仿真计算、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试验的突破。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在于空间环境下的导电机理,材料制备和仿真计算、试验的协同性,仿真模型和多源模拟试验条件的优化。
关键词
聚合物材料
非线性电导
导电机制
空间电荷
材料改性
Keywords
polymer materials
nonlinear conductivity
conductive mechanism
space charge
material modification
分类号
TQ317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V25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酰亚胺复合电介质材料绝缘击穿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镱议
李杭东
郑明胜
查俊伟
陈松
祝晚华
青双桂
机构
广西
大学
广西电力输配网防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西
电
网
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
科学
研究
院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
工程
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材料基因
工程
高精尖创新
中心
桂林
电力
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桂林电器科学
研究
院有限公司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64-427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7114,52277138)
八桂青年学者专项(编号略)。
文摘
聚酰亚胺及其复合电介质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随着杜邦公司首次合成了商业化的聚酰亚胺薄膜以及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发展,聚酰亚胺及其复合电介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领域,对电气设备乃至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偏低的绝缘强度已经不能满足高压电气设备薄型化、大功率的发展需求。为此首先从载流子陷阱、自由体积以及阻挡效应这3个方面梳理了聚合物微观特性与绝缘强度的关系,随后从有机/无机复合与全有机复合两方面展开介绍了以聚酰亚胺为基体的复合电介质材料绝缘击穿特性的研究进展,最后,结合高压电气设备未来发展需求,总结并展望了强绝缘聚酰亚胺复合电介质材料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绝缘
击穿强度
微观特性
Keywords
polyimide
composite dielectrics
insulation
breakdown strength
microscope property
分类号
TQ323.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M2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镱议
赵梓炜
刘捷丰
查俊伟
机构
广西
大学
广西电力输配网防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
工程
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材料基因
工程
高精尖创新
中心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0-1205,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7114,52277138)
八桂青年学者专项资助。
文摘
聚酰亚胺因其耐电晕性能不足严重缩短了复杂工况下的使用寿命,纳米改性技术的应用为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该文首先从耐电晕机理出发,综述了电晕下聚酰亚胺的老化进程;然后从材料的介电特性、电导特性、陷阱特性、界面效应及热导率等性能参数分析了提升复合聚酰亚胺耐电晕性能的策略;最后针对当前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以期实现具有优异耐电晕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发。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纳米改性
电晕老化
耐电晕性
Keywords
Polyimide
modification
corona aging
corona resistance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M2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能式多断口灭弧装置熄灭直流电弧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王巨丰
卢幸
韩力
毛成程
机构
广西
大学电气
工程
学院
广西电力输配网防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5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67002)。
文摘
直流配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但是直流配网防雷形势依旧严峻,不容乐观。文章研究了一种自能式多断口灭弧装置,简述了装置的灭弧原理,分析了自能式多断口灭弧装置熄灭直流电弧机理,论证了“冲击疏导-快速灭弧-阻断重燃”的自能式熄弧方法可快速熄灭闪络后的直流电弧。在直流电弧灭弧试验中,灭弧装置可在3 ms时间内全概率熄灭幅值为0.8 kA直流电弧,并阻断电弧重燃,达到良好的灭弧效果。研究验证了自能式多断口灭弧装置熄灭直流电弧的可行性,为未来装置实际挂网运行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关键词
直流配网
自能式
灭弧
雷击跳闸
Keywords
DC distribution network
self-energy
arc extinction
lightning trip
分类号
TM721.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0 kV配电网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工频续流遮断与雷电冲击实验研究
毛成程
王巨丰
周勇军
孟伟航
韩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架空线路用气体灭弧防雷发展综述
王巨丰
黄上师
王嬿蕾
孔佳琦
孟伟航
卢幸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35 kV线路用自灭弧防雷间隙及工频续流遮断试验
王巨丰
黄上师
韩力
闫仁宝
徐宇恒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线性电导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张镱议
马海帮
王倩
刘捷丰
查俊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聚酰亚胺复合电介质材料绝缘击穿特性研究进展
张镱议
李杭东
郑明胜
查俊伟
陈松
祝晚华
青双桂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研究进展
张镱议
赵梓炜
刘捷丰
查俊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自能式多断口灭弧装置熄灭直流电弧试验研究
王巨丰
卢幸
韩力
毛成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