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地佐辛术后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苏建林 李屹壁 熬虎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862-864,共3页
目的评价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给药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肌注地佐辛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15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在手术结束时,A组给予生理盐水,B组给予托烷司琼5 mg,C组... 目的评价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给药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肌注地佐辛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15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在手术结束时,A组给予生理盐水,B组给予托烷司琼5 mg,C组给予托烷司琼5 mg和地塞米松5 mg。术毕患者清醒肌注地佐辛0.1 mg/kg镇痛,记录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术后患者皮肤瘙痒、嗜睡、呼吸抑制症状及锥体外系反应等发生情况,观察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和程度、镇痛视觉评分。结果 3组患者间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术后镇痛视觉评分、皮肤瘙痒、嗜睡、呼吸抑制症状及锥体外系反应等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三组患者间术后24 h内总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和呕吐达Ⅲ度发生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最多,C组最少。结论托烷司琼可明显减少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肌注地佐辛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发生,但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给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烷司琼 地塞米松 地佐辛 腹腔镜 胆囊切除 恶心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七氟烷在体外循环中应用对手术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建林 李屹壁 +2 位作者 阳子华 黄保堂 杨九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烷在体外循环使用中对手术室不同位置的环境影响。方法择期CPB下双瓣置换术患者99例,ASAⅡ-Ⅲ级,心功能Ⅱ-Ⅲ级,在百级洁净层流手术室中,根据体外循环过程中吹入七氟烷浓度将患者分为3组:A组34例患者(2%七氟烷),B...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烷在体外循环使用中对手术室不同位置的环境影响。方法择期CPB下双瓣置换术患者99例,ASAⅡ-Ⅲ级,心功能Ⅱ-Ⅲ级,在百级洁净层流手术室中,根据体外循环过程中吹入七氟烷浓度将患者分为3组:A组34例患者(2%七氟烷),B组33例患者(2.5%七氟烷),C组32例患者(3%七氟烷)。三组均在体外循环开始时吹入,并用中心负压吸引将七氟烷从氧合器排气口直接排至手术室外。在吹入七氟烷前(T0)、后15 min(T1)、30 min(T2)、45 min(T3)、60min(T4),分别统一使用专用气囊回收,在麻醉师(M)、巡回护士(X)、外科医师(S)、体外循环医师(T)、储血罐开口上方1 cm(R)和氧合器排气口(O)位置分别采集空气,检测空气样本中七氟烷浓度。结果在X和T位置:C组检测到七氟烷浓度并随着使用七氟烷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5),且在T4时检测七氟烷浓度接近手术室环境七氟烷安全浓度2×10-6;在A组和B组吹入七氟烷后各观察时点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和S位置:C组和B组在T3、T4检测到七氟烷浓度,C组较B组七氟烷浓度高(P<0.05)。在X、T、R和O位置:在吹入七氟烷后相同观察时点检测到七氟烷浓度比较,C组最高,A组最低(均P<0.01)。结论体外循环中使用小于2.5%七氟烷不会造成手术室环境污染,当大于3%七氟烷长时间使用,可能在体外循环医师和巡回护士位置发生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体外循环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七氟烷后处理对心脏瓣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阳子华 苏建林 李屹壁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烷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患者98例行全麻,年龄41-66岁,体重44-78 kg,ASAⅡ-Ⅲ级,心功能Ⅱ-Ⅲ级,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在第二...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烷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患者98例行全麻,年龄41-66岁,体重44-78 kg,ASAⅡ-Ⅲ级,心功能Ⅱ-Ⅲ级,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在第二次体外循环灌注时,随机分为3组:A组33例通过膜肺持续吹入1%七氟烷15 min,B组32例2%七氟烷,C组33例3%七氟烷。检测术前、术后12 h、24 h、96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浓度;观察并记录术前和术后房颤(AF)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缺血发生情况、自动复跳情况,记录复跳时、术后12 h、24 h、48 h使用正性肌力药多巴胺[≥5μg/(kg·min)]和肾上腺素的患者例数。结果三组患者术前CK-MB和cTn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观察时点A组CK-MB和cTnⅠ浓度最高,使用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患者最多,术后房颤发生率和心肌缺血率最高,自动复跳率及左室射血分数最低(P<0.05),而B组与C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七氟烷对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处理能达到有效心肌保护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后处理 心脏瓣膜置换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