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信共享理念对并购决策锚定效应的影响
1
作者 李晓龙 刘金林 +1 位作者 李耀瑞 曾思程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9-54,共6页
传统并购决策理论主要研究理性特征、过度自信和锚定效应等非理性特征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但忽略了由于文化传统而形成的自信共享理念对并购决策的影响。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锚定效应理论,使用Python分词技术,分... 传统并购决策理论主要研究理性特征、过度自信和锚定效应等非理性特征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但忽略了由于文化传统而形成的自信共享理念对并购决策的影响。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锚定效应理论,使用Python分词技术,分析了并购决策方案说明和定价依据的文本,认为自信共享理念引起的锚定效应会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并购决策。具体而言,在并购决策方案中,由于受到自信共享的锚定效应的影响,协议数字更会偏重于“3”“9”等寓意自信长久和“5”“6”等共享均衡数字,而不是仅仅偏好“8”等吉利数字。研究结论在理论上补充了中国人更偏爱吉利数字和并购决策中的锚定效应理论,在实践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并购决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自信共享理念 并购决策 锚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规模估算方法研究——以PPP项目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金林 金倩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8-16,共9页
近年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形成及其风险防范已成为热点问题,其关键在于科学估算债务规模。文章基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口径的分析,细化出两大类隐性债务:违法违规类隐性债务和政府出于道义责任、迫于公众预期及对政府角色理解而... 近年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形成及其风险防范已成为热点问题,其关键在于科学估算债务规模。文章基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口径的分析,细化出两大类隐性债务:违法违规类隐性债务和政府出于道义责任、迫于公众预期及对政府角色理解而承担的政府支出义务。以PPP项目为例,引入集值统计法和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有效确定三种回报机制下PPP项目风险系数和政府部门的风险最优承担比例,结合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估算模型,尝试构造精准估算PPP项目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方法,以为我国政府债务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投资基金等开展准公共产品生产过程中隐性债务规模测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口径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估算模型 项目风险系数 风险最优承担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