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s_(2)PtI_(6)的无铅双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数值研究
1
作者 甘永进 邱贵新 +1 位作者 覃斌毅 宁维莲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17-2527,共11页
提出结构为FTO/SnO_(2)/Cs_(2)PtI_(6)/CuInS_(2)-QD/Au以及FTO/SnO_(2)/Cs_(2)PtI_(6)/GaAs-QD/Au的无铅Cs_(2)PtI_(6)基新型钙钛矿太阳电池。以Cs_(2)PtI_(6)双钙钛矿材料为光活性层,SnO_(2)为电子传输层,CuInS_(2)-QD和GaAs-QD分别... 提出结构为FTO/SnO_(2)/Cs_(2)PtI_(6)/CuInS_(2)-QD/Au以及FTO/SnO_(2)/Cs_(2)PtI_(6)/GaAs-QD/Au的无铅Cs_(2)PtI_(6)基新型钙钛矿太阳电池。以Cs_(2)PtI_(6)双钙钛矿材料为光活性层,SnO_(2)为电子传输层,CuInS_(2)-QD和GaAs-QD分别为空穴传输层构建器件结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背电极材料为Au,Cs_(2)PtI_(6)层厚度和缺陷态密度分别设置为800 nm和1016 cm^(−3),HTL掺杂浓度设置为1018 cm^(−3),Cs_(2)PtI_(6)层与HTL界面缺陷态密度设置为1012 cm^(−3),工作温度设置为300 K时,结构为FTO/SnO_(2)/Cs_(2)PtI_(6)/CuInS_(2)-QD/Au的电池器件输出特性为:Voc=1.16 V,Jsc=31.66 mA/cm^(2),FF=77.73%,PCE=28.52%。而结构为FTO/SnO_(2)/Cs_(2)PtI_(6)/GaAs-QD/Au的电池器件输出特性为:Voc=1.14 V,Jsc=31.66 mA/cm^(2),FF=81.36%,PCE=29.43%。与之前同类型的研究相比,所构建的Cs_(2)PtI_(6)基双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更佳,为新型无铅、高效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数值仿真 背电极 厚度 缺陷态密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钙钛矿Cs_(4)CuSb_(2)Cl_(12)纳米晶无铅太阳电池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甘永进 邱贵新 +2 位作者 潘美娣 蔡文峰 毕雪光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41-1645,共5页
提出一种结构为FTO/TiO_(2)/Cs_(4)CuSb_(2)Cl_(12)/Au的无铅、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太阳电池。该电池以Cs_(4)CuSb_(2)Cl_(12)双钙钛矿纳米晶为光活性层,FTO和Au为接触电极,TiO_(2)为电子传输层。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Cs_(4)CuSb_(2)Cl_(... 提出一种结构为FTO/TiO_(2)/Cs_(4)CuSb_(2)Cl_(12)/Au的无铅、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太阳电池。该电池以Cs_(4)CuSb_(2)Cl_(12)双钙钛矿纳米晶为光活性层,FTO和Au为接触电极,TiO_(2)为电子传输层。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Cs_(4)CuSb_(2)Cl_(12)厚度和缺陷态密度分别为1050 nm和1012 cm^(-3),TiO_(2)掺杂浓度和电子亲和势分别为1019 cm^(-3)和3.9 eV,界面缺陷态密度为1013 cm^(-3),背电极功函数为5.1 eV,工作温度为300 K时,电池性能得到提升,优化后电池的Voc、Jsc、FF以及η_(PCE)分别提升了6.9%,39.5%,12.0%以及67.7%。这为新型无铅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数值仿真 厚度 缺陷态密度 电子亲和势 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