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探索单一类型文物多元内涵的展示手段——基于广西民族博物馆“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陈列”改陈的实践 |
黄诗莉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十五面铜鼓合金成分及显微组织分析 |
覃椿筱
梁燕理
陈嘉
黄超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纺织品类藏品的展陈方式研究——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 |
黄诗莉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4
|
民族地区的民族博物馆建设新思考 |
梁玉珍
|
《中国博物馆》
|
2002 |
2
|
|
5
|
三种植物精油对博物馆空气霉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
田双娥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6
|
以观众的“力量”助推博物馆社会教育在新时代的改革——影响评估实验方法的应用探索 |
韦姗杉
吴伟镔
赖雪芳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7
|
广西植棉史考证 |
徐昕
李富强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4 |
1
|
|
8
|
旧桂系时期两广经贸交往及对广西的影响 |
徐健
莫志斌
黄胜敏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9
|
广西麻织史研究初探 |
徐昕
李富强
|
《农学学报》
|
2015 |
0 |
|
10
|
民族服饰袖裆结构类型和文化探析 |
樊苗苗
|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1
|
广西左江岩画与稻作文化 |
陈嘉
|
《农业考古》
|
2016 |
9
|
|
12
|
从“三不要地”到国家口岸:广西边民互市传统的自反性延续 |
蒙秋月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3
|
广西馆藏古代含砷麻江型铜鼓初步科学研究 |
邹桂森
张喜
陆秋燕
|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4
|
矩阵变换在家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陆剑鸣
葛又铭
|
《家具与室内装饰》
|
2013 |
1
|
|
15
|
一个壮族村屯的农具变迁及原因探析 |
龚世扬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6
|
宁明花山岩画病害图像的全图分析与研究 |
胡鹏程
徐昕
朱秋平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7
|
古代含砷麻江型铜鼓研究 |
邹桂森
李延祥
梁燕理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8
|
壮服“三制”实物考 |
樊苗苗
刘瑞璞
|
《服装学报》
|
2021 |
1
|
|
19
|
纺织专题展陈评估方案研究初探 |
黄诗莉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0
|
刍议文物数据资源建设及发展的若干问题 |
黄国飞
|
《文博》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