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个广西喜树种源的喜树碱含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毅 苏付保 +2 位作者 粟本超 冯立新 兰健花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1期119-121,共3页
以13个广西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种源的嫩叶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源对喜树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喜树碱含量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土壤类型和海拔种源间的喜树碱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13个广西喜树种源的喜树碱含量从高... 以13个广西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种源的嫩叶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源对喜树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喜树碱含量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土壤类型和海拔种源间的喜树碱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13个广西喜树种源的喜树碱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德保>田林>金秀>隆林德峨>兴安>西林>天峨>永福>凌云>东兰>隆林新州>南丹>灵川。德保、田林、金秀喜树种源是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喜树碱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杉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买凯乐 李荣珍 +6 位作者 刘宏 覃琨 兰健花 朱昌叁 冯立新 苏杰南 周全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4,共9页
[目的]探索银杉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为阐明影响诱导银杉愈伤组织、不定芽等的机制提供帮助。[方法]以广西金秀和广西桂林2个种源的银杉成熟胚为试验材料,利用1/2 MS、DCR、P6培养基,分别添加0.5、1.0、1.5 mg·L^... [目的]探索银杉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为阐明影响诱导银杉愈伤组织、不定芽等的机制提供帮助。[方法]以广西金秀和广西桂林2个种源的银杉成熟胚为试验材料,利用1/2 MS、DCR、P6培养基,分别添加0.5、1.0、1.5 mg·L^(−1)的6-BA,0.2、0.4、0.6 mg·L^(−1)的NAA和0.5、1.0、1.5 mg·L^(−1)的IBA,诱导银杉愈伤组织、不定芽和不定根,得到银杉再生植株;分析银杉种源、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银杉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诱导率和增殖壮芽率的影响。[结果]广西桂林种源银杉愈伤组织、不定根诱导率和增殖壮芽率最大,分别为66.48%,21.43%和55.00%。广西金秀种源银杉不定芽诱导率最大,为73.33%。适合银杉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的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愈伤组织为DCR+0.5 mg·L^(−1)6-BA,对于不定芽为DCR+1.5 mg·L^(−1)6-BA,对于不定根为1/2 MS+0.2 mg·L^(−1)NAA+0.5 mg·L^(−1)IBA,对于增殖壮芽为DCR+1.0 mg·L^(−1)6-BA+0.4 mg·L^(−1)NAA。[结论]广西桂林种源银杉整体诱导率和增殖率相比广西金秀种源高。DCR培养基对银杉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具有显著促进效果,1/2 MS培养基对不定根诱导具有显著促进效果。6-BA既可诱导银杉愈伤组织和又可诱导不定芽,NAA和IBA组合可诱导出银杉不定根,6-BA和NAA组合可对银杉不定芽进行增殖壮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杉 濒危物种 成熟胚 愈伤组织 不定芽诱导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红椿种群年龄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冯立新 陈荣 +7 位作者 朱昌叁 杨善云 廖英汉 买凯乐 苏付保 岑建余 杨顺华 罗世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0,95,共6页
红椿是我国濒危保护物种,针对红椿天然林在广西的分布及种群分布特点,在桂西北红椿分布集中区域设置了9个20m×20m的调查样地,采用离散分布理论拟合方法,对该地红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红椿是我国濒危保护物种,针对红椿天然林在广西的分布及种群分布特点,在桂西北红椿分布集中区域设置了9个20m×20m的调查样地,采用离散分布理论拟合方法,对该地红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桂西北红椿种群个体主要集中在Ⅳ、Ⅴ和Ⅶ龄级,而幼龄树(Ⅰ和Ⅱ级)较少或者没有,表明桂西北红椿种群更新比较困难。桂西北红椿在5m×5m、5m×10m、10m×10m的取样面积上,低龄级呈现均匀分布,高龄级呈现聚集分布,并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大,呈均匀分布的龄级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北 红椿 龄级 尺度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红椿(Toona ciliata)群落结构与更新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冯立新 买凯乐 +6 位作者 杨善云 苏付保 伊洪伟 李荣珍 兰健花 陈荣 朱昌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32,39,共6页
红椿为我国的濒危保护物种。以广西西北部红椿(Toona ciliata)主要集中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在隆林县、西林县和田林县的野外样地调查数据,分析广西红椿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结构及红椿更新特征。结果表明:广西红椿群落主要物种包括... 红椿为我国的濒危保护物种。以广西西北部红椿(Toona ciliata)主要集中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在隆林县、西林县和田林县的野外样地调查数据,分析广西红椿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结构及红椿更新特征。结果表明:广西红椿群落主要物种包括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苦楝(Melia azedarach)、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杜茎山(Maesa japonica)、马莲鞍(Streptocaulon griffithii)等。隆林县具有较高的科、属、物种丰富度,但乔、藤、草及总物种丰富度在3个地点间无显著差异;田林县和隆林县均在较低径阶和高径阶中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而西林县在低径阶中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但差异均不显著;红椿野生种群实生苗更新困难,在3个调查地点红椿实生幼苗平均仅为1.3株,在隆林调查点甚至未发现有更新的幼苗。因此,在保护红椿种群的同时,可适当进行红椿幼苗的人工补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北 物种多样性 红椿 群落结构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不同种源香椿、南酸枣早期表现 被引量:6
5
作者 买凯乐 朱昌叁 +4 位作者 冯立新 胡卫东 苏杰南 苏付保 秦秀华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2期236-240,共5页
为给石漠化地区改造提供树种,从广西西北部地区采集香椿(Toona sinensis)、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优树种子,进行育苗与造林试验,对不同种源的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苗高和地径及幼林的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和病虫害情况... 为给石漠化地区改造提供树种,从广西西北部地区采集香椿(Toona sinensis)、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优树种子,进行育苗与造林试验,对不同种源的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苗高和地径及幼林的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和病虫害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香椿、南酸枣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及苗高和地径均差异显著。香椿种子中,德保和隆林种源的千粒重较大(12.54和12.58 g),德保和凌云种源的发芽率较高(84.67%和90.67%);0.8年生香椿苗木中,德保种源的苗高和地径最大(29.68和0.81 cm);在1.8年和4.8年生香椿幼林中,德保种源的树高和胸径最大,分别为2.60 m和4.37 cm及12.67 m和12.75 cm。南酸枣种子中,凌云种源的千粒重最大(2 555.67 g),凌云和隆林种源的发芽率较高(97.15%和94.67%);0.8年生南酸枣苗木中,凌云种源的地径(0.74 cm)和靖西种源的苗高(84.78 cm)最大;1.8年生南酸枣幼林中,凌云种源的树高(3.45 m)和胸径(5.29 cm)最大,隆林种源的冠幅最大(2.43 m);4.8年生南酸枣幼林中,凌云和靖西种源的树高(10.66和10.96 m)和冠幅(5.07和4.76 m)较大。德保种源香椿蛀干害虫发生严重,南酸枣主干遭风折严重。可选择德保与凌云种源造林,造林初期需加强病虫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选育 种源 香椿 南酸枣 石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植物银杉濒危因素及种群扩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买凯乐 朱昌叁 +5 位作者 冯立新 高照阳 刘宏 覃琨 苏杰南 林上海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6期872-876,共5页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作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已被列入极小种群保护物种名录。关于银杉的生物学特性、种群特征和人工育苗方面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就银杉种群衰退的因素、如何保护和扩大银杉种群进行总结。...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作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已被列入极小种群保护物种名录。关于银杉的生物学特性、种群特征和人工育苗方面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就银杉种群衰退的因素、如何保护和扩大银杉种群进行总结。银杉种群衰退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生境破坏、种子成活率低、根际微生物少、遗传多态低、竞争力弱和种群萎缩等。银杉种群保护与扩大的对策和建议为加强就地保护,包括开辟林窗、开展林下补植;开展多样化苗木繁育,包括播种、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加强银杉保护的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杉 濒危 保护性 种群扩大 种群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果树人工林优树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昌叁 冯立新 +2 位作者 李荣珍 苏付保 黎素平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69-72,108,共5页
以种植于广西南宁、柳州等地的顶果树人工林作为选优林分,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测量并分析44株候选优树和220株优势木生长量数据,应用差异显著临界值法确定优树选择标准。结果表明:优树选择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10倍... 以种植于广西南宁、柳州等地的顶果树人工林作为选优林分,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测量并分析44株候选优树和220株优势木生长量数据,应用差异显著临界值法确定优树选择标准。结果表明:优树选择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10倍、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09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37倍。按此标准入选的优树有12株,入选率为27.3%,所选出的顶果树优树可为良种繁育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果树 人工林 优树 选择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蹄荷树干解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永彬 冯立新 +4 位作者 朱能武 苏付保 李荣珍 朱昌叁 钟国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97-199,共3页
[目的]研究马蹄荷树种生长规律,为天然林保护和人工林培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经典树干解析方法,研究马蹄荷树种胸径、树高、材积、形数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幼龄期树高生长较快,10 a后开始下降;胸径生长快速期较长,20 a后开始下... [目的]研究马蹄荷树种生长规律,为天然林保护和人工林培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经典树干解析方法,研究马蹄荷树种胸径、树高、材积、形数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幼龄期树高生长较快,10 a后开始下降;胸径生长快速期较长,20 a后开始下降;材积生长一直处于增长期,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没有相交,都保持快速生长。[结论]马蹄荷在风倒前生长状况良好,适宜在防城港自然环境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荷 树干解析 生长量 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桦实生苗与组培苗造林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彬 冯立新 +1 位作者 苏付保 马朝忠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6期197-197,219,共2页
西南桦是广西珍贵乡土用材树种,为了对比不同苗木种类造林生长表现,结合西南桦推广造林项目开展了实生苗和组培苗造林对比试验,实生苗和组培苗各造林250株,分5个重复,每个重复50株,造林后2a进行测定,胸径和树高生长都差异显著,组培苗明... 西南桦是广西珍贵乡土用材树种,为了对比不同苗木种类造林生长表现,结合西南桦推广造林项目开展了实生苗和组培苗造林对比试验,实生苗和组培苗各造林250株,分5个重复,每个重复50株,造林后2a进行测定,胸径和树高生长都差异显著,组培苗明显好于实生苗,后期生长表现还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 实生苗 组培苗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植对天峨金花茶早期开花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永腾 苏付保 +2 位作者 冯立新 粟本超 蔡佳辛 《当代农机》 2023年第11期64-65,共2页
以8年生金花茶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密植对天峨金花茶早期开花量影响研究。结果8年生天峨金花茶密植林的树高和冠幅小于传统密度林,但差异不显著;密植林单株花蕾数量、单位面积花蕾数量为传统密度林的81.38%、123.90%,且有极显著影响。可见... 以8年生金花茶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密植对天峨金花茶早期开花量影响研究。结果8年生天峨金花茶密植林的树高和冠幅小于传统密度林,但差异不显著;密植林单株花蕾数量、单位面积花蕾数量为传统密度林的81.38%、123.90%,且有极显著影响。可见,采用早期密植树冠重叠时隔株移栽技术,可显著提高金花茶早期林分单位面积的开花量,并可为扩大种植提供优质苗木,可大大提高种植金花茶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城金花茶 天峨金花茶 树高 冠幅 总黄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花型和晚花型天峨金花茶实生优良单株选择
11
作者 杨昌尚 罗乾庚 +3 位作者 苏付保 冯立新 买凯乐 粟本超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期13-17,22,共6页
为筛选出优质的天峨金花茶材料,以天峨金花茶种质资源保存园中的20个早花型和25个晚花型天峨金花茶野生种群为研究对象,统计连续5年的单株花朵数量,并测定单位体积树冠花朵数量靠前10个单株的总黄酮含量和单位体积树冠的总黄酮总量。结... 为筛选出优质的天峨金花茶材料,以天峨金花茶种质资源保存园中的20个早花型和25个晚花型天峨金花茶野生种群为研究对象,统计连续5年的单株花朵数量,并测定单位体积树冠花朵数量靠前10个单株的总黄酮含量和单位体积树冠的总黄酮总量。结果:筛选出早花9、早花5及晚花6、晚花1和晚花3共5株优良单株;晚花型天峨金花茶总黄酮含量、单位体积树冠花朵数和总黄酮总量均高于早花型,分别高出36.92%、43.61%和92.22%,因此种植天峨金花茶应以发展晚花型为主。在天峨金花茶野生种群中,以单位体积树冠的总黄酮总量为指标筛选金花茶优良单株,兼顾了花朵数量和总黄酮含量两方面,可应用于选择育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峨金花茶 早花型 晚花型 选择育种 总黄酮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