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0~2012年广西宜州市甘蔗螟虫性诱测报
1
作者
杨柳恋
韦贵剑
+6 位作者
梁景文
覃正生
黄永东
侯青光
罗积维
陆文娟
黄规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了解宜州市蔗区甘蔗螟虫的发生动态,为有效防治甘蔗螟虫提供参考。[方法]在宜州市洛东乡、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定有代表性的蔗地作为测报点,共设3个,每个测报点设3个诱捕点,每个诱捕点进行条螟、二点螟和黄螟的性诱测报,调查...
[目的]了解宜州市蔗区甘蔗螟虫的发生动态,为有效防治甘蔗螟虫提供参考。[方法]在宜州市洛东乡、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定有代表性的蔗地作为测报点,共设3个,每个测报点设3个诱捕点,每个诱捕点进行条螟、二点螟和黄螟的性诱测报,调查螟蛾诱捕量。[结果]宜州市蔗区条螟占总诱蛾量的71.6%,二点螟占24.5%,黄螟占3.9%,2010~2012年螟虫始见日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下旬和4月上旬,盛蛾期出现在4和6月,2次盛蛾期中二点螟较条螟分别早7和20 d,2012年诱蛾量较2010、2011年明显突出。[结论]宜州市蔗区主要受条螟为害,二点螟次之,黄螟零星发现,条螟、二点螟交叉为害,性诱剂对发生于前期的第1、2代螟蛾测报效果明显,防治应于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重点喷药,2012年宜州蔗区条螟、二点螟暴发性突出,螟害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螟虫
性诱剂
测报
宜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蔗间种大豆最佳模式探讨
被引量:
12
2
作者
韦贵剑
梁景文
+2 位作者
陆文娟
罗积维
侯青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m和宽行距1.2、1.4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m和宽行距1.2、1.4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大豆
间种
收获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0~2012年广西宜州市甘蔗螟虫性诱测报
1
作者
杨柳恋
韦贵剑
梁景文
覃正生
黄永东
侯青光
罗积维
陆文娟
黄规军
机构
广西
大学农学院
广西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100-1102,共3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甘蔗)河池综合试验站项目
文摘
[目的]了解宜州市蔗区甘蔗螟虫的发生动态,为有效防治甘蔗螟虫提供参考。[方法]在宜州市洛东乡、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定有代表性的蔗地作为测报点,共设3个,每个测报点设3个诱捕点,每个诱捕点进行条螟、二点螟和黄螟的性诱测报,调查螟蛾诱捕量。[结果]宜州市蔗区条螟占总诱蛾量的71.6%,二点螟占24.5%,黄螟占3.9%,2010~2012年螟虫始见日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下旬和4月上旬,盛蛾期出现在4和6月,2次盛蛾期中二点螟较条螟分别早7和20 d,2012年诱蛾量较2010、2011年明显突出。[结论]宜州市蔗区主要受条螟为害,二点螟次之,黄螟零星发现,条螟、二点螟交叉为害,性诱剂对发生于前期的第1、2代螟蛾测报效果明显,防治应于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重点喷药,2012年宜州蔗区条螟、二点螟暴发性突出,螟害严重。
关键词
甘蔗螟虫
性诱剂
测报
宜州市
Keywords
Sugarcane borer
Sex pheromone
Observation
Yizhou City
分类号
S435.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间种大豆最佳模式探讨
被引量:
12
2
作者
韦贵剑
梁景文
陆文娟
罗积维
侯青光
机构
广西
农业
科学
院桂西分院
广西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甘蔗)专项项目(桂农业发[2010]10号)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产1123008-1C)
文摘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m和宽行距1.2、1.4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关键词
甘蔗
大豆
间种
收获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Keywords
sugarcane
soybean
intercropping
harvest characters
yield
economic benefit
分类号
S344.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0~2012年广西宜州市甘蔗螟虫性诱测报
杨柳恋
韦贵剑
梁景文
覃正生
黄永东
侯青光
罗积维
陆文娟
黄规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甘蔗间种大豆最佳模式探讨
韦贵剑
梁景文
陆文娟
罗积维
侯青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