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对一护理模式联合呼吸康复操演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意云 李翠凤 杨杰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一对一护理模式联合呼吸康复操演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一... 目的探讨一对一护理模式联合呼吸康复操演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一对一护理模式联合呼吸康复操演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护理模式联合呼吸康复操演练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对一护理模式 呼吸康复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钟灿 杨伟忠 《内科》 2006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抽放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安全性、实用性.方法 112例经B超及X线胸片确诊的中等量至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经B超定位后,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于胸膜腔内反复抽放胸腔积液.对于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胸液引... 目的 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抽放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安全性、实用性.方法 112例经B超及X线胸片确诊的中等量至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经B超定位后,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于胸膜腔内反复抽放胸腔积液.对于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胸液引流较彻底时,给予胸腔内注射药物.结果 112例均1次置管成功,引流量第1个24 h 600 ml,以后每天1 000~2 000 ml,每天或隔天1次,累计引流量600~6 000 ml.留置时间:结核性胸腔积液2~7 d,平均3 d;恶性胸腔积液5~30 d,平均9 d.其它原因3~10 d,平均5 d.无1例发生感染、气胸、出血等并发症,3例不慎脱管.结论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抽放胸腔积液操作方法简便,损伤小,安全性高,引流彻底,对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可给予胸腔内注射药物,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内置 术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腔积液 注射药物 引流量 胸腔内 静脉导管留置 大量胸腔积液 抽放 安全性 留置时间 患者 操作方法 有效性 胸膜腔 实用性 并发症 损伤 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系统康复治疗对改善肺通气及生存质量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黎月莲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3期526-527,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行系统康复治疗后肺通气及其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COPD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96例,给予系统康复治疗,包括运动锻炼、吸氧疗法、营养支持及心理社会支持,观察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指标、...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行系统康复治疗后肺通气及其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COPD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96例,给予系统康复治疗,包括运动锻炼、吸氧疗法、营养支持及心理社会支持,观察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指标、肺功能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lc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SGR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结论COPD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行系统康复治疗后,有助控制糖尿病症状,改善肺通气,减少并发症发生,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糖尿病 糖代谢 肺功能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