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状况及网络游戏成瘾矫正现状调查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和湖南大学为例
1
作者 张继艳 李菊英 黎利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129-132,共4页
当前,互联网对人们行为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对于是正处身心成长期的大学生,由于他们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和网络介入程度的不同,使得他们参与网络游戏的行为差异很大。同时,通过调查显示,四种主要的网络游戏已经成了大学生宣泄情绪、缓解... 当前,互联网对人们行为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对于是正处身心成长期的大学生,由于他们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和网络介入程度的不同,使得他们参与网络游戏的行为差异很大。同时,通过调查显示,四种主要的网络游戏已经成了大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压力、娱乐身心以及自我塑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当前,已经有很多大学生陷入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到其生活和学习,社会各界正在为矫正他们的网瘾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成瘾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反悔机制的建构与社会信用的维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远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9,共5页
信用是涉及至少两个行为方的一种约定关系,约定的遵守意味着信用的建立。在具有交互性的行为中,策略选择或均衡的不确定性会促使各行为方建立约定,实施一种确定的策略选择,以确保他们不陷入最糟糕的境地。有些行为方有违反约定的反悔行... 信用是涉及至少两个行为方的一种约定关系,约定的遵守意味着信用的建立。在具有交互性的行为中,策略选择或均衡的不确定性会促使各行为方建立约定,实施一种确定的策略选择,以确保他们不陷入最糟糕的境地。有些行为方有违反约定的反悔行为,以便使策略选择从一种均衡走向另一种均衡,提高自己的收益。违约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到社会信用的建构。在反反悔机制下,意欲反悔者无法实施其反悔行为,行为各方均按照约定行事,社会信用能够得以维系、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悔 反反悔机制 社会信用 社会选择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解读
3
作者 张继艳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1,共3页
"中国梦"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爱国主义、实干兴邦以及改革创新等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从文化学定位来看,"中国梦"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展示,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从时代价值来看,&... "中国梦"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爱国主义、实干兴邦以及改革创新等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从文化学定位来看,"中国梦"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展示,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从时代价值来看,"中国梦"是当代中华民族吸引力、聚合力、亲和力增强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源泉,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升华的鲜明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文化软实力 中华民族 凝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架构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志远 黎昌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752-8755,共4页
界定了商品真假(食品是否安全)的一般内涵,分别对单商家、双商家、多商家商品出售进行了博弈分析,表明在无相关约束机制下,商家出售假货(问题食品)是博弈的必然结果,会使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提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博弈路径:需引... 界定了商品真假(食品是否安全)的一般内涵,分别对单商家、双商家、多商家商品出售进行了博弈分析,表明在无相关约束机制下,商家出售假货(问题食品)是博弈的必然结果,会使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提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博弈路径:需引入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改变原有的博弈结构,食品安全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另外,道德机制的引入,使全社会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补充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博弈论 博弈逻辑 内在成因 解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成才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4,共3页
我国高职院校要实现其未来长远发展和学生的理想就业,就必须切实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然而,由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职院校的起步较晚,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规范化程度相对薄弱等问题,需要全盘统筹。因此,应该从社会环... 我国高职院校要实现其未来长远发展和学生的理想就业,就必须切实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然而,由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职院校的起步较晚,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规范化程度相对薄弱等问题,需要全盘统筹。因此,应该从社会环境、新建地方高校以及学生个人等三个不同角度出发,探索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促进该类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继艳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107,共4页
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媒的生态,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自媒体以其能够满足人们的自我展示、传播介质的多样性、传... 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媒的生态,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自媒体以其能够满足人们的自我展示、传播介质的多样性、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随意性、传播手段的去中心性等特点,深深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自媒体的出现使青少年学生出现了不信任社会、价值认知偏差、道德认同度偏低和人际信任危机等价值观上的一系列问题,亟待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给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青少年学生 价值观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结构重建与社会信用的形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志远 《征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1,共5页
群体行为演化模拟表明,群体中失信者的存在会导致所有成员的失信。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如果不存在相关机制,或者即使存在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失信会成为每个人的占优策略,这具有必然性。引入相应机制如奖惩机制等,改变原有博弈结构... 群体行为演化模拟表明,群体中失信者的存在会导致所有成员的失信。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如果不存在相关机制,或者即使存在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失信会成为每个人的占优策略,这具有必然性。引入相应机制如奖惩机制等,改变原有博弈结构,使守信成为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使守信成为每个人的优势策略,社会信用将会全面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 博弈结构 博弈论 行动逻辑 选择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发誓达至互信建立的内在机制——人类社会中的发誓行为及其博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志远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6,共5页
发誓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现象,其出现源自于信任的不足。发誓的一般结构包括发誓人、发誓对象、发誓内容、发誓约束。发誓的目的是通过发誓使发誓对象相信发誓内容,使发誓内容成为双方的公共信念,继而建立互信,从而使他... 发誓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现象,其出现源自于信任的不足。发誓的一般结构包括发誓人、发誓对象、发誓内容、发誓约束。发誓的目的是通过发誓使发誓对象相信发誓内容,使发誓内容成为双方的公共信念,继而建立互信,从而使他们在博弈或后继互动中获取最大收益。这是建立社会信用的一种微观路径。由发誓建构互信的博弈机制是发誓人的发誓态度应当导致发誓人与发誓对象选择不同的策略,且他们的偏好或策略选择具有一致性。此外,他人在场见证发誓能够增强发誓人与发誓对象之间公共信念的强度,这是一种辅助的反反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誓 言语行为 互信 博弈机制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建构有效约定到社会信用的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志远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0,共5页
约定的建构是为了应对互动性行为中的不确定性,无效的约定不但消除不掉不确定性,而且可能会使各行为方都成为不讲信用的人。违约则是缘于一些行为方寻求收益的改进,有效的约定能够避免这种改进动机的出现,并且整体上能够促使合作的实现... 约定的建构是为了应对互动性行为中的不确定性,无效的约定不但消除不掉不确定性,而且可能会使各行为方都成为不讲信用的人。违约则是缘于一些行为方寻求收益的改进,有效的约定能够避免这种改进动机的出现,并且整体上能够促使合作的实现。在有效约定下,各行为方都有强烈的守约动机,或者不得不守约。有效约定能够培育守信者,并且加快促进社会信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定 有效约定 社会信用 公共选择 行动逻辑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控制模式中职务犯罪控制的宏观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利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6-59,共4页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对社会的危害与影响极其严重。为有效地控制职务犯罪,首先必须深刻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性。而职务犯罪控制工作作为社会控制系统中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制...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对社会的危害与影响极其严重。为有效地控制职务犯罪,首先必须深刻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性。而职务犯罪控制工作作为社会控制系统中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制定完善的、科学的宏观战略决策。本文就此问题,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以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方面,作出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 犯罪控制 犯罪预防 宏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建构的认知基础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志远 《征信》 2015年第9期29-32,共4页
信用是行动关系的表征,只有通过行动关系才能断定一个人是否是守信用的。信用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石,通过对关系认知、群体认知、个体认知、实验认知的认识,行动主体只有信用而行才能获取较好收益,基于此,社会信用才能够建立起来。
关键词 社会信用 认知 博弈结构 博弈论 行动逻辑 选择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础人力资本投资对区域发展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黎昌珍 王志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20079-20082,20161,共5页
从区域经济合作的人力资源开发视角出发,阐述了欠发达农村地区社会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人力资本获得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由人力资本差异所引致的区域竞争力差异,并提出通过农村义务教育的充分供给来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 农村基础人力资本 区域发展能力 义务教育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信力与银行信用的建构
13
作者 王志远 郑旭 《征信》 2015年第11期18-22,共5页
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行动主体,其信用分为银行公信力和个体信用。在实际运行中,银行公信力常常被忽视,以至于显示出银行信用研究的不完全性,为银行的良性运行埋下隐患。实际信贷运行中银行公信力有高低之别,较高的公信力不但使银行运行... 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行动主体,其信用分为银行公信力和个体信用。在实际运行中,银行公信力常常被忽视,以至于显示出银行信用研究的不完全性,为银行的良性运行埋下隐患。实际信贷运行中银行公信力有高低之别,较高的公信力不但使银行运行机制通畅,也能显示出银行信用的完全性,进而能够建立银行的良好信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信力 银行公信力 银行信用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