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0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茶叶的科学研究与文化创新
1
作者
何建栋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2期71-71,93,共2页
据史料记载,早在我国唐代就开始了向世界输出茶叶,茶树以及茶的种子,甚至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茶的发音也来自于中国的茶的音译。茶是中国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认识并且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茶被...
据史料记载,早在我国唐代就开始了向世界输出茶叶,茶树以及茶的种子,甚至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茶的发音也来自于中国的茶的音译。茶是中国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认识并且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茶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关注,茶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停留在用水泡茶、喝茶的阶段,品茶用茶的形式逐渐多样化,甚至将茶推广到保健、化妆品的多个领域,茶文化更是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元素从中国走向世界,我们研究茶的文化,使茶的文化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升华,在传承的同时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科学研究
茶文化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桂绿1号”茶树品种研制桂林毛尖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春
韦玲勇
+2 位作者
刘晓东
郭春雨
陈三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133-134,共2页
[目的]发挥"桂绿1号"的品种优势,用自主品牌良种开发自主品牌特色茶产品。[方法]试验通过应用"桂绿1号"鲜叶进行研制桂林毛尖茶,分析该品种加工绿茶的特点,优化其加工工艺,研发出品质优良、质量稳定且符合桂林毛尖茶相关质量要求的...
[目的]发挥"桂绿1号"的品种优势,用自主品牌良种开发自主品牌特色茶产品。[方法]试验通过应用"桂绿1号"鲜叶进行研制桂林毛尖茶,分析该品种加工绿茶的特点,优化其加工工艺,研发出品质优良、质量稳定且符合桂林毛尖茶相关质量要求的茶叶产品。[结果]"桂绿1号"鲜叶制作桂林毛尖茶的加工技术为:茶青→萎凋(5.5~7.0 h)→杀青(嫩杀)→揉捻→毛火(90~95℃5 min)→足火(90~105℃8~15 min),按照这一加工工序制作出的桂林毛尖茶条索紧细,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鲜爽,汤色碧绿清澈,品质优良。[结论]研究可为实现品种和产品双赢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提升广西桂林毛尖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该区茶产业的特色茶产品发展和品牌建设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良种
开发
优质产品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揉捻机自动加压装置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晓东
汤周斌
+3 位作者
庞月兰
蒋漓生
高生福
刘德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360-361,383,共3页
传统茶叶揉捻机人工转动手摇转轮加压方式会因为操作不熟练、操作疲劳等原因造成揉捻机成条率、细胞破损率指标不达标,影响揉捻质量,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通过在揉捻机揉桶加压杆上安装由同步电机、同步皮带轮及同步皮带组成的自动加压...
传统茶叶揉捻机人工转动手摇转轮加压方式会因为操作不熟练、操作疲劳等原因造成揉捻机成条率、细胞破损率指标不达标,影响揉捻质量,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通过在揉捻机揉桶加压杆上安装由同步电机、同步皮带轮及同步皮带组成的自动加压装置,不仅可以避免人工手摇转轮加压方式的缺陷,而且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工作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茶叶生产自动化流水作业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揉捻机
手摇转轮
自动加压
成条率
细胞破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茶叶专业合作化与广西茶业发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廖勤明
莫怀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70-171,共2页
实现集约化生产,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是发展广西茶叶的重要途径。探讨广西茶叶专业合作化形式,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协会的合作模式是实现广西茶叶集约化生产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茶业
集约化
专业合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茶园主要虫草害种类与发生程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文兆明
白先丽
+3 位作者
赵莹婕
黄婷婷
陈春芬
王磊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1期53-56,共4页
为提高广西茶园栽培管理水平,调查收集了虫草害的发生为害情况信息。通过在凌云县、昭平县、三江县的茶园进行了虫草害种类及为害程度调查,并收集整理了广西桂林茶科所、横县南山白毛茶场、融水县元宝山茶业公司红水乡基地的历年资料。...
为提高广西茶园栽培管理水平,调查收集了虫草害的发生为害情况信息。通过在凌云县、昭平县、三江县的茶园进行了虫草害种类及为害程度调查,并收集整理了广西桂林茶科所、横县南山白毛茶场、融水县元宝山茶业公司红水乡基地的历年资料。结果表明:上述6个地区共发现虫害73种,杂草65种。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橙瘿螨等,尤以茶假眼小绿叶蝉为害损失最多;杂草发生普遍的有看麦娘、牛筋草、剪刀股、酢浆草、马齿苋、蒲公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虫草害
种类
程度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三江地方茶树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佳
杨慈
邓慧群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共2页
通过生化成分检测、叶片解剖结构观察、扦插繁育方法,对20份三江有性系地方优良茶树资源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进行分析、鉴定,从中选育出优质、高产、高抗的优良株系。
关键词
地方品种
茶树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新育成品种扦插繁育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邱勇娟
覃秀菊
+1 位作者
罗晓梅
邓慧群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年第9期32-35,共4页
主要对新育成品种尧山秀绿、桂香22号、桂香18号与广西主要推行品种福云6号(CK1)、福鼎大毫(CK2)进行扦插繁育对比试验,探讨新育成品种的无性繁育能力,为下步新品种推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尧山秀绿
桂香22号
桂香18号
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化学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8
作者
韦柳花
罗小梅
+1 位作者
邱勇娟
邓慧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7期32-33,共2页
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感官审评、质量控制和产地判别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茶叶的品质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系统地介绍了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和方法,对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今后的...
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感官审评、质量控制和产地判别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茶叶的品质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系统地介绍了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和方法,对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为化学指纹图谱在茶叶上更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化学指纹图谱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地方群体品种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甘春萍
邓慧群
+2 位作者
陈佳
刘凤兰
覃秀菊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4期95-95,99,共2页
为选育出适宜广西推广种植的优异茶树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几年来在广西不同区域采集茶树样品200多个进行生化成分测试,结果表明:部分株系的茶多酚、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均达到国家制定的特异资源生化成分标准,可作为入选新品种的材料。
关键词
地方群体种
生化成分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瑶山野生茶叶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何建栋
陈佳
李奇英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
"大瑶山野生茶叶开发利用研究"课题是属于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大瑶山特色资源开发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由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和广西金秀县瑶山王茶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科...
"大瑶山野生茶叶开发利用研究"课题是属于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大瑶山特色资源开发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由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和广西金秀县瑶山王茶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则,在大瑶山丰富的野生茶树群体中,选择优良茶树株系进行繁育;改造和保护大瑶山连片野生茶树;开发利用金秀野生茶,创制金秀大瑶山茶叶产品,构建金秀县名优茶产业体系,促进金秀县县域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瑶山野生茶
资源考察选育
保护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示范实施(一)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新强
覃秀菊
+2 位作者
文兆明
苏孔武
陈佳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11期26-28,共3页
本服务体系以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广西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依托,利用单位现有的技术成果及吸收区内外的技术成果,围绕全面提高茶叶质量这一主题,在广西主产茶区开展茶叶生产全方位技术服务,通过广泛开展优质苗供应...
本服务体系以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广西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依托,利用单位现有的技术成果及吸收区内外的技术成果,围绕全面提高茶叶质量这一主题,在广西主产茶区开展茶叶生产全方位技术服务,通过广泛开展优质苗供应、优势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星火学校建设、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等手段,建立起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良好机制与组织,营造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良好服务环境,全面提高广西茶叶种植和加工等综合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科技服务体系
建设
示范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进品种在广西扦插繁育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邱勇娟
赖兆荣
+1 位作者
覃秀菊
罗小梅
《茶叶科学技术》
2010年第4期17-18,共2页
玉翠、年年12号、黄玫瑰、丹桂、年年1号、黄棪等6个乌龙茶品种均2003-2009年在广西桂林年参加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其中黄棪为对照种.本试验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品种在广西的扦插繁育能力,完善各品种相关适应性数据,为其进一步推...
玉翠、年年12号、黄玫瑰、丹桂、年年1号、黄棪等6个乌龙茶品种均2003-2009年在广西桂林年参加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其中黄棪为对照种.本试验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品种在广西的扦插繁育能力,完善各品种相关适应性数据,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进品种
区域试验
扦插繁育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广西茶叶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
2
13
作者
韦玲勇
刘晓东
石荣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8期288-289,共2页
随着茶叶产业发展的不断壮大,茶行业对茶叶专业方面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该文阐述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及创新型茶叶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广西茶叶人才培养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人才
创新
措施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历史名茶修仁茶发展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韦柳花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4期321-321,326,共2页
从修仁茶作为广西历史名茶出发,对修仁茶发展史、发展现状、发展受挫原因及其对策进行综合评述,同时从修仁镇的区位优势、自然地理优势出发,指出当前恢复和发展修仁茶的可行性,为修仁茶种植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历史名茶
修仁茶
现状
对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入选株系生物学特性研究
15
作者
罗小梅
邓慧群
+1 位作者
韦柳花
邱勇娟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0-13,共4页
文章对10个茶树入选株系进行系统的生物学特性调查及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五通4号、龙脊37号、龙脊42号和龙脊61号的综合表现较好,主要表现为长势旺盛、开采期早、内含物丰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
茶树品种资源
株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桂林茶科所茶园标准化建设与改造技术
16
作者
梁月超
刘初生
黄婷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4期58-59,共2页
介绍广西桂林茶科所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标准化茶园技术,对原有茶园标准化改造技术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推广优良茶叶新品种,对解决广西地区茶园管理劳动力紧缺,加大茶园机械研发推广力度和促进茶园机械化管理技术的发展...
介绍广西桂林茶科所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标准化茶园技术,对原有茶园标准化改造技术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推广优良茶叶新品种,对解决广西地区茶园管理劳动力紧缺,加大茶园机械研发推广力度和促进茶园机械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标准化
建设
改造
广西桂林茶科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实施(二)
被引量:
2
17
作者
陈春芬
陈新强
+1 位作者
陈佳
覃秀菊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10期15-16,共2页
本服务体系以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广西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依托,利用单位现有的技术成果及吸收区内外的技术成果,围绕全面提高茶叶质量这一主题,在广西主产茶区开展茶叶生产全方位技术服务,通过广泛开展优质苗供应...
本服务体系以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广西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依托,利用单位现有的技术成果及吸收区内外的技术成果,围绕全面提高茶叶质量这一主题,在广西主产茶区开展茶叶生产全方位技术服务,通过广泛开展优质苗供应、优势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星火学校建设、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等手段,建立起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良好机制与组织,营造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良好服务环境,全面提高广西茶叶种植和加工等综合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服务
示范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新育成品种扦插繁育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8
作者
邱勇娟
覃秀菊
+1 位作者
罗晓梅
邓慧群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第3期11-13,共3页
本文主要对新育成品种尧山秀绿、桂香22号、桂香18号与广西主要推行品种福云6号(CK1)、福鼎大毫(CK2)进行扦插繁育对比试验,探讨新育成品种的无性繁育能力,为新品种推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尧山秀绿
桂香22号
桂香18号
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控释氮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
38
19
作者
马立锋
苏孔武
+4 位作者
黎金兰
石元值
伊晓云
方丽
阮建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4-362,共9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对茶园土壤无机氮含量、茶叶产量、品质成分、氮素利用效率和茶叶中氮磷等主要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施肥方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间土壤无机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控释肥处理土...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对茶园土壤无机氮含量、茶叶产量、品质成分、氮素利用效率和茶叶中氮磷等主要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施肥方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间土壤无机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控释肥处理土壤中无机氮变化幅度较小,而且比较稳定。与普通氮肥相比,控释氮肥单施或与普通氮肥配施,茶叶产量分别提高7.5%和15.2%。施控释氮肥对茶叶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含量、酚氨比值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控释氮肥能促进茶树对氮、磷等主要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茶树新梢氮素利用率,其中新梢氮素利用效率(NUE),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配施比普通氮肥高5.38个百分点,比单施控释氮肥高2.39个百分点,新梢氮素偏生产率(PNE),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配施比普通氮肥处理高1.16 kg·kg-1,比单施控释氮肥高0.57 kg·kg-1。与普通氮肥相比,单施控释氮肥每年每公顷增加纯收入0.93万元,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配施增加纯收入2.01万元。本研究结果表明,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配施增产、增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控释氮肥
产量
品质成分
氮素利用率
矿质元素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叶面追肥对机采茶园茶叶生长、机采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7
20
作者
王磊
黄婷婷
+3 位作者
刘秋凤
白先丽
王志萍
庞月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7-371,共5页
【目的】研究叶面追肥对机采茶园夏秋季茶叶生长、机采效果和品质影响情况,为茶园夏秋季机采提供配套技术方法。【方法】对台茶12号茶园夏茶和秋茶进行机采前追肥处理,通过喷施3种新型叶面有机肥,调查分析各处理茶树新梢生长状态、机采...
【目的】研究叶面追肥对机采茶园夏秋季茶叶生长、机采效果和品质影响情况,为茶园夏秋季机采提供配套技术方法。【方法】对台茶12号茶园夏茶和秋茶进行机采前追肥处理,通过喷施3种新型叶面有机肥,调查分析各处理茶树新梢生长状态、机采产量、机采效果及品质变化情况。【结果】在春茶季后采取叶面追肥,可以使茶树新梢密度提高44.3%~76.4%,优化芽叶机械组成以利于机采操作,机采产量提高75.7%~54.0%,其中以高氮有机肥增产效果最好,高钾有机肥对改善茶青生化成分含量组成和制绿茶品质效果较好。秋茶采取叶面追肥,可以使机采产量提高14.4%~26.0%,但对茶青机采指标影响不明显。【结论】在有条件的茶园,可以在春茶手采结束后进行夏茶机采前叶面追肥,从而提升夏茶机采产量和效果,同时提升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茶园
叶面肥
效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的科学研究与文化创新
1
作者
何建栋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2期71-71,93,共2页
文摘
据史料记载,早在我国唐代就开始了向世界输出茶叶,茶树以及茶的种子,甚至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茶的发音也来自于中国的茶的音译。茶是中国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认识并且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茶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关注,茶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停留在用水泡茶、喝茶的阶段,品茶用茶的形式逐渐多样化,甚至将茶推广到保健、化妆品的多个领域,茶文化更是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元素从中国走向世界,我们研究茶的文化,使茶的文化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升华,在传承的同时发扬光大。
关键词
茶叶
科学研究
茶文化
文化创新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桂绿1号”茶树品种研制桂林毛尖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春
韦玲勇
刘晓东
郭春雨
陈三弟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133-134,共2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5)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能14123004-3-9)
文摘
[目的]发挥"桂绿1号"的品种优势,用自主品牌良种开发自主品牌特色茶产品。[方法]试验通过应用"桂绿1号"鲜叶进行研制桂林毛尖茶,分析该品种加工绿茶的特点,优化其加工工艺,研发出品质优良、质量稳定且符合桂林毛尖茶相关质量要求的茶叶产品。[结果]"桂绿1号"鲜叶制作桂林毛尖茶的加工技术为:茶青→萎凋(5.5~7.0 h)→杀青(嫩杀)→揉捻→毛火(90~95℃5 min)→足火(90~105℃8~15 min),按照这一加工工序制作出的桂林毛尖茶条索紧细,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鲜爽,汤色碧绿清澈,品质优良。[结论]研究可为实现品种和产品双赢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提升广西桂林毛尖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该区茶产业的特色茶产品发展和品牌建设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茶树良种
开发
优质产品
研究
Keywords
Tea varieties
Development
High-quality products
Research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揉捻机自动加压装置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晓东
汤周斌
庞月兰
蒋漓生
高生福
刘德友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南宁市创宇
茶叶
机械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360-361,383,共3页
基金
桂林市科技开发项目"高效节能智能化茶叶揉捻机关键技术研究"(20120404-3)
"乌龙茶良种引进与加工技术研究"(20120113-17)
文摘
传统茶叶揉捻机人工转动手摇转轮加压方式会因为操作不熟练、操作疲劳等原因造成揉捻机成条率、细胞破损率指标不达标,影响揉捻质量,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通过在揉捻机揉桶加压杆上安装由同步电机、同步皮带轮及同步皮带组成的自动加压装置,不仅可以避免人工手摇转轮加压方式的缺陷,而且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工作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茶叶生产自动化流水作业创造条件。
关键词
揉捻机
手摇转轮
自动加压
成条率
细胞破损率
Keywords
Rolling machine
Hand-wheel
Automatic compression
Rolled twig rate
Broken cell rate
分类号
S226.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茶叶专业合作化与广西茶业发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廖勤明
莫怀鸿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70-171,共2页
文摘
实现集约化生产,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是发展广西茶叶的重要途径。探讨广西茶叶专业合作化形式,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协会的合作模式是实现广西茶叶集约化生产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茶业
集约化
专业合作组织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茶园主要虫草害种类与发生程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文兆明
白先丽
赵莹婕
黄婷婷
陈春芬
王磊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1期53-56,共4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0903004)
广西茶叶创新团队栽培
+2 种基金
植保功能岗位项目(编号:nycytxgxcxtd-04-17-3)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编号:桂科转14125003-2-20)
桂林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0413-1)资助
文摘
为提高广西茶园栽培管理水平,调查收集了虫草害的发生为害情况信息。通过在凌云县、昭平县、三江县的茶园进行了虫草害种类及为害程度调查,并收集整理了广西桂林茶科所、横县南山白毛茶场、融水县元宝山茶业公司红水乡基地的历年资料。结果表明:上述6个地区共发现虫害73种,杂草65种。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橙瘿螨等,尤以茶假眼小绿叶蝉为害损失最多;杂草发生普遍的有看麦娘、牛筋草、剪刀股、酢浆草、马齿苋、蒲公英等。
关键词
茶园
虫草害
种类
程度
调查研究
Keywords
Tea plant
harmful pest and weed
species
occurrence degree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S57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三江地方茶树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佳
杨慈
邓慧群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三江侗族自治县县科技情报所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共2页
基金
基金项目:广西三江县优质茶树种质资源系统选育研究(2011020108)
文摘
通过生化成分检测、叶片解剖结构观察、扦插繁育方法,对20份三江有性系地方优良茶树资源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进行分析、鉴定,从中选育出优质、高产、高抗的优良株系。
关键词
地方品种
茶树
选育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新育成品种扦插繁育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邱勇娟
覃秀菊
罗晓梅
邓慧群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年第9期32-35,共4页
基金
广西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国家)优良茶树种质资源选育研究"(桂科金0448070)
广西桂林市科学研究与开发项目"茶树优良品种扦插繁育产业化开发研究"(20040211)
文摘
主要对新育成品种尧山秀绿、桂香22号、桂香18号与广西主要推行品种福云6号(CK1)、福鼎大毫(CK2)进行扦插繁育对比试验,探讨新育成品种的无性繁育能力,为下步新品种推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尧山秀绿
桂香22号
桂香18号
扦插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85.9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化学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8
作者
韦柳花
罗小梅
邱勇娟
邓慧群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7期32-33,共2页
基金
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桂林茶树优质种质资源系统选育研究
文摘
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感官审评、质量控制和产地判别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茶叶的品质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系统地介绍了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和方法,对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为化学指纹图谱在茶叶上更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茶叶
化学指纹图谱
现状
展望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地方群体品种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甘春萍
邓慧群
陈佳
刘凤兰
覃秀菊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广西
优异茶树品种
研究
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4期95-95,99,共2页
基金
桂林市科技开发项目"广西亚热带特异茶树资源的快速鉴定与选育新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0314)
文摘
为选育出适宜广西推广种植的优异茶树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几年来在广西不同区域采集茶树样品200多个进行生化成分测试,结果表明:部分株系的茶多酚、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均达到国家制定的特异资源生化成分标准,可作为入选新品种的材料。
关键词
地方群体种
生化成分
选育
分类号
S33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瑶山野生茶叶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何建栋
陈佳
李奇英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金秀县农业局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
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大瑶山野生茶叶开发利用研究"(桂科攻 0718006-3B)。
文摘
"大瑶山野生茶叶开发利用研究"课题是属于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大瑶山特色资源开发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由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和广西金秀县瑶山王茶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则,在大瑶山丰富的野生茶树群体中,选择优良茶树株系进行繁育;改造和保护大瑶山连片野生茶树;开发利用金秀野生茶,创制金秀大瑶山茶叶产品,构建金秀县名优茶产业体系,促进金秀县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大瑶山野生茶
资源考察选育
保护
开发利用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示范实施(一)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新强
覃秀菊
文兆明
苏孔武
陈佳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11期26-28,共3页
基金
国家星火重点项目"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2006EA790004)
文摘
本服务体系以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广西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依托,利用单位现有的技术成果及吸收区内外的技术成果,围绕全面提高茶叶质量这一主题,在广西主产茶区开展茶叶生产全方位技术服务,通过广泛开展优质苗供应、优势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星火学校建设、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等手段,建立起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良好机制与组织,营造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良好服务环境,全面提高广西茶叶种植和加工等综合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
茶叶
科技服务体系
建设
示范
广西
Keywords
Tea, Service, System, Demonstration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进品种在广西扦插繁育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邱勇娟
赖兆荣
覃秀菊
罗小梅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0年第4期17-18,共2页
文摘
玉翠、年年12号、黄玫瑰、丹桂、年年1号、黄棪等6个乌龙茶品种均2003-2009年在广西桂林年参加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其中黄棪为对照种.本试验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品种在广西的扦插繁育能力,完善各品种相关适应性数据,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引进品种
区域试验
扦插繁育
适应性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广西茶叶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
2
13
作者
韦玲勇
刘晓东
石荣梅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8期288-289,共2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4)
文摘
随着茶叶产业发展的不断壮大,茶行业对茶叶专业方面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该文阐述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及创新型茶叶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广西茶叶人才培养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人才
创新
措施
广西
分类号
S57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历史名茶修仁茶发展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韦柳花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4期321-321,326,共2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专项"桂林历史名茶品种修仁茶的适制性研究"(GCJB-15-5)
文摘
从修仁茶作为广西历史名茶出发,对修仁茶发展史、发展现状、发展受挫原因及其对策进行综合评述,同时从修仁镇的区位优势、自然地理优势出发,指出当前恢复和发展修仁茶的可行性,为修仁茶种植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历史名茶
修仁茶
现状
对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入选株系生物学特性研究
15
作者
罗小梅
邓慧群
韦柳花
邱勇娟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0-13,共4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桂林茶树优良种质资源系统选育研究>
文摘
文章对10个茶树入选株系进行系统的生物学特性调查及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五通4号、龙脊37号、龙脊42号和龙脊61号的综合表现较好,主要表现为长势旺盛、开采期早、内含物丰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
茶树品种资源
株系
生物学特性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桂林茶科所茶园标准化建设与改造技术
16
作者
梁月超
刘初生
黄婷婷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4期58-59,共2页
文摘
介绍广西桂林茶科所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标准化茶园技术,对原有茶园标准化改造技术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推广优良茶叶新品种,对解决广西地区茶园管理劳动力紧缺,加大茶园机械研发推广力度和促进茶园机械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
茶园
标准化
建设
改造
广西桂林茶科所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实施(二)
被引量:
2
17
作者
陈春芬
陈新强
陈佳
覃秀菊
机构
广西
省
桂林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10期15-16,共2页
基金
国家星火重点项目:"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2006EA790004)
文摘
本服务体系以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广西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依托,利用单位现有的技术成果及吸收区内外的技术成果,围绕全面提高茶叶质量这一主题,在广西主产茶区开展茶叶生产全方位技术服务,通过广泛开展优质苗供应、优势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星火学校建设、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等手段,建立起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良好机制与组织,营造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良好服务环境,全面提高广西茶叶种植和加工等综合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
茶叶
服务
示范
措施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新育成品种扦插繁育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8
作者
邱勇娟
覃秀菊
罗晓梅
邓慧群
机构
广西
省
桂林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第3期11-13,共3页
文摘
本文主要对新育成品种尧山秀绿、桂香22号、桂香18号与广西主要推行品种福云6号(CK1)、福鼎大毫(CK2)进行扦插繁育对比试验,探讨新育成品种的无性繁育能力,为新品种推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尧山秀绿
桂香22号
桂香18号
扦插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控释氮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
38
19
作者
马立锋
苏孔武
黎金兰
石元值
伊晓云
方丽
阮建云
机构
中国农业
科学
院
茶叶
研究所
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
科学
院
研究
生院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4-362,共9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科研经费项目(3-35)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23)
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预算增量项目(2013ZL023)
文摘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对茶园土壤无机氮含量、茶叶产量、品质成分、氮素利用效率和茶叶中氮磷等主要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施肥方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间土壤无机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控释肥处理土壤中无机氮变化幅度较小,而且比较稳定。与普通氮肥相比,控释氮肥单施或与普通氮肥配施,茶叶产量分别提高7.5%和15.2%。施控释氮肥对茶叶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含量、酚氨比值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控释氮肥能促进茶树对氮、磷等主要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茶树新梢氮素利用率,其中新梢氮素利用效率(NUE),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配施比普通氮肥高5.38个百分点,比单施控释氮肥高2.39个百分点,新梢氮素偏生产率(PNE),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配施比普通氮肥处理高1.16 kg·kg-1,比单施控释氮肥高0.57 kg·kg-1。与普通氮肥相比,单施控释氮肥每年每公顷增加纯收入0.93万元,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配施增加纯收入2.01万元。本研究结果表明,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配施增产、增效明显。
关键词
茶树
控释氮肥
产量
品质成分
氮素利用率
矿质元素
经济效益
Keywords
tea plant [Camell ia sinensis(L.)],controlled-release nitrogen fertilizer,tea yield,tea quality components,nitrogen use efficien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叶面追肥对机采茶园茶叶生长、机采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7
20
作者
王磊
黄婷婷
刘秋凤
白先丽
王志萍
庞月兰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7-371,共5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GXNSFBA118131)
广西农业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1518)
广西茶叶创新团队栽培功能专项(nycytxgxcxtd-04-17-3)
文摘
【目的】研究叶面追肥对机采茶园夏秋季茶叶生长、机采效果和品质影响情况,为茶园夏秋季机采提供配套技术方法。【方法】对台茶12号茶园夏茶和秋茶进行机采前追肥处理,通过喷施3种新型叶面有机肥,调查分析各处理茶树新梢生长状态、机采产量、机采效果及品质变化情况。【结果】在春茶季后采取叶面追肥,可以使茶树新梢密度提高44.3%~76.4%,优化芽叶机械组成以利于机采操作,机采产量提高75.7%~54.0%,其中以高氮有机肥增产效果最好,高钾有机肥对改善茶青生化成分含量组成和制绿茶品质效果较好。秋茶采取叶面追肥,可以使机采产量提高14.4%~26.0%,但对茶青机采指标影响不明显。【结论】在有条件的茶园,可以在春茶手采结束后进行夏茶机采前叶面追肥,从而提升夏茶机采产量和效果,同时提升茶叶品质。
关键词
机采茶园
叶面肥
效果
品质
Keywords
Machine-plucking tea plantation Foliar fertilizer Effect Quality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茶叶的科学研究与文化创新
何建栋
《农业与技术》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桂绿1号”茶树品种研制桂林毛尖茶的试验研究
杨春
韦玲勇
刘晓东
郭春雨
陈三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茶叶揉捻机自动加压装置应用研究
刘晓东
汤周斌
庞月兰
蒋漓生
高生福
刘德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谈茶叶专业合作化与广西茶业发展
廖勤明
莫怀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广西茶园主要虫草害种类与发生程度调查研究
文兆明
白先丽
赵莹婕
黄婷婷
陈春芬
王磊
《绿色科技》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广西三江地方茶树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陈佳
杨慈
邓慧群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广西新育成品种扦插繁育试验研究
邱勇娟
覃秀菊
罗晓梅
邓慧群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茶叶化学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韦柳花
罗小梅
邱勇娟
邓慧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广西地方群体品种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研究
甘春萍
邓慧群
陈佳
刘凤兰
覃秀菊
《农业与技术》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大瑶山野生茶叶开发利用研究
何建栋
陈佳
李奇英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示范实施(一)
陈新强
覃秀菊
文兆明
苏孔武
陈佳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引进品种在广西扦插繁育适应性研究
邱勇娟
赖兆荣
覃秀菊
罗小梅
《茶叶科学技术》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对广西茶叶人才培养的思考
韦玲勇
刘晓东
石荣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广西历史名茶修仁茶发展研究
韦柳花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广西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入选株系生物学特性研究
罗小梅
邓慧群
韦柳花
邱勇娟
《云南农业科技》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广西桂林茶科所茶园标准化建设与改造技术
梁月超
刘初生
黄婷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广西茶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实施(二)
陈春芬
陈新强
陈佳
覃秀菊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广西新育成品种扦插繁育试验研究
邱勇娟
覃秀菊
罗晓梅
邓慧群
《茶叶科学技术》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控释氮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马立锋
苏孔武
黎金兰
石元值
伊晓云
方丽
阮建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叶面追肥对机采茶园茶叶生长、机采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王磊
黄婷婷
刘秋凤
白先丽
王志萍
庞月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