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境互文:李金发新诗创作论
1
作者 陈爱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作为初期象征诗派的代表性诗人,李金发在汉语新诗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他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写作技法引入汉语新诗创作,探索以传统汉语为媒介的汉语新诗写作方式,在五四白话诗之外,开创了汉语诗歌现代性的另一种可能性。他的自为性、... 作为初期象征诗派的代表性诗人,李金发在汉语新诗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他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写作技法引入汉语新诗创作,探索以传统汉语为媒介的汉语新诗写作方式,在五四白话诗之外,开创了汉语诗歌现代性的另一种可能性。他的自为性、个人性写作理念,欧陆的写作语境给他带来独特的诗歌文本结构,独白诗境和知性诗歌的写作倾向是带来晦涩性评论的主要原因,也是其诗歌成就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金发 异域写作 知性诗歌 语境互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着的城乡两地书——论李佩甫笔下的“乡下人进城”叙事 被引量:3
2
作者 叶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发展史上,“乡下人进城”早已成为一个较为恒定的叙事母题。某种意义上,描写乡下人进城的作品,所观照的虽是乡下人在城里的生活,实质上却是当代乡村叙事的自然延续。值得注意的是,李佩甫众多“乡下人进城”叙事文...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发展史上,“乡下人进城”早已成为一个较为恒定的叙事母题。某种意义上,描写乡下人进城的作品,所观照的虽是乡下人在城里的生活,实质上却是当代乡村叙事的自然延续。值得注意的是,李佩甫众多“乡下人进城”叙事文本基本共享着一种“城乡两地书”的结构模式。这种惯常使用的有意味的形式,传达出这一书写模式背后作家个人的意识形态动机。这一特点在长篇小说《城的灯》《生命册》里表现得尤为典型,折射出李佩甫在对城市、乡村进行书写的过程中价值与情感取向上的执着以及关于现代性的迷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佩甫 乡下人进城 乡村叙事 两地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