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与遗忘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凌灵 吕秀坤 王建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78-578,共1页
关键词 咪唑安定 麻醉前用药 遗忘作用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骨科手术患者连续肌间沟术后镇痛的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苏建林 唐建东 +3 位作者 阳子华 张雪琳 粟涵 黄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上肢骨科手术患者连续肌间沟术后镇痛效果和炎症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方法:择期上肢骨科手术(肱骨骨折和尺骨骨折内固定术),术中选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中镇痛完善9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术后镇痛,A组为静脉组30例,选用... 目的:探讨上肢骨科手术患者连续肌间沟术后镇痛效果和炎症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方法:择期上肢骨科手术(肱骨骨折和尺骨骨折内固定术),术中选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中镇痛完善9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术后镇痛,A组为静脉组30例,选用舒芬太尼1.5μg/(kg·d)+氟派利多2.5 mg/d;B组单独局麻药组30例,选用0.15%左旋布比卡因加入镇痛泵中;C组实验组30例,选用舒芬太尼0.3μg/(kg·d)复合0.15%左旋布比卡因加入镇痛泵中。记录术后6、12、24、48 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镇痛镇静评分、呼吸抑制和Bromage评估运动阻滞情况;在术前、术后6、36、72 h抽静脉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C)。结果:在术后6、12、24、48 h,A组镇静评分最高,C组患者镇痛评分最低均有显著性,而C组与B组镇静比无显著性;在术后6、36、72 h,C组患者检测IL-6浓度、WBC和NC最低,而C组IL-10浓度最高均有显著性;A组患者术后嗜睡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有显著性,C组与B组比术后恶心呕吐和Bromage评估运动阻滞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0.3μg/(kg·d)复合0.15%左旋布比卡因连续肌间沟术后镇痛,对上肢骨科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满意,减少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炎症反应 镇痛效果 阻滞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支架术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凌灵 何湘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58-558,共1页
关键词 麻醉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麻醉与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凌灵 吕秀坤 +1 位作者 何湘萍 蒋超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610-610,共1页
关键词 人工血管置换术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麻醉 体外循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再次二尖瓣置换术的麻醉体会一例
5
作者 孙凌灵 何湘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麻醉 患者 急诊 体会 手术操作 术前 全身 心功能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血管手术的麻醉与脑保护
6
作者 孙凌灵 郑国基 吕秀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大血管手术 脑保护 麻醉管理 血气酸碱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预处理对不稳定性高血压患者心脏术中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敖虎山 王武 +2 位作者 范永斌 苏建林 贾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观察硫酸镁预处理对血压不稳定患者心脏手术中血压的影响。方法:未系统治疗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补镁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切皮前取深静脉血测血镁水平。补镁组患者胸骨劈开前用硫酸镁40 mg/kg经深静脉注入再配合硝酸... 目的:观察硫酸镁预处理对血压不稳定患者心脏手术中血压的影响。方法:未系统治疗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补镁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切皮前取深静脉血测血镁水平。补镁组患者胸骨劈开前用硫酸镁40 mg/kg经深静脉注入再配合硝酸甘油和硝普钠进行降压治疗,对照组患者用硝酸甘油和硝普钠进行降压。记录和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气管插管、切皮、劈胸骨、拧钢丝和缝皮时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水平、血压波动值和硝酸甘油或硝普钠的平均用量。结果:补镁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麻醉前、诱导、气管插管、切皮时平均动脉压、血压波动值和硝酸甘油、硝普钠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补镁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劈胸骨、拧钢丝、缝皮时的平均动脉压、血压波动值和硝酸甘油、硝普钠用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性高血压患者心脏手术中,劈胸骨前补充硫酸镁,可使患者血压更加平稳,并可减少降压药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心脏手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对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心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苏建林 刘兵 +3 位作者 阳子华 黄保堂 冯正义 龙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对心肺转流(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心肌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PB下行CABG患者52例,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丙泊酚组(P组)。夹闭主动脉后,S组通过膜肺吹入0.5%...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对心肺转流(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心肌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PB下行CABG患者52例,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丙泊酚组(P组)。夹闭主动脉后,S组通过膜肺吹入0.5%~3%七氟醚,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2~3μg/kg。予术前、术后2、4、8h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D(A-a)O2]、呼吸指数(RI)及氧合指数(OI);予术前、术后6、12、24、48h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肌钙蛋白I(cTnI)水平;记录房颤(Af)发生率、心肌缺血率、射血分数(EF)、自动复跳率及呼吸支持时间。结果术后各时点S组患者D(A-a)O2与RI明显低于P组(P<0.05);而OI明显高于P组(P<0.05)。S组术后CK-MB与cTnI明显低于P组(P<0.01),Af发生率与心肌缺血率明显低于P组,呼吸支持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EF值和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P组(P<0.05)。结论 CPB下CABG中通过膜肺给予七氟醚对患者心肌与肺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心肺转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肺功能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幕上肿瘤术中血糖波动水平与术后血清炎性因子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苏建林 谭卫 +2 位作者 黄斌 阳子华 蒋奕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幕上肿瘤术中血糖波动水平与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糖尿病颅内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146例.根据术中血糖波动水平分为:血糖波动水平<2.2 mmol/L组(L... 目的 探讨颅内幕上肿瘤术中血糖波动水平与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糖尿病颅内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146例.根据术中血糖波动水平分为:血糖波动水平<2.2 mmol/L组(L组,n=97),血糖波动水平≥2.2 mmol/L组(H组,n=49).于术前1d空腹血糖(T0)、麻醉诱导后5min(T1)、术中最高血糖(峰血糖,T2)、术中最低血糖(谷血糖,T3)、关颅后5min (T4)、返回ICU即刻(T5)、ICU 2 h(T6)采集右侧颈内静脉血2ml检测血糖.分别在术前1d和术后1、3、6d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6和CRP浓度;观察并记录术后房颤发生率、心肌缺血率,高血糖和低血糖发生率、呼吸支持时间、死亡情况.结果 T2、T4~T6时H组血糖明显高于T0时和L组(P<0.05或P<0.01).与术前1d比较,术后1、3和6d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CRP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L组比较,术后1、3和6dH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CRP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L组比较,术后H组房颤、心肌缺血、高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呼吸支持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在小批量患者的颅内幕上肿瘤手术患者中,术中血糖波动水平与术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和CRP浓度有相关性,当血糖波动水平<2.2 mmol/L时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肿瘤 术中血糖波动水平 血清炎性因子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臂丛神经镇痛的效果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苏建林 唐建东 +4 位作者 黄斌 粟涵 张雪琳 阳子华 李小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4-605,共2页
骨科上肢手术术后疼痛控制不理想,我们对在本院拟行择期骨科上肢手术患者进行了地佐辛超前镇痛,术后活动时镇痛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将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拟行择期骨科上肢手术(肱骨骨折... 骨科上肢手术术后疼痛控制不理想,我们对在本院拟行择期骨科上肢手术患者进行了地佐辛超前镇痛,术后活动时镇痛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将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拟行择期骨科上肢手术(肱骨骨折和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术中臂丛神经阻滞完善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术后镇痛各30例.2.方法患者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 mg,入室后开放静脉,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肌间沟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均选用22号静脉留置针在肌间沟穿刺成功后,用预先均匀拉细的硬膜外导管置入,然后将其固定牢.术中使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25 ml行麻醉,阻滞完善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患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B组患者术毕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C组患者切皮前15 min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选用舒芬太尼0.3 μg/Kg.d复合0.15%左旋布比卡因共100ml加入镇痛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术后疼痛控制 超前镇痛 上肢手术 患者 原因分 左旋布比卡因 静脉留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在诱导插管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凌灵 何湘平 张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9-200,共2页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诱导插管 临床观察 血液动力学 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量在硬膜外镇痛辅助膝关节锻炼中对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阳子华 秦汉兴 苏建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98,103,共5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辅助膝关节锻炼时不同容量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延迟锻炼的膝周围骨折术后患者75例,术后2周硬膜外镇痛辅助下肢功能锻炼,根据背景流量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2ml/h;B组25例,3ml/h;C组25例,4ml/...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辅助膝关节锻炼时不同容量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延迟锻炼的膝周围骨折术后患者75例,术后2周硬膜外镇痛辅助下肢功能锻炼,根据背景流量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2ml/h;B组25例,3ml/h;C组25例,4ml/h。自控量均为2ml/次,锁定时间20min。镇痛液配比均为0.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ug/ml+格雷司琼30ug/ml。每日下肢关节功能康复器(continue passive motion,CPM)锻炼2次,并鼓励患者自主锻炼,首次CPM前硬膜外予0.5%罗哌卡因5~10ml预充,其后CPM前10min均予泵内药物4ml作为冲击量。观察不同时点或时段运动痛和静息痛,下肢运动阻滞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C组间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均明显优于A组(P〈0.05),总按压次数与有效按压次数比值及PCA消耗量亦低于A组,但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3组均无明显下肢运动阻滞,B组药物消耗量介于A、C组之间。结论:0.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ug/ml+格雷司琼30ug/ml镇痛液,背景流量3ml/h,自控量2ml/次,CPM前配合适当预充量或冲击量,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膝关节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锻炼 镇痛 容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宫颈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苏建林 李屹壁 +1 位作者 陆永红 阳子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宫颈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64例,行颈内静脉穿刺,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2d,治疗组用0.5mg/d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连续治疗10d,对照组...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宫颈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64例,行颈内静脉穿刺,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2d,治疗组用0.5mg/d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连续治疗10d,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治疗前1h(T0)、治疗后2d(T1)、10d(T2)、16d(T3)采集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栓溶二聚体浓度(D-dimmer);同时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处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VC相关DVT,观察是否有血栓形成和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lt、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时,对照组患者Fib和D-dimmer浓度明显高于治疗组和T0时(P<0.05);CVC相关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0.5mg/d皮下注射10d预防宫颈癌患者CVC-related DVT有一定效果,且剂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宫颈癌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糖波动水平与术后高血糖及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苏建林 李屹壁 +4 位作者 陆永红 阳子华 刘兵 黄保堂 敖虎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血糖波动水平与术后高血糖及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116例无糖尿病患者择期心肺转流CABG。我们按照以下固定时间采集2ml动脉血进行血糖测定:术前1d空腹(T_0)、麻醉诱导后5min(T_1)、...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血糖波动水平与术后高血糖及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116例无糖尿病患者择期心肺转流CABG。我们按照以下固定时间采集2ml动脉血进行血糖测定:术前1d空腹(T_0)、麻醉诱导后5min(T_1)、术中最高血糖时(T_2)、术中最低血糖时(T_3)、关胸骨后5min(T_4)、入心脏重症监护室(CSICU)即刻(T_5)、回CSICU后2h(T_6),在T_1和T_4之间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血糖测定。所有标本均由同一血气分析仪进行测定。根据术中血糖波动水平分为两组,L组为血糖波动<2.2mmol/L,H组为血糖波动≥2.2mmol/L。观察并记录术后高血糖率、房颤发生率、心肌缺血率、呼吸支持时间、自动复跳和术前、术后射血分数(EF)值。结果 L组为76例,H组为40例,T_2、T_4~T_6时L组患者血糖明显低于H组,且术后高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H组(P<0.01或P<0.05)。L组患者术后房颤发生率、心肌缺血率明显低于H组,呼吸支持时间明显短于H组,L组自动复跳率和术后EF值明显高于H组(P<0.01或P<0.05)。结论在心肺转流CABG患者中,术中血糖波动水平与术后高血糖发生有一定相关性,血糖波动水平可以预测患者的短期预后,而血糖波动水平≥2.2mmol/L的患者预后可能存在明显恶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血糖波动水平 术后高血糖 临床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术后臂丛神经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建林 刘兵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上肢手术后患者,连续臂丛神经镇痛效果、炎症反应及运动阻滞的临床观察。方法:择期上肢手术患者臂丛神经镇痛完善者90例,双盲随机分成三组,行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镇痛,A组为0.1%左旋布比卡因...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上肢手术后患者,连续臂丛神经镇痛效果、炎症反应及运动阻滞的临床观察。方法:择期上肢手术患者臂丛神经镇痛完善者90例,双盲随机分成三组,行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镇痛,A组为0.1%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0.004mg/kg;B组为0.15%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0.004mg/kg;C组为0.2%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0.004mg/kg。分别于术后6、12、24、48h观察及记录VAS评分及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h、36h、72h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及WBC。结果:A组患者较C、B组VAS评分高(P<0.01),C组患者较B、A组Bromage评分低(P<0.01);A与B、C组患者的IL-6、WBC、NC、IL-10在术后各观察相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5%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0.004mg/kg用于上肢手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可减少机体的炎症反应,且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臂丛神经 术后镇痛 炎症反应 阻滞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凌灵 吕秀坤 +1 位作者 何湘平 郑国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78-578,共1页
关键词 鱼精蛋白 肝素 剂量 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苯酸减少体外循环后失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凌灵 郑国基 蒋超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48-448,共1页
关键词 氨甲苯酸 体外循环后 术后失血 临床观察 心肺转流 心内直视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洪宇 申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176-2176,共1页
患者女,21岁。因下腹疼痛1d入院,入院诊断为“黄体破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术前BP100/55mmHg,HR102次/min。术前肌注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人手术室后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BP、HR和SpO2。右侧卧... 患者女,21岁。因下腹疼痛1d入院,入院诊断为“黄体破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术前BP100/55mmHg,HR102次/min。术前肌注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人手术室后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BP、HR和SpO2。右侧卧位下行L1-2硬膜外穿刺置管,0.67%利多卡因与0.5%左布比卡因混合液行硬膜外麻醉,测试麻醉平面不超过B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注射液 致过敏反应 羟乙基淀粉 硬膜外穿刺置管 布比卡因混合液 硬膜外麻醉 多功能监护仪 入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