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苍藤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1
作者 高德凤 石志棉 +4 位作者 豆博强 韦海叶 李玉妍 黄艳 苏骏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4,共7页
赤苍藤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开发潜力的药食同源植物,是目前广西大力推荐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其物质基础研究匮乏,直接导致其在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上严重受限。为了揭示赤苍藤的药效物质基础,本文从赤苍藤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 赤苍藤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开发潜力的药食同源植物,是目前广西大力推荐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其物质基础研究匮乏,直接导致其在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上严重受限。为了揭示赤苍藤的药效物质基础,本文从赤苍藤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赤苍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结构上,这些化合物分别属于倍半萜、甾体、苯丙素、聚酮等多种结构类型。药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中acetanilide的抗炎活性优于临床抗炎药物吲哚美辛。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赤苍藤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新药物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苍藤 赤苍藤属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两面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瑶 李梅珊 +1 位作者 覃锋 王恒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7,共14页
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属于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福建、广东、云南等地,作为传统植物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根、茎、叶、果皮均可药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等功效,... 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属于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福建、广东、云南等地,作为传统植物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根、茎、叶、果皮均可药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等功效,是广西特色民族药之一,为瑶族的经典老班药“入山虎”和壮药“两北针”。目前,两面针植物中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香豆素、木脂素、黄酮类及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止血、抗肿瘤、抗菌等药理作用。通过文献检索和本课题组研究积累,本文对近5年来国内外两面针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两面针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生物碱类 香豆素类 抗炎 抗菌 抗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俊 梁晓琴 +2 位作者 常燕玲 黄艳 潘立卫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7-252,共26页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为胡桃科Juglandaceae青钱柳属Cyclocarya植物,该植物属于自然界较为少见的单种属植物。青钱柳为我国特有的药食两用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多个省份,不仅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常量矿物质,而且...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为胡桃科Juglandaceae青钱柳属Cyclocarya植物,该植物属于自然界较为少见的单种属植物。青钱柳为我国特有的药食两用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多个省份,不仅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常量矿物质,而且还含有对人体有重要保健功能的微量矿物质;主要有机成分为三萜类、黄酮类、多糖类、苯丙酸类等化合物。研究表明,青钱柳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减肥、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青钱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开发和利用该植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青钱柳属 青钱柳苷 青钱苷 降血糖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烷型二萜在农药及药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家锱 宋习习 +1 位作者 李梅珊 王恒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3-270,共18页
松香烷型二萜是具有三环二萜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用途,显示出较好的生物利用度。本文从农药科学、药学、药剂学、手性药物检测、活性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关系5个方面综述松香烷型二萜在农药及药学研究... 松香烷型二萜是具有三环二萜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用途,显示出较好的生物利用度。本文从农药科学、药学、药剂学、手性药物检测、活性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关系5个方面综述松香烷型二萜在农药及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烷型二萜 农药 农药助剂 药学 药物制剂 手性药物检测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豆根内生真菌GDG-178代谢产物研究
5
作者 李本超 梁艳 +4 位作者 覃小芽 莫土香 徐照隆 李俊 杨瑞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从广豆根内生真菌GDG-178(Fusarium equiseti)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白僵菌素(1)、fusaproliferin(2)、11-epiterpestaci... 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从广豆根内生真菌GDG-178(Fusarium equiseti)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白僵菌素(1)、fusaproliferin(2)、11-epiterpestacin(3)、吲哚-3-乙酸(4)、indole-3-methylethanoate(5)、4-methyl-5,6-dihydro-2 H-pyran-2-one(6)、柄曲霉素(7)、2′-hydroxydecanylpentadec-5,8,10,12-tetraneoate(8)、19-norergosta-5,7,9,22-tetraene-3β-ol(9)、对羟基苯甲醛(10)。其中,化合物7~10为首次从镰刀菌属Fusarium sp.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6为首次从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豆根 内生真菌 镰刀菌属 木贼镰刀菌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