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性脑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布规律及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姚春 黄良江 +5 位作者 黄国初 王萌 付蕾 张荣臻 龙富立 姚凡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531-2535,共5页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患者证候特征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104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人口学信息、常见中医诊断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中医...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患者证候特征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104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人口学信息、常见中医诊断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1043病例中,男821例(78.72%),女222例(21.28%),男女比例3.7∶1。年龄<30岁16例(1.53%),30~40岁76例(7.28%),40~50岁174例(16.68%),50~60岁342例(32.79%),≥60岁435例(41.7%)。前5位的中医诊断分别是肝厥(23.49%),肝癌(21.00%),鼓胀(16.68%),积聚(15.05%),黄疸(12.94%)。前5位的证型分别是肝气郁结(21.57%),肝胆湿热(18.98%),气滞血瘀(15.82%),痰浊阻窍(12.66%),肝肾阴虚(11.41%)。青中年的HE患者以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证为主,大于60岁的HE患者则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占63.45%。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见证素依次为气滞(37.93%),痰湿(21.96%),热蕴(19.94%),血瘀(17.35%),浊毒(8.92%),阴虚(8.53%),寒凝(7.48%),气虚(6.90%),血虚(3.93%),风邪(3.07%),其他(3.07%)。结论:HE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气郁结证最多,其次是肝胆湿热证;HE好发人群与性别、年龄有关,且性别、年龄对中医证型具有一定倾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中医证型 证候要素 证候特征 肝气郁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