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频刚柔搅拌反应器强化锰矿浸出及除铁过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奇志 周毅林 +4 位作者 刘作华 陈南雄 杨勇 魏红军 童张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83-3090,共8页
传统锰矿浸出过程采用刚性搅拌反应器,存在矿粉悬浮效果差、锰矿利用率低、浸出液中铁含量较高的问题。本文采用变频刚柔搅拌反应器强化锰矿的浸出过程,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桨叶类型、搅拌桨操作方式和变频间隔时间对锰矿浸出效果、搅拌... 传统锰矿浸出过程采用刚性搅拌反应器,存在矿粉悬浮效果差、锰矿利用率低、浸出液中铁含量较高的问题。本文采用变频刚柔搅拌反应器强化锰矿的浸出过程,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桨叶类型、搅拌桨操作方式和变频间隔时间对锰矿浸出效果、搅拌功耗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变频刚柔桨耦合空气射流在除铁过程的效果。结果表明,变频刚柔桨通过柔性钢丝绳对流体的扰动作用以及变频操作对稳定流场的更新作用,提高浸出液中Mn^(2+)含量;同时,由于体系变频操作的频率变化,降低了搅拌功耗。相同功耗下,刚柔组合桨体系浸出液中Mn^(2+)含量相对于刚性桨体系提高了10.8%;相同转速下,刚柔组合桨体系在浸出过程的功率消耗相对于刚性桨体系提升了25.4%。变频间隔时间为30min时,变频刚柔桨体系浸出液中Mn^(2+)含量相对于刚柔组合桨体系降低了2.17%,但相应搅拌功耗降低了28%。调节体系pH后,采用变频刚柔桨耦合偏心空气射流操作,可有效降低浸出液中Fe^(2+)含量。在通气60min后,浸出液中Fe^(2+)浓度已至较低水平,低于0.1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组合桨 变频操作 锰矿浸出 空气射流 除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铁矿-木炭湿法浸出高铁氧化锰矿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石崇毅 陈奇志 +1 位作者 史磊 粟海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0,共5页
针对两矿法浸出高铁氧化锰矿存在生成大量单质硫并覆盖在矿物颗粒表面,降低了反应速率的问题,研究采用在浸出过程中添加木炭粉的方法吸附单质硫以改善浸出效果。考察了木炭粉添加量、硫铁矿用量、硫酸浓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高铁氧... 针对两矿法浸出高铁氧化锰矿存在生成大量单质硫并覆盖在矿物颗粒表面,降低了反应速率的问题,研究采用在浸出过程中添加木炭粉的方法吸附单质硫以改善浸出效果。考察了木炭粉添加量、硫铁矿用量、硫酸浓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高铁氧化锰矿中锰浸出率的影响。在高铁氧化锰矿用量10.0g、硫铁矿用量5.0g、木炭粉添加量0.1g、硫酸浓度1.36mol/L、浸出温度70℃和浸出时间4h的条件下,锰浸出率达到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氧化锰矿 硫铁矿 木炭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氧化镧去除高氟硫酸锰溶液中的氟
3
作者 邹家俊 陈进中 +1 位作者 叶有明 史磊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8-643,共6页
研究了用氧化镧去除高氟硫酸锰溶液中的氟,考察了溶液初始pH、氧化镧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搅拌速度对氟去除率的影响,并利用XRD、EDS对除氟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氟离子质量浓度1260 mg/L的高氟硫酸锰溶液,在溶液初始p... 研究了用氧化镧去除高氟硫酸锰溶液中的氟,考察了溶液初始pH、氧化镧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搅拌速度对氟去除率的影响,并利用XRD、EDS对除氟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氟离子质量浓度1260 mg/L的高氟硫酸锰溶液,在溶液初始pH=3、氧化镧用量为理论量3倍、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0 min、搅拌速度250 r/min条件下,氟质量浓度降至10 mg/L,去除率达99.93%;硫酸锰产品中氟质量浓度小于14 mg/L,可满足制备高纯硫酸锰要求。该法对高氟硫酸锰溶液的除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锰溶液 氧化镧 稀土 沉淀 去除 制备 高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Fe_(2)O_(4)/graphene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史磊 费明婕 +1 位作者 陈奇志 颜东亮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14,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Fe_(2)O_(4)/石墨烯(MFO/graphene)复合材料。利用XRD、SEM、EDS、循环伏安、计时电位等手段对MFO/graphene的物理与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直径约100 nm的MFO颗粒均匀分布于graphene的片层上;MFO/graph...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Fe_(2)O_(4)/石墨烯(MFO/graphene)复合材料。利用XRD、SEM、EDS、循环伏安、计时电位等手段对MFO/graphene的物理与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直径约100 nm的MFO颗粒均匀分布于graphene的片层上;MFO/graphene复合材料在3M KOH溶液中表现较好的超级电容特性。由于graphene的引入,提高了MFO材料导电性,进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MFO/graphene电极材料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展现出600 F·g^(-1)的比容量,与MFO相比,比电容提高了近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MnFe_(2)O_(4) GRAPHE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