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罗汉果化学物质基础及大健康产品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菲 卢凤来 +1 位作者 颜小捷 李典鹏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3,共11页
罗汉果皂苷是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功能性天然甜味剂。本文对罗汉果皂苷的结构特点、形成规律、结构与甜度的关系、功效、体内代谢和产物分布特征以及大健康产品开发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希... 罗汉果皂苷是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功能性天然甜味剂。本文对罗汉果皂苷的结构特点、形成规律、结构与甜度的关系、功效、体内代谢和产物分布特征以及大健康产品开发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希望为罗汉果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代谢产物 大健康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小花异裂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史艳财 唐健民 +3 位作者 柴胜丰 邹蓉 陈宗游 韦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4,共6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小花异裂菊6个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条引物对141个个体共检测到96个位点,其中29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0.21%。在物种水平上,小花异裂菊PPB为30.2...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小花异裂菊6个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条引物对141个个体共检测到96个位点,其中29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0.21%。在物种水平上,小花异裂菊PPB为30.2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05 4,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154 6。在种群水平上,PPB为9%~19%,H为0.021 2~0.051 3,I为0.033 9~0.080 5。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所得出的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0.690 5,表明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为30.95%,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为69.05%,小花异裂菊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间。AMOVA分析结果与前面结果相符。小花异裂菊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0.224 2。从遗传距离看,杨堤和兴坪种群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39 8,白沙和阳朔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60 9。在UPGMA聚类图中,6个种群可分为两组,阳朔和高田为一组,普益、白沙、兴坪、杨堤聚为一组。研究认为小花异裂菊的自交亲和的繁育系统和分布区域的片段化可能是导致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和种群间高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为该物种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异裂菊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特有植物小花异裂菊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史艳财 邹蓉 +3 位作者 骆文华 韦霄 陈宗游 熊忠臣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37,共4页
以小花异裂菊的叶片为材料,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研究Mg2+、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宜于小花异裂菊的ISSR-PCR反应体系,即25μL的体系中含Mg2+1.5 mmol/L,dNTP 0.20 mmol/L,TaqDNA聚... 以小花异裂菊的叶片为材料,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研究Mg2+、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宜于小花异裂菊的ISSR-PCR反应体系,即25μL的体系中含Mg2+1.5 mmol/L,dNTP 0.20 mmol/L,TaqDNA聚合酶1.5 U,引物0.8μmol/L,模板DNA 50 ng,10×Buffer 2.5μL。该体系稳定、可靠,为利用ISSR分析小花异裂菊遗传多样性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异裂菊 ISSR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通脱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菲菲 韦霄 +3 位作者 邹蓉 唐健民 熊忠臣 秦惠珍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347-355,共9页
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为五加科通脱木属植物,以干燥茎髓入药,具有清热利尿和通气下乳等功效。近年来,因其特殊的药用疗效和作为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而备受关注,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本文对近年来药用植物通脱木的真假鉴别、化学成... 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为五加科通脱木属植物,以干燥茎髓入药,具有清热利尿和通气下乳等功效。近年来,因其特殊的药用疗效和作为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而备受关注,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本文对近年来药用植物通脱木的真假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人工种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通脱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脱木 通草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鉴别 人工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特有植物地枫皮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宝玉 唐辉 +3 位作者 王满莲 梁惠凌 文香英 邓成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8,共6页
通过观测试验对地枫皮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枫皮种子于3月中旬,气温20℃左右时开始萌发,发芽率高,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低,平均发芽天数长。地枫皮幼苗子叶期约2个月,之后每2个月左右萌生一次枝梢,一年萌生3次梢;幼... 通过观测试验对地枫皮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枫皮种子于3月中旬,气温20℃左右时开始萌发,发芽率高,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低,平均发芽天数长。地枫皮幼苗子叶期约2个月,之后每2个月左右萌生一次枝梢,一年萌生3次梢;幼苗适宜在20℃以上的气温条件下生长,当气温为10~20℃时幼苗生长缓慢,10℃以下则几乎停止生长。一年生地枫皮幼苗的地下部分长度大于地上部分高度,干质量则是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根冠比为1∶7;其叶绿素含量高,叶绿素a/b值低,具有一定的耐阴性。根据地枫皮幼苗生长特性,在育苗期应加强水肥管理,促使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协调生长,同时可通过适当遮阴提高幼苗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枫皮 种子萌发 幼苗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关键化感物质稻壳酮的研究综述
6
作者 林娴慧 庞勇滔 +3 位作者 卢凤来 丁朝晖 曾任森 宋圆圆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8-556,共9页
杂草给水稻(Oryza sativa)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利用水稻自身化感作用被认为是对环境友好的杂草控制方法。稻壳酮A和B是水稻抑制杂草的主要化感物质,其中稻壳酮B是至今发现最高效的天然除草剂之一,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稻壳酮B可以从水稻... 杂草给水稻(Oryza sativa)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利用水稻自身化感作用被认为是对环境友好的杂草控制方法。稻壳酮A和B是水稻抑制杂草的主要化感物质,其中稻壳酮B是至今发现最高效的天然除草剂之一,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稻壳酮B可以从水稻根系释放到土壤中抑制周围稗草等植物的种子萌芽和生长。稻壳酮B的浓度大于3 nmol·mL^(-1)时就能抑制水芹和莴苣的根和胚轴生长,同时稻壳酮A和B是水稻重要的植保素,可有效抑制水稻病原菌比如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等。此外,稻瘟病菌感染可诱导水稻合成更多的稻壳酮。该文主要对国内外有关水稻化感物质稻壳酮的性质、分布状况、化感作用、生物合成途径、检测方法、人工合成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稻壳酮研究过程中简捷检测方法、诱导因子和人工合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物质 稻壳酮 植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齐贝贝 莫权辉 +2 位作者 王发明 叶开玉 李洁维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8期72-77,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由于各种逆境的胁迫,猕猴桃生产中往往出现多种病害相伴发生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综述了目前我国猕猴桃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生物逆境胁迫、非生物逆境胁迫及其对猕猴桃的危害,...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由于各种逆境的胁迫,猕猴桃生产中往往出现多种病害相伴发生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综述了目前我国猕猴桃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生物逆境胁迫、非生物逆境胁迫及其对猕猴桃的危害,并根据田间常见病害类型及防治方法,从栽培技术和抗逆品种两个方面提出了一套较为全面的病害防治思路,以期为有效、合理地开展猕猴桃病害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病害 生物逆境胁迫 非生物逆境胁迫 防治思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3种中草药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吴颖瑞 龚庆芳 +4 位作者 方宏 梁万文 陈明 袁耀彬 何瑞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研究中草药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抑菌活性,为生产中罗非鱼链球菌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153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罗非鱼(Tilapiasp.)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和海豚链球菌(S... 【目的】研究中草药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抑菌活性,为生产中罗非鱼链球菌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153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罗非鱼(Tilapiasp.)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和海豚链球菌(S.iniae)的体外抑菌作用,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乙醇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153种中草药中,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三颗针(Berberis spp.)、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田七须(Panax notoginseng)、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田基黄(Hypericum japonicum)和五倍子(Galla chinensis)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博落回的抑菌效果最显著,抑菌圈直径为(25.1±0.6)mm;博落回、千斤拨(Flemingia philippinensis)、田七须、甘草(Bidens bipinnata)、田基黄、败酱草(Patrinina villosa)、紫草、苦参(Sophora flavescens.)、补骨脂、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五倍子、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三颗针、翠云草(B.bipinnata)、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香薷(Elsholtzia patrini Garcke)对海豚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中博落回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24.3±1.1)mm。对抑菌活性较强的中草药的MIC和MBC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颗针和博落回提取物的抑菌和杀菌效果均较好。三颗针、博落回对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31,0.63;0.63,1.25和1.25,2.50;0.94,1.88mg/mL。【结论】博落回、紫草、田基黄、补骨脂、三颗针、田七须和五倍子对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无乳链球菌 海豚链球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大力多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罗轩 林翠梧 +4 位作者 陈洁晶 温艳蓉 朱艺萍 莫静 李典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4-328,共5页
本文以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为对象,利用小鼠爬杆和负重游泳为实验模型,研究了其多糖的抗疲劳作用。实验随机将小鼠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人参蜂王浆,7 mL/kg)对照组、牛大力多糖低剂量组[212.5 mg/(kg·... 本文以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为对象,利用小鼠爬杆和负重游泳为实验模型,研究了其多糖的抗疲劳作用。实验随机将小鼠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人参蜂王浆,7 mL/kg)对照组、牛大力多糖低剂量组[212.5 mg/(kg·d)]、中剂量组[425 mg/(kg·d)]、高剂量组[850 mg/(kg·d)],灌胃给药14 d后,考察其对小鼠爬杆时间、负重游泳时间以及血乳酸(LD)、血乳酸脱氢酶(LD-H)、血中尿素氮(BU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大力多糖能延长小鼠爬杆时间,增加小鼠游泳耐力,降低LD、BUN的含量、提高血中LD-H含量。且中剂量的药效与阳性药对照组的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多糖 抗疲劳 血乳酸 血乳酸脱氢酶 血清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紫珠属植物水提物中总黄酮、总酚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23
10
作者 宁德生 李典鹏 +4 位作者 黄胜 刘金磊 谷陟欣 颜小捷 潘争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5-848,共4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分度法测定裸花紫珠等7种紫珠属植物水提液中总黄酮、总酚酸的含量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7种植物中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差异很大,均以红紫珠含量最高,其黄酮、总酚酸含量分别为3.75%和2.93%;清除自由基能...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分度法测定裸花紫珠等7种紫珠属植物水提液中总黄酮、总酚酸的含量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7种植物中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差异很大,均以红紫珠含量最高,其黄酮、总酚酸含量分别为3.75%和2.93%;清除自由基能力与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呈正相关性,亦以红紫珠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强。研究结果将为紫珠属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珠属 总黄酮 总酚酸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花紫珠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潘争红 黄思思 +5 位作者 黄胜 颜冬兰 宁德生 颜小捷 李典鹏 谷陟欣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07-1111,共5页
裸花紫珠是海南一种道地药材,具有消炎止血的功效。裸花紫珠富含黄酮类和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它们已经被证实是天然抗氧化剂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考察裸花紫珠药材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裸花紫珠醇提物、4... 裸花紫珠是海南一种道地药材,具有消炎止血的功效。裸花紫珠富含黄酮类和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它们已经被证实是天然抗氧化剂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考察裸花紫珠药材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裸花紫珠醇提物、4个不同极性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及其7个主要成分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裸花紫珠醇提物、醇提物的水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化合物木犀草素、木犀草苷、毛蕊花糖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而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则较弱。该研究结果为裸花紫珠的保健功能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提取物 黄酮 苯乙醇苷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地上部位化学成分及其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亚凤 张祖湘 +3 位作者 何瑞杰 阳丙媛 王磊 黄永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11-1817,共7页
研究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叶子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主要运用Sephadex LH-20、Diaion HP20ss、Toyopearl HW-40F和ODS C18等柱色谱和中低压半制备液相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胰脂肪酶抑制剂活性... 研究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叶子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主要运用Sephadex LH-20、Diaion HP20ss、Toyopearl HW-40F和ODS C18等柱色谱和中低压半制备液相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胰脂肪酶抑制剂活性筛选模型对部分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实验结果共分离纯化、鉴定14个化合物,经NMR、高分辨率质谱等波谱学数据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比,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咖啡酸甲酯(1)、绿原酸(2)、异牡荆素(3)、异荭草素(4)、荭草素(5)、荭草素2″-O-木糖甙(6)、木犀草素6-C-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7)、芹菜素6-C-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8)、芹菜素-6-C-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9)、荭草素-6-C-β-D-葡萄糖苷(10)、异牡荆素8-C-β-D-葡萄糖苷(11)、金圣草黄素(12)、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3)、正二十一烷酸(14)。其中,化合物6~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共筛选了化合物2、3、6、7、8、10、11、13的胰脂肪酶活性,结果显示该8个化合物对胰脂肪酶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碳苷黄酮 胰脂肪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的不同产地红根草红外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孔德鑫 唐辉 +2 位作者 王满莲 邹蓉 史艳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7-942,936,共7页
红根草为唇形科鼠尾带根全草植物,是著名的广西道地药材和常用中药,对白血病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抗癌作用,主治菌莉、腹泻、肠炎、肺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感冒等症。为快速鉴别和评价不同产地中药红根... 红根草为唇形科鼠尾带根全草植物,是著名的广西道地药材和常用中药,对白血病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抗癌作用,主治菌莉、腹泻、肠炎、肺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感冒等症。为快速鉴别和评价不同产地中药红根草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该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对不同产地红根草进行检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及载荷因子等方法对不同产地样本进行鉴别。结果表明:(1)在1 800~600 cm^(-1)范围内,不同产地红根草根系在1 727、1 635、1 551、1 513、1 442、1 373、1 255、1 154、1 036、795、776、690 cm^(-1)等处均有较强的振动吸收,表明不同产地红根草主要化学组分构成比较相似。(2)红外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红根草化学成分的差异与地理位置有明显对应性,产地相近的地区红根草化学成分的较似,产地较远的区域红根草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有自己的特征。(3)通过PCA载荷因子分析,可以得出比原始图谱更多的化学成分信息,对主成分聚类贡献较大的吸收峰主要表现在1 670、1 630、1 616、1 579、1 473、1 411、1 159、1 129、1 082、1 042、1 000、972、946、913、891、806 cm^(-1)附近,进一步揭示出不同产地红根草化学成分差异主要是红根草内酯和甾醇类成分,以及主要有效成分红根草邻醌和丹参酮类成分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红根草的引种栽培及良种选育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根草 红外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化学成分 不同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研究--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17
14
作者 魏欢 杨建文 +2 位作者 颜小捷 李典鹏 张灵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3-468,共6页
核桃青皮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具有镇痛、消炎、抑菌、抗肿瘤等功效。为了从核桃青皮中分离得到更多的酚类成分,以利于更好地阐明其作用机理,该研究采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SS、凝胶Sephadex LH-20,HPLC等方法对... 核桃青皮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具有镇痛、消炎、抑菌、抗肿瘤等功效。为了从核桃青皮中分离得到更多的酚类成分,以利于更好地阐明其作用机理,该研究采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SS、凝胶Sephadex LH-20,HPLC等方法对核桃青皮80%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共分离了10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质谱(MS)、一维核磁共振谱(~1H NMR和^(13)C NMR)、二维核磁共振谱(HSQC,HMBC)数据的分析及文献数据的比较确定为没食子酸(1),没食子酸甲酯(2),对羟基苯甲酸(3),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4),6-O-咖啡酸-D-葡萄糖(5),6-O-没食子酸-葡萄糖苷(6),4,8-二羟基-1-四氢萘醌(7),5,8-二羟基-4-甲氧基-1-四氢萘酮(8),5,8-二羟基-1-四氢萘酮(9),4-羟基-1-四氢萘酮(10)。其中,化合物5,化合物6为属内首次分离到。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大力多糖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唐专辉 罗秋莲 +6 位作者 莫静 张雪凤 朱艺萍 李燕婧 李典鹏 黄江燕 罗轩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03-1208,共6页
以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为对象,利用小鼠常压耐缺氧为实验模型,研究牛大力多糖的抗疲劳作用。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人参蜂王浆,7 m L/kg)和8个给药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对应的给药... 以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为对象,利用小鼠常压耐缺氧为实验模型,研究牛大力多糖的抗疲劳作用。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人参蜂王浆,7 m L/kg)和8个给药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对应的给药组分别为牛大力多糖低分子量段1低、高浓度组[100 mg/(kg·d)、200 mg/(kg·d)];牛大力多糖低分子量段2低、中、高浓度组[50 mg/(kg·d)、100 mg/(kg·d)、200 mg/(kg·d)];牛大力多糖高分子量段1&2低、中、高浓度组[50 mg/(kg·d)、100 mg/(kg·d)、200 mg/(kg·d)]。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考察其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个给药组都能一定程度的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其中牛大力多糖高分子量段1&2低浓度组的效果最好,高于阳性药对照组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多糖 常压耐缺氧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高丛蓝莓‘奥尼尔’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夏科 赵志国 +3 位作者 吴巧芬 郭伦发 秦洪波 仇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1-699,共9页
为了建立南高丛蓝莓‘奥尼尔’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该文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灭菌、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培养、瓶内生根以及移栽驯化。结果表明:(1)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法为10%NaClO处理15 min,污染率降低至14.44%,诱... 为了建立南高丛蓝莓‘奥尼尔’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该文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灭菌、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培养、瓶内生根以及移栽驯化。结果表明:(1)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法为10%NaClO处理15 min,污染率降低至14.44%,诱导率达49.38%;同样添加1.5 mg·L^(-1)ZT,以WPM为基础培养基诱导出的丛生芽明显多于MS。(2)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NAA 0.1 mg·L^(-1)+ZT 1.5 mg·L^(-1),接种60 d后增殖系数达8.6,长势良好;瓶内生根的最佳处理方式为先用500 mg·L^(-1)IBA浸蘸20 s,然后接种于WPM+IBA 0.2 mg·L^(-1)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90 d后,生根率、有效生根率、生根数量和根长分别达到96.3%、96.3%、12.7条和43.3 mm,且根系较发达、粗壮。(3)生根苗在移栽基质Ⅰ(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2.22%。以上说明,外植体经10%NaClO处理15 min,利用培养基WPM+ZT 1.5 mg·L^(-1)和WPM+NAA 0.1 mg·L^(-1)+ZT 1.5 mg·L^(-1)分别进行丛生芽诱导及增殖;丛生芽经500 mg·L^(-1)IBA浸蘸20 s,再接种于WPM+IBA 0.2 mg·L^(-1)进行生根,生根苗在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基质移栽驯化,是南高丛蓝莓‘奥尼尔’最适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奥尼尔’工厂化种苗快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组培快繁 丛生芽诱导 瓶内生根 移栽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斗科植物种子的多酚类含量及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亚凤 黄永林 +5 位作者 刘金磊 颜小捷 陈月圆 杨子明 何瑞杰 李典鹏 《广西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180-183,188,共5页
【目的】测定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饭甑青冈Cyclobalanopsis fleuryi(Hickel.et A.Camus)Chun ex Q.F.Zheng、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 Hook.f.et Thoms ex Miq.、栲Castanopsis fargesii、椆木Lithocarpus th... 【目的】测定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饭甑青冈Cyclobalanopsis fleuryi(Hickel.et A.Camus)Chun ex Q.F.Zheng、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 Hook.f.et Thoms ex Miq.、栲Castanopsis fargesii、椆木Lithocarpus thalassica(Hance)Rehd.种子中的多酚含量,评价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Folin-酚法测定多酚含量,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种子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在选取的5种壳斗科植物种子中,饭甑青冈的多酚含量最高(14.16%),其次为大叶栎(10.89%),栲的含量最低(0.44%);各提取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青冈栎的半清除率质量浓度IC50均优于抗坏血酸(Vc),饭甑青冈IC_(50)与Vc相当。【结论】青冈栎与饭甑青冈种子提取物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乃至药品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斗科 总酚 含量测定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浒苔多糖的羧甲基化修饰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霞 胡楠 +3 位作者 赵启迪 黄健玲 李培骏 周玉恒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19-1526,共8页
该研究采用氢氧化钠-氯乙酸的化学反应体系制备羧甲基化肠浒苔多糖,以获得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化肠浒苔多糖,取代度的大小受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氢氧化钠浓度2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时,得到... 该研究采用氢氧化钠-氯乙酸的化学反应体系制备羧甲基化肠浒苔多糖,以获得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化肠浒苔多糖,取代度的大小受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氢氧化钠浓度2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时,得到羧甲基化的最大取代度为0.781。(2)通过体外抗氧化来评价不同羧甲基化肠浒苔多糖的抗氧化活性。(3)当羧甲基化肠浒苔多糖的浓度为1.6 mg·mL-1时,羧甲基化肠浒苔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44.45%、51.98%,其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分别为16.75%、0.4576。(4)与修饰前的相比,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羧甲基化修饰对肠浒苔多糖的DPPH自由基和还原力有减弱作用。以上结果表明,羧甲基化修饰引起的肠浒苔多糖的结构变化可以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浒苔 多糖 羧甲基化修饰 取代度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分布差异与微生物活性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艳琼 沈育伊 +5 位作者 黄玉清 徐广平 蒲高忠 何成新 王新桂 莫凌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4期24-34,共11页
以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8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土壤含水率、pH、土壤养分(有机碳SOC、全氮TN、全钾TK、速效氮AN、速效钾AK)和微生物活性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土壤基础呼吸BR、土壤呼吸势PR、微生物熵... 以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8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土壤含水率、pH、土壤养分(有机碳SOC、全氮TN、全钾TK、速效氮AN、速效钾AK)和微生物活性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土壤基础呼吸BR、土壤呼吸势PR、微生物熵qMB和代谢熵qCO_2)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会仙湿地大部分植物群落土壤pH呈弱碱性,含水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且土壤pH值和含水量随着群落积水深度的增加而升高;(2)各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在垂直剖面上均表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除铺地黍群落外)、土壤基础呼吸和呼吸势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各土层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土壤微生物熵和代谢熵在垂直剖面的分布并无明显规律;(3)8个植物群落中,华克拉莎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和呼吸势均最高;田间鸭嘴草群落的土壤微生物熵显著高于其它群落(P<0.05);(4)会仙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基础呼吸、呼吸势与土壤有机碳、全氮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微生物熵和全钾、速效氮均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在水位梯度变化的驱动下,会仙喀斯特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特征存在差异,土壤微生物活性特征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的环境适应和土壤质量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湿地 植物群落类型 土壤微生物活性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毛野牡丹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瑞杰 王亚凤 +1 位作者 李典鹏 黄永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1-647,共7页
为了明确展毛野牡丹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Diaion HP20SS、MCI gel、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展毛野牡丹根和茎的醇提物分别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从展毛野牡丹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波谱数据... 为了明确展毛野牡丹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Diaion HP20SS、MCI gel、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展毛野牡丹根和茎的醇提物分别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从展毛野牡丹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波谱数据分析和鉴定。它们分别是4-羟基-3-甲氧基苯酚1-O-β-D-(6′-O-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苷(1)、3,4-二羟基苯乙醇4-O-β-D-(6′-O-没食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2)、龙胆酸5-O-β-D-(6′-O-没食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3)、2,4,6-三甲氧基苯酚1-O-β-D-(6′-O-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苷(4)、甲基6-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乙基6-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6′-O-没食子酰基黑樱苷(7)、没食子酸甲酯(8)、没食子酸乙酯(9)、2,6-二甲氧基对苯二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2-甲氧基对苯二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展毛野牡丹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10和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毛野牡丹 野牡丹属 化学成分 酚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