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颤患者的心电图f波特点与左房内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廖波 《内科》 2011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的心电图f波特点与左房内径,为解释房颤维持机制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房颤患者共391例,从持续性房颤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从阵发性房颤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测量每例病例的心电图V1...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的心电图f波特点与左房内径,为解释房颤维持机制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房颤患者共391例,从持续性房颤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从阵发性房颤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测量每例病例的心电图V1导联f波振幅、时限,f-f间期、左房内径等指标,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持续性房颤组的f波振幅、f波时限、f-f间期小于阵发性房颤组,而左房内径大于阵发性房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左房内径增大、心房不应期缩短可能是持续性房颤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F波 左房内径 心房不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林蓓佑 《内科》 2015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42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非心肌梗死组包括:心绞痛,无症状冠心病1 000例;心肌梗死组422例),全部病例均行冠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UCG)。超声心动图利用左室16节段法通过多切面检测各...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42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非心肌梗死组包括:心绞痛,无症状冠心病1 000例;心肌梗死组422例),全部病例均行冠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UCG)。超声心动图利用左室16节段法通过多切面检测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探讨冠脉病变与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1UCG诊断非心肌梗死组的敏感性为44.0%(318/723),特异性为65.3%(181/277),阳性预测值76.8%(318/414)。2UCG诊断心肌梗死组的敏感性为77.24%(319/413),阳性预测值98.7%(319/323)。心肌梗死组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非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冠脉病变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诊断的敏感性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无创性的检查,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阳性预测值高达76.8%,但敏感性、特异性不高,阴性预测值低,在临床工作中需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室壁运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体位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梅珍 陈首丽 +2 位作者 周云勤 李平 姚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35-736,共2页
目的为减少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后患者因卧床时间长并制动而引起的各种不适 ,探讨术后体位与出血的关系。方法对照组 40例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的体位采用传统方法 ,即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术侧肢体保持伸直 ,4~ 6h拔除鞘管后予 1kg... 目的为减少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后患者因卧床时间长并制动而引起的各种不适 ,探讨术后体位与出血的关系。方法对照组 40例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的体位采用传统方法 ,即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术侧肢体保持伸直 ,4~ 6h拔除鞘管后予 1kg沙袋压迫穿刺点 6h ,48h后可下床活动 ,实验组 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侧肢体可水平移动 ,若术后 4h内出现排尿困难者可把床头摇起 30°~ 40° ,根据患者需要可予术侧体位和半卧位。结果实验组穿刺点出血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实验组术后各种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提高了病人舒适度 ,减少了病人的心理压力和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内支架术 术后 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管理与随访 被引量:5
4
作者 庞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20期5-6,共2页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痛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但是PCI术只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方法,并不代表病情痊愈,PCI治疗后,由于血管重构、内膜增生、炎性反应、再灌注...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痛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但是PCI术只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方法,并不代表病情痊愈,PCI治疗后,由于血管重构、内膜增生、炎性反应、再灌注损伤、冠脉痉挛等事件的发生,导致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此时,如果患者疏于管理、随意停药、忽视对高危因素的控制,以及存在不良的日常生活习惯,可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冠脉再狭窄或冠脉病变进展,以致病情反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患者 管理 支架内血栓形成 随访 支架内再狭窄 日常生活习惯 PCI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