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瑶山树鼩皮脂腺瘤诊断及瘤内菌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戴颖涵 张达培 +10 位作者 李竹欣 翟珊珊 张杰 陶俊宇 刘欢 梁亮 运晨霞 曹颖颖 徐子恒 冷静 唐海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009-5020,共12页
【目的】诊断1例瑶山树鼩自发肿瘤的类型与性质,明确瘤内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为细菌与肿瘤之间的关联性提供新的证据。【方法】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平板划线法分离获得瘤内菌,进一步对分离菌... 【目的】诊断1例瑶山树鼩自发肿瘤的类型与性质,明确瘤内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为细菌与肿瘤之间的关联性提供新的证据。【方法】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平板划线法分离获得瘤内菌,进一步对分离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及16S rRNA序列分析。接种昆明小鼠测定分离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 50),利用药敏纸片法分析该分离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肿瘤位于皮下组织,与脂肪组织相邻,肿瘤组织可见腺泡小叶状结构,外周为基底样细胞,中间可见发育成熟胞浆透亮的皮脂腺细胞,细胞无明显异型性,仅少许核分裂见于基底样细胞。周围脂肪组织液化坏死并融合成大小不一的囊泡状结构,可见反应性多核巨细胞及炎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胞浆中CK14蛋白呈弥漫性强阳性;部分肿瘤细胞胞浆中CK-P蛋白阳性;肿瘤细胞核中P63阳性表达;肿瘤细胞个别细胞核中Ki-67阳性表达,阳性率约为20%。瘤内分离菌为革兰阴性菌,呈杆状。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硫化氢、苯丙氨酸、尿素、靛基质、枸橼酸盐均为阳性;侧金盏花醇、山梨醇、丙二酸盐、赖氨酸、鸟氨酸、V-P试验均为阴性,符合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生化特征。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为变形杆菌,与人源豪氏变形杆菌(NR_104767.1)相似性≥99%。该分离菌对昆明小鼠LD_(50)为3.54×10^(6) CFU/0.025 kg。药敏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1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阿奇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类、林可酰胺类等13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本研究诊断树鼩自发肿瘤为皮脂腺腺瘤,并于瘤内分离出普通变形杆菌。研究突破了传统认识,为肿瘤微环境中机会致病菌的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该菌株的多重耐药性和高致病性表明其可能通过慢性炎症和免疫逃逸参与肿瘤微环境重塑,但目前证据尚不足以确定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山树鼩 皮脂腺瘤 诊断 瘤内菌 普通变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苷酸交换因子kalirin调节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展帅 屈泽强 +5 位作者 周艳平 何国珍 韦淑萍 岳晓蕾 黎明星 夏猛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Kalirin是一种鸟苷酸交换因子,在树突棘生长、突触可塑性调控和神经元发育中扮演核心角色,是神经可塑性调节的重要分子,且与认知功能紧密相关。最新研究显示,kalirin涉及到抑郁症、精神分裂症(SCZ)、阿尔茨海默病(AD)等多种神经精神疾... Kalirin是一种鸟苷酸交换因子,在树突棘生长、突触可塑性调控和神经元发育中扮演核心角色,是神经可塑性调节的重要分子,且与认知功能紧密相关。最新研究显示,kalirin涉及到抑郁症、精神分裂症(SCZ)、阿尔茨海默病(AD)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综述了kalirin的所有亚型在树突棘生长与突触可塑性变化中的机制研究,为治疗这些疾病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irin 树突棘 突触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水蓼及同属易混淆品种鉴别与临床应用
3
作者 梁咏芊 梁芋宁 +7 位作者 岑炳柳 李竹欣 翟珊珊 戴颖涵 徐子恒 陶俊宇 冷静 唐海波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7期77-80,共4页
为进行壮药水蓼及其易混品种伏毛蓼、酸模叶蓼、蓼蓝、长鬃蓼、头花蓼的形态特征、性状鉴别研究,将广西地区产水蓼及其易混品标本与文献记载形态特征比较,并进行药材性状及根、茎、叶及种子的鉴别。结果表明,水蓼及其易混品各药用部位... 为进行壮药水蓼及其易混品种伏毛蓼、酸模叶蓼、蓼蓝、长鬃蓼、头花蓼的形态特征、性状鉴别研究,将广西地区产水蓼及其易混品标本与文献记载形态特征比较,并进行药材性状及根、茎、叶及种子的鉴别。结果表明,水蓼及其易混品各药用部位在不同文献中描述的株高、叶片大小、开花季节、果期差异较大;药材性状及根、茎、叶、种子的形态特征显著。水蓼及其易混品可用形状特征、性状等进行鉴别,为临床用药、质量标准制修订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蓼 伏毛蓼 酸模叶蓼 形态特征 植物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苦参煎煮液抑制化合物48/80诱导ICR小鼠瘙痒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伍师坚 黄光羡 +3 位作者 宋芊芊 黄春华 刘佳敏 伍冠一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3-173,共11页
蛇床子和苦参是常用止痒中药,但它们联合对瘙痒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制备蛇床苦参煎煮液,灌胃ICR小鼠,采用行为学法观察药物对小鼠瘙痒行为的影响;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通透性变化;ELISA、WB法评价煎煮液对RBL-2H3细胞释放细... 蛇床子和苦参是常用止痒中药,但它们联合对瘙痒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制备蛇床苦参煎煮液,灌胃ICR小鼠,采用行为学法观察药物对小鼠瘙痒行为的影响;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通透性变化;ELISA、WB法评价煎煮液对RBL-2H3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煎煮液抑制瘙痒行为以及血管通透性升高,但不影响小鼠探索能力、肌张力;煎煮液减少RBL-2H3细胞释放β-氨基己糖苷酶、组胺、IL-31、IL-4、IL-13和CXCL10,且能抑制ERK蛋白的磷酸化。本研究表明蛇床苦参煎煮液通过抑制RBL-2H3细胞脱颗粒和瘙痒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来抑制化合物48/80诱导的急性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 苦参 瘙痒 止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