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古籍到花茶香:古代科技文献揭示的茉莉花茶历史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泽 《茶叶》 2024年第4期232-237,共6页
中国茉莉花的栽培历史悠久,茉莉花与茶的结合,不仅体现了植物与饮品的完美融合,更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本研究利用中国基本古籍库,通过细致检索“茉莉”“末利”“末麗”等关键词,深入分析了这些包含词汇的文本内容。通过这... 中国茉莉花的栽培历史悠久,茉莉花与茶的结合,不仅体现了植物与饮品的完美融合,更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本研究利用中国基本古籍库,通过细致检索“茉莉”“末利”“末麗”等关键词,深入分析了这些包含词汇的文本内容。通过这一过程,对茉莉花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并揭示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轨迹。在对茉莉花茶发展历史的梳理中,本研究发现,古代科技文献不仅详尽记录了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更对当代茉莉花茶的创新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茉莉花茶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花茶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浦北龙门窑青花瓷科技研究
2
作者 杨小平 汪常明 +1 位作者 吴同 莫定平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2-499,共8页
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EDXRF)、热膨胀分析、显微观察等科技手段分析了从清晚期到民国期间的龙门窑青花瓷的烧成温度、吸水率和胎、釉化学组分等各项数据。结果表明,龙门窑青花瓷器具有南方典型的胎釉成分特征,釉料为钙系釉,... 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EDXRF)、热膨胀分析、显微观察等科技手段分析了从清晚期到民国期间的龙门窑青花瓷的烧成温度、吸水率和胎、釉化学组分等各项数据。结果表明,龙门窑青花瓷器具有南方典型的胎釉成分特征,釉料为钙系釉,烧成温度在1300℃左右。龙门窑青花瓷胎及色料中Fe元素含量较高,导致青花瓷胎偏灰、青花发色暗沉不明艳。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广西青花瓷工艺特征及贸易、技术交流关系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窑 青花瓷 化学组成 烧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合浦汉墓出土部分铁器科学分析
3
作者 黄全胜 李永春 朱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210,共7页
对广西合浦汉代墓葬发掘出土的铁器开展科学研究。主要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相观察等手段,对合浦汉墓出土馆藏的6件铁器样品进行了成分检测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至晚自西汉开始合浦地区大量应用生铁铸造和生铁... 对广西合浦汉代墓葬发掘出土的铁器开展科学研究。主要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相观察等手段,对合浦汉墓出土馆藏的6件铁器样品进行了成分检测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至晚自西汉开始合浦地区大量应用生铁铸造和生铁炒钢制品,汉代时期该地区同时使用块炼铁和生铁冶金技术,中原地区农耕技术至晚汉代传播至广西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广西合浦 铁器 生铁 炒钢 块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档案名词“候簿”源流考
4
作者 丁海斌 郭嘉琦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天文记录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成就与之息息相关。“候簿”为中国古代指代原始天文观测记录簿的专业名词,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天文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日照时数、行星位置、星...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天文记录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成就与之息息相关。“候簿”为中国古代指代原始天文观测记录簿的专业名词,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天文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日照时数、行星位置、星月运动、太阳高度角、风向等。“候簿”一词的产生可追溯到唐代,自唐代以后一直延续使用到清代,并在清代的使用频率达到顶峰。其义项在历史沿革中未发生较大嬗变。民国时期,“候簿”一词随着近代天文学的产生而逐步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簿 科技名词 档案名词 中国古代天文史 科技历史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田东县大僚古代冶铁遗址初步考察
5
作者 李凯旭 罗立书 黄全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7-244,共8页
大僚古代冶铁遗址位于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印茶镇僚坤村,面积约500 m^(2),为2023年调查新见,遗存有炉渣、木炭等冶金遗物和早期陶片和宋明时期瓷片等伴随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ED-XRF)和金(矿)相... 大僚古代冶铁遗址位于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印茶镇僚坤村,面积约500 m^(2),为2023年调查新见,遗存有炉渣、木炭等冶金遗物和早期陶片和宋明时期瓷片等伴随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ED-XRF)和金(矿)相分析等科技手段,对该遗址的15个冶金炉渣样品进行了基体成分检测和显微组织观察,利用加速器质谱仪(AMS)进行碳十四测年。结果表明,大僚遗址为炒钢遗址,炉渣样品均属铁硅钙系高铁渣;碳十四年代为330±20(BP),炒钢冶金活动至晚于明代中期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百色地区 炒钢 碳十四测年 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岳阳罗城遗址2021年度出土铁器科学分析研究
6
作者 邹桂森 毕军涛 +2 位作者 盛伟 朱谨 韦星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罗城遗址是湖南岳阳一座重要的东周时期城址,考古单位已对其进行了多次发掘。在2021年度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少量铁器,采用金相分析对出土10件铁器进行科学研究。结果显示,铁器材质可分为白口铁、脱碳铸铁、韧性铸铁和铸铁脱碳钢。结合湖... 罗城遗址是湖南岳阳一座重要的东周时期城址,考古单位已对其进行了多次发掘。在2021年度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少量铁器,采用金相分析对出土10件铁器进行科学研究。结果显示,铁器材质可分为白口铁、脱碳铸铁、韧性铸铁和铸铁脱碳钢。结合湖南先秦时期出土铁器试验分析及罗城遗址发掘情况,初步揭示了在战国中晚期,该遗址居民已掌握了较成熟的生铁脱碳乃至生铁制钢技术,为研究楚文化的冶金技术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岳阳罗城 铁器 科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汉墓群出土典型脆弱青铜器腐蚀矿化初步研究
7
作者 任晓磊 黄伟 李大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58,共8页
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合浦汉墓群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但大部分器物脆弱且腐蚀矿化严重。为研究合浦汉墓群青铜器的保存状况、锈蚀特征和腐蚀矿化成因,对合浦汉墓群出土典型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超景深... 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合浦汉墓群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但大部分器物脆弱且腐蚀矿化严重。为研究合浦汉墓群青铜器的保存状况、锈蚀特征和腐蚀矿化成因,对合浦汉墓群出土典型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探伤仪、金相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及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分析了9件合浦汉墓群出土青铜器的微观形貌观察、锈蚀产物和成分等。结果表明:该批器物为铜锡铅三元合金,主要是低锡青铜,胎体薄,铜元素流失严重,氧元素含量高,砷元素可能来自埋藏环境,未发现氯元素,腐蚀矿化严重。腐蚀矿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低锡合金、薄胎、埋藏环境为酸性土壤等内外原因造成。因此,以往的常规的青铜器保护技术已不适用,亟需探究适宜于此类器物的保护处理技术。故应在考古发掘现场,第一时间介入开展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青铜器 薄胎 埋藏环境 汉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玉林胜果寺古代冶铸遗址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全胜 黄谦玺 +1 位作者 李延祥 李建西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9-106,共8页
玉林胜果寺古代冶铸遗址位于广西玉林市兴业县龙安镇杨前村胜果寺附近的丘陵,面积超过2000m^2。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相和矿相等研究方法,对胜果寺古代冶铸遗址的5个冶金遗物炉渣样品进行成分和显微组织分析检测。结果表... 玉林胜果寺古代冶铸遗址位于广西玉林市兴业县龙安镇杨前村胜果寺附近的丘陵,面积超过2000m^2。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相和矿相等研究方法,对胜果寺古代冶铸遗址的5个冶金遗物炉渣样品进行成分和显微组织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该遗址为生铁冶铸遗址,炼渣属锰硅铝系高锰炉渣。冶炼产品除供本地铸锅等生产生活用品外,大量运往韶州涔水场浸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地区 冶金史 唐宋时期 生铁冶炼 高锰渣 湿法炼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梧州后背山遗址冶炼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邹桂森 蒙长旺 +1 位作者 李延祥 黄全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1-146,共6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广西梧州后背山遗址出土的炉渣、矿石及炉壁等冶金遗物进行科学检测。结合炉渣形态、基体成分与物相、炼炉型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后背山遗址为一处古代块炼铁冶炼遗址。该遗址为目前梧州地区发现并经科学发...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广西梧州后背山遗址出土的炉渣、矿石及炉壁等冶金遗物进行科学检测。结合炉渣形态、基体成分与物相、炼炉型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后背山遗址为一处古代块炼铁冶炼遗址。该遗址为目前梧州地区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一处年代最早的冶炼遗址,对该遗址及其出土冶金遗物分析研究,可以为探讨古代梧州地区乃至岭南地区早期冶铁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提供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梧州地区 后背山遗址 块炼铁遗址 科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平南六浊岭冶铁遗址出土冶金遗物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邹桂森 蒙长旺 +1 位作者 黄全胜 李延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4-129,共6页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六陈镇六浊岭遗址是目前贵港地区冶铁遗址群中唯一一处经科学发掘并报告的冶炼遗址,共清理13座炼炉,出土了大量炉渣、矿石、木炭、鼓风管及炉壁等冶金遗物。对木炭进行碳十四测年分析,结合出土陶瓷器类型学分析可知,六...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六陈镇六浊岭遗址是目前贵港地区冶铁遗址群中唯一一处经科学发掘并报告的冶炼遗址,共清理13座炼炉,出土了大量炉渣、矿石、木炭、鼓风管及炉壁等冶金遗物。对木炭进行碳十四测年分析,结合出土陶瓷器类型学分析可知,六浊岭遗址为一处晋唐时期的冶炼遗址。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成分分析及金相显微镜观察等科学分析方法对遗址出土的炉渣、铁块及矿石等冶金遗物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平南六浊岭遗址为一处块炼铁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贵港地区 块炼铁冶炼遗址 科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耕与细化:近五年中国档案史研究述评
11
作者 丁海斌 罗夏钻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9,共5页
对近五年来中国档案史研究成果的发文时间、作者发文情况、来源期刊分布、关键词分布等进行分析,提炼出古代文书研究、档案史史料研究、文档名词研究、历史档案整理研究、近代档案人物思想研究等五个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总结出研究成果... 对近五年来中国档案史研究成果的发文时间、作者发文情况、来源期刊分布、关键词分布等进行分析,提炼出古代文书研究、档案史史料研究、文档名词研究、历史档案整理研究、近代档案人物思想研究等五个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总结出研究成果存在研究人员较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和有影响力的研究中心、研究内容较分散、研究思路还不够开阔、学术成熟度较低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未来中国档案史研究着力点应落在中国档案史史料学研究上,它是档案史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档案史 档案史史料学 档案史料 档案人物 档案整理 古代文书 史书政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馆藏古代含砷麻江型铜鼓初步科学研究
12
作者 邹桂森 张喜 陆秋燕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通过对比便携式荧光分析仪(pXRF)、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与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测定铜鼓基体的成分数据,差异较小,显示pXRF在检测锈蚀程度较低的麻江型铜鼓可靠性较高。使用pXRF对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221面麻江... 通过对比便携式荧光分析仪(pXRF)、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与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测定铜鼓基体的成分数据,差异较小,显示pXRF在检测锈蚀程度较低的麻江型铜鼓可靠性较高。使用pXRF对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221面麻江型铜鼓进行系统地检测,砷含量≥2%麻江型铜鼓共53面,占比高达24%,可确认铜锡砷铅四元合金是麻江型铜鼓(含砷麻江型)重要的合金类型。研究表明,含砷麻江型铜鼓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青铜器之一,其生产专业且复杂,是研究广西乃至南方砷铜矿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麻江型铜鼓 铜锡砷铅合金 科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罗定船步铁炉村古代冶金遗址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全胜 黄谦玺 +2 位作者 邹桂森 李延祥 陈建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148,共10页
铁炉村冶金遗址位于广东省罗定市船步镇铁炉村附近的丘陵脚底,遗存面积约200 m^(2)。本团队从2013年至今开展多次田野调查并取样。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矿)相、加速器质谱(AMS)碳十四断代等研究手段,对铁炉村遗址的7个... 铁炉村冶金遗址位于广东省罗定市船步镇铁炉村附近的丘陵脚底,遗存面积约200 m^(2)。本团队从2013年至今开展多次田野调查并取样。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矿)相、加速器质谱(AMS)碳十四断代等研究手段,对铁炉村遗址的7个炉渣和2个金属铁块样品进行了成分和显微组织的检测分析,对1份木炭样品开展^(14)C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该遗址既是生铁冶炼遗址又是生铁炒钢冶金遗址。生铁冶炼炉渣是铁硅铝系高硅低铁渣。遗址遗存的大块金属样品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磷偏析严重,为生铁炒钢产品;其相对应的炒钢炉渣为铁硅铝系高铁渣。此类高铁渣基体局部留存有大量浮氏体等。该遗址为迄今我国发现的第一处明确遗存有古代炒钢冶金产品的遗址。该遗址遗存的竖炉及生铁冶炼炉渣、炒铁炉、炒钢产品及其冶金炉渣等一整套较为齐全证据链的生铁冶炼及生铁炒钢冶金遗物,目前国内仅见一处,将为确立古代生铁炒钢渣的鉴别标准等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AMS-14 C检测结果显示,遗址至晚距今570±25(BP)(约元中至明初)开始钢铁冶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地区 冶金史 元中至明初 生铁冶炼 高硅渣 高铁渣 炒钢 碳十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全过程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环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32,共5页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是高校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中深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是高校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中深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剖析“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明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等教学全过程,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才成长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 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兴业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初步调查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全胜 梁婵 +1 位作者 黄谦玺 邹桂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8-136,共9页
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位于广西玉林兴业县龙安镇绿鸦村龙旗顶山坡顶部,遗物遗存面积超过10000 m^(2)。2020年至2021年对该遗址开展了多次田野考察调查取样并开展考古类型学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矿)相显微镜等研究手段对龙旗顶古代... 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位于广西玉林兴业县龙安镇绿鸦村龙旗顶山坡顶部,遗物遗存面积超过10000 m^(2)。2020年至2021年对该遗址开展了多次田野考察调查取样并开展考古类型学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矿)相显微镜等研究手段对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12个铸造炉渣、铸铁、陶范陶模样品进行了成分检测和显微结构观测。结果表明,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的主要产品是铁锅和铁釜;遗存的生铁铸造浮渣为高铁炉渣,炉渣成分为铁硅锰磷多元系炉渣,渣中留存有生铁颗粒;铸铁显微结构是以莱氏体为主的生铁组织,铸铁成分为铁硅磷镍合金。陶范陶模一般至少由三层泥胎叠堆制成,模范的内里层材料最为精细,且有意掺进草木灰;模范中间层的材料是细小泥沙并掺杂有稻禾壳,模范外层为颗粒较粗的泥沙并掺杂有稻禾壳。陶范陶模内里层表面含有Zr耐高温防护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地区 龙旗顶 冶金史 唐宋时期 范铸技术 生铁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怀化大塘古代冶铁遗址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桂森 李延祥 +2 位作者 杨志勇 高成林 黄全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98,共7页
通过对湖南省怀化市新建镇大塘村古代冶炼遗址进行考古学调查及试掘,并对出土的陶瓷器进行分析,初步判断其为清代遗址。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出土炉渣、矿石等冶金遗物进行成分和物相检测分... 通过对湖南省怀化市新建镇大塘村古代冶炼遗址进行考古学调查及试掘,并对出土的陶瓷器进行分析,初步判断其为清代遗址。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出土炉渣、矿石等冶金遗物进行成分和物相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塘遗址为块炼铁遗址,所使用矿石含钛磁铁矿及赤铁矿。对该遗址的研究可为探讨清代怀化地区及湖南社会组织结构、生产方式及经济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块炼铁遗址 清代 科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阿城西川冶铁遗址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萍 黄全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7-135,共9页
西川冶铁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市小岭镇西川屯300 m处,面积约5000 m^(2),考古年代为金代。2021年7月对该遗址进行了田野考察取样。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矿)相显微镜等手段对西川冶铁遗址17个冶炼炉渣、炉壁残块等样品进行基体成分分析... 西川冶铁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市小岭镇西川屯300 m处,面积约5000 m^(2),考古年代为金代。2021年7月对该遗址进行了田野考察取样。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矿)相显微镜等手段对西川冶铁遗址17个冶炼炉渣、炉壁残块等样品进行基体成分分析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西川冶铁遗址为生铁冶炼遗址,生铁炉渣类型为硅锰铁铝钙多元系炉渣,生铁炉渣中铁颗粒的显微结构以片状石墨和珠光体为主。炉渣样品中的高铁炉渣可能为生铁炒钢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城地区 西川冶铁遗址 生铁冶炼 多元系炉渣 炒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淄齐故城小城西门西侧夯土遗址出土冶金遗物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代全龙 董文斌 +1 位作者 邹桂森 李延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9-148,共10页
采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等分别对临淄齐故城小城西门西侧夯土遗址出土冶金遗物的基体成分、金属颗粒及物相进行科学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炉渣均为还原渣,系使用含硫铜铅矿石进行火法... 采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等分别对临淄齐故城小城西门西侧夯土遗址出土冶金遗物的基体成分、金属颗粒及物相进行科学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炉渣均为还原渣,系使用含硫铜铅矿石进行火法冶炼并配以锡料,利用冶炼过程中液态分层的上层浇铸得到高铅的铅锡青铜铸币,下层高铅合金可使用凝析法生产金属铅与铅锡青铜。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该遗址通过冶炼活动生产铅青铜并配以锡料直接浇铸获取高铅青铜铸币的冶金行为,为进一步挖掘该遗址的冶金内涵,重建该遗址的铸造工艺及生产链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对认识中国古代铸币金属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淄齐故城 铸钱遗址 冶金遗物 科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贸易协定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基于区域贸易协定深度水平的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超 李泰霖 邱悦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F0003,共12页
针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日益深化与区域贸易协定(RTA)不断增加的局面,在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基础上,利用WTO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库的资料,参照对RTA条款深度的划分,实证检验了RTA对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整体上,RTA对经济体的全球... 针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日益深化与区域贸易协定(RTA)不断增加的局面,在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基础上,利用WTO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库的资料,参照对RTA条款深度的划分,实证检验了RTA对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整体上,RTA对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不同深度水平的RTA影响效应有所差别。其中,“WTO+”比“WTO-X”条款对经济体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更大,且RTA对发展中经济体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大于发达经济体。地理距离、区域竞争在RTA对经济体价值链参与度影响中发挥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地理距离越近,RTA对价值链分工参与度的影响越大;RTA达成得越早,越有利于发挥RTA建立的竞争优势,保护本经济体在其他经济体的市场地位。机制检验表明,RTA可通过降低关税壁垒和促进对外投资推动经济体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价值链分工 参与度 条款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韩城芝川古代冶铁遗址初步考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谨 黄全胜 李永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6,共9页
韩城芝川古代冶铁遗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芝川镇芝西村,遗存面积超4000 m^(2),考古年代为西汉。科研团队对该遗址开展冶金考古田野调查并采集到炉渣、陶片等遗物,使用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金(矿)相显微观察等手段对采集到的18个... 韩城芝川古代冶铁遗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芝川镇芝西村,遗存面积超4000 m^(2),考古年代为西汉。科研团队对该遗址开展冶金考古田野调查并采集到炉渣、陶片等遗物,使用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金(矿)相显微观察等手段对采集到的18个冶炼遗物进行成分分析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6个炉渣为硅钙铝系高钙低铁炉渣,基体主要为玻璃相、偶见铁橄榄石,其产品是生铁,应为生铁冶炼炉渣。1个炉渣为高铁渣,以浮氏体为主、间有铁橄榄石和极少量玻璃相;1个样品的块状金属为熟铁,很可能为生铁炒钢的遗物。该遗址主要是生铁冶炼遗址,同时进行炒钢冶金活动,是迄今发现陕西渭南地区最早的生铁炒钢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生铁冶炼 炒钢 炉渣 夏阳故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