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1
作者 黄献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的患者运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诊治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4例患者运用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碳酸钙D3...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的患者运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诊治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4例患者运用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碳酸钙D3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组的34例患者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治疗,同样治疗2个月;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骨密度(BMD)以及体征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73.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以及关节功能指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a及BMD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ESR指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很好的调节骨代谢情况,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罗洪民 王湛贤 +1 位作者 江杏娟 陆品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124例,随机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124例,随机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联合热敏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如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脂水平变化如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QT间期离散度(QTd)以及心脏缺血相关事件等.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CRP、IL-6、TNF-α)水平、血脂(TG、TC、LDL-C)水平、QT离散度均得到改善(P<0.05~0.01),治疗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发生心脏缺血相关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热敏灸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心脏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热敏灸 冠心病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DNA定量及五项与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燕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99-400,403,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乙肝DNA定量(HBV-DNA)与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其临床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175例入住我院肝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定量法对空腹抽取的肘静脉血进行乙肝前S1抗原、乙肝五项及HBV-DN...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乙肝DNA定量(HBV-DNA)与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其临床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175例入住我院肝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定量法对空腹抽取的肘静脉血进行乙肝前S1抗原、乙肝五项及HBV-DNA检测,评价其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乙肝五项模式下,乙肝前S1抗原与HB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标本中检出乙肝前S1抗原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0.0%和82.5%;在76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的标本中检出乙肝前S1抗原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64.5%和56.6%。在30例HBcAb阳性患者中检出有部分患者乙肝前S1抗原阳性,表明HBeAg阴性的患者无论HBeAb阳性或阴性均有可能存在病毒的复制。90例HBeAg阳性患者有71.1%乙肝前S1抗原阳性,82.2%HBV-DNA阳性。结论:乙肝五项、乙肝DNA定量与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诊断乙肝,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前S1抗原 乙肝五项 HBV—DNA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