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盛宇报春苣苔,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一新种——兼述微斑报春苣苔花的形态补充描述
1
作者 陈荻雅 李瑞锋 丁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9-636,共8页
报道了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一新种:盛宇报春苣苔(Primulina liangshengyui R.F.Li&L.Ding),该种形态上与微斑报春苣苔[P.minutimaculata(D.Fang&W.T.Wang)Yin Z.Wang]近似,但可通过叶片且两面被极短的白色糙伏... 报道了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一新种:盛宇报春苣苔(Primulina liangshengyui R.F.Li&L.Ding),该种形态上与微斑报春苣苔[P.minutimaculata(D.Fang&W.T.Wang)Yin Z.Wang]近似,但可通过叶片且两面被极短的白色糙伏毛;苞片正面无毛,背面被白色短糙浮毛;萼片密被腺毛;花冠紫色,基部逐渐褪为白色;花丝具腺毛来区分。目前,该种仅在广西大化县发现一个居群,成熟个体不足500株,通过IUCN评估标准,该种暂时被评为易危[VU D2]。同时,基于大量的有花标本和野外实地调查,对微斑报春苣苔的花部形态进行了补充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植物 新分类群 石灰岩植物 盛宇报春苣苔 微斑报春苣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冠苣苔属(苦苣苔科)一新替代名称——Radiaticorollarus Y. G. Wei, F. Wen & Lei Cai
2
作者 温放 韦毅刚 +2 位作者 李晓娟 熊驰 蔡磊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9-620,共2页
辐冠苣苔属为中国广东特有苦苣苔科单型属,因其具有苦苣苔科中相对比较少见的辐射状花冠裂片而得名。有学者提出因其属名Actinostephanus F.Wen,Y.G.Wei&L.F.Fu和已灭绝的化石浮游植物属名Actinostephanos Khursevich极其相似而易... 辐冠苣苔属为中国广东特有苦苣苔科单型属,因其具有苦苣苔科中相对比较少见的辐射状花冠裂片而得名。有学者提出因其属名Actinostephanus F.Wen,Y.G.Wei&L.F.Fu和已灭绝的化石浮游植物属名Actinostephanos Khursevich极其相似而易于混淆,应处理为晚出同名。依据2018年《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该文为该晚出同名拟定了一个新名称,即Radiaticorollarus Y.G.Wei,F.Wen&Lei Cai,并将其属下辐冠苣苔Actinostephanus enpingensis F.Wen,Y.G.Wei&Z.B.Xin处理为新组合Radiaticorollarus enpingensis(F.Wen,Y.G.Wei&Z.B.Xin)F.Wen,Y.G.Wei&Lei Cai的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冠苣苔属 辐冠苣苔 苦苣苔科 新名称 新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濒危现状与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7
3
作者 温放 符龙飞 +2 位作者 辛子兵 熊驰 韦毅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5-798,共14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已知苦苣苔科植物共有805种(含种下等级,下同),隶属于45个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至华南地区,其中特有种和狭域种十分丰富。由于苦苣苔科大部分种类仅适应于某些特化的微生境,因此极易因自身原因和外界因素的干...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已知苦苣苔科植物共有805种(含种下等级,下同),隶属于45个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至华南地区,其中特有种和狭域种十分丰富。由于苦苣苔科大部分种类仅适应于某些特化的微生境,因此极易因自身原因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致危。为更好地了解中国苦苣苔科已知物种的濒危风险,该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且结合最近发表的新分类群中关于濒危等级评估的相关内容,辅以近年来实地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苦苣苔科已知物种的濒危等级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重新评估。同时,依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苦苣苔专业委员会、广西植物研究所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和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平台,首次创新了从新种发现和发表到濒危状况评估、即时启动保育和园艺新品种培育同步进行的物种保护新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有必要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程度。因此,建议:(1)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紧迫性的认识;(2)针对濒危的尤其是被评估为极危(CR)和濒危(EN)的类群开展“抢救性”保护、迁地与就地保护和野外回归;(3)积极开展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研究。以上结果和建议是将来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UCN 苦苣苔科 物种多样性 濒危状况评估 新分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苦苣苔科一新记录属——四轮苣苔属
4
作者 熊驰 陈彬 +3 位作者 李政隆 赵琼 DO Van Truong 温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8-1002,共5页
该文报道了中国苦苣苔科(Gesneriaceae)一新记录属——四轮苣苔属(Tetraphyllum Griff.ex C.B.Clarke)。该新记录属,即四轮苣苔属仅有3种,其中密花四轮苣苔[T.confertiflorum(Drake)B.L.Burtt]在我国首次记录。该研究提供了该属的形态... 该文报道了中国苦苣苔科(Gesneriaceae)一新记录属——四轮苣苔属(Tetraphyllum Griff.ex C.B.Clarke)。该新记录属,即四轮苣苔属仅有3种,其中密花四轮苣苔[T.confertiflorum(Drake)B.L.Burtt]在我国首次记录。该研究提供了该属的形态描述和分种区别特征,并提供了该种的详细形态描述及彩色照片。凭证标本馆藏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和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四轮苣苔 苦苣苔科 新记录属 广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粗筒苣苔(苦苣苔科)的重新发现与形态补充描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欢 周雨露 +2 位作者 李佺渊 温放 白新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1-805,共5页
小叶粗筒苣苔[Oreocharis parvifolia(K.Y.Pan)Mich.Möller&W.H.Chen]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Rich.&Juss.)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 Benth.)多年生草本植物,1908年由法国传教士卡瓦勒瑞(J.P.Cavalerie)在贵州采集,1988年... 小叶粗筒苣苔[Oreocharis parvifolia(K.Y.Pan)Mich.Möller&W.H.Chen]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Rich.&Juss.)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 Benth.)多年生草本植物,1908年由法国传教士卡瓦勒瑞(J.P.Cavalerie)在贵州采集,1988年作为新种由潘开玉先生发表,然而在模式标本采集后的100余年间再无任何相关的采集记录和影像资料。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和模式标本考证,结合实地调查,于2022年8月确认了该种的模式产地,进行了形态补充描述,并提供了彩色照片和分布点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马铃苣苔属 小叶粗筒苣苔 重新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直瓣苣苔和全唇苣苔的补充描述及重庆市马铃苣苔属1新记录种
6
作者 熊驰 周厚林 +2 位作者 陈锋 易思荣 温放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基于文献资料和模式标本考证,结合模式产地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及形态解剖,分别对矮直瓣苣苔[Oreocharis humilis(W.T.Wang)Mich.M?ller&A.Weber]和全唇苣苔[O.sichuanensis(W.T.Wang)Mich.M?ller&A.Weber]的形态特征和物候... 基于文献资料和模式标本考证,结合模式产地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及形态解剖,分别对矮直瓣苣苔[Oreocharis humilis(W.T.Wang)Mich.M?ller&A.Weber]和全唇苣苔[O.sichuanensis(W.T.Wang)Mich.M?ller&A.Weber]的形态特征和物候期进行了补充描述,并提供彩色照片以供识别和对照。此外,还报道了重庆市省级分布新记录1个,即圆齿金盏苣苔[O.crenata(K.Y.Pan)Mich.M?ller&A.We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马铃苣苔属 补充描述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春苣苔属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赖碧丹 邓征宇 +5 位作者 崔忠吉 李瑞锋 韦毅刚 黄章杰 温放 刘梦姣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87-1594,共8页
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大多数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其多样化的花朵、叶片和植株形态使其具有开发为极具我国特色的新花卉的潜力。近年来,国产苦苣苔科植物,尤其是报春苣苔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苦苣... 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大多数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其多样化的花朵、叶片和植株形态使其具有开发为极具我国特色的新花卉的潜力。近年来,国产苦苣苔科植物,尤其是报春苣苔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种登录权威——世界苦苣苔协会(The Gesneriad Society,GS)进行登录的报春苣苔属新品种日渐增多,而该属也有望得以被我国农业农村部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列入植物品种保护名录。但是目前报春苣苔属植物在国内外均无相关的DUS测试指南与标准,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开展。因此,本研究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测试的原理和技术规则,参考UPOV关于同科不同属的、源自不同国家的测试指南,结合资源现状,研制适用于我国报春苣苔属植物新品种测试的指南,对其适用对象、性状的选择与确定、性状分级、标准品种的选用和DUS判定标准进行详细研讨,为报春苣苔属植物新品种的授权提供测试技术的支撑,为极具我国特色的该类植物测试技术规程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为将这一类群的新品种培育、园艺化、产业化和新品种保护提供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OV 报春苣苔属 DUS测试指南 性状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马铃苣苔属的生物地理格局与花部演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金璇 凌少军 +1 位作者 温放 任明迅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9-388,共10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广义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的地理分布范围和花部特征,利用核基因ITS1、ITS2和叶绿体基因trnL-trnF重建广义马铃苣苔属主要物种的分子系统关系,并结合花部特征和地理分布特点分析花部特征的适应性与演化规率。结果显示:... 本文系统总结了广义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的地理分布范围和花部特征,利用核基因ITS1、ITS2和叶绿体基因trnL-trnF重建广义马铃苣苔属主要物种的分子系统关系,并结合花部特征和地理分布特点分析花部特征的适应性与演化规率。结果显示:广义马铃苣苔属可分为两个支系,一个支系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黄色花冠、雄蕊4为主;另一个支系则集中分布于中国南部与东南部区域,以紫色花冠为主,并出现了雄蕊2的特化类群。广义马铃苣苔属花冠发生了两侧对称向辐射对称的演化。海南岛分布的所有4个物种都是该岛的特有种,来源于一个共同祖先(可能是花冠亮黄色、花辐射对称),后期逐渐出现花冠橙红色、两侧对称等性状。高山深谷的地理隔离作用、不同生境的隔离作用以及以不同蜂类传粉者类群的趋异选择是马铃苣苔属物种花部特征多样性演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蒴苣苔亚科 马铃苣苔属 物种多样性 花部综合特征 传粉 适应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喀斯特地区凤仙花属2种省级分布新记录
9
作者 李瑞锋 高丽 温放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6期35-38,共4页
报道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喀斯特地貌上的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 A.Rich.)凤仙花属(Impatiens L.)两种省级分布新记录种——多脉凤仙花(I. polyneura K.M.Liu)和海南凤仙花(I. hainanensis Y.L.Chen)。多脉凤仙花原产地为湖南省,模式标... 报道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喀斯特地貌上的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 A.Rich.)凤仙花属(Impatiens L.)两种省级分布新记录种——多脉凤仙花(I. polyneura K.M.Liu)和海南凤仙花(I. hainanensis Y.L.Chen)。多脉凤仙花原产地为湖南省,模式标本采自湖南资兴;共发现两处多脉凤仙花省级新记录分布地点,分别为:广东省韶关市罗坑镇罗坑大岩洞、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石桥镇。海南凤仙花原产地为海南省,原为海南岛特有种,模式标本采自海南乐东,其省级新记录分布地点为广东省云浮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 广东植物区系 广西植物区系 多脉凤仙花 海南凤仙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