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模式及效果——以广西民族大学民族音乐欣赏课网络教学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吴金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2-205,共4页
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提法呼之欲出,一些高校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教学改革。文章以广西民族大学民族音乐欣赏课网络教学为例,从"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出发,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改革细节总结出建导的基本... 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提法呼之欲出,一些高校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教学改革。文章以广西民族大学民族音乐欣赏课网络教学为例,从"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出发,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改革细节总结出建导的基本思路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的基本模式,并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值得广而推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民族大学 非专业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建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民族特色的广播电视艺术教育探索——以广西广播电视艺术人才培养为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艺术教育的问题较多,但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思想僵化,在人才培养方面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在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的前提下,结合地区民族特色,对我国传统的广播电视艺术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可以通过对全国以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艺术教育的问题较多,但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思想僵化,在人才培养方面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在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的前提下,结合地区民族特色,对我国传统的广播电视艺术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可以通过对全国以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艺术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以广西本土艺术院校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发展需要、具有民族地域特点和个性特点的艺术人才培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艺术教育 民族特色 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服装设计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被引量:3
3
作者 杜宗景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1-94,共4页
民族服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价值,并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民族文化变迁的原因包括民族自身的变迁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与购买力增加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对民族服装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民族服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价值,并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民族文化变迁的原因包括民族自身的变迁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与购买力增加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对民族服装设计产生深远影响,促进民族服装的创新。为充分发挥民族服装设计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作用,推动民族服装设计的创新发展,设计师在进行民族服装设计时要将文化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构建具有影响力的民族服装品牌,培养既精通民族文化、民族习俗,又具备服装设计专业素养的人才,以实现民族文化传播与民族服装产业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服装 服装设计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中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5-157,共3页
广西壮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它的民歌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一样特色鲜明,风格各异。本文主要对广西民歌的音乐艺术特色作一些初步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 壮族民歌 艺术特色 音调结构 节奏节拍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聚居地园林景观及艺术元素分析——评《云南少数民族园林景观》 被引量:1
5
作者 钟震寰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I0039-I0039,共1页
在新时代的今天,园林内涵与形式都得到了新的发展。东西方各国设计师们,结合自身的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等,对现代园林设计十分上心,园林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特点。同时,园林设计作为我国特色,其境界在于和谐统一,最终... 在新时代的今天,园林内涵与形式都得到了新的发展。东西方各国设计师们,结合自身的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等,对现代园林设计十分上心,园林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特点。同时,园林设计作为我国特色,其境界在于和谐统一,最终目标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各大少数民族聚居地园林景观,在其设计中为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 少数民族 聚居地 元素分析 现代园林设计 云南 艺术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博爱 共享天伦——艺术歌曲《天伦歌》的文化内涵与演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磊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3-104,共2页
《天伦歌》是电影《天伦》的主题曲,同时也是一首经典的中国艺术歌曲,作品在承前启后、针对时弊、中西结合三个层面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歌者应在明晰作品三部结构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作品的速度力度,深入研究作品的语言吐字,充分调度自身... 《天伦歌》是电影《天伦》的主题曲,同时也是一首经典的中国艺术歌曲,作品在承前启后、针对时弊、中西结合三个层面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歌者应在明晰作品三部结构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作品的速度力度,深入研究作品的语言吐字,充分调度自身的音色情感,从而深刻完满的诠释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伦歌 黄自 文化内涵 演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歌节”民歌缺失谈民族音乐的普及教育与师资培养
7
作者 吴金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91-192,共2页
“民歌节”上原生态民歌的缺失,折射出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危机,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得愈加严峻。挽救我们的民族音乐刻不容缓。挽救民族音乐在于普及教育,但我国民族音乐师资队伍现状不容乐观,从而影响了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针对民... “民歌节”上原生态民歌的缺失,折射出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危机,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得愈加严峻。挽救我们的民族音乐刻不容缓。挽救民族音乐在于普及教育,但我国民族音乐师资队伍现状不容乐观,从而影响了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针对民族音乐师资缺乏的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节 民族音乐 普及教育 师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画艺术在空间改造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美芙蓉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12-I0013,共2页
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借助山水、花草、人物等绘画元素营造意境之美,强调我国传统人文价值和自然理念。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优质文化的需求日益旺盛,传统国画作为艺术装饰品之一得以... 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借助山水、花草、人物等绘画元素营造意境之美,强调我国传统人文价值和自然理念。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优质文化的需求日益旺盛,传统国画作为艺术装饰品之一得以展现在室内空间环境中,既能提升室内设计的文化艺术水准,也能彰显传统国画艺术的文化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艺术 传统国画 意境之美 绘画元素 室内空间环境 传统绘画 艺术水准 文化韵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桥陵文化符号的IP角色设计开发策略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凯雄 周天一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212,235,共12页
目的近几年,各个行业都极力去打造属于自己的IP,用于传播文化和提升经济。桥陵作为关中唐十八陵中的佼佼者,包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IP可开发内容,但存在知名度较低、文化遗产破坏较严重等问题,为促进桥陵文化再生,提出了几点关于IP角色... 目的近几年,各个行业都极力去打造属于自己的IP,用于传播文化和提升经济。桥陵作为关中唐十八陵中的佼佼者,包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IP可开发内容,但存在知名度较低、文化遗产破坏较严重等问题,为促进桥陵文化再生,提出了几点关于IP角色开发的方案策略。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网络资料和实地考察对桥陵文化进行梳理,确定文化符号的具体载体和蕴含的IP设计要素;其次,结合大量历史文化遗产类成功的IP角色设计案例,通过对比分析法,根据桥陵的特殊性从“视觉形象构建”“精神情感传达”“角色故事衍生”三个层面探索了开发的策略;最后进行了IP设计实践,以验证策略的可行性。结论将桥陵文化符号以IP角色的形式进行设计呈现,不仅可以使受众了解历史、熟知桥陵,实现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而且还可以为此类IP角色的设计提供灵感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陵 文化符号 IP角色 开发策略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辐射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覃宇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风景名胜区周边的乡村蕴含着丰富历史人文、民族风情的特点,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人文景观资源。在风景名胜区建设辐射条件下,周边乡村无疑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使两者间在资源上相互共享、功能上互相联动,从而为周边乡村建设... 风景名胜区周边的乡村蕴含着丰富历史人文、民族风情的特点,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人文景观资源。在风景名胜区建设辐射条件下,周边乡村无疑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使两者间在资源上相互共享、功能上互相联动,从而为周边乡村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针对在风景名胜区辐射条件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探讨该领域中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乡村 景观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市烟火”系列图案与纺织品产品设计
11
作者 杨雨欣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11-I0011,共1页
设计说明:《集市烟火》系列作品灵感来源于集市,即是探寻艺术生活本源设计的过程体验,表达蔬果集市这一城市动态“人间烟火”的集大成者景观,流淌着时代烟火气息,集市棋盘格式的摊位间,琳琅满目的蔬果形成群组的集成美。设计运用装饰化... 设计说明:《集市烟火》系列作品灵感来源于集市,即是探寻艺术生活本源设计的过程体验,表达蔬果集市这一城市动态“人间烟火”的集大成者景观,流淌着时代烟火气息,集市棋盘格式的摊位间,琳琅满目的蔬果形成群组的集成美。设计运用装饰化色彩风格,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趣味性地表达蔬果的纷呈丰繁,感受集市烟火的平实亲切、丰富多彩与独特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过程体验 设计说明 棋盘格式 色彩风格 装饰化 集市 设计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教育到生态美育——生态审美者的培养路径 被引量:15
12
作者 龚丽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0-133,共4页
生态教育经由生态科技教育、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三条路径,分别实现了主体对生态规律的把握、生态目的的明确与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生态人的生成。生态美育通过培养审美主体的绿色审美兴趣、生态中和理想、绿色阅读能力与绿... 生态教育经由生态科技教育、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三条路径,分别实现了主体对生态规律的把握、生态目的的明确与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生态人的生成。生态美育通过培养审美主体的绿色审美兴趣、生态中和理想、绿色阅读能力与绿色艺术实践风尚,引领审美主体在审美、造美活动中构建绿色艺术世界。生态审美者在一体化的欣赏、批评、研究、创造活动中,与审美世界和谐整生,终实现生态美境与艺术人生的对生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 生态美育 生态审美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生成经典,经典与传播共生——《刘三姐》文本传播的生态及其规律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丽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1-166,共6页
经典是时代、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整体概括,与文本传播关系密切。壮族民间传说《刘三姐》作为在传播中生成的经典,有其生成的生态环节,也有其特殊的传播模式与传播规律,文本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经典与传播相生共发的内在生态关系。《刘三... 经典是时代、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整体概括,与文本传播关系密切。壮族民间传说《刘三姐》作为在传播中生成的经典,有其生成的生态环节,也有其特殊的传播模式与传播规律,文本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经典与传播相生共发的内在生态关系。《刘三姐》传说的民间口传文本孕育了经典,戏剧文本聚形了经典,影像文本则造就了经典,最终在传播中生成经典,并且使经典与传播共生,创作、传播与接受三位一体,实现了《刘三姐》整个文本的立体超循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 经典 传播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神秘的京族巫术舞蹈——“问天答灯”
14
作者 李飞锐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期100-100,共1页
巫术中的"问天答灯"是善良的京族人在与神的对话中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京族"哈灯舞"。"哈灯舞"是巫术舞蹈的一个代表,它把京族人与神一问一答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问天答灯&qu... 巫术中的"问天答灯"是善良的京族人在与神的对话中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京族"哈灯舞"。"哈灯舞"是巫术舞蹈的一个代表,它把京族人与神一问一答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问天答灯"的巫术也通过"哈灯舞"得以传承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与舞蹈 “哈灯舞” 祝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形式美法则在书法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达旭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51-153,共3页
书法是一门形式感非常强的线条艺术,主要是从人类自身、自然、社会、运动、音乐等审美活动中获得审美启示而创造出来的,形式美在书法艺术中多层面地出现。对书法形式美法则的掌握是书法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应注... 书法是一门形式感非常强的线条艺术,主要是从人类自身、自然、社会、运动、音乐等审美活动中获得审美启示而创造出来的,形式美在书法艺术中多层面地出现。对书法形式美法则的掌握是书法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阐述形式美在笔法、结构、章法等方面的运用,让学生了解书法美的具体表现,把形式美作为书法练习和创作的理论依据,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上认识书法,不局限于机械地去学习某种书体,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丈化的博大精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美 形式美法则 书法教学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形蛇纹寿图案的文化基因分析与设计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凯雄 潘邦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14-425,共12页
目的天水龟形蛇纹寿是建筑装饰的吉祥图案,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造型文化等方面凸显着时代印记和审美趋向,但该图案目前并没有完全融入当代生活。应借助现代的、科学的、合理的设计方法,拉近传统与时尚的距离,提升龟形蛇纹寿图... 目的天水龟形蛇纹寿是建筑装饰的吉祥图案,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造型文化等方面凸显着时代印记和审美趋向,但该图案目前并没有完全融入当代生活。应借助现代的、科学的、合理的设计方法,拉近传统与时尚的距离,提升龟形蛇纹寿图案的知名度,从而实现传统优秀地域文化资源的活化再生。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资料、书籍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对该图案的文化基因进行分析,包括显性和隐性两部分,从而为后文的设计演化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接着,依据理论分析结果从不同的层次出发,绘制CGM设计要素模型,形成造型库,通过用户调研法,提取核心文化因子;然后,构建数字化APP的应用模型和界面设计,以现代传播平台的方式提升受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最后,进行具体的案例实践,形成新图案,并运用到室内装饰设计中,以验证此APP的可行性。结论将龟形蛇纹寿图案进行设计演化,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基因的流变,使其更符合现代的审美需求,扩大受众圈,促使文化的用途变得更广泛,展示的机会变得更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形蛇纹寿图案 文化基因分析 CGM模型 APP 设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