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弧氧化及包埋渗铝法制备的复合涂层高温抗蚀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黄祖江 蒋智秋 +2 位作者 董婉冰 童庆 李伟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52,共9页
采用包埋渗铝技术在C103铌合金基体上制备Al/C103,通过微弧氧化(MAO)处理获得Al_2O_3陶瓷膜外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配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镜(SEM),分析复合涂层高温腐蚀前后的成分和组织结构,并研究其高温氧化和热腐蚀行为与机... 采用包埋渗铝技术在C103铌合金基体上制备Al/C103,通过微弧氧化(MAO)处理获得Al_2O_3陶瓷膜外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配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镜(SEM),分析复合涂层高温腐蚀前后的成分和组织结构,并研究其高温氧化和热腐蚀行为与机理。结果表明:包埋渗铝处理的Al/C103经1000℃氧化10h后增重为6.98mg/cm^2,微弧氧化结合包埋渗铝制备的MAO/Al/C103增重为2.89mg/cm^2;氧化20h后,MAO/Al/C103增重为57.52mg/cm^2,高于Al/C103的28.08mg/cm^2。在900℃熔融混合盐(75%Na2SO4和25%NaCl,质量分数)中腐蚀50h后,Al/C103和MAO/Al/C103的增重分别为70.54,55.71mg/cm^2,表面生成了Al_2O_3和钙钛矿结构NaNbO3相;部分NaNbO3堵塞MAO微孔,阻碍熔盐向内扩散,MAO/Al/C103试样表现出较优的抗热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包埋渗铝 高温氧化 热腐蚀 铌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La和Ce及超声处理对ZL201铝合金显微组织及抗拉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赛楠 潘利文 +3 位作者 罗涛 黄丹琳 董强 胡治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452-2457,共6页
本工作研究了稀土元素La和Ce的添加量及超声处理对铸态ZL201铝合金显微组织形貌、晶粒大小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可有效抑制晶粒长大,进而细化枝晶和晶粒尺寸。添加稀土元素的ZL201-0.2%(质量分数,下同)La合金... 本工作研究了稀土元素La和Ce的添加量及超声处理对铸态ZL201铝合金显微组织形貌、晶粒大小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可有效抑制晶粒长大,进而细化枝晶和晶粒尺寸。添加稀土元素的ZL201-0.2%(质量分数,下同)La合金抗拉强度为207MPa,ZL201-0.6%Ce合金抗拉强度达到223MPa,分别比未添加稀土元素的ZL201合金提高了10.7%和19.3%。经超声处理后,ZL201-0.1%La合金抗拉强度达到247 MPa,比未经超声处理的ZL201-0.1%La合金提高了50.6%;ZL201-0.3%Ce合金抗拉强度达到226 MPa,比未经超声处理的提高了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超声处理 微观组织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Y及热处理对6016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卢博 李安敏 +3 位作者 饶宇 汪林忠 左天辰 胡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35-142,共8页
为了提高6016铝合金的性能,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实验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钇(Y)及其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对6016铝合金的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Y的添加... 为了提高6016铝合金的性能,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实验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钇(Y)及其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对6016铝合金的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Y的添加,6016铝合金的晶粒明显细化,并且细化的晶粒分布趋于均匀,当Y的添加量为0.35%(质量分数)时,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强度、断后伸长率达到最佳值,而当过量添加Y时,在相同的热处理状态下,合金力学性能有所降低。Y元素主要以Al 3Y、AlFeSiY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晶界上,能够促使再结晶形核率的增加,有利于小角度界面向大角度界面发展,对合金回复再结晶过程有积极作用。6016铝合金具有良好的烤漆硬化性,添加0.35%Y元素的合金经模拟烤漆6 h后,抗拉强度达到320 MPa,屈服强度达到270 MPa,相比于其T4p态,抗拉强度提升68 MPa,屈服强度提升11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16铝合金 晶粒细化 拉伸性能 再结晶 烤漆硬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填充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曹云飞 赵艳君 +2 位作者 李留洋 潘利文 唐鹏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8,共10页
泡沫铝填充管是在一个或多个不同横截面形状的薄壁金属管内填充泡沫铝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泡沫铝的填充不仅提高了薄壁金属管的轴向压缩性能和抗弯曲性能,也避免了泡沫铝本身强度不高的劣势。从泡沫铝填充管的制备、结构... 泡沫铝填充管是在一个或多个不同横截面形状的薄壁金属管内填充泡沫铝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泡沫铝的填充不仅提高了薄壁金属管的轴向压缩性能和抗弯曲性能,也避免了泡沫铝本身强度不高的劣势。从泡沫铝填充管的制备、结构及性能方面综述了其研究现状,从泡沫铝单管、双管与多管填充的角度分析了结构对泡沫铝填充管压缩和弯曲性能的影响。单管填充泡沫铝改变了薄壁管压缩及弯曲的失效形式,提高了薄壁管的吸能性;双管填充泡沫铝的内管多数以同心管形式排列,在管内部所填充的泡沫铝支撑的基础上,内管进一步支撑起泡沫铝填充管的承载和吸能作用,其压缩及弯曲性能较单管填充更为突出;多管填充泡沫铝在双管基础上进行拓展,可以同心或并列排布,对薄壁管性能的提升各有不同,平行排列的多管结构能量吸收效率高于泡沫铝填充单管,但低于相应的薄壁空管结构。泡沫铝填充管的制备技术通常是分别制取泡沫铝和管材再进行填充,尽管过于单一且工艺复杂,但由于其具有优异的承载和吸能能力,仍然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极具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填充管 单管填充 双管填充 多管填充 吸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熔剂对铝熔体及其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唐鹏 刘裔源 +4 位作者 陈寒冰 彭林欣 邓松云 左茜 吴翩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5-49,共5页
基于吸附净化原理研究稀土熔剂对铝熔体的精炼效果,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复合熔剂对铝熔体净化及其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含氯化盐68.9%、碳酸钙8.6%和氟化镧5.1%的复合熔剂对铝熔体净化处理效... 基于吸附净化原理研究稀土熔剂对铝熔体的精炼效果,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复合熔剂对铝熔体净化及其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含氯化盐68.9%、碳酸钙8.6%和氟化镧5.1%的复合熔剂对铝熔体净化处理效果最好,合金试样中的孔隙度由8.25%降至1.32%,硬度由HB91.7提高到HB99.3,延伸率由0.53%提高至1.12%,抗拉强度由113.9 MPa达到229.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熔体 富澜 稀土熔剂 气孔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83铝合金成分优化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苏天 赵艳君 +1 位作者 胡治流 李平珍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39,共8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了不同成分的5083铝合金。运用晶间腐蚀、剥落腐蚀、极化曲线测试等研究手段,采用金相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方法,分析了Mn、Zn、Mg、Si等元素对5083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得出各元素...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了不同成分的5083铝合金。运用晶间腐蚀、剥落腐蚀、极化曲线测试等研究手段,采用金相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方法,分析了Mn、Zn、Mg、Si等元素对5083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得出各元素在5083铝合金中的最佳成分范围。结果表明,Mn含量控制在0.5%左右,Si含量不应超过0.2%,Zn含量控制在0.14%左右,Mg含量控制在4.3%左右,其余元素在限度范围内时,5083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3铝合金 成分优化 晶间腐蚀 剥落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双丝超音速电弧喷涂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当精 唐旭 +4 位作者 李雷 张一凡 江旭东 许征兵 曾建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8,共12页
目的采用异质双丝和同质双丝制备3种超音速电弧喷涂铁基涂层,对比研究3种防护涂层在700℃下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在700℃高温氧化前后涂层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 目的采用异质双丝和同质双丝制备3种超音速电弧喷涂铁基涂层,对比研究3种防护涂层在700℃下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在700℃高温氧化前后涂层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以及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和分析。采用Matlab软件对涂层的孔隙率进行测定,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制备得到的3种涂层的孔隙率均低于10%,满足电弧喷涂的要求。3种涂层的显微硬度均达到了400HV以上,其中FeAlCrMoVC/FeAlNiMoCrC涂层的孔隙率最低、显微硬度最高,分别为5.00%和456.91HV。在700℃循环氧化下,FeAlCrMoVC、FeAlNiMoCrC和FeAlCrMoVC/FeAlNiMoCrC涂层的单位面积氧化增重分别为10.67、3.32和2.02mg/cm^(2)。它们的氧化动力学符合经典的抛物线规律,抛物线速率常数(kp)分别为3.08×10^(-10)、2.20×10^(-11)和5.60×10^(-12)g^(2)·cm^(-4)·s^(-1)。从高温氧化后涂层的扫描电镜图观察到,异质双丝法制备的涂层表面氧化膜主要由3种致密形貌组成,结合EDS和XRD分析,推断它们主要由Fe_(3)O_(4)、Fe_(2)O_(3)、Cr_(2)O_(3)和Al_(2)O_(3)以及尖晶石结构的NiCr_(2)O_(4)组成。截面分析发现,异质双丝制备的FeAlCrMoVC/FeAlNiMoCrC涂层的内氧化和表面氧化膜厚度最小,分别约为5.3、24.7和118.2μm。结论涂层的内氧化从孔隙和氧化夹杂物等缺陷开始,而生成的致密氧化物能够提高涂层的抗氧化性。超音速电弧喷涂制备的3种涂层都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而异质双丝法制备的FeAlMoCrC/FeAlNiMoCrVC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双丝 超音速电弧喷涂 铁基涂层 动力学分析 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和声搜索算法的极限学习机网络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清宝 蒋成龙 +3 位作者 林小峰 徐辰华 唐鹏 张梦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7-524,共8页
极限学习机(ELM)因其运算速度快、误差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随机给定输入权值和阈值可能导致隐含层节点无效,因此,ELM通常需要增加隐含层节点数来提高预测精度,从而导致网络泛化能力不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和声搜... 极限学习机(ELM)因其运算速度快、误差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随机给定输入权值和阈值可能导致隐含层节点无效,因此,ELM通常需要增加隐含层节点数来提高预测精度,从而导致网络泛化能力不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和声搜索算法的极限学习机网络(HS-ELM),采用和声搜索算法不断调整ELM输入权值和隐含层阈值矩阵选取最优以达到优化网络的目的。最后通过两种复杂度不同的非线性函数拟合加以验证。结果表明,传统ELM网络平均预测误差为0.31×10-3%和1.6%,HS-ELM的平均预测误差为0.01×10-3%和0.4%。证明和声搜索算法优化后的ELM网络在同等情况下所需的隐含层节点数和预测精度均优于传统ELM网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搜索算法 极限学习机 隐含层节点数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C对Mg_2Si/Al基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唐鹏 赵艳君 +2 位作者 李睿 何建鑫 詹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3-638,共6页
针对熔体反应法制备的原位自生Mg_2Si/Al基复合材料组织粗大而导致合金性能降低现象,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的Al-Ti-C晶粒细化剂(0,0.1,0.3,0.5,1.0,3.0,5.0,10.0 wt%)对Mg_2Si/Al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Ti-C可使Mg_2Si... 针对熔体反应法制备的原位自生Mg_2Si/Al基复合材料组织粗大而导致合金性能降低现象,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的Al-Ti-C晶粒细化剂(0,0.1,0.3,0.5,1.0,3.0,5.0,10.0 wt%)对Mg_2Si/Al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Ti-C可使Mg_2Si/Al基复合材料中的Mg_2Si颗粒细化。当添加量为0.5 wt%时,Mg_2Si颗粒由粗大菱角状变为细小圆滑状;但继续添加时会出现细化效果衰退现象。当Mg_2Si晶粒细小、分布均匀时,Mg_2Si/Al基复合材料的硬度高,摩擦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C 细化 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63黄铜下水管腐蚀失效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文超 杜再翔 +3 位作者 张建峰 陈俊丞 李逸泰 湛永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17-1822,共6页
黄铜下水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使用,为进一步提高黄铜下水管的防腐技术,增加其使用寿命,以实际失效的H63黄铜下水管作为腐蚀失效的研究对象,从宏观形貌和微观机理两方面对其腐蚀失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63黄铜下水管发生脱... 黄铜下水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使用,为进一步提高黄铜下水管的防腐技术,增加其使用寿命,以实际失效的H63黄铜下水管作为腐蚀失效的研究对象,从宏观形貌和微观机理两方面对其腐蚀失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63黄铜下水管发生脱锌腐蚀后最终会发生脆性断裂;下水管内表面腐蚀比外表面严重,其腐蚀产物主要有Zn O、Zn Cl2及Cu(OH)Cl;Cl-在内表面腐蚀破坏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下水管的上波纹管部位是腐蚀失效最容易发生的部位,其腐蚀处的硬度值为147.77 HV,减薄程度值为0.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3黄铜 下水管 腐蚀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化与热处理对Al-6.5Zn-2.1Mg-2.0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剑冰 庞兴志 +2 位作者 胡治流 李逸泰 赵艳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99-904,共6页
为了提高Al-Zn-Mg-Cu系铝合金的综合性能,采用合金化的方法制备了五种不同成分的Al-6.5Zn-2.1Mg-2.0Cu-0.5Ho合金,经过均匀化和时效处理后,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拉伸试验机、显微硬度计、涡流电导仪等方法对各状态下... 为了提高Al-Zn-Mg-Cu系铝合金的综合性能,采用合金化的方法制备了五种不同成分的Al-6.5Zn-2.1Mg-2.0Cu-0.5Ho合金,经过均匀化和时效处理后,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拉伸试验机、显微硬度计、涡流电导仪等方法对各状态下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含量的Zr元素能起到细化合金组织的作用,合金在铸态、均匀化处理和时效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均随Zr含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当Zr含量为0.2%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60、327、417MPa。显微硬度的变化趋势与抗拉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导电率却随着Z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同一成分合金,时效处理均能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显微硬度和导电率,该处理方法是提高Al-6.5Zn-2.1Mg-2.0Cu-0.5Ho合金性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 合金化 热处理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元素对CoCuFeNiVTi_x高熵合金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海梅 杨文超 +2 位作者 庞兴志 杨剑冰 湛永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87-1191,共5页
为了研究Ti元素含量对CoCuFeNiVTi_x高熵合金体系耐磨性能的影响,用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了CoCuFeNiVTi_x(x=0.5,1.0,1.5,2.0)高熵合金,采用HV-50型显微硬度计对其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形貌进行了观察。... 为了研究Ti元素含量对CoCuFeNiVTi_x高熵合金体系耐磨性能的影响,用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了CoCuFeNiVTi_x(x=0.5,1.0,1.5,2.0)高熵合金,采用HV-50型显微硬度计对其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形貌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Ti含量为0.5和1.0时,合金为FCC+BCC结构;Ti含量升至1.5和2.0时,合金转变为BCC结构。随着T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及耐磨性能都得到提高,合金由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演变为以粘着磨损为主。其中,CoCuFeNiVTi_(1.5)合金的摩擦系数最低(0.45),并且硬度达到最高值589 Hv。综合来说,CoCuFeNiVTi_(1.5)合金的耐磨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硬度 耐磨性能 磨损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含量对均匀化退火前后Al-5Mg-0.5Mn-0.24Zr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俊 赵艳君 +3 位作者 李志飞 庞兴志 唐鹏 胡治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086-18092,共7页
本工作在5083铝合金Al-5Mg-0.5Mn中复合添加0.24%(质量分数)Zr和不同含量的Er制备了Al-5Mg-0.5Mn-0.24Zr-x Er合金,并对其进行320℃×20 h+450℃×20 h双级均匀化退火,研究不同Er含量与0.24%Zr复合添加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 本工作在5083铝合金Al-5Mg-0.5Mn中复合添加0.24%(质量分数)Zr和不同含量的Er制备了Al-5Mg-0.5Mn-0.24Zr-x Er合金,并对其进行320℃×20 h+450℃×20 h双级均匀化退火,研究不同Er含量与0.24%Zr复合添加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Al 3Er的演变过程,借助TEM和元素的面扫分析手段探讨了Er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Er含量为0.42%时,均匀化退火前Al-5Mg-0.5Mn-0.24Zr-x Er合金的最大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77.6HV、232.8 MPa和15.3%;经过320℃×20 h+450℃×20 h均匀化退火后,合金的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86.1HV、262.4 MPa和13.3%。随着Er含量在0.068%~0.52%区间增大,合金中形成的(Al,Mg,Mn,Er,Zr)复合白色相不断增多,其尺寸也不断增大,从球状、小块状及长条状向粗大鱼骨状转变;经过320℃×20 h+450℃×20 h的均匀化退火后,上述白色相逐渐扩散溶解,粗大鱼骨状基本消失,转变成小球状及小长条状,弥散分布在合金中。均匀化退火前,Er、Mg元素经常“相伴偏聚”,Er主要以Al(Er x Mg 1-x)粗大复合相的形式存在;均匀化退火后,合金中析出了5~25 nm的Al 3Er粒子,其与基体形成了基本完全共格的关系,而10~30 nm的Al 3(Er,Zr)粒子则均匀分布于基体中,进一步提高了合金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5Mg-0.5Mn-0.24Zr- X Er合金 AL 3Er相 均匀化退火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高温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玉杰 梁天权 +4 位作者 敖润 李望 赵航 彭崇阔 曾建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497-500,共4页
综述了超音速电弧喷涂高温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涂层的种类、制备方法,展望了高温防护涂层的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超音速电弧喷涂防护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和优化新型喷涂丝材与涂层的化学成分、组织,提高涂层的组织结构稳定... 综述了超音速电弧喷涂高温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涂层的种类、制备方法,展望了高温防护涂层的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超音速电弧喷涂防护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和优化新型喷涂丝材与涂层的化学成分、组织,提高涂层的组织结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促进高温防护涂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电弧喷涂 高温防护涂层 抗高温氧化性能 化学成分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在固溶体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强 潘利文 +4 位作者 张赛楠 胡治流 赵翠华 黄丹琳 施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449-453,483,共6页
材料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很大一部分是固溶体材料,固溶体掺杂元素的不同将导致其力学、电学、热学、磁学等性能以及化学性质的变化。通过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可以快速优选掺杂方式,优化固溶体的性质,获得综合性能优越的固溶体。简单介... 材料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很大一部分是固溶体材料,固溶体掺杂元素的不同将导致其力学、电学、热学、磁学等性能以及化学性质的变化。通过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可以快速优选掺杂方式,优化固溶体的性质,获得综合性能优越的固溶体。简单介绍了第一性原理在固溶体研究中的研究方法,主要综述了第一性原理在固溶体电子结构、稳定性、弹性常数、热力学和堆垛层错能量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第一性原理在固溶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墨铸铁激光熔覆镍基合金工艺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智秋 童庆 +3 位作者 黄祖江 陈泉志 董婉冰 李伟洲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38,共6页
为了提高蠕墨铸铁玻璃模具的使用寿命,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模具表面熔覆一层镍基合金涂层。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量和搭接率等对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显微镜(OM)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观察和分析不... 为了提高蠕墨铸铁玻璃模具的使用寿命,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模具表面熔覆一层镍基合金涂层。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量和搭接率等对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显微镜(OM)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观察和分析不同工艺参数下熔覆层表面和截面形貌以及物相结构,并以熔覆层是否存在气孔、裂纹等缺陷以及组织形貌特征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最佳工艺下获得的多道单层熔覆层进行硬度和摩擦磨损测试。结果表明:(1)激光熔覆镍涂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功率800W、扫描速度3mm/s、送粉量5.4g/min、搭接率25%。(2)最优参数下获得的熔覆层的物相主要为γ-(Fe,Ni)和Cr_(23)C_6。涂层平均硬度为389.9HV,是基体的2.48倍。涂层摩擦系数曲线较平缓、波动较小,值约为0.38,比基体下降了0.25。在100N载荷下涂层和基体的磨损率分别为1.72×10^(-6)和7.15×10^(-6)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蠕墨铸铁 工艺参数 摩擦磨损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cSZ基电解质中低温导电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天权 郭燕 +3 位作者 陈锡勇 詹峰 张修海 曾建民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94,共8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适用于多种燃料气体,高效清洁,是最有前景的燃料电池之一。氧化钪(Sc2O3)掺杂二氧化锆(ZrO2)系列(ScSZ)使氧化锆基电解质表现出优异的离子导电性。ScSZ基电解质晶粒纳米化呈现出了很好的电学性能而得到广泛深...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适用于多种燃料气体,高效清洁,是最有前景的燃料电池之一。氧化钪(Sc2O3)掺杂二氧化锆(ZrO2)系列(ScSZ)使氧化锆基电解质表现出优异的离子导电性。ScSZ基电解质晶粒纳米化呈现出了很好的电学性能而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ScSZ基电解质在中低温下会发生相变,产生低导电性的菱形相而影响其离子电导率。系统总结了单元或二元氧化物掺杂ScSZ电解质在中低温下的物相、晶体结构及电导率。多元氧化物复合掺杂ScSZ可有效防止在中低温下发生相变、稳定立方相ScSZ。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纳米ScSZ基电解质,可很好地提高电解质的电导率。提出了ScSZ系列在中低温范围内(600~800℃)的发展方向:优化掺杂成分和掺杂量提高晶粒晶界电导率,使用不同工艺制备纳米电解质或不同制备方法制备新型结构电解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Z基电解质 氧化钪 二氧化锆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缓冲层厚度对立方AlN薄膜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祖康 黄尚力 +3 位作者 翁瑶 符跃春 何欢 沈晓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2-1196,共5页
为了提高亚稳立方Al N薄膜的外延质量,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法,以Ti N为缓冲层在Si(100)衬底上制备立方Al N薄膜,主要研究了Ti N缓冲层厚度对立方Al N薄膜结晶质量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Ti N为缓冲层可制备出高取向度的立方Al N薄... 为了提高亚稳立方Al N薄膜的外延质量,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法,以Ti N为缓冲层在Si(100)衬底上制备立方Al N薄膜,主要研究了Ti N缓冲层厚度对立方Al N薄膜结晶质量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Ti N为缓冲层可制备出高取向度的立方Al N薄膜,当缓冲层沉积时间为30 min时,立方Al N薄膜的结晶质量最好,表面最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AlN薄膜 TiN缓冲层 激光分子束外延 显微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弧喷涂FeAlCrTiC涂层组织结构及耐磨、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治文 江旭东 +3 位作者 黄朴 陈孝阳 韦德满 许征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771-2776,共6页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FeAlCrTiC耐磨耐腐蚀涂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洛氏硬度计、销盘式磨粒磨损试验机、万能试验机及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结...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FeAlCrTiC耐磨耐腐蚀涂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洛氏硬度计、销盘式磨粒磨损试验机、万能试验机及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高速电弧喷涂制备的FeAlCrTiC涂层具有典型的紧密层状堆叠结构,含有晶体相、氧化物和少量非晶体相;涂层内部的孔隙率低,平均值仅为5.36%;涂层与基体的主要结合方式为机械结合,结合强度高,达到了40.56 MPa;涂层表面的洛氏硬度为45.5HRC,涂层的相对耐磨性达到了1.776;涂层的自腐蚀电位相比基体提高了113.8 mV,耐腐蚀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弧喷涂 FeAlCrTiC 组织 耐磨 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的生物质油改性沥青微观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屈鑫 丁鹤洋 +2 位作者 王超 刘玉 汪海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20-125,共6页
为了进一步验证生物质油改性沥青在沥青路面中应用的可行性,将不同掺量的生物质油掺入沥青中,借助分子动力学技术及宏观试验研究了生物质油对沥青微观技术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引入内聚能密度和Hansen溶解度等微观评价指标,以动态模量-内... 为了进一步验证生物质油改性沥青在沥青路面中应用的可行性,将不同掺量的生物质油掺入沥青中,借助分子动力学技术及宏观试验研究了生物质油对沥青微观技术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引入内聚能密度和Hansen溶解度等微观评价指标,以动态模量-内聚能密度关系验证沥青模型的合理性,进而研究包括微观杨氏模量、微观泊松比、微观黏度和溶解度参数在内的微观性能。研究表明,基于甘油三酯(TG)平均分子结构获得的生物质油改性沥青分子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在微观尺度下,沥青材料的内聚能密度越大,沥青中各分子之间的黏结也越牢固,宏观上表现出更强的抗剪切变形能力;而掺量逐步增大的生物质油会使沥青模型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有所降低,在一定载荷下,生物质油的掺入会使沥青变得更加柔和,其在水平方向的变形也会更小;同样,沥青模型的黏度也会随着生物质油掺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另外,计算了SBS改性剂、生物质油及沥青的Hansen溶解度参数,结果证实了SBS与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差的微观机理在于两者的Hansen溶解度参数相差较大,同时,相比于SBS改性剂,生物质油的Hansen溶解度参数与沥青更为接近。从微观机理上可以推断,生物质油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优于SBS改性沥青。本工作探明了生物质油对沥青微观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研究沥青材料的科学方法,为生物质油改性沥青在道路施工中的存储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道路材料 生物质油 力学性能 分子动力学 Hansen溶解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