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稻水象甲越冬规律研究
1
作者 张燕杏 陆温 +3 位作者 石桥德 高旭渊 玉珍珠 王凯学 《广西植保》 2025年第2期13-17,共5页
稻水象甲是危害水稻的一种重要检疫性害虫。为探明广西稻水象甲成虫的越冬分布情况,在全州县稻水象甲发生较为严重的全州镇、文桥镇与永岁乡分别选择林地、坡地、田埂、沟渠边、稻草堆、荒地和稻田等场所,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不同土层... 稻水象甲是危害水稻的一种重要检疫性害虫。为探明广西稻水象甲成虫的越冬分布情况,在全州县稻水象甲发生较为严重的全州镇、文桥镇与永岁乡分别选择林地、坡地、田埂、沟渠边、稻草堆、荒地和稻田等场所,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不同土层深度稻水象甲越冬成虫的虫口密度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稻水象甲以成虫在沟渠边、林地、坡地、田埂、稻草堆等场所的0~3 cm疏松土层中越冬。沟渠边是稻水象甲最主要的越冬场所,占越冬虫量的51.06%,其次是林地、坡地与田埂,分别占越冬虫量的23.11%、13.80%和8.96%。3月中下旬成虫开始出土并在越冬场所周边的禾本科杂草上栖息取食。4月上中旬为成虫出土高峰期,并向大田杂草、早稻秧田及移栽田转移,4月下旬转移基本完成。田间1代成虫羽化后除少部分继续在一季晚稻上繁殖为害外,大部分成虫均迁往越夏越冬场所蛰伏。8月中下旬后,越冬场所的成虫密度基本趋于稳定,完成向越夏越冬场所的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越冬成虫 越冬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稻水象甲的年生活史及种群消长动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燕杏 陆温 +3 位作者 石桥德 高旭渊 玉珍珠 王凯学 《广西植保》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为探究稻水象甲在广西的种群消长动态,设置不同类型稻田进行系统观测,结合室内人工饲养,观察稻水象甲的各世代发生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在广西全州县,稻水象甲1 a发生2代,主要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早稻。少量一代成虫构成二代虫源,在一季晚... 为探究稻水象甲在广西的种群消长动态,设置不同类型稻田进行系统观测,结合室内人工饲养,观察稻水象甲的各世代发生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在广西全州县,稻水象甲1 a发生2代,主要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早稻。少量一代成虫构成二代虫源,在一季晚稻上产卵发育为第二代,虫量少且为害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种群消长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5%春雷·硫磺WP和20%噻唑锌SC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毒力及防效
3
作者 徐小梅 韦洁玲 +5 位作者 孙东晗 马修国 李天娇 李一鸣 李卫国 何勇强 《广西植保》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采用牛津杯对峙法和比浊法比较研究了50.5%春雷·硫磺WP和20%噻唑锌SC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毒力,采用温室盆栽方法测定了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00g/L50.5%春雷·硫磺W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皿内抑制率为(28.69±1.15)%,显著低... 采用牛津杯对峙法和比浊法比较研究了50.5%春雷·硫磺WP和20%噻唑锌SC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毒力,采用温室盆栽方法测定了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00g/L50.5%春雷·硫磺W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皿内抑制率为(28.69±1.15)%,显著低于10.00 g/L 20%噻唑锌SC的抑菌率(67.36±0.32)%;二者的半数效应浓度分别为2.209μg/mL和1.931μg/mL;1.00 g/L 50.5%春雷·硫磺WP和20%噻唑锌SC对水稻白叶枯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45.99±10.34)%和(32.72±6.58)%,二者间差异显著。建议50.5%春雷·硫磺WP可作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替代药剂,与20%噻唑锌SC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5%春雷·硫磺WP 水稻白叶枯病 抑菌率 毒力测定 盆栽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些单、双糖硅醚的合成及作为物理杀螨剂应用和作用机制评估
4
作者 李健生 王琳琳 +3 位作者 梁殷泽 崔建国 赵帅 黄燕敏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9-1846,共8页
通过葡萄糖、蔗糖及乳糖与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反应,分别合成得到在羟基中引入叔丁基二甲基硅醚基团的三种低聚糖硅醚衍生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了它们的结构及醚化度。同时,利用这些衍生物作为物理杀螨剂对柑橘红蜘蛛进行杀螨活性测试... 通过葡萄糖、蔗糖及乳糖与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反应,分别合成得到在羟基中引入叔丁基二甲基硅醚基团的三种低聚糖硅醚衍生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了它们的结构及醚化度。同时,利用这些衍生物作为物理杀螨剂对柑橘红蜘蛛进行杀螨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糖分子硅醚对柑橘红蜘蛛具有很好的物理灭杀作用,其中蔗糖叔丁基二甲基硅醚对红蜘蛛的杀虫致死率LC_(50)为28.14±0.54 mg·L^(-1),大大优于阳性对照矿物油和橙油。另外,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虫体死亡的生物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致死生物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溶解虫体表皮蜡质层造成昆虫脱水及堵塞昆虫气管造成昆虫窒息死亡的双靶点物理作用方式进行,是一种物理杀虫剂。蔗糖是一种资源丰富、无毒无害的天然物质,此类化合物作为红蜘蛛化学杀虫剂的替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杀虫剂 红蜘蛛 葡萄糖叔丁基二甲基硅醚 蔗糖叔丁基二甲基硅醚 乳糖叔丁基二甲基硅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黑胫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病促生作用
5
作者 郭健杰 易晗 +6 位作者 唐家昊 刘颜玉 韦金妮 杨咖儿 张红岩 申乃坤 陈伯昌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7-938,共12页
由烟草疫霉引起的黑胫病是威胁烟草生产的最具破坏性和最广泛的土传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梯度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对峙法从云南省曲靖市烟草黑胫病重灾区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效拮抗菌株t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16S rRNA和gyrB基... 由烟草疫霉引起的黑胫病是威胁烟草生产的最具破坏性和最广泛的土传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梯度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对峙法从云南省曲靖市烟草黑胫病重灾区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效拮抗菌株t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16S rRNA和gyrB基因联合建树鉴定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进一步研究表明,菌株t1.1具有产嗜铁素、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等多种促生、防病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t1.1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为67.14%,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8%甲霜·锰锌)57.14%的防效,且对烟草的株高、根长、鲜重及叶片表面积等指标具有较好的促生效果。综上,菌株t1.1对烟草黑胫病具有良好的的生物防治潜力,且具有较好的促生效果,丰富了烟草黑胫病的生防菌株资源,为乳酸菌防治烟草黑胫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植物乳植杆菌 生物防治 盆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唑醇对假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效
6
作者 周锋 韩奥辉 +5 位作者 崔伟伟 李涛 王佳 徐莉 郭小艳 刘润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目的】探明粉唑醇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控效果,为粉唑醇在小麦安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粉唑醇颗粒剂对小麦茎基腐病致病菌假禾谷镰刀菌18-HX-16、19-HA-4、20-XX-13等10个菌株的室内毒力,每个菌株设... 【目的】探明粉唑醇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控效果,为粉唑醇在小麦安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粉唑醇颗粒剂对小麦茎基腐病致病菌假禾谷镰刀菌18-HX-16、19-HA-4、20-XX-13等10个菌株的室内毒力,每个菌株设置3次重复,培养48 h后计算粉唑醇对不同菌株的毒力回归方程及EC_(50)值,分析粉唑醇对假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活性;采用田间随机小区试验法,1%粉唑醇颗粒剂设置3个施药量(20 g/667m^(2)、30 g/667m^(2)、50 g/667m^(2))拌种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粉唑醇对供试假禾谷镰刀菌的EC_(50)在0.050~0.894μg/mL,平均为0.400μg/mL;1%粉唑醇颗粒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在49.98%~74.59%,其中,1%粉唑醇颗粒剂施药量为50 g/667m2时,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率低至16.00%、病情指数低至5.87,防效高达74.59%,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噁霉灵颗粒剂)的防治效果。【结论】粉唑醇对假禾谷镰刀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对田间小麦茎基腐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1%粉唑醇颗粒剂以50 g/667m2用量与复合肥混匀施用,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刀菌 粉唑醇 抑菌活性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维盐@海藻酸纳米颗粒制备及缓控释性能研究
7
作者 侯晓君 马林 +3 位作者 邹沛禹 陈利标 卢瑞 张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7,共10页
为了减少甲维盐的用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利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甲维盐纳米颗粒,并通过静电作用在颗粒表面包覆海藻酸得到纳米缓释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分析工艺条件下甲维盐@海藻酸纳米颗粒的结构对甲维盐释放... 为了减少甲维盐的用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利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甲维盐纳米颗粒,并通过静电作用在颗粒表面包覆海藻酸得到纳米缓释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分析工艺条件下甲维盐@海藻酸纳米颗粒的结构对甲维盐释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维盐@海藻酸纳米颗粒的粒径D_(h)和ζ电位负值随着海藻酸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Ca^(2+)的交联作用将导致D_(h)和ζ电位负值减小。甲维盐负载与海藻酸、CaCl_(2)浓度有关,增大海藻酸、CaCl_(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甲维盐的包封率P EE,但减小了甲维盐在纳米颗粒中的载药率P LE。海藻酸包覆延缓了甲维盐的释放,其释放速率主要受到活性分子与基材的相互作用的影响。Ca^(2+)与海藻酸羧基的静电结合削弱了甲维盐与海藻酸的相互作用,加快了甲维盐的扩散释放,而碱性介质中海藻酸分子与甲维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羧基解离度的增大而增强,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 纳米颗粒 缓释 甲维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丙环虫酯和氟啶虫酰胺混配药剂对瓜蚜的药效试验
8
作者 李安萍 陈政恩 +1 位作者 黄树清 何永波 《广西植保》 2024年第2期16-19,共4页
为了开发低毒高效防治瓜蚜的药剂,选用双丙环虫酯与氟啶虫酰胺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大棚药效试验,评价双丙环虫酯与氟啶虫酰胺不同配比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双丙环虫酯与氟啶虫酰胺以5∶25混配时,增效作用最显著。以最佳配比混剂30... 为了开发低毒高效防治瓜蚜的药剂,选用双丙环虫酯与氟啶虫酰胺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大棚药效试验,评价双丙环虫酯与氟啶虫酰胺不同配比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双丙环虫酯与氟啶虫酰胺以5∶25混配时,增效作用最显著。以最佳配比混剂30%双丙环虫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在使用剂量10~14mL/667m^(2)时对黄瓜蚜虫防治效果,药后3d防效达94.25%~97.73%,药后7d防效为93.03%~96.14%,在黄瓜蚜虫发生始盛期施药1次可有效控制黄瓜蚜虫的为害。该药剂速效性好,持效期可达10d左右。研究结果为其他有瓜蚜发生且对常用药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提供了可替换的新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丙环虫酯 氟啶虫酰胺 黄瓜 蚜虫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
9
作者 陈波 玉珍珠 +2 位作者 杨鹏艳 覃小姣 崔郭勤 《广西植保》 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
在江西南昌二化螟高抗区进行3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调查,25%喹硫磷EC 200 g/667m^(2)+渗透剂3 g/667m^(2)处理区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1.7%;25%喹硫磷EC 200 g/667m^(2)的防治效果为76.8%,差于25%喹硫磷EC ... 在江西南昌二化螟高抗区进行3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调查,25%喹硫磷EC 200 g/667m^(2)+渗透剂3 g/667m^(2)处理区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1.7%;25%喹硫磷EC 200 g/667m^(2)的防治效果为76.8%,差于25%喹硫磷EC 200 g/667m^(2)+渗透剂3 g/667m^(2)处理区;3%阿维菌素EW 200 g/667m^(2)防治效果为64.8%,5%氯虫苯甲酰胺SC 60 g/667m^(2)的防治效果为32.1%,防效不理想。未观察到对水稻产生药害。药后4 d调查发现,25%喹硫磷EC 200 g/667m^(2)+渗透剂3 g/667m^(2)对1~3龄幼虫的死亡率可达97.5%,但对4~5龄幼虫的死亡率仅为50.0%,建议在田间二化螟卵孵化高峰期及时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喹硫磷 田间防效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无人机低空喷洒在玉米田的雾滴沉积分布及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初探 被引量:97
10
作者 高圆圆 张玉涛 +3 位作者 赵酉城 李学辉 杨代斌 袁会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157,共6页
2012年8月在河南省夏玉米生长中后期,利用Af-811小型无人机喷洒毒死蜱不同剂型开展了玉米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在试验设定的3个飞行高度中,喷雾高度2.5m时10%毒死蜱超低容量液剂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80.7%;此时,农药雾滴在玉米雌穗... 2012年8月在河南省夏玉米生长中后期,利用Af-811小型无人机喷洒毒死蜱不同剂型开展了玉米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在试验设定的3个飞行高度中,喷雾高度2.5m时10%毒死蜱超低容量液剂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80.7%;此时,农药雾滴在玉米雌穗部位达到15.6个/cm2。(2)无人机喷洒10%毒死蜱超低容量液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为80.7%,而42%毒死蜱乳油对水稀释药液的防效只有69.1%,而当往42%毒死蜱乳油药液中添加雾滴蒸发抑制剂后,防效增加到75.8%。本次试验中,小型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为5m/s,流量为1L/min,施药液量为0.42L/667m2,处理667m2需要25s,与地面自走式高杆喷雾机相比,省工、省时、省水,但从防效分析,无人机的喷雾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811小型无人机 雾滴沉积分布 玉米螟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膨润土辛硫磷缓释剂的制备和释放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子伦 陈利标 +3 位作者 付丽华 李立硕 卢镇 马林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1-886,共6页
使用缓释剂是减少农药对环境污染的有效策略。为开发成本低廉且具有释放速度调节能力的农药缓释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HTMAC)为改性剂制备的有机膨润土作为辛硫磷的载体,制备辛硫磷缓释颗粒剂,分析在水中辛硫磷颗粒剂的释放行为。... 使用缓释剂是减少农药对环境污染的有效策略。为开发成本低廉且具有释放速度调节能力的农药缓释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HTMAC)为改性剂制备的有机膨润土作为辛硫磷的载体,制备辛硫磷缓释颗粒剂,分析在水中辛硫磷颗粒剂的释放行为。结果显示,HTMAC改性有机膨润土对辛硫磷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量最高可达0.966 g/g膨润土。有机膨润土极大延缓了辛硫磷的释放速率,控制季铵盐的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辛硫磷的释放速率,50%辛硫磷活性成分从改性剂用量为50%、100%和150%可交换阳离子容量的有机膨润土颗粒剂的释放时间T50分别为普通颗粒剂的3.4倍、10.4倍和10.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膨润土 辛硫磷 吸附 释放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膨润土对吡虫啉的吸附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燕 孔志杰 +5 位作者 李平高 陈利标 鲍安先 李敏 聂思今 马林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9-575,共7页
缓释剂的使用是提高农药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策略。以四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改性剂制备系列有机膨润土,研究其对吡虫啉的等温吸附,分析吡虫啉在有机膨润土的吸附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缓释剂的使用是提高农药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策略。以四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改性剂制备系列有机膨润土,研究其对吡虫啉的等温吸附,分析吡虫啉在有机膨润土的吸附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未改性膨润土相比,有机改性膨润土极大增强了膨润土对吡虫啉的吸附性能。吡虫啉分子具有较强的极性,无论是短碳链有机膨润土还是长碳链有机膨润土,暴露的硅氧烷表面相对于碳氢基团具有更强的吸附作用,延长季铵盐改性剂的碳链长度增强了有机膨润土对吡虫啉的吸附系数,但是降低了标碳化吸附系数。季铵盐载量对有机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影响与其在膨润土的负载机理有关,载量小于1.0 CEC时,季铵盐主要以离子交换方式吸附到膨润土层间域,增加季铵盐用量可增强有机膨润土对吡虫啉的吸附能力。随着载量的进一步增加,超过可交换阳离子总量的季铵盐以分子形式进入膨润土层间域,降低了膨润土层间域的疏水性及其对吡虫啉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膨润土 吡虫啉 吸附 季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静 陈利标 +3 位作者 闫超 叶火春 韩丙军 冯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06-1610,共5页
黄曲条跳甲是目前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为害特点,目前常用的喷雾法防治效果不佳,且容易导致杀虫剂残留超标。为了筛选对黄曲条跳甲有效的药剂和防治方法,本研究以芥菜为供试蔬菜,通过土壤处理试验,评价了2%噻虫胺·氟... 黄曲条跳甲是目前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为害特点,目前常用的喷雾法防治效果不佳,且容易导致杀虫剂残留超标。为了筛选对黄曲条跳甲有效的药剂和防治方法,本研究以芥菜为供试蔬菜,通过土壤处理试验,评价了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对黄曲条跳甲的田间防效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强的防治效果。在供试剂量为2kg/667m2时,处理后14、21、28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67%、72.00%、70.64%,优于对照药剂1%联苯菊酯·噻虫胺颗粒剂。同时,该药剂对芥菜还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与空白处理相比,2 kg/667 m2的处理剂量下对芥菜的增产率为58.80%,在采收期芥菜残留分析结果显示,芥菜、土壤中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残留量均小于0.5 mg/kg,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中对这2种杀虫剂的残留量的要求。由此可见,施用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采用根施法防治黄曲条跳甲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本研究中的根施法为一次性施药,与常规喷雾方法比较,大大降低了药剂用量和施药人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胺 氟氯氰菊酯 黄曲条跳甲 根施法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对椰心叶甲的毒力及根施药效 被引量:7
14
作者 冯岗 陈利标 +2 位作者 闫超 叶火春 张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34-2038,共5页
椰心叶甲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根区施药对防治植株高大的林木害虫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然而,根施杀虫剂防治棕榈科植物害虫椰心叶甲鲜有报道。本研究测定了噻虫胺和氟氯氰菊酯对椰心叶甲的毒力和协同增效作用,并田间测定了其复配... 椰心叶甲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根区施药对防治植株高大的林木害虫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然而,根施杀虫剂防治棕榈科植物害虫椰心叶甲鲜有报道。本研究测定了噻虫胺和氟氯氰菊酯对椰心叶甲的毒力和协同增效作用,并田间测定了其复配剂的根施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对椰心叶甲成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其LC50值分别为2.50、5.26mg/L;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当二者的质量比为3∶1时,共毒系数高达209。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复配(质量比为3∶1)根施处理后对椰心叶甲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在有效成分剂量为2 g/株和1.5 g/株时,处理后6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53%和83.80%。噻虫胺和氟氯氰菊酯为高效低毒杀虫剂,在根施防治椰心叶甲的应用上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胺 氟氯氰菊酯 椰心叶甲 根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斑病对山茶叶部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丽娜 朱天辉 +1 位作者 杨佐忠 张继甫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8-385,共8页
为了解叶部病害与真菌区系的关系,本研究比较了山茶(Camellia pitardii)健康叶片与受灰斑病侵染的病叶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叶部真菌数量、种群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等。结果表明:健叶真菌数量和物种丰富度在各个季节都高于病叶,健叶以... 为了解叶部病害与真菌区系的关系,本研究比较了山茶(Camellia pitardii)健康叶片与受灰斑病侵染的病叶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叶部真菌数量、种群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等。结果表明:健叶真菌数量和物种丰富度在各个季节都高于病叶,健叶以叶面附生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和内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为优势种,而病叶则都以Pestalotiopsis guepini和内生真菌Guignardia camelliae为优势种,并且健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明显高于病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附生真菌 内生真菌 病原真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草胺在有机膨润土上的吸附和释放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林 代林涛 +4 位作者 秦燕萍 孔志杰 陈利标 王亚晶 黄爱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7-1172,共6页
为减少丙草胺的用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MAC)改性有机膨润土为载体制备丙草胺缓释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有机膨润土的结构变化,并分析丙草胺在有机膨润土上的等温吸附对其释放动力学的影响。... 为减少丙草胺的用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MAC)改性有机膨润土为载体制备丙草胺缓释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有机膨润土的结构变化,并分析丙草胺在有机膨润土上的等温吸附对其释放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DTMAC改性有机膨润土对丙草胺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并减低其在水中的释放速率。在丙草胺吸附和释放过程中疏水相互作用起关键作用,增加改性剂载量有助于增强膨润土的疏水性及其对丙草胺的吸附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缓释效果。50%的丙草胺从DTMAC用量为可交换阳离子总量的60%、80%、100%和120%的有机膨润土的释放时间T50分别为2.05、2.07、2.97、4.26 d,其与丙草胺在相应有机膨润土上吸附的Freundlich系数Kf存在良好的线性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膨润土 丙草胺 缓释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草隆与莠去津复配对杂草的防除效应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磊 张宇 唐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69-71,共3页
用培养皿法和盆栽喷雾法分别测定了敌草隆与莠去津复配防除稗草、藜和狗尾草等田间杂草的联合作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敌草隆与莠去津复配对稗草芽长抑制率的联合作用为增效作用,对藜和狗尾草鲜重防效的联合作用也为增效作用。
关键词 敌草隆 莠去津 杂草防除 生物测定 复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氟啶脲·溴虫腈悬浮剂的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耀民 鲁艳辉 +2 位作者 申君 李涛 李建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1,85,共4页
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等进行筛选,得到30%氟啶脲·溴虫腈悬浮剂的最佳制剂配方为:氟啶脲26%,溴虫腈4%,分散剂33SC 3.0%,分散剂NP-10 1.0%,农乳602#1.0%,硅酸镁铝1.5%,黄原胶0.2%,乙二醇4.0%,正辛醇0.2%,SAG-630 0.2%,用水... 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等进行筛选,得到30%氟啶脲·溴虫腈悬浮剂的最佳制剂配方为:氟啶脲26%,溴虫腈4%,分散剂33SC 3.0%,分散剂NP-10 1.0%,农乳602#1.0%,硅酸镁铝1.5%,黄原胶0.2%,乙二醇4.0%,正辛醇0.2%,SAG-630 0.2%,用水补足至100%。通过湿式超微粉碎法加工工艺制成悬浮剂,制剂分散性良好,悬浮率≥90%,热贮和冷贮稳定性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脲 溴虫腈 悬浮剂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爬树修枝机的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贤 邓毅 +1 位作者 李岩舟 朱欣民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8-156,共9页
为了实现快速修枝,结合桉树的通直度较其他林木高的特点,设计一种以两个対置分布的驱动轮作为攀爬驱动机构,从而使自身可以沿着树干直接往上爬升的爬树修枝机。该爬树修枝机主要由攀爬装置和修枝装置组成。对攀爬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确... 为了实现快速修枝,结合桉树的通直度较其他林木高的特点,设计一种以两个対置分布的驱动轮作为攀爬驱动机构,从而使自身可以沿着树干直接往上爬升的爬树修枝机。该爬树修枝机主要由攀爬装置和修枝装置组成。对攀爬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驱动轮与树干之间的摩擦系数和攀爬装置夹紧力所要满足的关系式;根据滑切切割可降低切割阻力的原理,对修枝装置的切割刀片进行了设计,在综合考虑爬树修枝机的结构布置和总体质量的前提下,为减少修枝装置的切割阻力,确定其定刀片的倾角为10°,动刀片的倾角为12°;在桉树活立木和以圆形钢管作为模拟树干的试验装置上分别进行爬树修枝机的攀爬性能和修枝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攀爬装置所用的电动推杆推力为600 N的条件下,本研究所设计的爬树修枝机能够顺利攀爬桉树活立木,树干未见损伤,具有较好的攀爬性能,打滑率仅为10.03%,爬树修枝机能够切断直径10 mm以下的桉树枝条。结合爬树修枝机的结构参数和试验条件进行计算和分析可知,此时爬树修枝机的加速度为2.88 m/s^(2),最大爬升速度为2.97 m/s,修枝过程中所消耗的功率为603.10 W,而切断直径更大的枝条并且避免动刀片与树干之间产生作用力,则需要进一步增加攀爬装置的电动推杆的推力,推力至少为1 573 N,在此推力下,爬树修枝机消耗的功率为1 585.73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修枝机 切刀倾角 攀爬测试 修枝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草胺碳酸钙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缓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坤 郭艳珍 +4 位作者 臧延琴 杨倩 徐志峰 厉阗 何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4-238,共5页
为增加乙草胺的持效性,将乙草胺与氯化钙-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混合后与碳酸钠反应制得乙草胺碳酸钙微球。通过扫描电镜、粒径分布仪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对该微球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备工艺、载药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碳酸钙载... 为增加乙草胺的持效性,将乙草胺与氯化钙-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混合后与碳酸钠反应制得乙草胺碳酸钙微球。通过扫描电镜、粒径分布仪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对该微球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备工艺、载药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碳酸钙载体晶型主要为方解石结构;常温条件下,当n(CaCl2)∶n(Na2CO3)∶n(SDS)=1∶2∶2、搅拌速率为500 r/min、搅拌时间为10 min时,损耗率为0.2%,载药率接近20%;所得碳酸钙微球呈球形,粒径分布窄,且呈正态分布;微球中乙草胺的释放速率随温度和pH值的升高而增加。该微球制备工艺的优化及缓释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田间定时、定量的释药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碳酸钙 微球 缓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