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维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934-1936,共3页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包括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以及作为胃食管反流病后期严重并发症的消化性食管狭窄和短食管。其发病机制是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或频繁松弛.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反流的胃酸和胃蛋白酶造成...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包括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以及作为胃食管反流病后期严重并发症的消化性食管狭窄和短食管。其发病机制是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或频繁松弛.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反流的胃酸和胃蛋白酶造成食管损伤,引起各级食管炎。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常见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外科治疗 BARRETT食管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 胃内容物反流 食管裂孔疝 严重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促苏醒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靳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570-3571,共2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两组于伤后1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两组在促醒...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两组于伤后1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两组在促醒后1个月内对意识好转率作比较。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P<0.0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1个月内清醒40例,对照组25例(P<0.01)。结论:醒脑静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时,能加速促醒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昏迷 醒脑开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腰椎QCT测量分析
3
作者 粟保元 古庆 雷亿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587-590,594,共5页
目的通过对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腰椎定量CT(QCT)测定值进行分析,以探讨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变化的规律,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检出率。方法以出生并生活在昆明市区的50~79岁、绝经1年以上的社区女性208例为研究对象,用定... 目的通过对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腰椎定量CT(QCT)测定值进行分析,以探讨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变化的规律,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检出率。方法以出生并生活在昆明市区的50~79岁、绝经1年以上的社区女性208例为研究对象,用定量CT法测量其腰1至腰5的骨密度(BMD)。结果绝经1年以上的妇女BMD均值均进入骨质疏松期,随着年龄的增加其BMD均值逐渐降低,且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各年龄段的BMD均值均较北方同年龄段人稍低,绝经后妇女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P<0.01),其中50~59岁年龄段上升速度较快,60岁以后上升速度明显趋缓。结论 QCT诊断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均值稍低于北方同年龄组,骨质疏松的程度稍重一些,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明显增高年龄段主要在55~59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QCT 骨质疏松症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洁阴乐洗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志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85-886,共2页
关键词 洁阴乐洗剂 制备工艺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姚小春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3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护理 牵引护理 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38例
6
作者 靳清 朱剑勇 +1 位作者 曾繁余 唐爱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85-485,共1页
关键词 颅脑外伤术后 大面积脑梗死 外伤性颅脑损伤 少见并发症 颅脑外伤病人 早期症状 临床表现 治疗结果 文献报告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