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结构升级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春华 刘泰悦 +4 位作者 潘悦 黄梅梅 林刚 陈晶莹 罗明智 《广西蚕业》 2025年第2期34-40,共7页
蚕桑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1年广西12个地级市数据,构建蚕桑产业发展水平指标,考察产业结构升级对蚕桑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是蚕桑产业发展的格兰杰... 蚕桑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1年广西12个地级市数据,构建蚕桑产业发展水平指标,考察产业结构升级对蚕桑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是蚕桑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有效促进蚕桑产业发展;在广西蚕桑主产区和非主产区产业结构升级对蚕桑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但前者显著而后者不显著;政府的支持对蚕桑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蚕桑产业 格兰杰因果检验 特色产业 产业结构层次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探--基于广西智慧养蚕多案例分析
2
作者 李春华 潘悦 +2 位作者 刘泰悦 黄璟岚 黄贤帅 《广西蚕业》 2025年第2期61-67,共7页
日益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广西蚕桑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为蚕桑产业现代化提供了创新的路径和方法。通过多案例分析法,分析广西不同地区蚕桑产业的典型数字化转型案例,揭示了数字技术如何在蚕桑种养、生产管理和产业转型升级等... 日益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广西蚕桑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为蚕桑产业现代化提供了创新的路径和方法。通过多案例分析法,分析广西不同地区蚕桑产业的典型数字化转型案例,揭示了数字技术如何在蚕桑种养、生产管理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案例包括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养殖模式、分段式集约化自动生产模式和云端协同化服务管理模式三种数字化养殖模式。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产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减少了人工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面临技术基础设施薄弱、设备应用成本与维护压力大、技术操作门槛与传统农户能力脱节等问题。据此,提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普惠补贴、创新设备共享模式与本地化服务体系、加大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与培训力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数字技术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对蔬菜生产的影响研究及作用机制——基于2004—2021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数据分析
3
作者 李春华 刘泰悦 +2 位作者 程知行 李惠芳 吴望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蔬菜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探究农业保险对广西蔬菜生产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对推动广西蔬菜生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4—2021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农业保险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并使用中介效应和... 蔬菜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探究农业保险对广西蔬菜生产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对推动广西蔬菜生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4—2021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农业保险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并使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蔬菜生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蔬菜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得到了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的验证。机制分析发现,农业保险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中介作用助力蔬菜生产,农业技术在农业保险影响蔬菜生产的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应大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农业保险推动蔬菜生产发展的作用,以及加速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蔬菜生产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县域蚕桑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宜州区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悦 李春华 黄贤帅 《广西蚕业》 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
蚕桑产业是广西农业的特色产业之一,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研究广西县域的蚕桑产业发展,对于广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究广西县域蚕桑产业的发展模式,结合广西河池市宜州区蚕桑产业采用... 蚕桑产业是广西农业的特色产业之一,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研究广西县域的蚕桑产业发展,对于广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究广西县域蚕桑产业的发展模式,结合广西河池市宜州区蚕桑产业采用的发展模式,总结其发展的特色,主要有6种发展模式,即“人才+项目”双重引进模式“、强链+补链+延链”同步优化模式“、平台驱动的品牌建设”模式“、蚕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工业+文化+旅游”三产融合互动模式“、政府+企业+农户”模式。在案例分析基础上对以上6种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和总结,考虑其不同模式在不同县域的适用性,助力广西蚕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蚕桑产业向强省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发展模式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对广西水果产业的影响机制研究
5
作者 李春华 刘泰悦 +2 位作者 李惠芳 程知行 吴望春 《中国果树》 2025年第8期98-104,共7页
水果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是推动广西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选取广西2004—2021年1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广西水果产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能够有效推动广西水果产业发展... 水果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是推动广西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选取广西2004—2021年1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广西水果产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能够有效推动广西水果产业发展,该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在机制检验中,农业保险可以促使参保果农使用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广西水果产业的发展。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要全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大力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业保险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广西 水果产业 农业社会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海洋专业人才培养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展望
6
作者 李韦足 陈张晴 +5 位作者 王红 吴梓涵 邹凌峰 李春华 陈朝蓉 毛威 《农业展望》 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
海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发展是“人才强国”“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研究选取2008—2020年全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经济数据与《中国统计年鉴》中沿海省份地区经济发展... 海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发展是“人才强国”“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研究选取2008—2020年全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经济数据与《中国统计年鉴》中沿海省份地区经济发展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层次海洋专业人才培养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海洋专业人才培养对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硕士和博士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根据分析结果,高校应扩大海洋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完善海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注重高端人才培养,加大教学力度;推动沿海地区进出口业务发展,挖掘地区经济发展潜力,依托国内大循环增强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稳定海洋产业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专业 人才培养 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蚕桑产业的时空演变和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华 邹凌峰 +4 位作者 廖勇 陈张晴 杜海鹏 周贤 罗明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对全国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2000—2022年广西蚕茧产量和桑园面积数据探究广西全区蚕桑产业时空演变规律,并使用2011—2021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探究广西蚕桑产业的时空演变规律、集聚特... 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对全国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2000—2022年广西蚕茧产量和桑园面积数据探究广西全区蚕桑产业时空演变规律,并使用2011—2021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探究广西蚕桑产业的时空演变规律、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全区来看广西蚕茧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但桑园面积有所萎缩;分地级市来看,各地级市之间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并存在集聚效应。在蚕茧产量的影响因素方面,桑园面积和政府支持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且桑园面积和城镇化水平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加强科技研发创新,确保广西蚕茧产量全国第一的位置;创新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有利因素的作用,合理利用不利因素的溢出效应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蚕茧产量 桑园面积 产业集聚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桑西移”促进中西部地区蚕桑产业发展的机制及实证研究
8
作者 李春华 邹凌峰 +1 位作者 韦伟 于永霞 《蚕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8-566,共9页
“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对中西部地区蚕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估“东桑西移”工程对中西部地区蚕桑产业发展的影响,采用1999—2021年我国16个蚕茧主产区的数据,并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政策效应的检验。研究发现,“东桑西移”工程... “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对中西部地区蚕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估“东桑西移”工程对中西部地区蚕桑产业发展的影响,采用1999—2021年我国16个蚕茧主产区的数据,并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政策效应的检验。研究发现,“东桑西移”工程的提出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蚕桑产业的发展,且随着年份的推移影响效果愈加明显;在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方面,政策的实施对于蚕茧产量、生丝产量和丝绸类商品出口均有正向影响,但对丝绸类商品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此,从政策评估效应、政策跟随与预判、主要影响因素3个方面提出助推我国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桑西移 蚕桑产业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蚕桑产业三产融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韦足 李春华 +2 位作者 陈张晴 张璐璐 吴雅静 《广西蚕业》 2023年第4期37-41,共5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三产融合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究广西蚕桑产业三产融合的具体路径,对对推动蚕桑产业纵向延伸与横向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针对广西蚕桑产业技术创新、生...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三产融合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究广西蚕桑产业三产融合的具体路径,对对推动蚕桑产业纵向延伸与横向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针对广西蚕桑产业技术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生产布局与产业链3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蚕桑产业三产融合“三步走”的路径。提出了需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坚持产业创新为核心、坚持因地制宜为原则3个建议,以实现三产融合的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蚕桑产业 三产融合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桑产业研究概况——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10
作者 李春华 李韦足 +1 位作者 邹凌峰 黄梅梅 《蚕学通讯》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蚕桑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在全面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本文以2000—2023年中国知网(CNK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470篇蚕桑产业研究相关文献为样本,借助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文献数... 蚕桑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在全面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本文以2000—2023年中国知网(CNK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470篇蚕桑产业研究相关文献为样本,借助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文献数据进行时空分析,对涉及研究热点与前沿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梳理出产业研究的发展脉络,为该领域获得更多关注以及持续、深入地开展研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该领域的研究热度随“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而迅速上升,近几年虽然研究热度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乡村振兴等方面;研究前沿主要包括产业链、价值链、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等方面。此外,蚕桑产业研究文献作者之间与研究机构之间呈现“数量多、分布散、交流合作少”的现象,暂时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团体,发文机构也主要集中在蚕桑主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相关研究院所和技术推广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研究热点 研究前沿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消费环境对丝绸品牌认知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1
作者 王红 魏倩 +5 位作者 杜海鹏 杨丰溢 黄梅梅 陆呈宏 吴雅静 李春华 《蚕学通讯》 2023年第4期21-28,共8页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采用进驻京东商城的334个丝绸品牌的相关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标准化回归模型,分析网络消费环境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丝绸品牌的认知度。结果发现网络消费环境可以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丝绸品牌的认知度,具体表现为产品越...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采用进驻京东商城的334个丝绸品牌的相关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标准化回归模型,分析网络消费环境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丝绸品牌的认知度。结果发现网络消费环境可以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丝绸品牌的认知度,具体表现为产品越是多样化、在京东有直播、店铺星级越高,消费者对该丝绸品牌的认知度就越高;与其他种类的丝绸产品相比,拥有床上用品类产品对消费者的丝绸品牌认知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拥有外出服装类产品的作用则相反。可见在多种网络消费环境因素中,是否在京东直播及拥有传统的床上用品类产品,较大程度地影响着消费者对丝绸品牌的认知度。建议通过完善丝绸产品网络销售体系、推进传统拳头产品发展与创新、丰富丝绸品牌名称的文化底蕴等举措,促进我国丝绸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品牌 品牌认知度 网络消费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的蚕桑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韦足 陈张晴 +5 位作者 蒋谨宇 张璐璐 周贤 张力曼 宾荣佩 李春华 《蚕学通讯》 2023年第3期39-43,共5页
分析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可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蚕桑产业竞争力及建设蚕业强省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提供理论参考。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确定影响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的五大因素包括因子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 分析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可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蚕桑产业竞争力及建设蚕业强省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提供理论参考。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确定影响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的五大因素包括因子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策略及结构和竞争、政府支持等,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五大影响因素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在影响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中,宏观层面的政府因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且在近年来的影响作用最大;归属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的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影响作用一直都位居前3位,但近年来逐渐让位于归属因子条件因素的桑园种植面积。据此,提出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发挥政府指导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蚕桑产能产效、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扩大蚕桑生产规模、建构蚕桑丝绸全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等有利于增强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乡村振兴 产业竞争力 波特钻石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