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喀斯特干旱农业区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匡昭敏 朱伟军 +3 位作者 黄永璘 杨鑫 何立 孙涵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广西中部喀斯特平原区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旱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利用EOS/MOD IS数据,采用植被状态指数(IVC)和温度条件指数(ITC),构建了干旱指数ID的遥感监测模型,统计分析了ID与农业受旱率的相关系数,从而确定了... 广西中部喀斯特平原区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旱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利用EOS/MOD IS数据,采用植被状态指数(IVC)和温度条件指数(ITC),构建了干旱指数ID的遥感监测模型,统计分析了ID与农业受旱率的相关系数,从而确定了模型中各参数的权重系数。将该模型应用于2005年秋旱监测,经与旱情实况及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干旱指数ID的有效性。通过对ID随ITC和IVC变化的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ITC和IVC都能反映旱情变化,但ITC反映旱情的敏感性高于IVC,以ITC和IVC为因子构建的干旱遥感监测模型适用于广西中部喀斯特干旱农业区的旱情遥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遥感监测 喀斯特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广西早稻春季冷害区划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燕 李政 +3 位作者 徐世宏 欧钊荣 谭宗琨 丁美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8-182,共5页
利用广西省90个气象台站1961-2006年气候资料和站点地理信息,建立了早稻冷害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依托G IS软件平台,利用1∶25万广西基础地理背景数据,按照1km×1km细网格推算出早稻冷害指标的空间分布;运用G IS技术划分出广西早稻... 利用广西省90个气象台站1961-2006年气候资料和站点地理信息,建立了早稻冷害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依托G IS软件平台,利用1∶25万广西基础地理背景数据,按照1km×1km细网格推算出早稻冷害指标的空间分布;运用G IS技术划分出广西早稻低温冷害中无冷害、轻度冷害、中度冷害和严重冷害的4个区域的分区结果,并对区划结果进行了评述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早稻 低温冷害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广西龙眼冻害区划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燕 李政 +2 位作者 谭宗琨 欧钊荣 丁美花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5-728,753,共5页
根据龙眼生长状况、受害程度与低温冻害强度的关系,确定龙眼冻害的等级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30年的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建立冻害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根据龙眼冻害分级指标,运用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分析广西龙眼低温冻害的空间... 根据龙眼生长状况、受害程度与低温冻害强度的关系,确定龙眼冻害的等级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30年的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建立冻害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根据龙眼冻害分级指标,运用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分析广西龙眼低温冻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无冻害、轻度、中度、严重冻害等4个区域的分区结果,为广西龙眼生产趋利避害和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龙眼冻害 GIS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分析与雷达临近预警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向红 唐伍斌 +1 位作者 李垂军 姚立宏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2期46-50,共5页
分析2004-2008年广西强对流天气灾害与各层天气资料得出强对流的大尺度背景场特征,进行了广西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分型。然后利用桂林CINRAD-SB天气雷达产品给出3种对流性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并找出临近预警指标。同时利用TREC... 分析2004-2008年广西强对流天气灾害与各层天气资料得出强对流的大尺度背景场特征,进行了广西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分型。然后利用桂林CINRAD-SB天气雷达产品给出3种对流性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并找出临近预警指标。同时利用TREC交叉相关方法预报强对流回波未来的移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冰雹 TREC 临近预警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广西月降水量降尺度预报 被引量:38
5
作者 何慧 金龙 +1 位作者 覃志年 袁丽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7,共6页
利用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派生出涡度变化、经向风切变、纬向风切变等变量场。从1958~2001年6月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及其派生变量场中选取预报因子,并将各个场中的因子分别作EOF分解,得到浓缩了初选因子变量大部分信息的综合预报... 利用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派生出涡度变化、经向风切变、纬向风切变等变量场。从1958~2001年6月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及其派生变量场中选取预报因子,并将各个场中的因子分别作EOF分解,得到浓缩了初选因子变量大部分信息的综合预报因子,用以建立同月的广西月降水量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进而利用2002~2005年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产品及其派生变量,对广西6月降水量作BP神经网络降尺度释用预报。作为对比试验,以相同的预报量,从1957~2000年5~12月及1958~2001年1~4月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中选取预报因子,并作相同处理,建立前期综合因子的广西6月降水量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独立样本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同期综合因子建立的BP神经网络降尺度预报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利用前期综合因子建立的预报模型,但预报效果依赖于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动力延伸预报 BP神经网络 降尺度预报 预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海南省甘蔗产量的气象条件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欧钊荣 谭宗琨 +3 位作者 陈汇林 何燕 丁美花 杨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5366-5367,5470,共3页
通过对海南省多年甘蔗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找出影响海南甘蔗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和关键时段,并建立产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春秋降水、春夏秋相对湿度和夏季大风(台风)等气象因素与海南甘蔗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关键词 海南 甘蔗 气象条件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气候情景下广西冬季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廖雪萍 刘一江 +3 位作者 李耀先 梁骏 梁驹 覃峥嵘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8-443,共6页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模拟生成A2情景下广西冬季气温和降水气候情景数据,经模型订正后,应用迈阿密模型(Miami Model)和桑斯韦特纪念模型(Thornthwait Montreal Model)估算基于广西冬季平均温度、降水量的作物生产量和平均蒸散量的...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模拟生成A2情景下广西冬季气温和降水气候情景数据,经模型订正后,应用迈阿密模型(Miami Model)和桑斯韦特纪念模型(Thornthwait Montreal Model)估算基于广西冬季平均温度、降水量的作物生产量和平均蒸散量的作物气候生产力,预估未来广西冬季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基于未来广西冬季平均温度估算的作物生产潜力随时间呈增长趋势,具有南高北低的纬向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冬季平均降水量估算的作物生产力和蒸散量估算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随时间推移而减少,呈现东多西少的经向空间分布特征。未来广西的冬季热量资源良好,但是受降水限制,基于平均蒸散量估算的广西冬季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下降,使得广西冬季农业气候生产潜力下降的趋势明显,表明降水量是广西冬季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决定性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 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情景预估 气候变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进化设计BP神经网络气象预报建模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吴建生 金龙 汪灵枝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1-416,共6页
利用遗传算法进化设计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连接权,并针对遗传算法局部调节能力比较弱的问题,采用从进化后的神经网络中用训练样本再次寻优的方法,建立神经网络气象预报模型,该方法克服了神经网络极易陷入局部解和遗传算法局部调节能力比较... 利用遗传算法进化设计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连接权,并针对遗传算法局部调节能力比较弱的问题,采用从进化后的神经网络中用训练样本再次寻优的方法,建立神经网络气象预报模型,该方法克服了神经网络极易陷入局部解和遗传算法局部调节能力比较弱的问题,以广西的月降水量进行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报精度高、而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预报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北涡南槽”型广西强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覃丽 寿绍文 +1 位作者 刘泽军 陆汉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4,共8页
利用MM5V3.6模式对2005年4月25日一次典型的西南涡影响下的广西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500hPa低槽、700hPa西南涡东南移的过程中,在西南涡的南端,由于对流层高层高值干位涡下传引起低层气旋性涡度增加,低涡向... 利用MM5V3.6模式对2005年4月25日一次典型的西南涡影响下的广西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500hPa低槽、700hPa西南涡东南移的过程中,在西南涡的南端,由于对流层高层高值干位涡下传引起低层气旋性涡度增加,低涡向南伸出一低槽,使西南涡发展成“北涡南槽”形式,广西强降水出现在西南涡的南伸低槽附近。西南涡的南伸低槽附近垂直剖面上为等θe线陡立密集区,700hPa上MPV1<0,MPV2>0,低层有强烈辐合,高层有强烈辐散,从低层到高层都有上升运动。螺旋度对强降水的落区以及造成强降水的中尺度系统的发展有较好的指示性,它反映了大气的动力场特征,运用螺旋度作强降水预报还要结合水汽和不稳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涡 强降水 数值模拟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77
10
作者 莫建飞 陆甲 +1 位作者 李艳兰 匡昭敏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3,共6页
以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遥感本底数据、气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数据,构建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及加权综合法建立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计算广... 以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遥感本底数据、气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数据,构建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及加权综合法建立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计算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及综合风险指数,并对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区划,采用相关分析法将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结果与广西历史暴雨洪涝灾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暴雨洪涝风险分布结果与洪涝灾情损失的空间分布基本吻合,南部沿海的风险性最强,西部风险性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洪涝风险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GIS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近十年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绍锷 廖雪萍 +2 位作者 谭裕模 胡钧铭 贾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6-771,共6页
采用SPOT VEGETATION NDVI数据以及TRMM降水数据,分析广西1999-2011年植被NDVI变化特征,以及NDVI与降水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999-2011年广西植被NDVI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全区有54.71%面积的NDVI有所改善,45.06%面积的NDVI基本不变,仅... 采用SPOT VEGETATION NDVI数据以及TRMM降水数据,分析广西1999-2011年植被NDVI变化特征,以及NDVI与降水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999-2011年广西植被NDVI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全区有54.71%面积的NDVI有所改善,45.06%面积的NDVI基本不变,仅有0.23%面积的NDVI出现退化。NDVI与降水量最大相关系数在0.4~0.6和0.6~0.8之间的面积分别占广西全区面积的71.76%和23.92%;桂中地区植被NDVI与降水量的关系比桂北、桂南地区更密切,受降水的影响更大。全区41.7%面积的NDVI与降水量的最大相关系数出现在第3个月,40.8%面积的最大相关系数出现在第2个月,NDVI对降水的最大响应滞后2至3个月。NDVI对降水的最大响应滞后2个月的面积主要出现在桂南和桂西地区,滞后3个月的面积主要出现在桂中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NDVI 降水 TR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维方法在广西前汛期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何慧 金龙 覃志年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4期7-12,共6页
对广西88个站前汛期(4~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作自然正交展开(EOF分解),选取累积方差贡献接近70%的前5个主成分为预报量。从前期大气环流场和海温场中分别查找预报因子,进一步对初选预报因子作降维处理,分别选取其中与5个预报分量相关程... 对广西88个站前汛期(4~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作自然正交展开(EOF分解),选取累积方差贡献接近70%的前5个主成分为预报量。从前期大气环流场和海温场中分别查找预报因子,进一步对初选预报因子作降维处理,分别选取其中与5个预报分量相关程度高的主成分建立5个预报方程。经独立样本预报试验证明,该方法对广西前汛期降水趋势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维方法 综合预报因子 前汛期降水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 被引量:68
13
作者 莫建飞 陆甲 +1 位作者 李艳兰 陈燕丽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4期33-37,共5页
以灾害学理论为基础,GIS、RS为技术支持,利用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TM遥感影像数据,建立广西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运用自然断点法将广西洪涝孕灾环境敏感性划分为... 以灾害学理论为基础,GIS、RS为技术支持,利用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TM遥感影像数据,建立广西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运用自然断点法将广西洪涝孕灾环境敏感性划分为低敏感区、次低敏感区、中敏感区、次高敏感区、高敏感区等5个区域;用广西历史洪涝灾害频率分布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敏感区划结果与洪涝灾害频率区划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孕灾环境 敏感性 GIS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夏季异常降雨量的前馈网络预报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覃志年 金龙 +3 位作者 何慧 李艳兰 黄雪松 罗莹 《灾害学》 CSCD 2005年第4期23-28,共6页
以1957~2001年广西37个基准站的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为基础,将夏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大于等于20%、小于等于-23%作为异常多雨和少雨年,建立广西夏季降水量'0、1'化的异常序列,利用前馈网络的非线性映射技术,构造广西夏季降... 以1957~2001年广西37个基准站的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为基础,将夏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大于等于20%、小于等于-23%作为异常多雨和少雨年,建立广西夏季降水量'0、1'化的异常序列,利用前馈网络的非线性映射技术,构造广西夏季降水异常预报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预报检验分析发现,该预报模型不仅能准确地报出历史样本的异常多雨和异常少雨年,并且对2002~2004年的独立样本预报也全部正确.这为异常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雨量 异常降雨量 前馈网络 预报方法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冬季冻害气候变化的多尺度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秀存 易燕明 苏志 《热带地理》 2003年第2期123-125,133,共4页
利用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0年冬季冻害站数资料,通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开展、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MHAT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冬季冻害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得出结论:广西冬季冻害主要有2种分布型态:(1)... 利用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0年冬季冻害站数资料,通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开展、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MHAT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冬季冻害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得出结论:广西冬季冻害主要有2种分布型态:(1)全区偏多(少)型;(2)桂东北及部分江、河流域偏多,其余偏少型。冻害站数呈减少趋势,在1985~1987年前后出现突变点,其变化周期不明显,但年际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冬季 冻害 气候变化 自然正交函数 周期性 年际变化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冬种马铃薯种植布局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廖雪萍 梁骏 +3 位作者 黄梅丽 李政 史彩霞 杜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11-2315,共5页
研究近50年来广西气候变暖对冬种马铃薯种植布局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广西冬种马铃薯种植布局与更好适应气候变化,保障广西粮食安全提供决策建议。利用广西9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11月至次年3月的逐日气象资料,在用线性倾向率对... 研究近50年来广西气候变暖对冬种马铃薯种植布局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广西冬种马铃薯种植布局与更好适应气候变化,保障广西粮食安全提供决策建议。利用广西9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11月至次年3月的逐日气象资料,在用线性倾向率对广西冬种马铃薯气候区划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基础上,利用GIS平台完成广西1997年气候变暖突变前、后各气候区划指标空间分布图及冬种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图。结果表明:近50年来广西绝大部分地区11月至次年3月≥10℃积温呈现增多趋势,气候突变后比突变前的积温平均增多了198.5℃;各地极端最低气温均呈明显升高趋势,气候突变后比突变前的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升高了1.9℃;大部分地区霜冻日数呈减少趋势,气候突变后比突变前的平均霜冻日数减少了2.6 d。受广西近50年气候变暖的影响,广西冬种马铃薯种植气候最适宜区、适宜区往北扩张,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往北缩小。广西气候突变前后用极端最低气温、霜冻日数表征的适宜区面积均比≥10℃积温表征的面积要小,说明极端最低气温、霜冻日数一直是制约广西冬种马铃薯扩大种植的主要气象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冬种马铃薯 布局 影响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方法在广西日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林健玲 金龙 林开平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19,共5页
以广西前汛期5、6月区域平均日降水量作为预报对象,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新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研究。对T213预报因子进行自然正交分解,有效浓缩数值预报产品因子的预报信息,并结合日本降水预报模式因子建立广西3个不同区域的逐... 以广西前汛期5、6月区域平均日降水量作为预报对象,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新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研究。对T213预报因子进行自然正交分解,有效浓缩数值预报产品因子的预报信息,并结合日本降水预报模式因子建立广西3个不同区域的逐日降水神经网络释用预报模型。运用与实际业务预报相同的方法对2004年5、6月进行逐日的实际预报试验,并与T213的降水预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3个区域日平均降水量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在预报性能上明显优于同期的T213降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产品 神经网络 日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黄梅丽 林振敏 +2 位作者 丘平珠 黄雪松 陈德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3期200-206,共7页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1961~2005年气温资料,分析其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广西农业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45年全区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变率分别为0.01204℃、0.00614℃...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1961~2005年气温资料,分析其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广西农业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45年全区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变率分别为0.01204℃、0.00614℃、0.01688℃),全区的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冬季增温最明显;增温幅度存在区域差异,桂中和桂北的平均气温增幅较大。气候变暖将使热量资源增加,全区≥10℃活动积温将增加941~1 275℃,约平均增加14%;≥10℃的持续日数将增加5~50d,达291~365d。热量增加将改变作物品种布局,作物种植北界将向北移,种植高度将普遍提高,对桂北和山区的农业发展有利;但气候变暖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作物产量波动加大;病虫草害加剧;干旱、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热量资源 气候变暖 农业 影响因素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雷暴活动特点分析 被引量:34
19
作者 吴恒强 《热带地理》 2004年第2期123-126,154,共5页
根据气象台站的雷电观测记录,分析广西境内雷电活动的基本特点,认为广西是我国雷暴最多的地区之一,与中南半岛多雷区相连,是以马来半岛、澳洲北部为中心的雷暴高发区的向北延伸。2月份,伴随着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南压,初雷自北向南开始;终... 根据气象台站的雷电观测记录,分析广西境内雷电活动的基本特点,认为广西是我国雷暴最多的地区之一,与中南半岛多雷区相连,是以马来半岛、澳洲北部为中心的雷暴高发区的向北延伸。2月份,伴随着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南压,初雷自北向南开始;终雷出现在10月中下旬,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南撤、东南季风撤出大陆的日期相一致。ITCZ的影响是广西成为多雷区的主要原因。平均雷暴日数的峰值就出现在ITCZ影响广西最多的8月份。地形对雷电活动有明显影响,广西地形的弧形山结构明显地改变着雷暴活动的空间分布。十万大山的抬升、来自南海、琼州海峡和北方的气流不同形式的辐合以及海岸线走向产生的"壁角效应"共同作用使东兴的雷暴日数和雨量一样居全区之冠。季风资料分析表明,南海强夏季风年广西的雷电活动比弱夏季风年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区 雷电活动 地形影响 强弱夏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温度反演陆面温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欧钊荣 谭宗琨 +1 位作者 杨鑫 钟仕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915-13916,共2页
从反演的原理与流程、耦合模型分类规则等方面阐述了应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温度反演陆面温度(LST)的方法和流程,并介绍了应用Visual Basic 6.0语言工具开发应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温度反演LST系统软件的方法。
关键词 LST 自动气象站 温度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