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红树林放线菌Streptomyces sporoverrucosus33510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1
作者 翁杰 刘颖 +6 位作者 章唐桀 杨淑玉 吴金城 刘洪存 孟娟 姜明国 杨立芳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07-1616,共10页
为探究广西红树林来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oroverrucosus 3351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该菌株的放线菌2号培养基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与文献数据... 为探究广西红树林来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oroverrucosus 3351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该菌株的放线菌2号培养基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与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并采用滤纸片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从Streptomyces sporoverrucosus 33510发酵培养物中共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L-异亮氨酸-L-脯氨酸-L-亮氨酸-L-脯氨酸)(1)、matsudipeptide B(2)、环(L-亮氨酸-L-脯氨酸)(3)、环(亮-异亮)二肽(4)、N-乙酰基酪胺(5)、异亮氨酸(6)、对羟基苯甲酸(7)、异香草酸(8)、2-吡咯甲酸(9)、邻羟基苯甲醛(10),其中化合物1、2、4、5、7、8、10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2)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6在0.2 mmol·L^(-1)浓度时对板栗疫病菌的抑菌效果为高敏,其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该化合物抗板栗疫病菌活性为首次报道。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广西红树林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明确了菌株33510抗植物病原菌成分,为后续抗菌农药的研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PTOMYCES sporoverrucosus 次级代谢产物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氨基树脂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谭紫燏 孙剑 +4 位作者 刘绍刚 刘雪虎 董慧峪 刁开盛 谢婷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39,共8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氨基大孔交联吸附树脂,并考察其对水中重金属Cu(Ⅱ)、Pb(Ⅱ)、Cd(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吸附重金属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的主要限速步骤为颗粒内扩散。对Cu(Ⅱ)、Pb(Ⅱ)和Cd(...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氨基大孔交联吸附树脂,并考察其对水中重金属Cu(Ⅱ)、Pb(Ⅱ)、Cd(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吸附重金属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的主要限速步骤为颗粒内扩散。对Cu(Ⅱ)、Pb(Ⅱ)和Cd(Ⅱ)的等温吸附均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84、0.75和0.52mmol/g;对Cu(Ⅱ)、Pb(Ⅱ)和Cd(Ⅱ)的去除机制是主要配位吸附,由氨基提供吸附位点。在pH=1~6范围内,氨基大孔交联吸附树脂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较好;在0~10mmol/L范围内,该树脂对重金属的吸附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树脂 吸附树脂 合成 重金属 吸附模型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含低黏度生物基氟碳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3
作者 周丽莎 安桂磊 +3 位作者 黄百涛 吴英魁 陈博涵 齐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3-1151,共9页
将生物基原料氢化松香醇与三乙胺、对羟基苯甲醚、丙烯酰氯反应制备了可聚合的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然后其与一系列丙烯酸及其衍生物通过共聚,制备了高固含低黏度生物基氟碳树脂。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降黏机理,... 将生物基原料氢化松香醇与三乙胺、对羟基苯甲醚、丙烯酰氯反应制备了可聚合的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然后其与一系列丙烯酸及其衍生物通过共聚,制备了高固含低黏度生物基氟碳树脂。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降黏机理,探究了生物基氟碳树脂成膜后的涂膜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质量分数的增加,改性氟碳树脂运动黏度降低;当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质量分数为18.6%时,改性氟碳树脂固含量为78.56%,其运动黏度与石油树脂叔碳酸乙烯酯改性氟碳树脂相当,远低于不含大体积侧基的改性氟碳树脂;与叔碳酸乙烯酯相比,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的空间体积更大,侧基体积效应更明显,分子间作用力小,降黏效果好;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改性氟碳涂膜硬度、附着力高于叔碳酸乙烯酯改性氟碳涂膜,耐化学腐蚀性略低于叔碳酸乙烯酯改性氟碳涂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氟碳树脂 防腐涂料 高固含量 氢化松香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过热水蒸气蒸馏枫脂加工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葛海 黄道战 +2 位作者 卢平平 蓝虹云 覃书剑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为制备色浅、质优的枫香脂中药材,考察了常压过热水蒸气的温度与流量对枫香脂质量指标(包括外观色泽、酸值、软化点、挥发油含量、适合打粉性等),以及枫脂精油化学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枫脂干燥效率和枫香脂质量方面,常压过热水... 为制备色浅、质优的枫香脂中药材,考察了常压过热水蒸气的温度与流量对枫香脂质量指标(包括外观色泽、酸值、软化点、挥发油含量、适合打粉性等),以及枫脂精油化学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枫脂干燥效率和枫香脂质量方面,常压过热水蒸气蒸馏法明显优于传统的直接蒸馏法和饱和水蒸气蒸馏法,在低于180℃温度下,容易将肉桂酸酯类等中高沸点组分蒸出;通过调节常压过热水蒸气的温度和流量,能够实现对蒸馏干燥速度以及枫香脂质量与枫脂精油化学组成的调控。制备色浅、适合打粉的枫香脂中药材的适宜加工工艺条件为:常压过热水蒸气温度和蒸馏终了温度155~175℃、水蒸气流量为1980~2700 g/h。在常压过热水蒸气温度和蒸馏终了温度165℃、水蒸气流量为2700 g/h,蒸馏时间为45 min时,制备的枫香脂加德纳色度为9,酸值为50.89 mg/g,软化点为58.5℃,挥发油质量分数为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香脂 常压过热水蒸气蒸馏 干燥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偏磷酸钠交联对羧甲基淀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韦爱芬 韦莉敏 +1 位作者 朱鸿雁 刘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45-2750,共6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溶剂法“一步法”制备了交联羧甲基淀粉,研究了三偏磷酸钠交联对淀粉的溶胀性、特性黏度、分子量及其糊液的黏度、抗酸碱性能、耐温性能、抗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改性降低了淀粉的溶...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溶剂法“一步法”制备了交联羧甲基淀粉,研究了三偏磷酸钠交联对淀粉的溶胀性、特性黏度、分子量及其糊液的黏度、抗酸碱性能、耐温性能、抗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改性降低了淀粉的溶胀性,提高了淀粉的特性黏度和分子量;适度交联能显著提高淀粉糊液的黏度、抗酸碱性能和耐温性能,抗剪切性能也得到有效改善。红外光谱分析(FTIR)证实了木薯淀粉发生了交联反应和羧甲基化反应;X-射线衍射分析(XRD)证实了木薯淀粉经羧甲基化后结晶度降低,交联羧甲基淀粉的结晶度略高于羧甲基淀粉;扫描电镜分析(SEM)证实了交联羧甲基化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也发生在淀粉颗粒内部。交联羧甲基淀粉综合性能优于羧甲基淀粉,可大大拓宽产品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偏磷酸钠 木薯淀粉 交联羧甲基淀粉 黏度 黏度稳定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松油烯的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荣臻 余伟 +3 位作者 张丹丹 汪金萍 辛思林 刁开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2-860,877,共10页
以α-松油烯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制得1-甲基-4-异丙基双环[2.2.2]-5-辛烯-2-甲酸二甲氨基乙酯(叔胺,TA),再利用产物TA制得1-甲基-4-异丙基双环[2.2.2]-5-辛烯-2-甲酸乙酯-2′-(N,N-二甲基)氧化胺(氧化叔胺,TAO)、1-甲基-4-异丙... 以α-松油烯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制得1-甲基-4-异丙基双环[2.2.2]-5-辛烯-2-甲酸二甲氨基乙酯(叔胺,TA),再利用产物TA制得1-甲基-4-异丙基双环[2.2.2]-5-辛烯-2-甲酸乙酯-2′-(N,N-二甲基)氧化胺(氧化叔胺,TAO)、1-甲基-4-异丙基双环[2.2.2]-5-辛烯-2-甲酸乙酯-2′-(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苄氯季铵盐,TABC)和1-甲基-4-异丙基双环[2.2.2]-5-辛烯-2-甲酸乙酯-2′-(N,N,N-三甲基)碘化铵(碘甲基季铵盐,TAMI)3种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及1H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考察了3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和抑菌性能。结果发现,TAO、TABC和TAMI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3.39×10^(-3)、2.46×10^(-3)和2.37×10^(-3)mol/L,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33.0、25.2和26.4 mN/m,比商品化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CMC和γCMC更低;TAO、TABC和TAMI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乳化时间分别为581.0、341.7和271.0 s。TABC和TAMI的0 min起泡高度可达76.62和82.77 mm,并且二者稳泡性能可达到0.85和0.87;此外,TABC和TAMI具有很好的钙硬水稳定性,而TAO的钙硬水稳定性较差。TAB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1 mm,抑菌率可达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松油烯 氧化胺 季铵盐 表面活性剂 表面性能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氢化松香衍生物改性氟碳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齐文 胡雅敬 +2 位作者 李星纬 秦曼 陆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0,共7页
为改善氟碳涂料硬度低、附着力差等问题,拓宽其在海洋防腐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以可再生资源氢化松香为原料,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羟基氢化松香衍生物,通过酸值、羟值测定,GC-MS、FT-I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用其对氟碳涂料进行改性... 为改善氟碳涂料硬度低、附着力差等问题,拓宽其在海洋防腐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以可再生资源氢化松香为原料,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羟基氢化松香衍生物,通过酸值、羟值测定,GC-MS、FT-I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用其对氟碳涂料进行改性,探讨了羟基氢化松香衍生物添加量对改性氟碳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羟基氢化松香衍生物为3-氢化松香酰氧-2-羟丙基氯以及3-氢化松香酰氧-1,2-二羟基丙二醇的混合物,其酸值为4.7 mg/g,羟值为243.1 mg/g。随着羟基氢化松香衍生物添加量的增加,改性氟碳涂料表干时间增加,硬度及附着力增大,弯曲及抗冲击性能符合标准要求,耐酸性与耐碱性较好(在酸、碱溶液中浸泡10 d无异常);其中羟基氢化松香衍生物添加量为15%时,涂膜的综合性能较优,表干时间为5.8 min,硬度为4H,涂膜附着力为15.5 MPa,2 mm轴弯曲合格,50 cm冲击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松香 环氧氯丙烷 氟碳涂料 生物质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