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水凝胶药物缓释系统:制备、性能调控与应用
1
作者 唐亮东 林铭濠 +5 位作者 封余贤 黄科林 郭映桃 苏艳蕾 蓝平 张学选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4,共7页
淀粉水凝胶作为一种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缓释领域。本文综述了不同的淀粉水凝胶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列举了淀粉水凝胶药物缓释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水凝胶合成过程和药物释放过程... 淀粉水凝胶作为一种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缓释领域。本文综述了不同的淀粉水凝胶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列举了淀粉水凝胶药物缓释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水凝胶合成过程和药物释放过程中不同参数对这些性能的影响,对淀粉基水凝胶在多个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目前研究中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水凝胶 药物缓释 制备方法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薛兴勇 韩要丛 +2 位作者 苏俏俏 徐梦雪 崔学民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50-1757,共8页
磷酸盐胶凝材料力学性能好,制备工艺简单,为资源化利用铜渣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铜渣和磷酸二氢钠(NaH_(2)PO_(4))为原料制备了磷酸盐胶凝材料,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X射线粉末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原料配合比和养护条件对铜... 磷酸盐胶凝材料力学性能好,制备工艺简单,为资源化利用铜渣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铜渣和磷酸二氢钠(NaH_(2)PO_(4))为原料制备了磷酸盐胶凝材料,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X射线粉末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原料配合比和养护条件对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物相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采用同步热分析仪考察了磷酸盐胶凝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原料配合比对磷酸盐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有重要影响,适当提高养护温度有利于强度发展。当NaH_(2)PO_(4)/铜渣质量比为0.30、水/(NaH_(2)PO_(4)+铜渣)质量比为0.15、60℃下养护7 d时,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抗压强度高达54.70 MPa。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源自铜渣中铁橄榄石(Fe_(2)SiO_(4))与NaH_(2)PO_(4)反应生成的致密无定形结构相。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热稳定性较好,空气气氛下467℃开始被氧化分解,无定形结构相发生相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胶凝材料 铜渣 磷酸二氢钠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共掺杂甘蔗渣基碳量子点的制备及Fe(Ⅲ)检测
3
作者 靳玉辉 张东辉 +4 位作者 李媚 林国友 孙守祥 孙国梁 方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16-2621,2644,共7页
以生物质甘蔗渣为碳源、磷酸氢二铵为N源和P源,经一步水热法制备了原位N、P共掺杂甘蔗渣基碳量子点(N/P-CDs)。以N/P-CDs的相对荧光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得到N/P-CDs的最佳制备条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XRD、UV-Vis、FTIR、AFM和... 以生物质甘蔗渣为碳源、磷酸氢二铵为N源和P源,经一步水热法制备了原位N、P共掺杂甘蔗渣基碳量子点(N/P-CDs)。以N/P-CDs的相对荧光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得到N/P-CDs的最佳制备条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XRD、UV-Vis、FTIR、AFM和瞬态/稳态荧光光谱仪表征了N/P-CDs的形貌结构和荧光性质,并将其应用于水溶液中Fe^(3+)[Fe(Ⅲ)]的检测。结果表明,在m(磷酸氢二铵)/m(甘蔗渣)=0.8、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12 h、投料量(磷酸氢二铵和甘蔗渣总质量,下同)2.16 g的条件下,制备的N/P-CDs相对荧光强度最高;N/P-CDs粒子高度主要分布在0.2~0.7 nm,宽度约为9.7 nm;N/P-CDs的绝对量子产率达14.6%,平均荧光寿命约为12.02 ns;N/P-CDs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能,在波长365 nm紫外灯照射下呈现蓝色荧光,其最大激发波长为330 nm,发射波长为407 nm,N/P-CDs在Fe^(3+)存在时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荧光猝灭效果,可用于水溶液中Fe^(3+)的选择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甘蔗渣 掺杂 离子检测 生物质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锰复合氧化物高效催化分解臭氧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思嘉 胡正 彭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510,共6页
将Ce掺入MnO_(2)八面体分子筛(OMS-2)中得到铈锰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SEM,H_(2)-TPR,XPS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模拟了该催化剂在高湿度下对高浓度臭氧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OMS-2中掺Ce可使OMS-2晶型发生改变。Mn/C... 将Ce掺入MnO_(2)八面体分子筛(OMS-2)中得到铈锰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SEM,H_(2)-TPR,XPS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模拟了该催化剂在高湿度下对高浓度臭氧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OMS-2中掺Ce可使OMS-2晶型发生改变。Mn/Ce原子比为4的CeMn4的比表面积最大、粒径较小、氧空位浓度最高,因此具有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在湿度90%、体积空速700000 h^(-1)、反应时间420 min的条件下能实现臭氧分解率稳定在95%以上,且抗水性能强。铈锰复合氧化物有望成为工业上使用的催化分解臭氧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分解 铈锰复合氧化物 高湿度 MnO_(2)八面体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杂质方铅矿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6
5
作者 蓝丽红 艾光湧 +2 位作者 王佳琪 蓝平 陈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方法,研究银、铟和铊杂质对方铅矿晶体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银和铊杂质使方铅矿的带隙变窄,而铟杂质相反。当方铅矿晶体中的铅原子被银和铊取代时,费米能级向低能方向移动;且在价带...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方法,研究银、铟和铊杂质对方铅矿晶体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银和铊杂质使方铅矿的带隙变窄,而铟杂质相反。当方铅矿晶体中的铅原子被银和铊取代时,费米能级向低能方向移动;且在价带中出现了铟和铊的杂质能级。银和铊杂质没有改变方铅矿的半导体类型,铟杂质的掺入使方铅矿由直接带隙p型半导体转变为间接带隙n型半导体。这有利于电子的转移和提高方铅矿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光学性质的计算结果表明,银、铟和铊杂质使方铅矿的吸收带红移。特别是银杂质的存在使方铅矿的吸收系数增加了三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铅矿(硫化铅) 光学性质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的可控去结晶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樊艳叶 杨慧 +5 位作者 廖安平 刘涛 周丽红 曾艺君 林日辉 廖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28,36,共5页
为了探究淀粉可控去结晶化的制备技术,本研究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系统研究了高温醇碱法处理过程中碱浓度、处理温度、时间以及料液比等条件对木薯淀粉结晶度及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及料液比对淀粉去结晶化过程中结晶度的影... 为了探究淀粉可控去结晶化的制备技术,本研究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系统研究了高温醇碱法处理过程中碱浓度、处理温度、时间以及料液比等条件对木薯淀粉结晶度及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及料液比对淀粉去结晶化过程中结晶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料液比与结晶度r=0.14,而处理时间与结晶度r=-0.02),且难于控制其晶型的变化;碱浓度及处理温度对淀粉去结晶化过程中结晶度的影响是线性负相关(碱浓度与结晶度r=-0.97,而处理温度与结晶度r=-0.84),并可有效控制木薯淀粉晶型的变化。随着碱浓度由0.25 mol/L逐渐增大至1.25 mol/L,可有效控制淀粉的晶型由A型转变为无定形状态,使其相对结晶度从23.63%逐渐降至0。因此,高温醇碱法可制备可控去结晶化木薯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醇碱法 木薯淀粉 可控去结晶化 晶型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口红树林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活性筛选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雅慧 张舒琳 +7 位作者 吴家法 黄新静 吴霜 张政 杨立芳 龙寒 禤金彩 姜明国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8-151,共14页
为探讨广西山口红树林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采用纯培养分离技术对采集的25个红树林样品进行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挑选117株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117株菌株分别属于9个纲20个目27个科35个属,9个纲... 为探讨广西山口红树林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采用纯培养分离技术对采集的25个红树林样品进行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挑选117株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117株菌株分别属于9个纲20个目27个科35个属,9个纲包括α-变形菌纲(21.37%)、β-变形菌纲(1.71%)、γ-变形菌纲(12.82%)、δ-变形菌纲(0.85%)、噬纤维菌纲(0.85%)、鞘脂杆菌纲(0.85%)、黄杆菌纲(2.56%)、放线菌纲(27.35%)、芽孢杆菌纲(31.62%)。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占所有菌株的28.20%,此外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黄杆菌纲和放线菌纲中发现了7株潜在的新物种。分离菌株的产酶活性检测表明,山口红树林根际土壤蕴含丰富的产淀粉酶、蛋白酶、葡聚糖、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等生物活性酶的菌株,其中芽孢杆菌纲的产酶菌株数最为丰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山口红树林土壤可培养细菌资源丰富,新物种资源多样,是农业微生物开发应用的重要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芽孢杆菌 可培养细菌 多样性 16SrR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纳米颗粒的高效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孙锦 关欣 +3 位作者 寇宗亮 蓝平 蓝丽红 廖安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116,共9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在微波和超声波双外场的作用下采用沉淀法制备淀粉纳米颗粒(starch nanoparticles,SNPs)。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场发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原子力显微镜(atom...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在微波和超声波双外场的作用下采用沉淀法制备淀粉纳米颗粒(starch nanoparticles,SNPs)。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场发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比表面积分析仪(Brunner-Emmet-Teller,BET)对SNPs进行表征,考察了SNPs对番红花红T的吸附机理,进一步考察了时间、吸附剂的投加量、粒径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SNPs具有较好的球形形貌,是V型淀粉晶体结构,Zeta电位值为-23. 7 m V,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在番红花红T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吸附时间为60 min,温度为298. 15 K的条件下,投加20 mg平均粒径为40 nm的SNPs,吸附量可达115 mg/g。SNPs对番红花红T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超声波 淀粉纳米颗粒 番红花红T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合成SnO_(2)/活性炭粒子电极及降解4-氯酚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树明 覃琴 +1 位作者 张振华 李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37,共6页
以甘蔗渣为原料,KOH为活化剂,SnCl_(4)·5H_(2)O为修饰剂,采用微波法制备了SnO_(2)/活性炭粒子电极,对其进行了表征,使用线性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分析了粒子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以4-氯酚为目标污染物进行电化学降解实验,对降解机理进... 以甘蔗渣为原料,KOH为活化剂,SnCl_(4)·5H_(2)O为修饰剂,采用微波法制备了SnO_(2)/活性炭粒子电极,对其进行了表征,使用线性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分析了粒子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以4-氯酚为目标污染物进行电化学降解实验,对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nO2成功地负载于粒子电极表面。在微波功率640 W、微波时间15 min、质量分数10%的KOH、质量浓度200 g/L的SnCl_(4)·5H_(2)O条件下制备所得粒子电极显示出最高的电子传导系数和最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在以DSA板作阳极,钛板作阴极的三维电极反应器中,电解4-氯酚的质量浓度500 mg/L的模拟废水150 min,4-氯酚去除率达到9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电极 4-氯酚 电化学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Nd:YAG纳米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莲云 邵媛媛 +2 位作者 蒯洪湘 蓝平 李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101,共4页
以Al(NO3)3·9H2O、Y(NO3)3·6H2O、Nd(NO3)3·6H2O和NH4HCO3为主要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掺钕钇铝石榴石粉体,用XRD、IR对粉体进行表征,研究工艺条件对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PEG6000为表面活性剂、2 mol/L碳酸氢... 以Al(NO3)3·9H2O、Y(NO3)3·6H2O、Nd(NO3)3·6H2O和NH4HCO3为主要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掺钕钇铝石榴石粉体,用XRD、IR对粉体进行表征,研究工艺条件对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PEG6000为表面活性剂、2 mol/L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的前驱体在1 000℃煅烧2 h,可制得粒径为37 nm的单相Nd:YAG纳米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前驱体 Nd:YAG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水溶剂中L-苯丙氨酸结晶热力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小雪 吉绍长 +3 位作者 匡雯婕 廖安平 蓝平 张金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55-1262,共8页
在293.15~322.15 K温度范围内,研究L-苯丙氨酸无水物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溶解度和超溶解度特性,得到L-苯丙氨酸无水物结晶介稳区,计算了成核级数及成核速率,考察了不同初始温度和降温速率对介稳区宽度的影响,并通过研究L-苯丙氨酸297.1... 在293.15~322.15 K温度范围内,研究L-苯丙氨酸无水物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溶解度和超溶解度特性,得到L-苯丙氨酸无水物结晶介稳区,计算了成核级数及成核速率,考察了不同初始温度和降温速率对介稳区宽度的影响,并通过研究L-苯丙氨酸297.15 K和302.15 K的转晶水活度,依据溶解度特性绘制L-苯丙氨酸-甲醇-水在该温度下的三元相图。溶解度数据用Apelblat方程、λh方程关联、vant Hoff方程拟合。结果表明,L-苯丙氨酸无水物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甲醇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L-苯丙氨酸无水物结晶介稳区宽度在相同条件下,随初始温度的升高,降温速率的降低变窄;L-苯丙氨酸转晶水活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苯丙氨酸 溶解度 Apelblat方程 三元相图 介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添加剂对PVDF微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剌玲敏 周叶 +3 位作者 卢彦越 覃晓练 莫愿斌 廖安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4-97,103,共5页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NIPS)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研究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n SiO2)用量加入磷酸(H3PO4)形成不同配合比的混合添加剂,对PVDF微孔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3PO4和n SiO2可以改善膜的性能。在铸膜液中加...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NIPS)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研究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n SiO2)用量加入磷酸(H3PO4)形成不同配合比的混合添加剂,对PVDF微孔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3PO4和n SiO2可以改善膜的性能。在铸膜液中加入H3PO4和n SiO2后都获得了较高的孔隙率、平均孔径、纯水通量、膜通量。在n SiO2用量为0. 05%(wt,质量分数),H3PO4用量为5%(wt,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得的PVDF微孔膜的性能相对较好,膜的孔隙率为63. 4%,膜的平均孔径为0. 76μm,膜通量为22kg/(m^2·h),纯水通量为70. 6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聚偏氟乙烯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Mn-Sn-Ce/GAC粒子电极修饰组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覃琴 陈熠嘉 +3 位作者 谢树明 农昌盛 胡锦烘 李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28,共4页
研究了Mn-Sn-Ce/GAC粒子电极负载液组成对4-氯酚模拟废水电化学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Mn-Sn-Ce/GAC粒子电极负载液的组成,最优配比为SnCl_4·5H_2O 50 g/L、CeCl_3·7H_2O 3.7 g/L、Mn(NO_3)_2 25 g/L。以最优配... 研究了Mn-Sn-Ce/GAC粒子电极负载液组成对4-氯酚模拟废水电化学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Mn-Sn-Ce/GAC粒子电极负载液的组成,最优配比为SnCl_4·5H_2O 50 g/L、CeCl_3·7H_2O 3.7 g/L、Mn(NO_3)_2 25 g/L。以最优配比制备的Mn-Sn-Ce/GAC粒子电极处理200 mL 200 mg/L的4-氯酚废水,在电解质Na_2SO_4为0.05 mol/L、板间距为3 cm、电流为1 A、Mn-Sn-Ce/GAC为10.0 g、电解15 min条件下,4-氯酚去除率达9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粒子电极 4-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组氨酸和L-色氨酸对L-苯丙氨酸溶解度及晶型转化的影响
14
作者 张金彦 曹小雪 +2 位作者 吉绍长 蓝平 廖安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0-35,共6页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tailor-made型添加剂L-组氨酸、L-色氨酸对L-苯丙氨酸在水溶剂中溶解度的影响,并应用Apelblat经验方程进行了拟合;此外,文中还展开了tailor-made型添加剂对L-苯丙氨酸晶型转化过程的影响研究,并用Langmuir模型拟合回归...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tailor-made型添加剂L-组氨酸、L-色氨酸对L-苯丙氨酸在水溶剂中溶解度的影响,并应用Apelblat经验方程进行了拟合;此外,文中还展开了tailor-made型添加剂对L-苯丙氨酸晶型转化过程的影响研究,并用Langmuir模型拟合回归。结果表明,L-苯丙氨酸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tailor-made型添加剂L-组氨酸、L-色氨酸的加入增大了L-苯丙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L-组氨酸、L-色氨酸添加剂的加入均可抑制L-苯丙氨酸向稳定晶型转化,但抑制能力各不相同,Langmuir模型拟合回归结果表明,L-色氨酸的加入可完全抑制L-苯丙氨酸低温环境内无水合物转为一水合物,高温区内一水合物转为无水合物则不能完全抑制;L-组氨酸在低温区和高温区内均不能对L-苯丙氨酸向稳定晶型的转化起到完全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苯丙氨酸 晶型转化 L-组氨酸 L-色氨酸 添加剂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二水合物在水-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及三元相图测定
15
作者 曹小雪 吉绍长 +3 位作者 匡雯婕 廖安平 蓝平 张金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7-829,共13页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293.15~323.15 K范围内,阿奇霉素二水合物在丙酮-水和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并研究阿奇霉素在293.15、298.15、303.15及308.15 K温度下丙酮-水混合溶剂中转晶水活度,根据溶解度特性绘制丙酮-阿奇霉素-水三元相...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293.15~323.15 K范围内,阿奇霉素二水合物在丙酮-水和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并研究阿奇霉素在293.15、298.15、303.15及308.15 K温度下丙酮-水混合溶剂中转晶水活度,根据溶解度特性绘制丙酮-阿奇霉素-水三元相图,溶解度数据用Apelblat方程、λh方程和van’t Hoff方程进行关联。结果表明,阿奇霉素溶解度随着有机溶剂体积分数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转晶水活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阿奇霉素一水二水共存区域随温度的升高减小,Apelblat方程拟合效果更好,R^2≥0.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二水合物 溶解度 转晶水活度 Apelblat 方程 三元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聚合物载体研究进展
16
作者 寇宗亮 蓝丽红 +1 位作者 兰雄雕 蓝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49-52,共4页
天然淀粉因具有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免疫原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作药物载体。天然淀粉通过化学改性接枝亲疏水基团可自组装形成核-壳结构,使其在药物递送方面成为良好的药物载体。针对肿瘤组织的特殊环境,通过接入刺激响应性或特异性... 天然淀粉因具有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免疫原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作药物载体。天然淀粉通过化学改性接枝亲疏水基团可自组装形成核-壳结构,使其在药物递送方面成为良好的药物载体。针对肿瘤组织的特殊环境,通过接入刺激响应性或特异性识别基团,可对环境和特定组织作出响应达到“智能”释药效果。介绍了淀粉基聚合物的种类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并描述了其作为药物载体的释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药物载体 聚合物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