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PSO-LSSVM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贺 胡志坚 +2 位作者 张翌晖 张子泳 张承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07-112,共6页
风电功率预测的关键是预测模型的选择和模型性能的优化。选择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作为风电功率预测模型,使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IPSO)对影... 风电功率预测的关键是预测模型的选择和模型性能的优化。选择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作为风电功率预测模型,使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IPSO)对影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性能的参数进行优化。在建立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后,运用该模型对广西某风电场进行了仿真研究。为了对比研究,同时使用前馈(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进行了预测。最后采用多种误差指标对三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向量机(IPSO-LSSVM)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改进粒子群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IPSO-LSSVM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F的局部放电信号小波包去噪与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明宇 王先培 +4 位作者 肖伟 沈斌 尤泽樟 代婷荣 黄云光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96,共4页
为有效检测GIS内部局部放电(PD),采用超高频法模拟局部放电实验,采集不同缺陷模型的局部放电信号。应用小波包分析和多种阈值去噪方法滤除白噪声,得到PD信号特征,并引入概率神经网络实现PD模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经验给定阈值方法去噪... 为有效检测GIS内部局部放电(PD),采用超高频法模拟局部放电实验,采集不同缺陷模型的局部放电信号。应用小波包分析和多种阈值去噪方法滤除白噪声,得到PD信号特征,并引入概率神经网络实现PD模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经验给定阈值方法去噪效果最佳,且去噪后PNN模式识别准确率可达92.31%,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超高频法 小波包去噪 模式识别 P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新能源电力系统机会约束经济调度的二阶锥规划方法 被引量:21
3
作者 郭小璇 龚仁喜 +1 位作者 鲍海波 杭乃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85-91,共7页
考虑到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反调峰性和预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含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的机会约束经济调度(Chance Constrained Economic Dispatch,CCED)二阶锥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新能源发电出力预测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作为... 考虑到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反调峰性和预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含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的机会约束经济调度(Chance Constrained Economic Dispatch,CCED)二阶锥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新能源发电出力预测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作为随机变量,计及系统运行限制的概率约束条件,建立以发电成本期望值最小为目标的电力系统CCED模型。然后根据其约束条件的特点,构建CCED问题的二阶锥规划描述,将原概率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确定性的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现代内点算法加以求解,其求解过程仅需进行一次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通过IEEE-30系统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表明该方法在保持较高计算精度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经济调度 机会约束 二阶锥规划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桥臂微网逆变器高性能并网H-∞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吕志鹏 罗安 +2 位作者 蒋雯倩 周柯 谢三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共9页
微网三相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受电网畸变电压、负载谐波电流和直流侧电压中点平衡的共同作用,为使直流侧电压中点维持稳定,并使输出电压波形跟踪参考电压,针对一种四桥臂逆变器结构进行建模,采用H-∞控制策略构造高带宽鲁棒控制器对中线... 微网三相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受电网畸变电压、负载谐波电流和直流侧电压中点平衡的共同作用,为使直流侧电压中点维持稳定,并使输出电压波形跟踪参考电压,针对一种四桥臂逆变器结构进行建模,采用H-∞控制策略构造高带宽鲁棒控制器对中线桥臂和三相桥臂进行统一控制。仿真和实验表明,在较大中线电流和电网电压畸变情况下,中线桥臂能够控制中点输入和输出电流近似相等,三相桥臂能够使输出电压维持较低的谐波畸变率,提升微网供电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四线制 直流侧中点平衡 鲁棒控制 电压控制模式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事件驱动数据收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梁俊斌 邓雨荣 +1 位作者 郭丽娟 李陶深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01-3605,共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事件驱动数据收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重要的信息采集方式。由于节点普遍具有能量水平低、通信能力弱、易损坏等特点,而用户普遍需要网络能长时间稳定工作或尽快获得数据,因此,如何以低能耗、低延迟...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事件驱动数据收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重要的信息采集方式。由于节点普遍具有能量水平低、通信能力弱、易损坏等特点,而用户普遍需要网络能长时间稳定工作或尽快获得数据,因此,如何以低能耗、低延迟、高可靠的方式完成事件驱动数据收集是研究的难点。介绍了事件驱动数据收集的概念和特点,对已有的典型事件驱动数据收集协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对比。通过探讨存在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为下一步更深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事件驱动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汽式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勇 徐君诏 黄萍力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1-373,共3页
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对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均产生较大的影响。首先,对汽轮机各级组前后压力比与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主蒸汽流量的较大变化范围内,级组前后压力比不受主蒸汽流量的影响。然后,分析了通流部分结垢对级组前... 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对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均产生较大的影响。首先,对汽轮机各级组前后压力比与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主蒸汽流量的较大变化范围内,级组前后压力比不受主蒸汽流量的影响。然后,分析了通流部分结垢对级组前后压力比的影响,指出通流部分结垢后,级组前后压力比减小。同时,考虑到级组前后压力比还受到回热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对级组前后压力比进行修正。最后,提出利用修正后的级组前后压力比对通流部分结垢进行诊断,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某300MW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通流部分 结垢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带电操作典型振动激励下金属微粒运动模型
7
作者 王健 秦诚意 +2 位作者 张建民 吴昱怡 苏毅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653-3666,共14页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带电操作后故障频发,据统计,GIS带电操作后故障占总故障的比例超过60%。GIS带电操作产生的强烈冲击振动,不仅会产生金属污染物,还会激活潜伏微粒,严重影响GIS的绝缘安全。为厘清球形金属微粒在GIS内受冲击振动后...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带电操作后故障频发,据统计,GIS带电操作后故障占总故障的比例超过60%。GIS带电操作产生的强烈冲击振动,不仅会产生金属污染物,还会激活潜伏微粒,严重影响GIS的绝缘安全。为厘清球形金属微粒在GIS内受冲击振动后的运动机理,该文首先研究了振动在腔体内的传播过程,在灵活边界三维圆柱振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受迫修正,提升了与实际工况的等价性。其次对腔体和微粒受振后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分析,以能量为纽带,搭建了腔体-微粒动能传递守恒模型,并借助起跳场强界定了微粒激活条件,提出了微粒受振激活判据。然后在前述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微粒荷电运动特性及碰撞随机特性,建立了振动激励下微粒运动全过程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在验证基础上进行了考虑微观作用力的修正,并从微观角度对误差进行了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了不同粒径大小和材质对微粒动力学的影响,相比恢复系数定义的方法,与实际工况等价性更高。最后明确了振动激励对微粒运动行为的影响,并结合传播衰减特性,提出了带电工况下微粒的临界激活距离判据,计算了不同因素下微粒临界激活距离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随着电压幅值和振动强度的增加,临界激活距离呈对数型增大。该文可为解决GIS带电操作后故障频发这一难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 带电操作 能量传递守恒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光谱的GIS局部放电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代荡荡 王先培 +5 位作者 胡红红 赵宇 龙嘉川 朱国威 田猛 黄云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12-3316,共5页
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大量应用于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中。GIS绝缘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会导致SF6气体发生分解。分析SF6气体及其主要衍生物是检测GIS设备局部放电的一种重要方法。研究表明,SO2是一种典型且稳定的局部放电衍生物,其变... 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大量应用于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中。GIS绝缘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会导致SF6气体发生分解。分析SF6气体及其主要衍生物是检测GIS设备局部放电的一种重要方法。研究表明,SO2是一种典型且稳定的局部放电衍生物,其变化规律可以用于表征GIS的绝缘状况。此外,紫外光谱检测系统具有价格低廉、不受现场电磁及振动干扰等优点。本文通过紫外光谱定性、定量分析SF6气体稳定的衍生物SO2,达到对GIS局部放电的快速检测。一阶导数和S-G滤波被用于光谱信息的去噪和平滑;以模拟放电实验验证特征选取合理性;主成分回归对SO2浓度做定量分析;用SO2浓度对放电时间做模糊判断。通过选择合适的波段(295~305nm),紫外光谱能够很好的从SF6气体复杂的衍生物中识别出SO2。首先回顾了SF6气体局部放电下的分解机理,然后通过模拟局部放电实验验证了紫外光谱用于GIS局部放电快速检测的合理性,最终做到了对GIS局部放电的快速检测和放电时间的模糊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 快速检测 模糊判断 放电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改进极限学习机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翌晖 王贺 +4 位作者 胡志坚 王凯 黄东山 宁文辉 张承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34,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和改进极限学习机(Improv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IELM)的新型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风速序列分解成不同频段的分量,以降低序列的非... 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和改进极限学习机(Improv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IELM)的新型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风速序列分解成不同频段的分量,以降低序列的非平稳性。使用改进极限学习机对各分量分别建模预测,为避免极限学习机输入维数选取的随意性和分量信息丢失等问题,先对各分量重构相空间,最后将各分量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实例研究表明,所提的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预测 改进极限学习机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相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奇异值降噪阶次选取方法用于紫外光谱信号去噪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代荡荡 王先培 +4 位作者 赵宇 田猛 龙嘉川 朱国威 张龙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39-2143,共5页
光谱去噪是光谱检测的重要环节。针对光谱信号易受光谱仪热噪声、现场机械振动以及随机噪声等因素影响,而在线监测系统要求减少人为参数选择对去噪效果的影响,提出利用奇异值分解(SVD)理论对光谱信号去噪。提出一种改进的降噪阶次选... 光谱去噪是光谱检测的重要环节。针对光谱信号易受光谱仪热噪声、现场机械振动以及随机噪声等因素影响,而在线监测系统要求减少人为参数选择对去噪效果的影响,提出利用奇异值分解(SVD)理论对光谱信号去噪。提出一种改进的降噪阶次选取方法:指定奇异值差分谱最大峰值点θ1为所选阶次下界;利用奇异值、奇异值差分谱综合信息选取阶次上界θ2;将区间θ1~θ2定义为模糊区域,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求取隶属度,赋予模糊区域内奇异值相应的权重系数。用所提方法对不同信噪比下SO2紫外光谱信号去噪,将信噪比、均方根误差、波形相似系数、平滑度指标用于去噪效果的评价。去噪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完全基于数据驱动,具有较好的去噪效果,能够真实的恢复原始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去噪 奇异值分解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空气间隙放电电压修正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廖永力 李锐海 +3 位作者 李小建 高超 许飞 韦金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171-176,3,共6页
为深入了解不同海拔条件下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水平及其海拔修正关系,选择棒–板典型间隙,在昆明和南宁的高压试验场和实验室进行同等布置下的对比试验。试验在昆明特高压户外试验场、昆明超高压基地户外试验场和南宁高压大厅开展,内容包括... 为深入了解不同海拔条件下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水平及其海拔修正关系,选择棒–板典型间隙,在昆明和南宁的高压试验场和实验室进行同等布置下的对比试验。试验在昆明特高压户外试验场、昆明超高压基地户外试验场和南宁高压大厅开展,内容包括0.8~1.8m间隙距离下正极性直流电压放电试验,1.5~4.5m间隙距离下正、负极性雷电冲击(lightning impulse,SI)放电试验以及1.5~5m间隙距离下正、负极性操作冲击(switching impulse,SI)放电试验。此外,在昆明获得了最长间隙距离至10m的正极性雷电、操作冲击放电试验数据。根据试验数据分析,讨论了大气条件影响和海拔修正。基于g参数的大气条件修正方法对正极性放电在昆明和南宁2地不同海拔条件下的计算结果重合性较好,而对负极性放电有较大偏差。最后,提出了棒–板间隙在直流、雷电、操作3种电压类型下、海拔高度2100m以下的放电电压海拔修正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 高海拔 空气间隙 外绝缘 放电电压 大气条件影响 海拔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应智能电网要求的新型逆变装置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敏乐 杭乃善 +4 位作者 李璨 郭小璇 卢珊 张阁 蓝彬恒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7期16-21,共6页
逆变是重要的电能转换方式,在实现电能形态转换的同时,也会对电网电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智能电网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逆变技术的种种缺陷,提出了一种适应智能电网要求的新型逆变装置,该装置是一种新型的低谐波三相低频... 逆变是重要的电能转换方式,在实现电能形态转换的同时,也会对电网电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智能电网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逆变技术的种种缺陷,提出了一种适应智能电网要求的新型逆变装置,该装置是一种新型的低谐波三相低频逆变装置,开关器件工作于工频50 Hz的状态,具有开关损耗小、谐波含量少、可靠性高、直流电压利用率高、控制简单成本少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很高的实际使用价值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逆变 谐波 电机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路器断口防入侵波雷害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海 黄金 张翌晖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6-181,共6页
针对全国近年大量加装的线路型终端避雷器,文中运用雷电波陡度理论,首创性推导出35~500kV线路采用线路型终端氧化锌避雷器时断路器断口所承受的入侵雷电波过电压计算公式。同时通过公式计算表明:线路型终端避雷器不满足绝缘配合要求,因... 针对全国近年大量加装的线路型终端避雷器,文中运用雷电波陡度理论,首创性推导出35~500kV线路采用线路型终端氧化锌避雷器时断路器断口所承受的入侵雷电波过电压计算公式。同时通过公式计算表明:线路型终端避雷器不满足绝缘配合要求,因而不能有效保护断路器断口;而变电站型终端避雷器满足绝缘配合要求,能有效保护断路器断口。这是全国各电压等级线路在大量加装线路型终端避雷器后断路器断口击穿事件仍时有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文中重点论述并提醒行业、协会对反事故措施文件及相关技术规范尽快纠正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雷电波 断路器断口 线路型终端避雷器 变电站型终端避雷器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低电压治理方案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跃欢 黄彦璐 +2 位作者 田兵 罗俊平 姚知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0,共7页
针对当前配电网低电压改造项目缺乏行之有效的动态评价方案,从项目改造的经济性和治理效果着手,同时考虑到负荷动态增长,在站-线-变-户(变电站-馈线-配变-用户)低电压精细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综合电压合格率,负荷-电压灵敏度、... 针对当前配电网低电压改造项目缺乏行之有效的动态评价方案,从项目改造的经济性和治理效果着手,同时考虑到负荷动态增长,在站-线-变-户(变电站-馈线-配变-用户)低电压精细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综合电压合格率,负荷-电压灵敏度、效果成本比等指标,对配电网改造项目进行动态评估。综合电压合格率用以表征区域内电压质量的水平,衡量项目改造前后低电压治理效果。负荷-电压灵敏度表征区域内负荷变化对电压质量的影响,建立区域电压偏差与负荷之间关系,对项目改造后的电压质量进行预估。效果成本比作为项目改造的动态评价指标,通过实例验证,证明了其有效性,为配电网低电压改造项目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低电压治理 站-线-变-户精细化评价 综合电压合格率 负荷-电压灵敏度 效果成本比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电压时空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彦璐 林跃欢 +2 位作者 于力 陈柔依 丘晓茵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29,共6页
配电网供电电压合格率评价采用分类、抽样、加权计算区域电压合格率,存在以点带面,不能反映局部和时段特性等问题。融合配电SCADA系统、营销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源数据。提出户-变-线-站分层聚合,分析配电网电压的空间特性;基于高频... 配电网供电电压合格率评价采用分类、抽样、加权计算区域电压合格率,存在以点带面,不能反映局部和时段特性等问题。融合配电SCADA系统、营销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源数据。提出户-变-线-站分层聚合,分析配电网电压的空间特性;基于高频的采样信息,提出分时段计算馈线、台变供电电压合格率,并识别警示时段,分析局部电压的时间特性。实现对配电网供电电压合格率的时空特性精细刻画。广西某配电网数据计算显示,提出的电压时空特性分析方法能够精确反映配电网电压细节,对馈线、台变供电电压不合格率进行排序,并识别出时段性低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合格率 时空特性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经验模态分解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 被引量:90
16
作者 王贺 胡志坚 +3 位作者 张翌晖 李晨 杨楠 王战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7-245,共9页
从分析风速序列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特征出发,将一种基于聚类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组合预测模型引入到风速预测中。首先使用聚类经验模态分解将风速序列分解为一组相对平稳的子序列,以减轻不同趋势信息间的... 从分析风速序列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特征出发,将一种基于聚类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组合预测模型引入到风速预测中。首先使用聚类经验模态分解将风速序列分解为一组相对平稳的子序列,以减轻不同趋势信息间的相互影响;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各子序列分别建模预测,为降低预测风险,使用自适应扰动粒子群算法(ADPSO)和模型学习效果反馈机制对LSSVM预测模型的输入维数和超参数进行联合优化;最后将各个子序列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预测风速。实例研究表明,本文所提的组合预测模型可以有效挖掘风速序列特性,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预测 聚类经验模态分解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自适应扰动粒子群算法学习效果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平方检测法电压闪变测量实现 被引量:27
17
作者 滕召胜 罗志坤 +2 位作者 高云鹏 唐求 周毅波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03-1809,共7页
电压闪变已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污染,为实现闪变测量,简化了IEC推荐的平方检测法电压闪变测量过程,提出并建立了一种计算量小的基于Blackman窗插值FFT的平方检测法电压闪变测量算法,通过对离散的电压均方根值进行加窗插值FFT分解,求得电... 电压闪变已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污染,为实现闪变测量,简化了IEC推荐的平方检测法电压闪变测量过程,提出并建立了一种计算量小的基于Blackman窗插值FFT的平方检测法电压闪变测量算法,通过对离散的电压均方根值进行加窗插值FFT分解,求得电压均方根值的离散频谱数列Uf(j),对Uf(j)进行视感度加权处理,得到电压均方根值数列对应的瞬时闪变量p,进一步统计排序求得短时间闪变值Pst和长时间闪变值Plt。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压闪变测量仪,给出了仪器构成与主框图程序,检验与运行证明了仪器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闪变 平方检测法 Blackman窗 插值FFT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逆变器环境微网环流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63
18
作者 吕志鹏 罗安 +1 位作者 蒋雯倩 徐欣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7,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运行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在与传统下垂控制方法相比较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该方法在等效输出阻抗与无功功率输出的解耦和提升负荷功率分配精度方面的优势和原理,同时对下垂控制器进行小的修正,减小并联运行逆...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运行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在与传统下垂控制方法相比较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该方法在等效输出阻抗与无功功率输出的解耦和提升负荷功率分配精度方面的优势和原理,同时对下垂控制器进行小的修正,减小并联运行逆变器空载运行电压和频率差值,以使其满足不同额定功率逆变器并联功率分配和空载环流抑制的需求,并添加微分环节补偿功率计算带来的控制滞后。设计两台容量比为2∶1的逆变器互联仿真和实验,在模式切换和负载突变情况下可实现快速跟踪功率变化和环流抑制,并能按照单位容量均分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同步发电机 逆变器 微网 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光谱检测的GIS内多类故障早期预警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宇 王先培 +5 位作者 胡红红 代荡荡 龙嘉川 田猛 朱国威 黄云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8-442,共5页
气体绝缘开关(GIS)故障预警强调异常识别的实效性和现场适用性,是精确诊断的基础。研究GIS内局部放电(PD)及过热故障的统一预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将SO2作为GIS内部两类故障公共的特征分解物,并应用紫外光谱(UV)测量SO2实现... 气体绝缘开关(GIS)故障预警强调异常识别的实效性和现场适用性,是精确诊断的基础。研究GIS内局部放电(PD)及过热故障的统一预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将SO2作为GIS内部两类故障公共的特征分解物,并应用紫外光谱(UV)测量SO2实现多故障早期预警。一阶导数法和Savitzky-Golay滤波被用于快速基线校正和光谱平滑,290~310nm被选为特征区进行SO2检测及定量。UV检测可避免诸如SF6及SOF2、SO2F2等分解物的干扰,便于从复杂的SF6分解物组分中识别微量SO2特征,测量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适于现场检测。通过模拟SF6气体在两类PD缺陷及200~400℃过热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证实所提UV预警方法的有效性:两类GIS故障条件下都会稳定的生成SO2。对UV预警后的故障诊断,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气相色谱仪,确认PD及过热故障下的分解物组分存在差异,并据此简要分析了故障类型辨识方法。PD分解物以SOF2和SO2F2为主,SO2含量远小于SOF2,放电涉及环氧树脂时含碳分解物含量上升。过热材质为不锈钢时,SF6约在300℃发生分解,300~400℃内的过热分解物主要为SO2和SOF2,350℃以上SO2生成速率明显快于PD时。随着GIS内故障持续恶化,SO2含量均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在UV预警后,可利用获得的SO2生成特性初步辨识故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 局部放电 过热故障 故障统一预警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同步补偿器与微网在配电网无功电压协同控制中的联合运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吕志鹏 罗安 +2 位作者 周柯 荣飞 沈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8-24,共7页
为使微网更易被配电网接纳并担当更多职责,将微网与现有电能质量装备配合使用是条新思路。提出一种由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distribution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DSTATCOM)和微网构成的无功电压协同控制系统。系统由较小容量的DS... 为使微网更易被配电网接纳并担当更多职责,将微网与现有电能质量装备配合使用是条新思路。提出一种由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distribution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DSTATCOM)和微网构成的无功电压协同控制系统。系统由较小容量的DSTATCOM作为连续子系统,进行快速连续无功调节;由微网作为离散子系统,提供较大容量的分级无功功率,二者协同工作实现无功电压的迅速调整。仿真表明,联合运行系统能较好地平抑电压波动,这种联合运行模式有利于降低微网并入配电网的门槛,实现高品质可靠供电,同时也降低了原有用户电力装置的容量,使分布式发电在供能的同时发挥了电能质量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微网 配电网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