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铈锰复合氧化物高效催化分解臭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思嘉 胡正 彭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510,共6页
将Ce掺入MnO_(2)八面体分子筛(OMS-2)中得到铈锰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SEM,H_(2)-TPR,XPS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模拟了该催化剂在高湿度下对高浓度臭氧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OMS-2中掺Ce可使OMS-2晶型发生改变。Mn/C... 将Ce掺入MnO_(2)八面体分子筛(OMS-2)中得到铈锰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SEM,H_(2)-TPR,XPS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模拟了该催化剂在高湿度下对高浓度臭氧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OMS-2中掺Ce可使OMS-2晶型发生改变。Mn/Ce原子比为4的CeMn4的比表面积最大、粒径较小、氧空位浓度最高,因此具有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在湿度90%、体积空速700000 h^(-1)、反应时间420 min的条件下能实现臭氧分解率稳定在95%以上,且抗水性能强。铈锰复合氧化物有望成为工业上使用的催化分解臭氧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分解 铈锰复合氧化物 高湿度 MnO_(2)八面体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纳米颗粒的高效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孙锦 关欣 +3 位作者 寇宗亮 蓝平 蓝丽红 廖安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116,共9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在微波和超声波双外场的作用下采用沉淀法制备淀粉纳米颗粒(starch nanoparticles,SNPs)。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场发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原子力显微镜(atom...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在微波和超声波双外场的作用下采用沉淀法制备淀粉纳米颗粒(starch nanoparticles,SNPs)。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场发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比表面积分析仪(Brunner-Emmet-Teller,BET)对SNPs进行表征,考察了SNPs对番红花红T的吸附机理,进一步考察了时间、吸附剂的投加量、粒径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SNPs具有较好的球形形貌,是V型淀粉晶体结构,Zeta电位值为-23. 7 m V,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在番红花红T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吸附时间为60 min,温度为298. 15 K的条件下,投加20 mg平均粒径为40 nm的SNPs,吸附量可达115 mg/g。SNPs对番红花红T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超声波 淀粉纳米颗粒 番红花红T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添加剂对PVDF微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剌玲敏 周叶 +3 位作者 卢彦越 覃晓练 莫愿斌 廖安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4-97,103,共5页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NIPS)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研究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n SiO2)用量加入磷酸(H3PO4)形成不同配合比的混合添加剂,对PVDF微孔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3PO4和n SiO2可以改善膜的性能。在铸膜液中加...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NIPS)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研究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n SiO2)用量加入磷酸(H3PO4)形成不同配合比的混合添加剂,对PVDF微孔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3PO4和n SiO2可以改善膜的性能。在铸膜液中加入H3PO4和n SiO2后都获得了较高的孔隙率、平均孔径、纯水通量、膜通量。在n SiO2用量为0. 05%(wt,质量分数),H3PO4用量为5%(wt,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得的PVDF微孔膜的性能相对较好,膜的孔隙率为63. 4%,膜的平均孔径为0. 76μm,膜通量为22kg/(m^2·h),纯水通量为70. 6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聚偏氟乙烯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