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与成效
1
作者 孙艳 张益源 +2 位作者 肖俊波 梁志鑫 张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6-39,共4页
广西从规划考核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部门协同、提升前期工作质量、推进整县一体化试点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逐步探索形成一批适合本地情况、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但是,目前广西生态清洁小流域... 广西从规划考核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部门协同、提升前期工作质量、推进整县一体化试点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逐步探索形成一批适合本地情况、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但是,目前广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果距离新阶段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标准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优美环境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亟需尽快摸清全区宜建生态清洁小流域基础情况,进一步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全面客观认识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方向和治理需求,多渠道拓展建设投资渠道,优化生态治理措施质量,提升数量,切实保障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清洁小流域 综合治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GeoWEPP模型与泥沙连通性分析小流域侵蚀产沙特征
2
作者 李家卫 黄光灵 +3 位作者 徐勤学 秦湛博 陈炼钢 陆海明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17,共9页
准确识别流域侵蚀产沙区及泥沙输移路径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难题。该研究以漓江上游典型农业流域为对象,基于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图像,运用GeoWEPP模型确定土壤侵蚀热点区域,综合考虑地形、植被、道路和沟渠,计算泥沙连通性,而后将其与土壤... 准确识别流域侵蚀产沙区及泥沙输移路径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难题。该研究以漓江上游典型农业流域为对象,基于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图像,运用GeoWEPP模型确定土壤侵蚀热点区域,综合考虑地形、植被、道路和沟渠,计算泥沙连通性,而后将其与土壤侵蚀热点区域进行空间耦合,分析流域侵蚀产沙区域和泥沙的输移路径。结果表明,极高风险区占流域总面积2.91%,却贡献了13.63%的总产沙量,为治理重点区域。改进后的泥沙连通性指数能准确识别高/低连通区,泥沙连通性指数的分布与自然地形、池塘、道路和沟渠的分布及走向相似,近池塘、水渠和道路处泥沙连通性指数值更高。小流域侵蚀源区对泥沙输移贡献大于高连通性区。研究可为解析流域水沙过程和精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侵蚀 模型 小流域 连通性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防洪重现期的水库安全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陶昌弟 刘旻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4,共9页
在进行水库防洪安全设计时,现阶段水库的防洪安全设计大多以单一变量来控制,忽略了变量间的相关性,无法全面反映洪水事件的真实特性。采用二维Copula函数构造年最大洪水峰、量的联合分布,以两变量重现期为防洪标准,选取多组峰、量组合,... 在进行水库防洪安全设计时,现阶段水库的防洪安全设计大多以单一变量来控制,忽略了变量间的相关性,无法全面反映洪水事件的真实特性。采用二维Copula函数构造年最大洪水峰、量的联合分布,以两变量重现期为防洪标准,选取多组峰、量组合,用以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经水库调洪演算得到一系列设计水位,最终得到这一系列设计水位的变化范围。为研究不同设计重现期对水库设计值的影响,采用防洪重现期,在水库安全设计方面展开研究,并与当前较常用的四种传统重现期(联合重现期、同现重现期、Kendall重现期以及生存Kendall重现期)进行对比分析,以位于柳江流域都柳江河段的洋溪水库为例,计算分析五种重现期标准下的设计水位,探讨防洪重现期在水库安全设计中的合理性、可靠性及优势所在。研究表明,任何重现期水平下的防洪重现期危险域确定且唯一;防洪重现期等值线的形状与工程的行洪界面存在耦合关系;不同重现期标准下的设计水位差别较大,且基本满足联合重现期>防洪重现期>Kendall重现期>生存Kendall重现期>同现重现期的规律;水库防洪安全设计中,防洪重现期标准下的防洪设计参数所对应的防洪能力与工程防洪标准一一对应,可在缩减工程成本的同时,有效抵御洪水风险,保证工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防洪安全设计 二变量重现期 防洪重现期 COPULA函数 随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Copula函数的平陆运河上游郁江段雨洪遭遇综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陆彦婕 倪倩 +2 位作者 甘富万 高扬 雷兴碧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0,共7页
为辨识平陆运河上游郁江段雨洪关系并揭示暴雨-洪水遭遇概率,采用多种Copula函数构建区域年最大1日降雨量和最大洪峰流量的联合分布模型,并引入图形评价法、欧式平方距离和OLS准则优选最佳模型,进而定量揭示典型情境下的区域雨洪遭遇概... 为辨识平陆运河上游郁江段雨洪关系并揭示暴雨-洪水遭遇概率,采用多种Copula函数构建区域年最大1日降雨量和最大洪峰流量的联合分布模型,并引入图形评价法、欧式平方距离和OLS准则优选最佳模型,进而定量揭示典型情境下的区域雨洪遭遇概率和条件最可能组合。结果表明:Clayton型分布模型是雨洪联合分布拟合度最优的二维Copula函数,欧式平方距离和OLS准则分别达到0.120和0.044;暴雨-洪水联合风险高,联合风险概率是同期单暴雨发生或单洪水发生概率的1.5倍;0.5%、1%、2%的典型暴雨情景下,对应最可能洪水概率分别为0.6%、1.3%、2.6%,平陆运河上游郁江段防洪任务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函数 雨洪遭遇 联合风险 平陆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电站数据库构建、验证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万文华 梁雪容 +2 位作者 郑航 刘悦忆 袁宇扬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5-195,共11页
水电作为一种开发技术成熟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但电站空间分布及发电属性特征信息的不足限制了大尺度的水能研究。针对我国水电站公开数据资料分布零散的问题,基于水力发电模拟模型... 水电作为一种开发技术成熟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但电站空间分布及发电属性特征信息的不足限制了大尺度的水能研究。针对我国水电站公开数据资料分布零散的问题,基于水力发电模拟模型,结合数据使用便利性,遴选确定了电站记录的关键属性,对我国3701座水电站进行数据收集、信息提取、属性分类和缺失填充,构建了相对完善的中国水电站数据库。其中,2019年我国(含台湾省)水电站总装机332.5 GW,大陆地区装机327.7 GW,覆盖率达92%。以该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对我国水电开发的演变过程以及大中型水电站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成果为能源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通用性和适用性提供了技术参考,为定量化研究大空间尺度或少资料条件下的水电能源安全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数据库 开发与规划 大中型水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 水电站 清洁可再生能源 装机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于我国气象干旱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雍燕兰 郑雯 +3 位作者 赵铜铁钢 杨芳 陈文龙 陈晓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85,共8页
干旱导致相当的经济社会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基于CMIP6多模式历史模拟降水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采用阈值识别干旱事件,设计对比实验评估人类活动对于我国1851—2005年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强迫下,我国呈现略微湿润化趋势;人... 干旱导致相当的经济社会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基于CMIP6多模式历史模拟降水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采用阈值识别干旱事件,设计对比实验评估人类活动对于我国1851—2005年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强迫下,我国呈现略微湿润化趋势;人类活动和自然强迫下,我国东南地区干旱频率显著提高、干旱持续时间显著增长、最大干旱强度显著增加,西北地区干旱频率则显著降低。人类活动使我国54.2%的网格干旱频率提高值超过了自然强迫下提高值的最大10%分位数,最大干旱持续时间和最大干旱强度中分别为41.8%、31.6%。气溶胶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频率显著提高,温室气体则使得干旱频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干旱 自然强迫 气溶胶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