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的路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展风 刘桂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6-68,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其根本意旨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走向主体、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有着与男生不同的特点,但部分女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加强对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不仅需要在尊重女大学生思...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其根本意旨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走向主体、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有着与男生不同的特点,但部分女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加强对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不仅需要在尊重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以女大学生群体为本,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性别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同时需要创立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员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认识民族地区女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困惑——基于社会互动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94,共6页
当前民族地区女大学生村官在履职时存在着多方面的角色困惑,这些角色困惑的产生与社会互动的多种因素有关。要帮助她们走出角色困惑,必须着眼于改善民族地区女大学生村官培养的社会互动。从政府层面来说就是建立并完善与大学生村官的社... 当前民族地区女大学生村官在履职时存在着多方面的角色困惑,这些角色困惑的产生与社会互动的多种因素有关。要帮助她们走出角色困惑,必须着眼于改善民族地区女大学生村官培养的社会互动。从政府层面来说就是建立并完善与大学生村官的社会互动机制和渠道;从学校和培训部门的层面来说就是要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变以往那种人才培养脱离实际、缺乏角色社会互动的做法;从社会层面来说就是要强化社会的支持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女大学生村官 角色困惑 社会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政文化与政治文化关系析论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元中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4,共4页
理清执政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是研究执政文化的基础性工作。执政文化与政治文化是两个不同的学术范畴;两者在文化主体、构成要素、表现形式、生成机理和基本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区别。执政文化与政治文化有着密切的学理关系;政治文化... 理清执政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是研究执政文化的基础性工作。执政文化与政治文化是两个不同的学术范畴;两者在文化主体、构成要素、表现形式、生成机理和基本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区别。执政文化与政治文化有着密切的学理关系;政治文化为执政文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执政文化则丰富了政治文化内涵,使政治文化更具时代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文化 政治文化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与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创新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骏 鲍婧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38,共5页
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其特定的现实动因,其运作也有鲜明特色。认真研究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和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创新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越南今后改革的走向,正确认识中越两国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程中的政治体制改革应如何从本国... 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其特定的现实动因,其运作也有鲜明特色。认真研究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和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创新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越南今后改革的走向,正确认识中越两国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程中的政治体制改革应如何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既有效而又富有本国特色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政治体制改革 马克思主义 本土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提速的制度创新之路——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野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1,共4页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的提速,呼唤着新一轮制度创新的到位跟进。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和今天的中央领导集体一直都在为中国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解决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提速的制度创新,必须...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的提速,呼唤着新一轮制度创新的到位跟进。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和今天的中央领导集体一直都在为中国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解决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提速的制度创新,必须着眼于由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在政策制定制度的创新中强调多元社会主体的真正共同参与,同时也要更加注重政策监督和纠偏制度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生政治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当代中国影视作品看中国政治转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6-17,共2页
当代中国影视作品逐渐"去政治化"、多元化、生活化、人本主义化,这折射出中国政治转型:从1949~1978年的"全能主义政治"向1978年后的"后全能主义政治"和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转型,从人治向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转型,从统治型政治向管理... 当代中国影视作品逐渐"去政治化"、多元化、生活化、人本主义化,这折射出中国政治转型:从1949~1978年的"全能主义政治"向1978年后的"后全能主义政治"和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转型,从人治向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转型,从统治型政治向管理服务型政治转型。中国政治转型是当代中国影视发生变迁的一个重要原因。反过来,当代中国影视的"去政治化"、多元化、生活化和人本主义化影响着中国政治转型,推动中国政治朝民主化、法治化、人本主义政治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中国 影视作品 政治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伦理的探索与反思——“第八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综述
7
作者 欧阳辉纯 覃青必 唐贤秋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第八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于2012年10月20日至21日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和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和广西伦理学会承办。来... "第八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于2012年10月20日至21日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和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和广西伦理学会承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130多人就本次会议主题"国际伦理"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伦理学 国际伦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综述 反思 民族大学 国际关系 伦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和毛泽东的个人自由观和政治自由观之比较
8
作者 陈强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60,共11页
马克思和毛泽东在他们的一生中皆追求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并寻觅使最大多数人享有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道路。两者的内在关系体现为五个方面:专制和压迫促使马克思和毛泽东追求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他们的个人自由观和政治自由观的内容... 马克思和毛泽东在他们的一生中皆追求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并寻觅使最大多数人享有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道路。两者的内在关系体现为五个方面:专制和压迫促使马克思和毛泽东追求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他们的个人自由观和政治自由观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毛泽东进一步细化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具体内容;他们均把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均认识到阶级社会中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阶级性,都鞭笞资产阶级自由,讴歌无产阶级自由;毛泽东的个人自由观和政治自由观受到了马克思思想的影响,两者具有一定的源流关系,毛泽东在马克思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不过,两者亦存在形成背景、学理性、层次三方面的重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毛泽东 个人自由观 政治自由观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粮食生产危机初探
9
作者 余涛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8-212,共5页
粮食生产一直是广西农业生产的主体,在广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粮食生产危机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又有社会原因,危机使农民生活恶化,破坏了农村经济。
关键词 广西 粮食生产 危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影响
10
作者 黄雅丽 柳作林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6期196-197,共2页
共产国际、联共(布)关于中国抗战的指导方针影响了中共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局部开展。中共敌后抗日游击战场开辟发展壮大的事实使得共产国际、联共(布)不得不肯定中共的政治路线,并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这有助于中共更好地实施独立自主的... 共产国际、联共(布)关于中国抗战的指导方针影响了中共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局部开展。中共敌后抗日游击战场开辟发展壮大的事实使得共产国际、联共(布)不得不肯定中共的政治路线,并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这有助于中共更好地实施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略方针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联共(布) 中国共产党 独立自主 敌后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权力清单制的监督功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廖业扬 李丽萍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Z期31-33,共3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对权力制约监督的重要性。公布权力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既是我国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现阶段加强权力监督、构建公权力监管体系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功能 权力行使 制约监督 全面深化改革 建公 行政权力运行 公众监督 监督主体 舆论监督 监督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绑架内涵探析 被引量:37
12
作者 覃青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6-250,共5页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行善的名义,通过舆论压力胁迫他人履行一定行为或中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道德绑架具有道德性、公开性、胁迫性、软约束性等特征。道德绑架不同于道德劝说的地方在于它的强制性;不同于道德强制的地方在于它强制的软...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行善的名义,通过舆论压力胁迫他人履行一定行为或中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道德绑架具有道德性、公开性、胁迫性、软约束性等特征。道德绑架不同于道德劝说的地方在于它的强制性;不同于道德强制的地方在于它强制的软约束性;不同于道德欺骗的地方在于它的意图是善的。道德绑架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我们应当有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绑架 社会舆论 意志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嬗变历程与教训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国普 莫岳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4-188,共5页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工作,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水平的提升,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提高。通过对苏联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嬗变历程的梳理,反思和总结其意识形态...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工作,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水平的提升,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提高。通过对苏联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嬗变历程的梳理,反思和总结其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失败的教训,对做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嬗变历程 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慈善绑架 被引量:5
14
作者 覃青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70,共5页
慈善绑架是指以行善的名义对他人进行胁迫,包括以求助的名义胁迫捐助者进行捐助,以及以施助的名义胁迫受助者从事违背其意愿之事。慈善绑架有两个基本的向度,一是民众、媒体、政府、陷入困难的人对捐助者的慈善绑架,表现为各种"逼... 慈善绑架是指以行善的名义对他人进行胁迫,包括以求助的名义胁迫捐助者进行捐助,以及以施助的名义胁迫受助者从事违背其意愿之事。慈善绑架有两个基本的向度,一是民众、媒体、政府、陷入困难的人对捐助者的慈善绑架,表现为各种"逼捐"、"索捐"、"摊捐";二是捐助者、捐助机构、媒体对受助者的慈善绑架,表现为各种"暴力慈善"。因此慈善绑架的实施者,既可能是民众、媒体和陷入困难的人,也可能是捐助人和捐助机构;慈善绑架的对象,既可能是捐助者,也可能是受助者。慈善绑架不同于道德绑架的地方在于,道德绑架以"道德"的名义进行,其要求履行的行为是"道德行为";而慈善绑架以"慈善"的名义进行,其要求履行的行为是"慈善行为"。慈善绑架不同于慈善募捐的地方在于,慈善募捐建立在捐助者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而慈善绑架建立在捐助者受到胁迫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绑架 募捐 救助 暴力慈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唯物主义及系统科学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剑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民营企业逐步在市场化的经济土壤中萌生、发展,已成为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生产资料为私人所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民营企业逐步在市场化的经济土壤中萌生、发展,已成为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生产资料为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形式。其特有的经济性质引发了人们的各种猜测与激烈论争。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发展民营经济,这一问题虽然得到了国内外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各方面的研究还主要局限于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改革及完善的范围之内,并没有从哲学的高度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营企业存在的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文章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系统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生产二重性等理论层面论证并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崭新的最为伟大的一种"制度创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发展民营企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商品二重性 技术二重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人生哲学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林辉 刘慧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0,共5页
陈独秀是中国现代人生哲学的开拓者。他以进化论和唯物史观为武器,在激烈地批判传统人生哲学的同时,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幸福、理想人格等重大人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他倔强刚毅的性格、狂放自负的气质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陈独秀是中国现代人生哲学的开拓者。他以进化论和唯物史观为武器,在激烈地批判传统人生哲学的同时,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幸福、理想人格等重大人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他倔强刚毅的性格、狂放自负的气质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人生哲学 个性 气质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视野下的学术自信——以中国儒学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欧阳德君 欧阳辉纯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1,共6页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自近代以来被边缘化。人们对儒学的认知和研究存在诸多的问题。要走出中国儒学研究的困境,一是在方法上,应当继承儒学研究传统,重视经学、训诂学的价值,合理吸收西方有益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二是在价值立场...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自近代以来被边缘化。人们对儒学的认知和研究存在诸多的问题。要走出中国儒学研究的困境,一是在方法上,应当继承儒学研究传统,重视经学、训诂学的价值,合理吸收西方有益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二是在价值立场上,应当以中国阐释中国,摆脱中国哲学(儒学)西方化或者是在中国的西方哲学的模式,走中国道路的学术自信之路;三是在学术态度上,应当走进儒家经典来研究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儒学研究 学术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善绑架问题及其防治 被引量:3
18
作者 覃青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5,共5页
慈善绑架是指慈善活动中捐助者以捐助的名义胁迫受助者满足其私人目的或利益的行为。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胁迫受助者感恩或者写感谢信、胁迫受助者配合捐助者进行自我宣传、曝光受助者的私人信息等。慈善绑架兼有慈善性和胁迫性的双... 慈善绑架是指慈善活动中捐助者以捐助的名义胁迫受助者满足其私人目的或利益的行为。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胁迫受助者感恩或者写感谢信、胁迫受助者配合捐助者进行自我宣传、曝光受助者的私人信息等。慈善绑架兼有慈善性和胁迫性的双重特点,慈善性是指它以慈善的名义进行,并至少在效果上实现了救助的目的;胁迫性是指它利用慈善要挟并强迫受助者做不愿意做的事。捐助者、媒体、慈善机构都有可能成为慈善绑架的实施者。评价慈善绑架应该坚持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在效果上我们应该对带有绑架的慈善持肯定的态度,而在动机上我们应该对慈善绑架持批判的态度。慈善观念的滞后、网络媒体的负面作用、慈善制度建设的不健全是导致慈善绑架的三个重要原因。防治慈善绑架,要树立正确的现代慈善观,发挥网络媒体的正面作用,加强慈善的法律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 慈善绑架 慈善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变革探源:基于人的需要之视域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顺生 廖业扬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8-123,共6页
当代中国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治理变革,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推动乡村治理变革;在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变革的诸多动力源中,农民的需要及其新变化是更为根本的... 当代中国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治理变革,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推动乡村治理变革;在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变革的诸多动力源中,农民的需要及其新变化是更为根本的原因,也是理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理由之一,应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予以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人的需要 治理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保护伦理及其实践困境——以玉林“狗肉节”引发的争议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覃青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102,共5页
从动物保护伦理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动物为敌的阶段、以动物为工具的阶段、保护动物的阶段。保护动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文明进步的体现。狗不同于其他家禽家畜,它是自然界中唯一能信任人并能陪伴人左右... 从动物保护伦理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动物为敌的阶段、以动物为工具的阶段、保护动物的阶段。保护动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文明进步的体现。狗不同于其他家禽家畜,它是自然界中唯一能信任人并能陪伴人左右的动物,其对人的忠诚与奉献令人动容,正因为狗的这种特殊性,才导致了我们对它的保护。保护狗,一方面出于作为主体的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出于人维护自身精神品质的需要,因此保护狗其实保护的就是人自己。保护狗是有条件的,它只是在与人的基本生存发展需要不产生矛盾时才有效。保护狗要以宽容、耐心的态度进行,而不能付诸暴力,它应该在"反思的平衡"中不断获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肉节 社会文明 动物保护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