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纳滨对虾类泛素折叠修饰蛋白Ufm1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
1
作者 盛小伟 高永华 +3 位作者 彭金霞 李咏梅 陈晓汉 熊建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了解类泛素折叠修饰蛋白(Ufm1)的结构特征和蛋白功能,为进一步探究Ufm1基因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同一生长性状分离凡纳滨对虾家系的肌肉组织为材料,构建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差减cDNA文库,通过斑点杂交筛选获得Ufm1基因,经全... 【目的】了解类泛素折叠修饰蛋白(Ufm1)的结构特征和蛋白功能,为进一步探究Ufm1基因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同一生长性状分离凡纳滨对虾家系的肌肉组织为材料,构建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差减cDNA文库,通过斑点杂交筛选获得Ufm1基因,经全长cDNA文库筛选获得Ufm1基因全长序列。【结果】Ufm1基因全长cDNA序列长714bp,包含261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的蛋白质为86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9.3ku,等电点pI为6.55;其编码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区域,可能定位于细胞质中,属于亲水性蛋白,含有1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不同进化地位物种的Ufm1基因存在较高的同源性。【结论】Ufm1基因在系统进化上高度保守,这为进一步探究Ufm1基因功能及原核表达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差减CDNA文库 Ufm1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烯醇酶基因Enolase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兰 高永华 +2 位作者 盛小伟 陈晓汉 熊建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8-171,174,共5页
以生长性状分离的凡纳滨对虾家系的肌肉组织,构建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差减cDNA文库,斑点杂交筛选获得Enolase基因,克隆获得全长编码区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序列包含1 305 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的蛋白质含434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47.... 以生长性状分离的凡纳滨对虾家系的肌肉组织,构建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差减cDNA文库,斑点杂交筛选获得Enolase基因,克隆获得全长编码区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序列包含1 305 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的蛋白质含434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47.4 ku,等电点为5.67。通过荧光定量PCR法研究了Enolase基因在凡纳滨对虾的不同组织和不同生长期的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Enolase基因在凡纳滨对虾的心脏、肝胰腺、肌肉、胃、肠、眼柄、鳃和血等组织或器官中都有表达;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低;在日龄为125 d的对虾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日龄为80 d的对虾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烯醇酶 抑制性差减杂交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