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池地区桑椹菌核病防治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康东 白景彰 +1 位作者 李秋云 廖先谋 《广西蚕业》 2014年第1期5-7,共3页
选择桑椹菌核病严重的桑园,利用套袋法进行病菌入侵期与药物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病菌入侵期主要是桑椹盛花期,在此时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对桑椹菌核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调查数据还显示进入3月后,喷洒药物对此病的防控不起... 选择桑椹菌核病严重的桑园,利用套袋法进行病菌入侵期与药物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病菌入侵期主要是桑椹盛花期,在此时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对桑椹菌核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调查数据还显示进入3月后,喷洒药物对此病的防控不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核病 桑椹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种冷库的安全管理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韦克殷 《广东蚕业》 2016年第6期3-5,共3页
蚕种冷库是蚕种冷藏及浸酸的核心场所,所以,保证冷库的安全工作极其重要。影响冷库安全产生的因素有制冷设备、工作人员自身行为以及蚕种质量等多方面,文章主要针对如何高效保证蚕种冷库安全管理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蚕种 冷库 安全 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宜州市蚕病流行发生现状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振烽 覃向平 甘丽红 《广东蚕业》 2009年第3期20-23,共4页
本文通过宜州市近几年来蚕病流行发生的资料和2009上半年蚕病发生现状的调查,对宜州市蚕病流行和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蚕业的生产提出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宜州市 蚕病 流行发生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家蚕小蚕共育技术的创新 被引量:6
4
作者 屈达才 李俊 +2 位作者 黄康东 商本庆 廖华珍 《中国蚕业》 2013年第1期81-83,共3页
根据亚热带蚕区家蚕饲养环境气温高、湿度大的特点和小蚕生理特性:生长发育快、蚕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水分与体温散失快、移动性小、抗逆性较弱、趋光性和趋密性较强,广西总结了一整套适合亚热带蚕丝产业的种养技术模式及其技术措施,形成... 根据亚热带蚕区家蚕饲养环境气温高、湿度大的特点和小蚕生理特性:生长发育快、蚕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水分与体温散失快、移动性小、抗逆性较弱、趋光性和趋密性较强,广西总结了一整套适合亚热带蚕丝产业的种养技术模式及其技术措施,形成了定饲养温湿度、定蚕座面积、定给桑量、定给食时间和定期消毒防病的小蚕"五定"饲养管理技术,解决了亚热带蚕区小蚕饲养难、蚕体质量差等小蚕饲养的瓶颈难题,为广西蚕桑产业的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亚热带 小蚕共育 饲养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蚕消毒的方法及步骤
5
作者 杨小梅 《广西蚕业》 2005年第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蚕室蚕具消毒 蚕体蚕座消毒 化学消毒法 养蚕环境 生产过程 物理消毒 消毒方法 养蚕生产 卵面消毒 蚕前消毒 消毒时期 病原体 蚕期 蚕病 蚕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蚕饲育技术
6
作者 张寿彬 方承项 《广西蚕业》 2008年第3期101-102,共2页
夏季的第4、第5批蚕是一年中饲育难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桑叶病虫害多,蚕室、桑园间病原积累多,易形成交叉传染,最易暴发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俗称铁蚕)、细菌病及僵病。此期的饲育工作重点是... 夏季的第4、第5批蚕是一年中饲育难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桑叶病虫害多,蚕室、桑园间病原积累多,易形成交叉传染,最易暴发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俗称铁蚕)、细菌病及僵病。此期的饲育工作重点是:降温、排湿、稀放及清洁消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育技术 夏蚕 血液型脓病 中肠型脓病 交叉传染 清洁消毒 病虫害 细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